《(安徽專用)2014高考語文一輪 課時專練(十一) 文言文閱讀一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安徽專用)2014高考語文一輪 課時專練(十一) 文言文閱讀一 新人教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14高考語文一輪課時專練(安徽專用):(十一) [文言文閱讀一]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張起巖,字夢臣。其先章丘人,五季避地禹城。高祖迪,以元帥右監(jiān)軍權濟南府事,徙家濟南。幼從其父學,年弱冠,以察舉為福山縣學教諭,值縣官捕蝗,移攝縣事。久之,聽斷明允,其民相率曰:“若得張教諭為真縣尹,吾屬何患焉?”中延祐乙卯進士,首選,除同知登州事。特旨改集賢修撰,選為監(jiān)察御史。
中書參政楊廷玉以墨①敗,臺臣奉旨就廟堂逮之下吏。丞相倒剌沙②疾其摧辱同列,悉誣臺臣罔上,欲置之重辟。起巖以新除留臺,抗章論曰:“臺臣按劾百官,論列朝政,職使然也。今以奉職獲戾③,風紀解體,正直結舌,
2、忠良寒心,殊非盛世事。且世皇建臺閣,廣言路,維持治體,陛下即位詔旨,動法祖宗。今臺臣坐譴,公論杜塞,何謂法祖宗耶!”章三上,不報。起巖廷爭愈急,帝感悟,事乃得釋,猶皆坐罷免還鄉(xiāng)里。遷中書右司員外郎,改燕王府司馬,拜禮部尚書。
寧宗崩,燕南俄起大獄,有妄男子上變,言部使者謀不軌,按問皆虛。法司謂:“《唐律》,告叛者不反坐?!逼饚r奮謂同列曰:“方今嗣君未立,人情危疑,不亟誅此人,以杜奸謀,慮妨大計。”趣有司具獄,都人肅然,大事尋定。中書方列坐銓選,起巖薦一士可用,丞相不悅,起巖即攝衣而起,丞相以為忤己。轉(zhuǎn)燕南廉訪使。搏擊豪強,不少容貸,貧民賴以吐氣。
右丞相別里怯不花④為臺臣所糾,去位。未幾再
3、入相,諷詞臣言臺章之非,起巖執(zhí)不可,聞者壯之。俄拜御史中丞,論事剴⑤直,無所顧忌,與上官多不合。詔修遼、金、宋三史,充總裁官。史官有露才自是者,每立言未當,起巖據(jù)理竄定,深厚醇雅,理致自足。史成,年始六十有五,遂上疏乞骸骨以歸,后四年卒。謚曰文穆。
(選自《元史·列傳第六十九》,有刪改)
〔注〕 ①墨:貪污。②倒剌沙:人名。③戾:罪。④別里怯不花:人名。⑤剴(kǎi):切實。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陛下即位詔旨,動法祖宗 法:法令
B.丞相倒剌沙疾其摧辱同列 疾:痛恨
C.趣有司具獄,都人肅然 趣:催促
D.右丞相別里怯不花為臺
4、臣所糾 糾:檢舉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
B.
C.
D.
