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藥基礎(chǔ)知識(shí)》PPT課件
《《中醫(yī)藥基礎(chǔ)知識(shí)》PPT課件》由會(huì)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中醫(yī)藥基礎(chǔ)知識(shí)》PPT課件(38頁(yè)珍藏版)》請(qǐng)?jiān)谘b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中 藥 基 礎(chǔ) 知 識(shí) 歷 代 本 草 專 著本 草 年 代 著 者 記 載 藥 物 附 注神 農(nóng) 本 草 經(jīng) 東 漢 不 明 365種 我 國(guó) 已 知 最 早 的 藥 學(xué) 專 著 ,分 為 上 、 中 、 下 三 品 。雷 公 炮 炙 論 南 朝 雷 斅 第 一 部 炮 制 專 著 。本 草 經(jīng) 集 注 梁 代 陶 弘 景 730種 首 創(chuàng) 自 然 屬 性 分 類 。千 金 翼 方 唐 代 孫 思 邈 800余 種 詳 述 藥 物 的 性 味 、 主 治 。新 修 ( 唐 )本 草 唐 代 蘇 敬 等 850種 我 國(guó) 最 早 的 一 部 國(guó) 家 藥 典 ;圖 文 對(duì) 照 。證 類 本 草
2、北 宋 唐 慎 微 1746種 現(xiàn) 存 最 早 最 完 整 本 草 著 作 。本 草 綱 目 明 代 李 時(shí) 珍 1892種 自 然 分 類 的 先 驅(qū) 。 本 草 綱 目 拾遺 清 代 趙 學(xué) 敏 921種 ,增 716種 補(bǔ) 綱 目 不 足 、 糾 綱 目 之 誤 。 中 藥 的 性 能一 、 四 氣 五 味 四 氣 ( 四 性 ) : 寒 、 熱 、 溫 、 涼 四 種 藥 性 。 溫 熱 與 寒 涼 屬 于 兩 種 不 同 的 性 質(zhì) , 而 溫 與 熱 、 寒 與 涼 只 是 程 度 上有 區(qū) 別 。 對(duì) 于 有 些 藥 物 , 通 常 還 標(biāo) 以 大 熱 、 大 寒 、 微 溫 、
3、 微 寒 等 詞 區(qū) 別 。 藥 物 的 寒 、 熱 、 溫 、 涼 , 是 從 藥 物 作 用 于 機(jī) 體 所 發(fā) 生 的 反 應(yīng) 概 括出 來(lái) 的 , 是 與 所 治 疾 病 的 寒 、 熱 性 質(zhì) 相 對(duì) 而 言 。 能 夠 減 輕 或 消 除熱 證 的 藥 物 , 一 般 屬 于 寒 性 或 涼 性 , 如 黃 芩 、 板 藍(lán) 根 對(duì) 于 發(fā) 熱 口渴 、 咽 痛 等 熱 證 有 清 熱 解 毒 作 用 , 表 明 這 兩 種 藥 物 具 有 寒 性 。 反之 能 夠 減 輕 或 消 除 寒 證 的 藥 物 , 一 般 屬 于 溫 性 或 熱 性 , 如 附 子 、干 姜 對(duì) 于 腹
4、中 冷 痛 、 脈 沉 無(wú) 力 等 寒 證 有 溫 中 散 寒 作 用 , 表 明 這 兩種 藥 物 具 有 熱 性 。 一 般 寒 涼 藥 多 具 清 熱 、 解 毒 、 瀉 火 、 涼 血 、 滋 陰 等 作 用 , 主 治 各 種 熱 癥 。 溫 熱 藥 多 具 溫 中 、 散 寒 、 助 陽(yáng) 、 補(bǔ) 火 等 作 用 , 主 治 各 種寒 癥 。 所 以 有 “ 療 寒 以 熱 藥 , 療 熱 以 寒 藥 ” 方 法 。 五 味 指 藥 物 具 有 辛 、 甘 、 酸 、 苦 、 咸 五 種 味 道 , 淡 附 于 甘 、澀 附 于 酸 。 辛 味 。 能 散 能 行 , 有 發(fā) 散 解
5、 表 、 行 氣 行 血 的 作 用 。 治療 表 證 和 氣 滯 血 瘀 的 藥 物 , 都 具 有 辛 味 。 辛 味 藥 易 耗 氣 傷陰 , 故 氣 虛 、 陰 虛 者 慎 用 。 甘 味 。 能 補(bǔ) 能 和 能 緩 , 有 滋 補(bǔ) 和 中 、 調(diào) 和 藥 性 及 緩 急止 痛 的 作 用 。 治 療 虛 證 或 攣 急 疼 痛 的 藥 物 , 都 具 有 甘 味 。甘 味 藥 能 膩 膈 礙 胃 , 故 中 滿 濕 阻 、 食 積 、 氣 滯 者 慎 用 。 酸 味 。 能 收 能 澀 , 有 收 斂 固 澀 的 作 用 。 能 治 療 盜 汗 、泄 瀉 、 尿 頻 、 遺 精 等
6、的 藥 物 , 都 具 有 酸 味 。 酸 味 藥 能 收 斂邪 氣 , 故 邪 未 盡 之 證 者 慎 用 。 苦 味 。 能 泄 能 燥 能 堅(jiān) , 有 清 泄 火 熱 、 泄 降 逆 氣 、 通 泄 大 便 、 燥 濕 堅(jiān)陰 (瀉 火 存 陰 )等 作 用 。 治 療 氣 逆 喘 咳 、 溫 熱 、 寒 濕 、 腎 陰 虧 虛 等 的藥 物 , 都 具 有 苦 味 。 苦 味 藥 易 傷 津 敗 胃 , 故 津 虧 虛 、 脾 胃 虛 弱 者 不宜 大 量 應(yīng) 用 。 咸 味 。 能 下 能 軟 , 有 瀉 下 通 便 、 軟 堅(jiān) 散 結(jié) 的 作 用 。 一 般 瀉 下 或 潤(rùn) 下通 便
