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標通用)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課時作業(yè)16 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冊地理試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課標通用)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課時作業(yè)16 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冊地理試題(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課時作業(yè)16 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
一、選擇題
(2019年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一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某探險隊在新疆進行考察。從新疆某地出發(fā),由南向北依次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觀,如下圖所示,圖中數(shù)據(jù)表示海拔(單位:米)。讀圖完成1-2題。
1.圖中山坡一側有云杉林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處山地北坡,熱量條件不足
B.受極地高氣壓帶影響,多降雪
C.受山谷風的影響,少夜雨
D.該海拔高度多地形雨
解析:根據(jù)緯度判斷,山地北坡為陰坡,熱量條件相對不足,不適宜高大樹木生長,但云杉林出現(xiàn)在北坡,故A錯。該區(qū)域在中緯度,不受極地高氣壓帶控制,B錯。夜晚山頂冷卻快,
2、氣溫低,氣流下沉;同海拔山谷氣溫較高,氣流上升,山頂寒冷氣流順著山坡下滑到谷地,山谷暖空氣被抬升,形成上暖下冷的逆溫現(xiàn)象,大氣較穩(wěn)定,降水少,不利于云杉分布,C錯誤;云杉林分布的海拔在2 100-3 000米,同海拔南坡是草原,南坡為陽坡,說明植被景觀差異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不是熱量。北坡位于北冰洋水汽的迎風坡在該海拔形成地形雨,水分條件好,適合高大樹木生長,故D正確。
答案:D
2.圖示山地的雪線北坡低于南坡,其主要原因是( )
①北坡緯度偏高,氣溫較低
②南坡緯度偏高,氣溫較高
③南坡受海洋影響大,降水偏多
④北坡多地形雨,積雪冰川面積大
A.②③ B.①④
3、 C.①③ D.②④
解析:雪線的高低主要受氣溫和降水量影響,雪線高低與氣溫呈正相關。南坡雪線比北坡高,是因為南坡緯度較低,氣溫較高,雪線較高;北坡緯度高,氣溫低,雪線較低,故①正確,②錯誤;該山地位于我國西北內陸,終年受大陸氣團影響,受海洋影響小,山地南側為塔克拉瑪干沙漠,氣候干旱,降水偏少,③錯;北坡地處北冰洋水汽迎風坡,降水較多,所以積雪冰川較多,雪線較低,④正確,答案選B。
答案:B
(2018年11月浙江省地理選考)下圖為南美洲安第斯山脈東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圖。完成3-4題。
3.山麓自然植被沿圖中M方向更替,體現(xiàn)了地理環(huán)境的( )
A.垂直分異規(guī)律
4、 B.地方性分異規(guī)律
C.緯度地帶分異規(guī)律 D.干濕度地帶分異規(guī)律
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沿M方向緯度出現(xiàn)了變化,隨著緯度變化,熱量條件發(fā)生變化,因此自然帶類型發(fā)生變化,導致自然帶大致沿緯線方向延伸,而不同緯度自然帶類型不同,體現(xiàn)了自然地理環(huán)境差異性規(guī)律的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即緯度地帶分異規(guī)律。
答案:C
4.垂直帶上甲地植被為森林,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A.熱量 B.光照 C.降水 D.土壤
解析:甲地位于南美洲南緯30°-40°之間安第斯山以東,地處西風帶的背風坡,降水少,因此地帶性植被為荒漠和草原。隨著海拔高度上升,降水逐漸增多