3.下面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張起巖“論事剴直,無所顧忌”風格的一組是(3分)( )
①今以奉職獲戾,風紀解體
②何謂法祖宗耶
③起巖廷爭愈急
④搏擊豪強,不少容貸
⑤起巖執(zhí)不可
⑥起巖據(jù)理竄定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②⑤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張起巖剛二十歲就踏入仕途,在代管縣里的行政事務時深得民眾擁戴,后因進士考試中的出色表現(xiàn)得到皇帝賞識,進入朝中任職。
B
5、.因受楊廷玉案牽連,張起巖雖據(jù)理力爭,得到皇帝的理解,但仍被罷免還鄉(xiāng),后來才得以升遷,逐漸受到重用。
C.寧宗去世時,突然發(fā)生燕南誣告官員叛亂事件,張起巖力主嚴懲誣告者,對穩(wěn)定當時的局勢起了良好的作用。
D.張起巖性格剛直,不阿附上級,不茍同他人,不顧及情面,擔任過許多重要職務,在政治和史學上都作出了貢獻。
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臺臣按劾百官,論列朝政,職使然也。(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章三上,不報。(2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今嗣君未立,人情危疑,不亟誅此人,以杜奸謀,慮妨大計。(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李森先,字琳枝,山東掖縣人,明崇禎進士。順治二年,自國子監(jiān)博士考選江西道監(jiān)察御史。啟睿親王發(fā)大學士馮銓貪穢及其子源淮諸不法狀,略謂:“明二百余年國祚,壞于忠賢,而忠賢當日殺戮賢良,通賄
8、謀逆,皆成于銓。此通國共知者。請立彰大法,戮之于市。”御史吳達,給事中許作梅、莊憲祖、杜立德,御史王守履、羅國士、鄧孕槐、桑蕓等先后論劾。睿親王于重華殿集大學士,刑部、科道諸臣,召銓等面質(zhì),以為無實跡,責森先啟請肆市①語過當,奪官。世祖(順治)既親政,銓罷去。九年十一月,大學士范文程以劾銓諸疏進,上閱之竟,曰:“諸臣劾銓誠當,何為以此罷?”文程曰:“諸臣劾大臣,無非為君國,上當思所以愛惜之。且使大臣而能鉗制言官,非細故也?!痹綌?shù)日,上諭吏部,諸臣以劾銓罷者皆起用,森先補原官。
十三年,巡按江南,劾罷貪吏淮安推官李子燮、蘇州推官楊昌齡,論如律。巡蘇州,杖殺不法僧三遮、優(yōu)王紫稼,一時震悚。淮安吏
9、張電臣坐侵蝕漕糧折銀一百二十兩有奇,例當追比②,森先為疏請緩之。上責森先徇縱,奪官,逮至京訊鞫,事白,復原官。
十五年,應詔陳言,略曰:“上孜孜圖治,求言詔屢下;而諸臣遲回觀望者,皆以從前言事諸臣,一經(jīng)懲創(chuàng),則流徙永錮,相率以言為戒耳。臣以為欲開言路,宜先寬言官之罰。如流徙諫臣李呈祥、季開生、魏琯、李裀、郝浴、張鳴駿等,皆與恩詔因公詿誤例相應。倘蒙俯賜軫恤,使天下昭然知上寬宥直臣,在遠不遺。凡有言責者,有不洗心竭慮而興起者乎?”上責其市恩徇情,奪官,下刑部議,流徙尚陽堡,上仍寬之,復原官。尋命察荒河南,用左都御史魏裔介言,給敕印,未訖事而卒。
十七年,上命吏部開列建言得罪諸臣,其流徙者,舉
10、呈祥、琯、裀、開生及彭長庚、許爾安凡六人。上命釋呈祥,魏琯、開生歸葬。余雖系建言,情罪不同,無可寬免。
(節(jié)選自《清史稿·卷二百四十四·列傳三十一》)
〔注〕 ①肆市:古代指人處死刑后暴尸示眾。②追比:限期破案。
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請立彰大法,戮之于市 戮:殺
B.且使大臣而能鉗制言官,非細故也 細:細小
C.逮至京訊鞫 鞫:審問
D.相率以言為戒耳 率:率領
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
B.
C.