7、 及 軟 化 堅(jiān) 硬 、 消 散 結(jié) 塊 的 藥 物 多 具 咸 味 , 故 咸 味 藥 多 用 治 大 便燥 結(jié) 、 瘰 疬 癭 瘤 、 癥 瘕 痞 塊 等 病 證 。 咸 味 藥 多 入 腎 經(jīng) , 有 較 強(qiáng) 的 補(bǔ)腎 作 用 , 用 治 腎 虛 證 。 還 有 些 咸 味 藥 走 血 分 , 有 清 熱 涼 血 作 用 , 主治 熱 入 營(yíng) 血 的 病 證 。 脾 胃 便 溏 著 慎 用 。 淡 味 。 有 滲 濕 、 利 尿 作 用 。 一 般 滲 濕 利 尿 藥 多 具 淡 味 , 主 治 水 腫 、小 便 不 利 等 證 。 如 豬 苓 、 茯 苓 等 利 尿 藥 。 澀 味 與
8、 酸 味 作 用 相 似 , 也 有 收 斂 固 澀 作 用 。 多 用 以 治 療 虛 汗 、 泄 瀉 、尿 頻 、 精 滑 、 出 血 等 證 , 如 龍 骨 、 牡 蠣 澀 精 , 赤 石 脂 能 澀 腸 止 瀉 。 。 二 、 升 降 浮 沉 升 降 浮 沉 是 指 中 藥 的 作 用 趨 向 。 升 是 上 升 , 趨 向 于 上 ; 降 是 下 降 , 趨 向 于 下 ; 浮 是 發(fā) 散 ,趨 向 于 表 ; 沉 是 泄 利 , 趨 向 于 內(nèi) 。 總 的 來(lái) 說(shuō) , 凡 是 具 有 解 表 、 散 寒 、 升 陽(yáng) 作 用 的 中 藥 , 其藥 性 均 屬 升 浮 并 具 有 上
9、行 向 外 作 用 ; 凡 是 具 有 清 熱 、 瀉下 、 利 水 、 收 斂 、 降 逆 作 用 的 中 藥 , 其 藥 性 都 屬 于 沉 降并 具 有 下 行 、 向 里 作 用 。 臨 床 治 療 上 , 病 位 在 上 、 在 表 者 , 應(yīng) 用 升 浮 藥 治 療 ; 病位 在 下 、 在 里 者 , 應(yīng) 用 沉 降 藥 治 療 。 就 中 藥 的 性 味 而 言 , 凡 是 溫 性 、 熱 性 及 味 辛 、 味 甘 的 中藥 , 大 多 為 升 浮 性 中 藥 ; 凡 是 涼 性 、 寒 性 及 苦 味 、 酸 味 、咸 味 的 中 藥 , 大 多 為 沉 降 性 中 藥 。
10、 三 、 歸 經(jīng) 歸 經(jīng) 是 指 藥 物 對(duì) 于 機(jī) 體 某 部 分 的 選 擇 性 作 用 ( 定 位 作用 ) 。 歸 經(jīng) 是 以 臟 腑 、 經(jīng) 絡(luò) 理 論 為 基 礎(chǔ) , 以 所 治 病 證 為 依 據(jù) 的 。 前 人 通 過(guò) 長(zhǎng) 期 的 臨 床 觀 察 , 逐 步 認(rèn) 識(shí) 到 每 種 藥 物 治 病 都有 一 定 的 范 圍 , 以 此 確 定 藥 物 的 歸 經(jīng) 十 分 準(zhǔn) 確 。 如 蘇 子 、白 前 能 治 療 咳 喘 , 而 咳 喘 為 肺 臟 功 能 失 調(diào) 所 致 , 故 歸 肺經(jīng) ; 茯 神 、 柏 子 仁 能 治 療 心 悸 、 失 眠 , 而 心 悸 、 失 眠 為
11、心 臟 功 能 失 調(diào) 所 致 , 故 歸 心 經(jīng) , 等 等 。 中 藥 性 味 相 同 , 而 歸 經(jīng) 不 同 , 說(shuō) 明 中 藥 的 功 效 異 同 。 四 、 有 毒 無(wú) 毒 有 毒 無(wú) 毒 , 指 中 藥 用 于 人 體 后 能 否 造 成 不 良 反 應(yīng) , 有 無(wú)明 顯 毒 性 反 應(yīng) 的 性 能 。 “ 毒 藥 ” 廣 義 上 講 , 為 藥 物 的 總 稱 , 把 藥 的 偏 性 謂 之 毒 ?!八?證 相 符 , 大 黃 也 補(bǔ) ; 藥 不 對(duì) 證 , 參 茸 亦 毒 。 ” 狹 義 上 講 , 指 藥 物 對(duì) 人 體 的 損 害 作 用 。 中 藥 根 據(jù) 毒 性 程 度
12、 分 為 有 毒 、 無(wú) 毒 、 大 毒 、 小 毒 。 凡 是 毒 性 中 藥 , 使 用 中 一 定 要 嚴(yán) 格 把 握 用 法 用 量 , 以 確保 用 藥 安 全 。 中 藥 性 味 、 有 毒 無(wú) 毒 、 歸 經(jīng) 結(jié) 合 說(shuō) 明 中 藥 功 效 。 五 、 中 藥 的 配 伍 中 藥 配 伍 , 即 根 據(jù) 病 情 、 治 法 和 藥 物 性 能 , 選 擇 兩 種 以上 藥 物 同 用 的 用 藥 方 法 。 目 的 : 增 強(qiáng) 治 療 效 能 , 擴(kuò) 大 治 療 范 圍 , 適 應(yīng) 復(fù) 雜 病 情 ,減 少 不 良 反 應(yīng) 。 內(nèi) 容 : 七 情 配 伍 、 君 臣 佐 使 。
13、七 情 配 伍 又 稱 配 伍 七 情 、 藥 物 七 情 。 除 “ 單 行 ” 外 , 皆從 雙 元 配 伍 用 藥 角 度 , 論 述 單 味 中 藥 通 過(guò) 簡(jiǎn) 單 配 伍 后 的性 效 變 化 規(guī) 律 。 它 高 度 概 括 了 中 藥 臨 床 應(yīng) 用 的 七 種 基 本規(guī) 律 , 是 中 醫(yī) 遣 藥 組 方 的 基 礎(chǔ) 。 七 情 配 伍 的 內(nèi) 容 : 單 行 : 指 用 單 味 藥 就 能 發(fā) 揮 預(yù) 期 治 療 效 果 , 不 需 要 其 它藥 輔 助 如 清 金 散 用 一 味 黃 苓 治 輕 度 的 肺 熱 咳 血 。 相 須 : 即 性 能 功 效 相 類 似 的 藥
