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影像-出血壞死性鼻息肉
《醫(yī)學影像-出血壞死性鼻息肉》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醫(yī)學影像-出血壞死性鼻息肉(1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出血壞死性鼻息肉,出血壞死性息肉,出血壞死性鼻息肉/血管瘤性鼻息肉(angiomatous polyp)/血管擴張性鼻息肉 以出血壞死為特征的特殊類型的鼻息肉 少見,僅占鼻息肉的4%-5% 性別: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青壯年多見 部位:單側多見,好發(fā)于上頜竇(87.1%),少數原發(fā)于鼻腔(12.9%) 臨床癥狀:單側鼻塞,病因及發(fā)病機制,病因不明:一般認為可能與感染、變態(tài)反應、黏膜內出血、外傷等有關。 發(fā)病機制:鼻息肉衍生而來,在生長過程中經過狹窄的上頜竇口向鼻腔、后鼻孔方向延伸,這樣就造成滋養(yǎng)血管易受壓、閉塞,從而引起血流淤滯、血管擴張,進而發(fā)生水腫、梗死、出血、新生血管形成等改變,此過程反復進行,最終的結果取決于手術時病變所處的時期。,病理,病變表面大都被斑片狀化生的鱗狀上皮所覆蓋,大部分區(qū)域表現為形狀不規(guī)則的薄壁血管,血管中有散在纖維蛋白血栓,海綿樣血管聚集區(qū)與無血管區(qū)相間,病變中散在大量吞噬含鐵血黃素的巨噬細胞并伴有斑片狀新鮮的出血灶及纖維素樣壞死,還有小部分呈典型的炎性息肉,CT表現,CT:上頜竇和(或)鼻腔內密度不均勻軟組織腫塊,病變邊緣及內部可見高密度影。 增強呈結節(jié)狀強化或斑片狀強化。 上頜竇和鼻腔呈膨脹性改變,骨質呈受壓吸收改變,局部骨質不連續(xù),以上頜竇內壁最易受累。 一般不侵及周圍軟組織及翼腭窩。 常合并水腫性鼻息肉,MRI表現,MRI信號混雜,T1WI低信號,T2WI高信號,高信號病變周邊見低信號環(huán)繞以及內部低信號分隔-陳舊性出血及纖維化。 增強呈結節(jié)狀強化或斑片狀強化。 動態(tài)增強曲線:持續(xù)上升型,漸進性強化-海綿狀增生擴張血管,,,女性 75歲 左側鼻腔出血8個月,29歲 男性 左側上頜竇及鼻后孔血管瘤性息肉,鑒別診斷,水腫性鼻息肉 內翻性乳頭狀瘤 真菌球 血管瘤 鼻竇上皮性惡性腫瘤:鱗癌,腺樣囊腺癌等,多雙側發(fā)病 篩竇、上頜竇竇口多見,向鼻后孔生長 邊緣光滑,有蒂 水樣均勻密度或信號 增強呈環(huán)形輕度線條狀強化,水腫性鼻息肉,,,好發(fā)于40-50歲 男性多見 好發(fā)于鼻腔外側壁 T1稍低信號,T2不均勻高信號,明顯不均勻強化 卷曲腦回狀或柵欄狀,內翻性乳頭狀瘤,上頜竇竇多見 病變中央伴局灶圓形或不規(guī)則團塊狀高密度影 長T1短T2信號,增強無強化 部分伴有竇壁骨質硬化、增厚,一般無竇腔膨脹,骨質破壞少見,真菌球,好發(fā)于20-40歲,女性多見 好發(fā)于鼻中隔,其次外側壁和鼻前庭 分葉狀軟組織腫塊 密度或信號均勻,T1WI呈等稍低信號,T2WI明顯高信號,內見流空血管影,增強明顯強化。 增強T1WI周圍見無強化低信號環(huán)-表面潰瘍區(qū),血管瘤,,,老年人多見,病程短,進展迅速。 CT呈軟組織腫塊密度,密度不均勻 T1WI等信號,T2WI不均勻稍高信號,增強后中度-明顯不均勻強化 腫塊向周圍侵犯,直接侵犯眼眶、翼腭窩、顳下窩等結構 竇壁骨質彌漫性、溶骨樣及蟲蝕樣破壞為其診斷的重要征象 頸部淋巴結轉移,鱗癌/腺樣囊腺癌,男性 57歲 反復鼻塞3年,加重伴右側頭痛3月,小結,青壯年多見 上頜竇口-鼻腔多見 密度或信號不均勻軟組織腫塊 在T2WI上內部的不均勻高信號為低信號圍繞和內部低信號分隔,以及增強后呈結節(jié)狀、斑片狀的強化特征-特征性表現 上頜竇和鼻腔呈膨脹性改變,骨質呈受壓吸收改變,局部骨質不連續(xù),以上頜竇內壁最易受累。 可合并水腫性鼻息肉,,,-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醫(yī)學影像 出血 死性 鼻息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2324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