5、,水分條件的增加滿足了森林生長的條件,因此在甲處形成了森林。故選C。
答案:C
(2019年江蘇省鹽城市高三第一學期期中統(tǒng)一考試)下圖為我國某山體垂直帶譜示意圖。讀圖,完成5-6題。
5.該山體位于( )
A.天山山脈 B.橫斷山區(qū)
C.太行山脈 D.南嶺山脈
解析:從圖中東坡基帶是干旱河谷灌叢帶,之上有常綠闊葉林帶,說明該山體所在地緯度較低,排除A、C項;南嶺山脈為東西走向,山地坡向為南坡與北坡,且海拔較低,D不符合;橫斷山區(qū)南北縱列分布,山地坡向為東坡與西坡,山體所在地緯度較低,符合圖意,B正確。
答案:B
6.該山體垂直帶譜分布特征與成因匹配
6、正確的是( )
A.東坡帶譜比西坡復雜——東坡降水豐富
B.西坡高山灌叢草甸帶偏高——西坡熱量較高
C.東坡干旱河谷灌叢帶的形成——盛行西北風
D.西坡雪線比東坡高——東坡地勢陡峻
解析:該山體垂直帶譜分布特征與成因匹配的關系分別為:東坡帶譜比西坡復雜—相對高度,A錯誤;西坡高山灌叢草甸帶偏高—西坡熱量較高,B正確;東坡干旱河谷灌叢帶的形成—受下沉氣流影響,C錯誤;西坡雪線比東西坡高―東側降水多雪線高度低,D錯誤。所以本題選B項。
答案:B
(2019年內蒙古赤峰二中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下圖為“我國季風區(qū)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圖”。據(jù)此完成7-8題。
7、
7.該山地自然帶垂直帶譜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m)最可能是( )
A.1 800-1 900 B.1 900-2 000
C.2 000-2 100 D.2 100-2 200
解析:據(jù)圖可知,根據(jù)各坡向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可知,該山地自然帶垂直帶譜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最可能是1 800-1 900米,A正確,其它海拔高度占的百分比小,故選A。
答案:A
8.該森林植被的生長習性是( )
A.喜光喜濕 B.喜熱耐旱
C.喜陰喜濕 D.耐寒耐旱
解析:根據(jù)不同坡向森林植被所占的百分比,該森林植被在陰坡、迎風坡在各海拔階段所占比重都
8、最大,說明該森林植被的生長習性是喜陰、喜濕,B正確;降水少,光照充足的坡向占比重小,說明不喜光,A錯誤;陽坡占比重小,說明不喜熱,C錯誤;海拔超過1 800-1 900米后,所占比重不斷下降,說明不耐寒,D錯誤。故選B。
答案:C
(2019年廣東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貢嘎山位于四川西部,下表示意該山東坡某海拔范圍由低到高(Ⅰ-Ⅳ)四種植被垂直帶某年10月時的生物量及其分配構成。讀表回答9-11題。
生物量\植被帶
喬木層
(%)
灌木層
(%)
草本層
(%)
總計生物量
(噸/公頃)
Ⅰ
98.25
1.61
0.13
233.49
Ⅱ
9、
97.87
2.08
0.05
524.55
Ⅲ
97.41
2.46
0.14
415.81
Ⅳ
-
95.06
4.94
20.86
9.該海拔范圍內物種優(yōu)勢最顯著的是( )
A.喬木 B.灌木 C.草本 D.苔原
解析:讀材料可知,該山坡海拔范圍內在Ⅰ、Ⅱ、Ⅲ內,喬木所占的比重最大,而且總計生物量也最大,因此喬木是該海拔范圍內優(yōu)勢最顯著的物種。故答案選A。
答案:A
10.植被帶Ⅲ是( )
A.高山草甸帶 B.高山灌叢帶
C.山地針葉林帶 D.常綠闊葉林帶
解析:由材料可知,該山地位于四川西
10、部,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基帶自然帶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植被帶Ⅲ海拔較高,不可能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D錯誤;由材料可知,該層植被以喬木為主,因此不可能為高山草甸帶和高山灌叢帶,故A、B錯誤;該位置海拔較高,氣溫較低,因此植被有可能為山地針葉林帶,C正確,故選C項。
答案:C
11.推斷導致植被帶Ⅱ、Ⅲ生物量高于Ⅰ的主要因素是( )
A.氣溫 B.降水量 C.土壤 D.光照