14、物 配 合 使 用 , 可 以 增 強(qiáng) 原有 療 效 。 如 大 黃 和 芒 硝 合 用 , 能 明 顯 增 強(qiáng) 攻 下 瀉 熱 的 治療 效 果 。 相 使 : 即 在 性 能 功 效 方 面 有 某 些 共 性 的 藥 物 配 伍 合 用 ,而 以 一 藥 為 主 , 另 一 藥 為 輔 , 輔 藥 能 增 強(qiáng) 主 藥 療 效 。 如補(bǔ) 氣 利 水 的 黃 芪 與 利 水 健 脾 的 茯 苓 合 用 , 茯 苓 能 增 強(qiáng) 黃芪 補(bǔ) 氣 利 水 的 治 療 效 果 。 相 畏 : 即 一 種 藥 物 的 毒 性 反 應(yīng) 或 副 作 用 , 能 被 另 一 種 藥物 減 輕 或 消 除 。
15、如 生 半 夏 和 生 南 星 的 毒 性 能 被 生 姜 減 輕或 消 除 , 所 以 說(shuō) 生 半 夏 和 生 南 星 畏 生 姜 。 相 殺 : 即 一 種 藥 物 能 減 輕 或 消 除 另 一 種 藥 物 的 毒 性 或 副作 用 。 如 生 半 夏 和 生 南 星 的 毒 性 能 被 生 姜 減 輕 或 消 除 ,所 以 說(shuō) 生 姜 殺 生 半 夏 和 生 南 星 。 相 惡 : 即 兩 藥 合 用 , 一 種 藥 物 能 使 另 一 種 藥 物 原 有 功 效降 低 , 甚 至 喪 失 。 如 人 參 惡 萊 菔 子 , 因 為 萊 菔 子 能 削 弱人 參 的 補(bǔ) 氣 作 用 ,
16、 相 惡 只 是 兩 藥 的 某 方 面 或 某 幾 方 面 的功 效 減 弱 或 喪 失 , 而 不 是 二 藥 的 各 種 功 能 全 部 相 惡 。 相 反 : 即 兩 藥 合 用 , 能 產(chǎn) 生 或 增 強(qiáng) 毒 性 反 應(yīng) 或 副 作 用 。如 ” 十 八 反 ” , ” 十 九 畏 ” 中 的 若 干 藥 物 。 其 中 相 須 、 相 使 表 示 增 效 , 臨 床 用 藥 要 充 分 利 用 ; 相畏 、 相 殺 表 示 減 毒 , 應(yīng) 用 毒 烈 藥 時(shí) 須 考 慮 選 用 ; 相 惡表 示 減 效 , 用 藥 時(shí) 應(yīng) 加 以 注 意 ; 相 反 表 示 增 毒 , 原 則上
17、應(yīng) 絕 對(duì) 禁 止 。 “ 君 臣 佐 使 ” , 即 從 多 元 用 藥 的 角 度 , 論 述 各 藥 在 方 中的 地 位 及 配 伍 后 的 性 效 變 化 規(guī) 律 。 它 高 度 概 括 了 中 醫(yī) 遣藥 組 方 的 原 則 , 是 七 情 配 伍 的 進(jìn) 一 步 發(fā) 展 , 對(duì) 學(xué) 習(xí) 研 究中 藥 成 方 和 指 導(dǎo) 臨 床 合 理 用 藥 具 有 極 其 重 要 的 意 義 。 “ 君 臣 佐 使 ” : 君 藥 : 即 在 處 方 中 對(duì) 處 方 的 主 證 或 主 病 起 主 要 治 療 作 用的 藥 物 。 它 體 現(xiàn) 了 處 方 的 主 攻 方 向 , 其 藥 力 居
18、方 中 之 首 ,是 組 方 中 不 可 缺 少 的 藥 物 。 臣 藥 : 意 義 一 是 輔 助 君 藥 加 強(qiáng) 治 療 主 病 和 主 證 的 藥物 ; 二 是 針 對(duì) 兼 證 或 兼 病 起 治 療 作 用 的 藥 物 。 佐 藥 : 意 義 一 是 為 佐 助 藥 , 用 于 治 療 次 要 兼 證 的 藥物 , 二 是 為 佐 制 藥 , 用 以 消 除 或 減 緩 君 藥 、 臣 藥 的毒 性 或 烈 性 的 藥 物 , 三 是 為 反 佐 藥 , 即 根 據(jù) 病 情 需要 , 使 用 與 君 藥 藥 性 相 反 而 又 能 在 治 療 中 起 相 成 作用 的 藥 物 。 使
19、藥 : 意 義 一 是 引 經(jīng) 藥 , 引 方 中 諸 藥 直 達(dá) 病 所 的 藥物 , 二 是 調(diào) 和 藥 , 即 調(diào) 和 諸 藥 的 作 用 , 使 其 合 力 祛邪 。 中 藥 的 鑒 別 方 法 中 藥 鑒 別 的 方 法 : 基 原 鑒 別 、 性 狀 鑒 別 、 顯 微 鑒 別 、 理 化鑒 別 等 。 性 狀 鑒 別 常 從 以 下 方 面 進(jìn) 行 觀 察 : 形 狀 、 大 小 及 厚 薄 、 顏色 、 表 面 特 征 、 質(zhì) 地 、 斷 面 、 氣 、 味 、 水 試 、 火 試 。 各 類 中 藥 的 鑒 別 要 點(diǎn) : 略 。 中 藥 質(zhì) 量 標(biāo) 準(zhǔn) : 國(guó) 家 標(biāo) 準(zhǔn)