D.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11、( )
A.睿親王對李森先等檢舉大學士馮銓及其兒子的違法情況,進行了當面對質(zhì),認為沒有確鑿的證據(jù)。
B.彈劾馮銓而被罷免的官員,因為范文程的據(jù)理力爭,順治皇帝被迫讓他們官復原職,承認自己的錯誤。
C.李森先以監(jiān)察御史之職巡按江南期間,依法彈劾罷免貪官,用杖刑處死部分罪犯,震懾了壞人。
D.李森先對皇上屢下求言詔而無人進諫的狀況,建議皇上廣開言路,寬容對待進諫的大臣。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諸臣劾銓誠當,何為以此罷?(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安吏張電臣坐侵蝕漕糧折銀一百二十兩有奇,例當追比。(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高考語文一輪課時專練(安徽專用):(
13、十一)
1.A [解析] 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法:效法。
2.C [解析] 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用法意義。A.代詞,他們/助詞,用在主謂結構中,表示取消句子獨立性;B.介詞,憑借……的身份/連詞,表并列;C.都是副詞,才;D.介詞,和、同/連詞,和。
3.D [解析] 本題考查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④是打擊地方不法勢力的行為,⑥是改定史官的不當文字。皆非“論事”(討論政務)。
4.B [解析] 本題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張起巖本就是“以新除留臺”,他是為其他臺臣抗爭;最終被罷免還鄉(xiāng)的是那些臺臣,他是“遷中書右司員外郎”。
5.(1)臺臣查辦彈劾百官,討論各項朝政,
14、是職責讓他們這樣的。(“按劾”“論”“列”各1分)
(2)張起巖多次上奏章,都沒有得到回復。(“三”“報”各1分)
(3)現(xiàn)在繼位的君主尚未確立,人心憂懼狐疑,如果不趕緊殺掉此人,來杜絕邪惡的陰謀,我擔心會妨礙大的計策。(“立”“危疑”“亟”“杜”“慮”各1分)
[參考譯文]
張起巖,字夢臣。他的祖上是章丘人,五代時避亂遷至山東禹城。高祖張迪以元帥右監(jiān)軍的身份管理濟南府的事務,將家遷到濟南。張起巖從幼年起就跟從父親學習,20歲時,以察舉任福山縣學教諭,適值縣官率人去捕蝗蟲,將縣里的政務交給張起巖代管。時間一長,由于張起巖言行果斷辦事公允,百姓都佩服地說:“如果張教諭能夠成為我們真正的縣
15、尹,我們還有什么可憂慮的?”考中元延祐乙卯年進士第一名,授予登州同知(副職)。皇帝特別命令將張起巖改為集賢修撰,后被選為監(jiān)察御史。
中書參政楊廷玉因貪污的事情敗露,臺臣(御史臺的官員)奉皇帝命令在朝堂上將他逮捕交給司法官員懲治。丞相倒剌沙痛恨臺臣輕慢侮辱了他的同僚,便誣蔑全部臺臣欺君罔上,想要嚴加懲處。張起巖憑借新任命的留臺身份,向朝廷遞交文書辯駁說:“臺臣查辦彈劾百官,討論各項朝政,是職責讓他們這樣的?,F(xiàn)在他們因為奉行職責卻被強加罪責,法紀蕩然無存,正直的人不敢說話,忠良寒心,這是盛世所不該出現(xiàn)的。況且,世祖皇帝設立臺閣,廣開言路,維持政治體制,皇上即位后下達的命令都是效法祖宗體制?,F(xiàn)在臺
16、臣遭譴,公正的言論被阻止,哪里還談得上效法祖宗呢?”張起巖多次上奏章,都沒有得到回復。張起巖在朝廷上爭論得更加激烈,皇帝有所感觸而領悟,這件事才得以化解,但還是判處被誣的臺臣撤職回家。調(diào)任張起巖為中書右司員外郎,改任燕王府司馬,后任命為禮部尚書。
元寧宗死后,燕南突起大案,有一虛妄的男子密信上報,稱部使者中有人欲圖謀不軌,經(jīng)查證都不實。主管法司的官員說:“按照《唐律》,上告反叛的人不被治罪?!睆埰饚r激動地對同僚說:“現(xiàn)在繼位的君主尚未確立,人心憂懼狐疑,如果不趕緊殺掉此人,來杜絕邪惡的陰謀,我擔心會妨礙大的計策。”催促有關官員上交定罪的案卷,京城里的人都十分恭敬整肅,大事很快就確定了。中書省