解析:植被生物量的高低與氣候關系很大。由材料可知,該地為亞熱帶季風氣候,由于地形的抬升作用,海拔較高處的降水會多于山麓地帶,因此植被覆蓋率較高,生物量較大,故答案選B項。
答案:B
11、
(2019年河北省石家莊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極地或高山冰川退縮區(qū)形成的冰川裸地是研究植被原生演替的理想場所。海螺溝冰川退縮區(qū)(29°34′N,102°59′E)位于貢嘎山東坡,青藏高原東南緣,在長達2km的范圍內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從裸地到先鋒群落再到頂級群落的連續(xù)植被原生演替序列。下表示意海螺溝冰川退縮區(qū)不同演替階段樣地植被特征。據(jù)此完成12-13題。
樣地
編號
冰川退
縮時間
林分密度
(株/公頃)
郁閉度
主要樹種組成
①
2015年
-
-
裸地
②
1998年
3 770
0.278
川滇柳、冬瓜楊、沙棘幼樹群落
③
1980年
31 070
12、
0.947
冬瓜楊、川滇柳、沙棘中樹與大樹、云冷杉幼樹與小樹群落
④
1966年
16 744
0.830
冬瓜楊、川滇柳、沙棘小樹、云冷杉幼苗群落
⑤
1958年
2 574
0.757
冬瓜楊大樹、云冷杉小樹與中樹群落
⑥
1930年
576
0.843
云冷杉中樹與大樹、冬瓜楊大樹群落
⑦
1890年
378
0.807
云冷杉頂級群落
注:郁閉度:郁閉度指森林中喬木樹冠在陽光直射下在地面的總投影面積(冠幅)與此林地(林分)總面積的比,它反映林分的密度。
12.海螺溝冰川退縮區(qū),種間競爭力最強的樹種是( )
A.川滇柳、冬瓜楊
13、B.云冷杉、沙棘
C.冬瓜楊、云冷杉 D.沙棘、川滇柳
解析:極地或高山冰川退縮區(qū),指原來是冰川后來冰川融化的區(qū)域。退縮時間和植被成熟的關系:退縮的越早,被風化的越久,植被也就越成熟。比如2018 年,2015 年冰川退縮的地方,只有三年的風化期。1890 年冰川退縮的地方,已經有了128年的風化期。從表中可以看出,冰川退縮的時間越早,植物越成熟,越接近頂級群落。剛開始由冰川融化而演化為裸地以后,只有一些適應能力強的物種生存,中間有些時間段,植被種類比較多,可以說是雜草叢生,各種植被種類在相互的競爭,都沒有達到一種壟斷的地位,慢慢的競爭能力最強的物種占據(jù)了主流,成為了云冷杉頂級群落,
14、在此過程中,冬瓜楊很早就開始生長,一直到云冷杉頂級群落之前,云冷杉也開始的比較早,最終成為該區(qū)域的王者,達到了頂級群落的位置,C正確;如果從適應性來說,川滇柳、冬瓜楊、沙棘幼樹群落的適應性很強,在從裸地剛形成土壤開始,就已經能夠生存了,但是,他們的競爭力不夠,最終被淘汰了。故選C。
答案:C
13.與同一演替階段北美冰川退縮區(qū)相比,海螺溝冰川退縮區(qū)單位面積植被生物量大是由于海螺溝( )
A.生物群落結構較穩(wěn)定
B.水分和熱量條件較好
C.植物的種類復雜多樣
D.人類活動干擾程度小
解析:同一演替階段指的是,同樣的時間段,相同的演替階段才有可比性。材料中給出了海螺溝的緯度較低,所
15、以植被生物量比較大。有些地方生物群落結構雖然穩(wěn)定,但是生物量不一定大,比如華北地區(qū),經過多年的演化,也形成了比較穩(wěn)定的生物群落,但是植被量相比南方要小得多。一定要關注重點詞, 生物量大,就是枝繁葉茂。比如,分析熱帶雨林地區(qū)生物量大的原因,更多的是從氣候角度去分析。植物的種類多,也可以歸結到水分和熱量條件較好,特別是熱量條件。人類活動干擾程度應該影響不大。故選B。
答案:B
二、綜合題
14.(2019年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學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讀“北半球中緯度某山地自然帶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自然帶的分異體現(xiàn)了什么地帶性規(guī)律?它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2)指出該山地
16、南北坡自然帶的差異。
(3)圖中森林帶一般屬于哪類森林自然帶?該自然帶在南、北坡分布差異的產生原因是什么。
(4)北坡森林帶上、下均有豐富的草場資源。為了充分利用草場資源,當?shù)啬撩褚话汶S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轉移草場放牧。簡述牧民放牧轉場的大致過程,并簡要評價轉場放牧的好處。