20、( 藥 典 、 部 頒 標(biāo) 準(zhǔn) ) 、 地 方 標(biāo) 準(zhǔn) 。 取 樣 原 則 : 100件 以 下 取 5件 ; 100-1000件 , 按 5%取 樣 ;超 過(guò) 1000件 , 超 過(guò) 部 分 按 1%取 樣 ; 不 足 5件 的 , 逐 件 取 樣 ;貴 重 藥 材 , 不 論 包 件 多 少 逐 件 取 樣 。 供 試 品 的 量 一 般 不 得 少 于 試 驗(yàn) 所 需 的 3倍 數(shù) , 即 1/3供 實(shí) 驗(yàn)室 分 析 用 , 另 1/3供 復(fù) 核 用 , 其 余 1/3則 為 留 樣 保 存 , 保 存期 至 少 1年 。 道 地 藥 材 : 四 大 懷 藥 : 懷 牛 膝 、 淮 山
21、藥 、 懷 地 黃 、 懷 菊 花 。 浙 八 味 : 浙 貝 母 、 浙 玄 參 、 杭 菊 花 、 杭 白 芍 、 杭 麥 冬 、山 茱 萸 、 延 胡 索 、 白 術(shù) 。 云 藥 : 云 木 香 、 云 茯 苓 等 。 貴 藥 : 天 麻 、 朱 砂 等 。 川 藥 : 川 烏 、 川 芎 、 川 厚 樸 、 川 黃 柏 等 。 廣 藥 : 廣 豆 根 、 廣 藿 香 、 陽(yáng) 春 砂 等 。 西 藥 : 大 黃 、 當(dāng) 歸 、 冬 蟲 夏 草 等 。 北 藥 : 黨 參 、 柴 胡 等 。 南 藥 : 江 枳 殼 、 宣 木 瓜 、 建 澤 瀉 等 。 中 醫(yī) 基 礎(chǔ) 知 識(shí) 中 醫(yī) 的
22、 基 本 特 點(diǎn) 中 醫(yī) 理 論 體 系 的 兩 個(gè) 基 本 特 點(diǎn) : 整 體 觀 念 和 辨 證 論 治 。 整 體 觀 念 包 括 兩 個(gè) 方 面 : 一 是 人 體 是 一 個(gè) 有 機(jī) 的 整 體 ;二 是 人 與 自 然 界 ( 即 外 在 環(huán) 境 ) 也 保 持 統(tǒng) 一 的 整 體 關(guān) 系 。 辨 證 論 治 是 中 醫(yī) 學(xué) 認(rèn) 識(shí) 疾 病 和 治 療 疾 病 的 基 本 原 則 。 辯 證 是 將 四 診 ( 望 、 聞 、 問(wèn) 、 切 ) 所 收 集 的 資 料 、 癥 狀和 體 征 , 通 過(guò) 分 析 、 綜 合 , 辨 清 疾 病 的 原 因 、 性 質(zhì) 、 部位 以 及
23、邪 正 之 間 的 關(guān) 系 , 概 括 、 判 斷 為 某 種 性 質(zhì) 的 證 。 論 治 是 根 據(jù) 辯 證 的 結(jié) 果 , 確 定 相 應(yīng) 的 治 療 方 法 。 辨 證 是 決 定 治 療 的 前 提 和 依 據(jù) , 論 治 是 治 療 的 手 段 和 方法 。 病 、 證 、 癥 是 不 同 的 概 念 。 癥 , 是 疾 病 發(fā) 展 過(guò) 程 中 的 臨 床 表 現(xiàn) 。 證 , 是 對(duì) 疾 病 發(fā) 展 過(guò) 程 中 某 一 階 段 的 部 位 、 原 因 、 性 質(zhì)以 及 邪 正 關(guān) 系 的 病 理 概 括 。 病 , 是 機(jī) 體 在 一 定 情 況 下 對(duì) 于 外 界 有 害 因 素
24、作 用 的 一 種反 應(yīng) , 具 有 特 定 的 癥 狀 和 體 征 。 一 種 病 在 不 同 階 段 可 出現(xiàn) 不 同 的 證 ; 不 同 的 病 在 其 發(fā) 展 過(guò) 程 中 又 可 出 現(xiàn) 相 同 的證 。 陰 陽(yáng) 學(xué) 說(shuō) 陰 陽(yáng) , 是 對(duì) 自 然 界 相 互 關(guān) 聯(lián) 的 某 些 事 物 或 現(xiàn) 象 對(duì) 立 雙 方 屬性 的 概 括 。 陽(yáng) 的 特 性 : 明 亮 、 溫 熱 、 上 升 、 向 外 、 運(yùn) 動(dòng) 、 興 奮 。 陰 的 特 性 : 晦 暗 、 寒 冷 、 下 降 、 向 內(nèi) 、 靜 止 、 抑 制 。 自 然 界 任 何 事 物 或 現(xiàn) 象 都 包 含 著 既 相 互
25、對(duì) 立 , 又 互 根 互 用的 陰 陽(yáng) 兩 個(gè) 方 面 。 陰 陽(yáng) 是 對(duì) 相 關(guān) 事 物 或 現(xiàn) 象 相 對(duì) 屬 性 或 同一 事 物 內(nèi) 部 對(duì) 立 雙 方 屬 性 的 概 括 。 事 物 的 陰 陽(yáng) 屬 性 , 并 不 是 絕 對(duì) 的 , 而 是 相 對(duì) 的 。 陰 陽(yáng) 學(xué) 說(shuō) 的 內(nèi) 容 : 包 括 陰 陽(yáng) 對(duì) 立 、 陰 陽(yáng) 互 根 、 陰 陽(yáng) 消 長(zhǎng) 和陰 陽(yáng) 轉(zhuǎn) 化 四 個(gè) 方 面 。 陰 陽(yáng) 學(xué) 說(shuō) 在 中 醫(yī) 學(xué) 中 的 運(yùn) 用 : 說(shuō) 明 人 體 的 組 織 結(jié) 構(gòu) : 就 人 體 部 位 而 言 : 上 部 為 陽(yáng) , 下 部為 陰 ; 體 表 為 陽(yáng) , 體 內(nèi) 為