17、官員列坐在一起確定選拔官員的事,張起巖推薦了一人,認為可用,丞相很不高興,起巖當即提衣抬身而起,丞相認為起巖頂撞自己。轉(zhuǎn)任燕南廉訪使。他打擊豪強勢力,一點也不寬容,貧民百姓賴以揚眉吐氣。
右丞相別里怯不花被臺臣檢舉,被罷官。不久,別里怯不花再度為相,批評言官評價高級官員奏章的錯誤,張起巖堅決反對,聽到的人都稱贊他。不久,擔任御史中丞,他討論事務切實剛直,無所顧忌,常與上司不合?;实勖罹帉戇|、金、宋三朝歷史,張起巖擔任總裁官。有些史官故意炫才自以為是,常常有內(nèi)容不當之處,張起巖就依據(jù)常理改正,力求內(nèi)容深刻豐厚醇正典雅,道理表達得充分。史書編寫成功,張起巖才六十五歲,就上書請求退休,又過了四年
18、逝世。謚號為“文穆”。
6.D [解析] 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奥省睉獮椤岸肌?。
7.A [解析] 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用法意義。A項,介詞,因為;B項,連詞,表轉(zhuǎn)折/連詞,表修飾;C項,連詞,表順承/連詞,表轉(zhuǎn)折;D項,代詞,它/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8.B [解析] 本題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罷免他們官職應是睿親王所為,“順治皇帝被迫讓他們官復原職,承認自己的錯誤”說法不當。
9.(1)各大臣彈劾馮銓確實是恰當?shù)?,為什么因為這罷免官職呢?(“誠”“何為”“以”各1分,句意通順2分)
(2)淮安官吏張電臣貪污漕糧折合白銀一百二十多兩,按例應當限期辦案。(“坐
19、”“侵蝕”“有奇”“例”各1分,句意通順1分)
[參考譯文]
李森先,字琳枝,是山東掖縣人,曾經(jīng)考中明朝崇禎年間進士。順治二年,由國子監(jiān)博士考選為江西道監(jiān)察御史。上書睿親王揭發(fā)大學士馮銓貪污和放縱兒子為非作歹的情況,大略說:“明二百多年的國運,毀壞在魏忠賢手里,而魏忠賢當年殺戮賢良,通賄謀逆的壞事,皆是由馮銓促成的。這是全國都知道的事情。請求立即彰顯法令,在菜市口殺了他并暴尸示眾?!庇穮沁_,給事中許作梅、莊憲祖、杜立德,御史王守履、羅國士、鄧孕槐、桑蕓等先后寫信彈劾馮銓。睿親王在重華殿集合大學士及刑部、科道的大臣們,召喚馮銓當面質(zhì)詢,睿親王認為沒有事實證據(jù),指責李森先上書請求將馮銓斬殺于
20、市的說法過當,免去他的官職。順治皇帝親政以后,罷免了馮銓的官職。順治九年十一月,大學士范文程把彈劾馮銓的各種奏章上奏皇上,皇上閱完后,說:“各大臣彈劾馮銓確實是恰當?shù)?,為什么因為這罷免官職呢?”范文程說:“各大臣彈劾馮銓,無非是為君為國,皇上應當考慮愛惜他們。而且如果讓大臣能夠鉗制言官,不是細小而不值得計較的事?!边^了幾日,皇上給吏部下旨,因為彈劾馮銓而被罷免的大臣都被起用,李森先官復原職。
順治十三年,李森先以監(jiān)察御史之職巡視江南,彈劾罷免貪官淮安推官李子燮、蘇州推官楊昌齡,依照法令論罪。巡視蘇州,對不守法令的和尚三遮、藝人王紫稼,用杖刑處死,一時間壞人受到震懾。淮安官吏張電臣貪污漕糧折合
21、白銀一百二十多兩,按例應當限期辦案,李森先為張電臣上疏請求緩免?;噬县煿掷钌柔呖v貪官,剝奪官職,逮捕至京城審問,案情大白,官復原職。
順治十五年,李森先應詔上書,說:“皇上孜孜不倦謀求天下太平,多次下求言詔;但是大臣們猶豫觀望的很多,都是因為從前上書言事的大臣,一旦受到懲處,就流放永不續(xù)用,互相都把進諫作為警戒呀。我認為想要廣開言路,應該首先寬容對待進諫的大臣。像流徙的諫臣李呈祥、季開生、魏琯、李裀、郝浴、張鳴駿等,都與下詔恩準進諫因為公事受連累有關。倘使蒙受皇上顧念和憐憫,讓天下人明明白白知道皇上寬容直臣,即使發(fā)配到偏遠地方的直臣也不會被遺漏。凡是有進言責任的人,能不竭心竭慮地進言嗎?”皇上責怪他買恩徇情,奪去官職,下放刑部議罪,流放尚陽堡,皇上仍寬恕他,官復原職。不久命李森先往河南查荒,采用左都御史魏裔介的建議,給他查荒御史的印信,事情還沒完成而死在任上。
順治十七年,皇上命吏部開列建言獲罪的諸臣,那些流放的,列舉了李呈祥、魏琯、李裀、季開生和彭長庚、許爾安一共六人?;噬厦尫爬畛氏椋刮含g、季開生歸葬。其余的雖然是建言,情況和罪行不同,不可以寬容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