解析:(1) 圖中自然帶隨海拔高度的變化而變化,為垂直地帶性分異規(guī)律。其產生的原因是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水熱條件發(fā)生明顯的垂直變化,進而引起植被、土壤的變化。
(2)自然帶的差異主要包括:①基帶類型是否相同;②自然帶類型的多少;③同一自然分布的高度;④雪線的高度;⑤是否有確實的自然帶。結合圖形材料即可。
(3)圖中的
17、森林帶位于海拔4 000米左右,氣溫較低,且位于山地草原之上,所以不可能是闊葉林,只能是針葉林。據(jù)圖可知該森林帶在南坡海拔高,且分布狹窄,直至缺失,北坡分布海拔低且較寬,說明北坡的水熱條件好于南坡,但北半球中緯度山地北坡為陰坡,熱量條件比南坡差,因此可推出北坡降水比南坡降水多,山地兩坡降水差異顯著主要因為地形原因,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4)該山地位于北半球中緯度,北坡山上冬季寒冷、風力強勁不適于牲畜生存,山麓地帶夏季高溫,不適于牲畜生存。因此轉場的過程表現(xiàn)為隨氣溫升高轉向高處,隨氣溫降低轉向低處。轉場的好處不僅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海拔的草場資源;同時也利于草場恢復,保護了草場資源,維護
18、生態(tài)平衡和草場可持續(xù)發(fā)展。
答案:(1)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產生原因:隨著海拔的升高,水熱條件發(fā)生明顯的垂直變化,導致植被、土壤等自然環(huán)境特征發(fā)生垂直分異。
(2)北坡自然帶種類豐富,有森林帶,南坡缺失森林帶;南坡同一自然帶分布的海拔高于北坡;北坡的雪線較南坡低。
(3)針葉林帶。北坡為迎風坡,氣流抬升,降水多;南坡為背風坡,氣流下沉,降水少。
(4)冬季,牧民在(林帶及以下)海拔較低的(山地荒漠)草原放牧;春季轉暖向高處(山地)草原轉移;夏季在(林帶及以上)海拔較高的(高山)草甸、草場放牧;秋季轉冷,向海拔較低的(荒漠)草原轉移;冬季在山麓牧場(利用囤積的牧草)過冬。評價:轉場不僅可以
19、充分利用不同海拔的草場資源;同時也保護了草場資源,維護生態(tài)平衡和草場可持續(xù)發(fā)展。
15.據(jù)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每年有數(shù)以百萬計的角馬、蹬羚等食草野生動物在賽倫蓋蒂和馬賽馬拉國家公園之間進行大遷徙。圖a為該區(qū)域野生動物遷徙路線圖。
材料二 圖b為圖a中甲山的自然帶譜。
(1)歸納圖a野生動物遷徙的時空變化特征,并解釋其遷徙的原因。
(2)與低緯高山完整的垂直帶譜相比,在海拔3 000-4 500米處甲山缺少了________帶,試推測其主要原因。
(3)近年來,乙國日益重視野生動物的保護。簡述該國對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要意義。
解析:(1)圖中野生動物遷徙的時空變
20、化特征可從圖中直接讀出,6月開始向北遷,11月開始向南遷,路線大致呈環(huán)狀。原因可倒著推理,野生動物為了尋找充足的水源和食物而進行遷徙,這里是熱帶草原氣候,有明顯的干濕兩季,雨季水源和食物充足,赤道低氣壓帶控制下為雨季,因此動物遷徙的規(guī)律與赤道低氣壓帶的移動規(guī)律大體一致。
(2)山地垂直帶譜與其所在緯度向較高緯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帶帶譜相似,可從常綠林、落葉林,推出缺少了針葉林帶;該處形成草甸而沒有形成林帶的原因是水分不足,降水少。
(3)保護野生動物可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tài)平衡,促進旅游產業(yè)的發(fā)展。
答案:(1)特征:6月開始北遷,11月開始南遷;路線大致呈環(huán)狀(或圈狀)。原因: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導致這里的氣候具有明顯的干濕季變化;野生動物為了尋找充足的水源和食物而進行遷徙。
(2)高山針葉林 主要原因:海拔3 000-4 500米處降水偏少,難以生長落葉松、冷杉等針葉林,只能生長草原、草甸等。
(3)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tài)平衡,促進旅游產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