26、陰 ; 背 腹 而 言 : 背 部 為 陽(yáng) , 腹 部為 陰 ; 四 肢 而 言 : 四 肢 外 側(cè) 為 陽(yáng) , 內(nèi) 側(cè) 為 陰 ; 筋 骨 皮 膚 而言 : 筋 骨 在 內(nèi) 故 為 陰 , 皮 膚 在 外 故 為 陽(yáng) ; 內(nèi) 臟 而 言 : 六 腑傳 化 物 而 不 藏 為 陽(yáng) , 五 臟 藏 精 氣 而 不 瀉 為 陰 ; 五 臟 本 身 而言 : 心 、 肺 居 于 上 焦 故 為 陽(yáng) , 肝 、 脾 、 腎 居 于 中 焦 故 為 陰 。 說(shuō) 明 人 體 的 生 理 功 能 : 人 體 正 常 的 生 命 活 動(dòng) , 是 陰 陽(yáng) 兩 個(gè)方 面 保 持 對(duì) 立 統(tǒng) 一 協(xié) 調(diào) 關(guān) 系 的
27、 結(jié) 果 。 如 以 功 能 物 質(zhì) 而 言 ,功 能 屬 陽(yáng) 、 物 質(zhì) 屬 陰 , 人 體 的 生 理 活 動(dòng) 是 以 物 質(zhì) 為 基 礎(chǔ) 的 ,沒(méi) 有 物 質(zhì) 運(yùn) 動(dòng) 就 無(wú) 以 產(chǎn) 生 生 理 功 能 ; 說(shuō) 明 人 體 的 病 理 變 化 : 疾 病 發(fā) 生 是 因 “ 陰 陽(yáng) 失 調(diào) ” 。 如“ 陰 勝 則 寒 ” “ 陽(yáng) 勝 則 熱 ” “ 陽(yáng) 虛 則 寒 ” “ 陰 虛 則熱 ” “ 陽(yáng) 損 及 陰 ” “ 陰 損 及 陽(yáng) ” “ 陰 陽(yáng) 兩 虛 ” 等 病 癥 ,并 且 病 證 在 一 定 條 件 下 可 以 相 互 轉(zhuǎn) 化 的 ; 用 于 疾 病 的 診 斷 : 用 陰
28、陽(yáng) 的 屬 性 來(lái) 分 析 病 情 , 如 以 色 澤 、聲 音 、 呼 吸 、 氣 息 來(lái) 分 辨 陰 陽(yáng) , 還 可 以 脈 象 部 位 分 陰 陽(yáng) 。寸 為 陽(yáng) , 尺 為 陰 , 浮 大 洪 澤 為 陽(yáng) , 沉 小 細(xì) 澀 為 陰 等 。 用 于 疾 病 的 治 療 : 疾 病 發(fā) 生 的 根 本 原 因 是 陰 陽(yáng) 失 調(diào) , 因此 , 調(diào) 整 陰 陽(yáng) , 補(bǔ) 其 不 足 , 泄 其 有 余 , 恢 復(fù) 陰 陽(yáng) 的 相 對(duì)平 衡 , 就 是 治 療 的 基 本 原 則 。 用 于 歸 納 藥 物 的 性 能 : 四 氣 中 寒 涼 屬 陰 , 溫 熱 屬 陽(yáng) ; 五味 中 辛 、 甘
29、 、 淡 屬 陽(yáng) , 酸 、 苦 、 咸 屬 陰 ; 升 降 浮 沉 中 升浮 屬 陽(yáng) , 沉 浮 屬 陰 。 五 行 學(xué) 說(shuō) 五 行 , 即 是 金 、 木 、 水 、 火 、 土 五 種 物 質(zhì) 的 運(yùn) 動(dòng) 。 木 的 特 性 : “ 木 曰 曲 直 ” , 生 長(zhǎng) 、 升 發(fā) 、 條 達(dá) 、 舒 暢 。 火 的 特 性 : “ 火 曰 炎 上 ” , 溫 熱 、 升 騰 、 向 上 、 明 亮 。 土 的 特 性 : “ 土 爰 稼 穡 ” , 生 化 、 受 納 、 承 載 。 金 的 特 性 : “ 金 曰 從 革 ” , 清 潔 、 肅 殺 、 沉 降 、 收 斂 。 水 的 特
30、性 : “ 水 曰 潤(rùn) 下 ” , 滋 潤(rùn) 、 向 下 、 寒 涼 、 閉 藏 。 自 然 界 五行 人 體五味 五音 五化 五色 五方 五氣 五季 五臟 五腑 五官 五體 五志 五液 五聲 五動(dòng)酸 角 生 青 東 風(fēng) 春 木 肝 膽 目 筋 怒 淚 呼 握苦 徵 長(zhǎng) 赤 南 暑 夏 火 心 小腸 舌 脈 喜 汗 笑 憂甘 宮 化 黃 中 濕 長(zhǎng)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涎 歌 噦辛 商 收 白 西 燥 秋 金 肺 大腸 鼻 皮毛 悲 涕 哭 咳 咸 羽 藏 黑 北 寒 冬 水 腎 膀胱 耳 骨 恐 唾 呻 栗事 物 五 行 歸 類 表 五 行 之 間 存 在 著 相 生 相 克 的 關(guān) 系
31、 與 規(guī) 律 。 相 生 , 是 指 這一 事 物 對(duì) 另 一 事 物 具 有 促 進(jìn) 、 助 長(zhǎng) 和 資 生 的 作 用 ; 相 克 ,是 指 這 一 事 物 對(duì) 另 一 事 物 的 生 長(zhǎng) 和 功 能 具 有 抑 制 和 制 約的 作 用 。 五 行 相 生 的 規(guī) 律 是 : 木 生 火 , 火 生 土 , 土 生 金 , 金 生 水 ,水 生 木 , 依 次 往 復(fù) , 循 環(huán) 無(wú) 窮 。 五 行 相 克 的 規(guī) 律 是 : 木 克 土 , 土 克 水 , 水 克 火 , 火 克 金 ,金 克 木 , 依 次 往 復(fù) , 循 環(huán) 無(wú) 窮 。 五 行 的 相 乘 、 相 侮 , 是 指
32、五 行 之 間 正 常 的 生 克 關(guān) 系 遭 遇破 壞 后 所 出 現(xiàn) 的 不 正 常 相 克 現(xiàn) 象 。 相 乘 : 乘 , 即 是 以 強(qiáng) 凌 弱 的 意 思 。 五 行 中 的 相 乘 , 是 指五 行 中 某 “ 一 行 ” 對(duì) 被 克 的 “ 一 行 ” 克 制 太 過(guò) , 從 而 引起 一 系 列 的 過(guò) 度 克 制 反 應(yīng) 。 相 侮 : 侮 , 在 這 里 是 指 “ 反 侮 ” 。 五 行 中 的 相 侮 , 是 指由 于 五 行 的 某 “ 一 行 ” 過(guò) 于 強(qiáng) 盛 , 對(duì) 原 來(lái) “ 克 我 ” 的“ 一 行 ” 進(jìn) 行 反 侮 , 所 以 反 侮 亦 稱 反 克 。
33、 藏 象 學(xué) 說(shuō) 藏 象 學(xué) 說(shuō) 是 研 究 人 體 臟 腑 的 生 理 功 能 、 病 理 變 化 及 其 相 互關(guān) 系 的 學(xué) 說(shuō) 。 臟 , 古 作 藏 , 指 居 于 體 內(nèi) 的 臟 腑 ; 象 , 指 臟腑 的 功 能 活 動(dòng) 和 病 理 變 化 反 映 于 體 外 的 種 種 征 象 。 臟 腑 是 內(nèi) 臟 的 總 稱 , 按 照 生 理 功 能 特 點(diǎn) , 分 為 五 臟 、 六 腑和 奇 恒 之 腑 。 五 臟 : 心 、 肝 、 脾 、 肺 、 腎 。 六 腑 : 膽 、 胃 、 小 腸 、 大 腸 、 膀 胱 、 三 焦 。 奇 恒 之 腑 : 腦 、 髓 、 骨 、 脈
34、、 膽 、 女 子 胞 。 五 臟 共 同 生 理 特 點(diǎn) , 是 化 生 和 貯 藏 精 氣 ; 六 腑 共 同 生 理 特點(diǎn) 則 受 盛 和 傳 化 水 谷 ; 奇 恒 之 腑 , 是 指 這 一 類 的 器 官 的 形態(tài) 與 六 腑 相 似 , 而 其 具 有 類 似 臟 的 貯 藏 精 氣 的 作 用 。 心 : 心 為 神 之 居 、 血 之 主 、 脈 之 宗 。 在 五 行 屬 火 ; 生 理 功 能 主 血 脈 ; 主 神 志 ; 心 開(kāi) 竅 于 舌 , 在 體 合 脈 , 其 華 在 面 ,在 志 為 喜 , 在 液 為 汗 。 心 與 小 腸 為 表 里 。 肺 : 肺 為
35、 魄 之 處 、 氣 之 主 , 在 五 行 屬 金 ; 生 理 功 能 : 主 氣 ,司 呼 吸 ; 主 宣 發(fā) 肅 降 ; 通 調(diào) 水 道 ; 朝 百 脈 主 治 節(jié) ; 輔心 調(diào) 節(jié) 氣 血 運(yùn) 行 ; 肺 上 通 喉 嚨 , 在 體 合 皮 、 其 華 在 毛 , 開(kāi) 竅于 鼻 , 在 志 為 憂 , 在 液 為 涕 , 肺 與 大 腸 相 表 里 。 脾 : 脾 為 氣 血 生 化 之 源 、 后 天 之 本 , 藏 意 , 在 五 行 屬 土 。 生理 功 能 : 主 運(yùn) 化 ; 主 升 清 ; 主 統(tǒng) 血 ; 開(kāi) 竅 于 口 , 在 體合 肉 , 主 四 肢 其 華 在 唇 ,
36、在 志 為 思 , 在 液 為 涎 ; 與 胃 相 表 里 。 肝 : 肝 為 魂 之 處 , 血 之 藏 , 筋 之 宗 。 在 五 行 屬 木 , 主 升 主 動(dòng) 。生 理 功 能 : 生 疏 泄 ; 主 藏 血 ; 開(kāi) 竅 于 目 , 在 體 合 筋 , 其華 在 爪 , 在 志 為 怒 , 在 液 為 淚 , 肝 與 膽 相 表 里 。 腎 為 先 天 之 本 , 藏 志 , 腰 為 腎 之 腑 , 在 五 行 屬 水 ; 生 理功 能 : 藏 精 、 主 生 長(zhǎng) 發(fā) 育 與 生 殖 ; 主 水 ; 主 納 氣 ;在 體 為 骨 , 主 骨 生 髓 , 其 華 在 發(fā) 、 開(kāi) 竅 于
37、耳 及 二 陰 , 在志 為 恐 , 在 液 為 唾 , 腎 與 膀 胱 相 表 里 。 膽 的 生 理 功 能 : 貯 存 和 排 泄 膽 汁 , 膽 主 決 斷 。 胃 的 生 理 功 能 : 受 納 腐 熟 水 谷 , 胃 以 降 為 和 。 小 腸 的 生 理 功 能 : 主 受 盛 和 化 物 , 是 泌 別 清 濁 , “ 小 腸主 液 ” 。 大 腸 的 生 理 功 能 : 傳 化 糟 粕 , 大 腸 主 津 。 膀 胱 的 生 理 功 能 ; 貯 尿 和 排 尿 , 依 賴 腎 的 氣 化 功 能 。 三 焦 的 生 理 功 能 : 通 行 元 氣 , 總 司 氣 機(jī) 和 氣
38、化 , 為 水 液運(yùn) 行 的 道 路 。 氣 、 血 、 津 液 氣 是 不 斷 運(yùn) 動(dòng) 著 的 具 有 很 強(qiáng) 活 力 的 精 微 物 質(zhì) , 是 構(gòu) 成 人體 最 基 本 的 物 質(zhì) , 又 是 維 持 人 的 生 命 活 動(dòng) 的 最 基 本 的 物質(zhì) 。 人 體 的 氣 , 來(lái) 源 于 父 母 的 先 天 之 精 、 飲 食 中 的 營(yíng) 養(yǎng) 物 質(zhì)( 即 水 谷 之 精 氣 ) 和 存 在 于 自 然 界 的 清 氣 , 通 過(guò) 肺 、 脾胃 和 腎 等 臟 腑 的 綜 合 作 用 , 將 三 者 結(jié) 合 而 成 。 氣 的 生 理 功 能 : 推 動(dòng) 作 用 、 溫 煦 作 用 、 防
39、 御 作 用 、 固 攝作 用 和 氣 化 作 用 。 氣 的 運(yùn) 動(dòng) , 稱 作 “ 氣 機(jī) ” 。 氣 的 運(yùn) 動(dòng) 形 式 可 歸 納 為 升 、降 、 出 、 入 。 氣 的 分 類 : 元 氣 、 宗 氣 、 營(yíng) 氣 和 衛(wèi) 氣 。 血 是 構(gòu) 成 人 體 和 維 持 人 體 生 命 活 動(dòng) 的 基 本 物 質(zhì) 之 一 , 是 運(yùn)行 于 脈 中 的 紅 色 液 體 。 脈 是 血 液 運(yùn) 行 的 管 道 , 又 稱 “ 血 府 ” , 有 約 束 血 液 運(yùn) 行 作用 。 生 成 血 的 最 基 本 的 物 質(zhì) 是 營(yíng) 氣 和 津 液 。 營(yíng) 氣 和 津 液 都 來(lái) 自 于 飲 食 物
40、 經(jīng) 脾 胃 的 消 化 吸 收 而 生 成 的 水谷 精 微 , 所 以 說(shuō) 脾 胃 為 氣 血 生 化 之 源 。 血 的 主 要 功 能 : 濡 養(yǎng) 作 用 、 運(yùn) 載 作 用 、 血 是 精 神 活 動(dòng) 的 物質(zhì) 基 礎(chǔ) 。 血 的 運(yùn) 行 主 要 依 賴 氣 的 推 動(dòng) 作 用 。 血 在 脈 管 中 運(yùn) 行 而 不 至逸 出 脈 外 , 也 是 氣 的 固 攝 作 用 的 體 現(xiàn) 。 津 液 是 體 內(nèi) 一 切 正 常 水 液 的 總 稱 。 津 液 的 主 要 功 能 : 滋 潤(rùn) 營(yíng) 養(yǎng) 作 用 、 化 生 血 液 作 用 和 運(yùn) 載 作用 。 氣 和 血 的 關(guān) 系 : 氣 屬
41、 陽(yáng) , 血 屬 陰 。 “ 氣 為 血 之 帥 ” , “ 血為 氣 之 母 ” 。 “ 氣 為 血 之 帥 ” 指 氣 能 生 血 、 氣 能 行 血 、 氣 能 攝 血 。 “ 血 為 氣 之 母 ” 指 血 是 氣 的 載 體 , 并 給 氣 以 充 分 的 營(yíng) 養(yǎng) 。 氣 和 津 液 的 關(guān) 系 : 氣 屬 陽(yáng) , 津 液 屬 陰 。 氣 與 津 液 的 關(guān) 系 和氣 與 血 的 關(guān) 系 極 其 相 似 。 津 液 的 生 成 、 輸 布 和 排 泄 , 有 賴于 氣 的 升 降 出 入 運(yùn) 動(dòng) 和 氣 的 氣 化 、 溫 煦 、 推 動(dòng) 和 固 攝 作 用 。氣 在 體 內(nèi) 的 存
42、 在 及 其 運(yùn) 動(dòng) 變 化 , 既 依 附 于 血 , 也 依 附 于 津液 , 故 津 液 也 是 氣 的 載 體 。 血 和 津 液 的 關(guān) 系 : 血 與 津 液 均 是 液 態(tài) 物 質(zhì) , 均 有 滋 潤(rùn) 和 濡養(yǎng) 作 用 , 與 氣 相 對(duì) 而 言 , 二 者 均 屬 于 陰 。 津 液 和 血 液同 源 于 水 谷 精 微 , 津 液 滲 注 與 脈 中 , 成 為 血 液 的 組 成 部 分 。 病 因 病 機(jī) 學(xué) 說(shuō) 病 因 , 就 是 破 壞 人 體 相 對(duì) 平 衡 狀 態(tài) 而 引 起 疾 病 的 原 因 。 中 醫(yī) 病 因 學(xué) 說(shuō) 將 致 病 因 素 分 為 三 種 :
43、外 因 ( 六 淫 、 癘 氣等 ) 、 內(nèi) 因 ( 七 情 等 ) 和 不 內(nèi) 外 因 ( 飲 食 不 節(jié) 、 外 傷 等 ) 。 六 淫 : 風(fēng) 、 寒 、 暑 、 濕 、 燥 、 火 。 七 情 : 喜 、 怒 、 憂 、 思 、 悲 、 恐 、 驚 七 種 情 志 變 化 。 痰 飲 是 人 體 臟 腑 功 能 失 調(diào) , 津 液 代 謝 障 礙 , 由 津 液 凝 聚 而成 的 病 理 產(chǎn) 物 。 淤 血 是 指 全 身 血 脈 運(yùn) 行 不 暢 或 局 部 血 液 停 滯 , 或 體 內(nèi) 存 在離 經(jīng) 之 血 未 能 消 散 等 病 理 狀 況 。 病 機(jī) , 是 指 疾 病 的 發(fā)
44、 生 、 發(fā) 展 、 變 化 及 其 結(jié) 局 的 機(jī) 理 。 以 陰 陽(yáng) 五 行 、 氣 血 津 液 、 藏 象 、 經(jīng) 絡(luò) 、 病 因 和 發(fā) 病 等 基 礎(chǔ)理 論 , 探 討 和 闡 述 疾 病 的 發(fā) 生 、 發(fā) 展 、 變 化 及 其 結(jié) 局 的 機(jī) 理 及 其 基 本 規(guī) 律 , 即 病 機(jī) 學(xué) 說(shuō) 。 中 成 藥 基 礎(chǔ) 知 識(shí) 中 成 藥 的 常 用 劑 型 中 藥 傳 統(tǒng) 劑 型 : 丸 劑 、 散 劑 、 內(nèi) 服 膏 劑 ( 膏 滋 ) 、 酒 劑 、 露 劑 、膠 劑 、 膏 藥 等 中 藥 現(xiàn) 代 劑 型 : 如 顆 粒 劑 、 片 劑 、 注 射 劑 、 膠 囊 劑 、
45、 合 劑 等 中 成 藥 處 方 來(lái) 源 : 歷 代 醫(yī) 藥 文 獻(xiàn) 、 驗(yàn) 方 、 新 研 制 方 。 來(lái) 源 于 醫(yī) 藥 文 獻(xiàn) 的 中 成 藥 , 是 按 照 “ 君 臣 佐 使 ” 配 伍 原 則組 方 的 。 常 用 中 成 藥 劑 型 的 使 用 特 點(diǎn) : 略 。 引 起 中 成 藥 不 良 反 應(yīng) 的 常 見(jiàn) 因 素 : 劑 量 過(guò) 大 或 療 程 過(guò) 長(zhǎng) ;用 藥 不 當(dāng) ; 藥 材 品 種 混 亂 , 炮 制 質(zhì) 量 欠 佳 ; 中 成 藥 組 方 不合 理 ; 個(gè) 體 差 異 。 常 見(jiàn) 中 藥 、 中 成 藥 的 中 毒 反 應(yīng) 及 治 療 : 烏 頭 類 藥 物 及
46、含 烏頭 類 藥 物 的 制 劑 ( 烏 頭 類 生 物 堿 ) ; 馬 錢 子 及 其 制 劑 ( 番木 堿 即 士 的 寧 ) ; 蟾 酥 及 其 制 劑 ; 含 朱 砂 、 輕 粉 、 紅 粉 等的 制 劑 ( 汞 ) ; 含 雄 黃 、 砒 霜 等 的 制 劑 ( 砷 ) 。 中 成 藥 的 使 用 方 法 內(nèi) 服 法 服 藥 時(shí) 間 : 內(nèi) 服 的 中 成 藥 , 宜 空 腹 服 用 , 補(bǔ) 養(yǎng) 類 中成 藥 宜 飯 前 服 ; 胃 腸 有 刺 激 的 飯 后 服 為 宜 ; 驅(qū) 蟲藥 最 好 清 晨 空 腹 服 ; 安 神 藥 睡 前 服 效 果 佳 ; 嘔 吐 者應(yīng) 少 量 多 次 服 用 ; 調(diào) 經(jīng) 藥 宜 在 臨 近 經(jīng) 期 前 數(shù) 日 服 用 ;對(duì) 于 急 性 病 , 須 遵 醫(yī) 囑 , 視 病 情 及 藥 物 特 點(diǎn) 決 定 用法 。 中 成 藥 的 使 用 劑 量 應(yīng) 按 照 說(shuō) 明 書 的 規(guī) 定 劑 量 用 藥 醫(yī) 生 要 因 病 、 因 藥 、 因 人 、 因 時(shí) 而 宜 , 合 理 確 定 中成 藥 的 使 用 劑 量 。 一 般 情 況 3歲 以 內(nèi) 服 1/4成 人 量 , 3 5歲 的 可 服 1/3成 人 量 , 5 10歲 的 可 服 1/2 成 人 量 。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wú)特殊說(shuō)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qǐng)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qǐng)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yè)內(nèi)容里面會(huì)有圖紙預(yù)覽,若沒(méi)有圖紙預(yù)覽就沒(méi)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duì)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duì)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duì)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qǐng)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duì)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六級(jí)上冊(cè)科學(xué)ppt課件-誰(shuí)選擇了它們-教科版
- 護(hù)理核心制度培訓(xùn)一_圖文課件
- 部編《池子與河流》課件
- SWOT分析法(非常全面)課件
- 主題班會(huì)我的成長(zhǎng)目標(biāo)課件
- 城市交通擁堵及治理總結(jié)課件
- 輸血相關(guān)性急性肺損傷課件
- 議論文的謀篇布局與論點(diǎn)的提出ppt課件
- 六級(jí)上冊(cè)科學(xué)ppt課件-地球的近鄰——月球-冀人版
- 疾病預(yù)防、冬季保暖-課件
- 中考英語(yǔ)語(yǔ)法復(fù)習(xí)之狀語(yǔ)從句ppt課件集4
- 《百分?jǐn)?shù)的意義和讀寫》參考ppt課件
- 主題班會(huì)堅(jiān)持就是勝利課件
- 第二章--用人單位對(duì)大學(xué)生的要求概況ppt課件
- 教科版六年級(jí)科學(xué)上冊(cè)第三單元檢測(cè)卷(含答案)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