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第二部分 專題七 考點四 城市化及其影響課件.ppt
《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第二部分 專題七 考點四 城市化及其影響課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第二部分 專題七 考點四 城市化及其影響課件.ppt(2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考點四 城市化及其影響 [真題領悟],命題角度1 城市化給居住帶來的影響 1.(2014新課標Ⅱ,1~2)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邊的農民競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樓”(下圖)。據此完成(1)~(2)題。,(1)農民建“握手樓”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來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屋面積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2)“握手樓”的修建反映該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減少 B.城市房價昂貴 C.人居環(huán)境惡化 D.城區(qū)不再擴大,【審題專練】 1.題干信息 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周邊人口遷入①___,住宅需求量大。 2.圖像信息,多,大,高,3.設問信息 (1)直接目的為增加④_________。 (2)大量握手樓的建設反映城區(qū)房租⑤___,相對廉價的握手樓有廣闊的⑥______。 解析 第(1)題,珠江三角洲自改革開放以來,由于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和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來此務工,城市周邊農民自建住房的目的就是為附近務工人員提供相對廉價的居住環(huán)境,同時當地居民還可提高經濟收入。第(2)題,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涌入使得城市住房緊張,同時也促使房價過度增長,因此,收入相對較少的農民工大部分選擇租住在城市周邊房價相對低廉的地方。 答案 (1)D (2)B,經濟利益,貴,市場,命題角度2 城市化對城市環(huán)境的影響 (2015新課標Ⅰ,1)雨水花園是一種模仿自然界雨水匯集、滲漏而建設的淺凹綠地,主要用于匯聚并吸收來自屋頂或地面的雨水,并通過植物及各填充層的綜合作用使?jié)B漏的雨水得到凈化。凈化后的雨水不僅可以補給地下水,也可以作為城市景觀用水、廁所用水等。下圖示意雨水花園結構。據此完成下題。,2.雨水花園的核心功能是( ) A.提供園林觀賞景觀 B.保護生物多樣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調節(jié)局地小氣候 解析 從材料可知“凈化后的雨水不僅可以補給地下水,也可以作為城市景觀用水、廁所用水等”,因此雨水花園的核心功能是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C項正確。,C,(2015新課標Ⅱ,2)桑基、蔗基、果基魚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區(qū)傳統(tǒng)的農業(yè)景觀和被聯(lián)合國推介的典型生態(tài)循環(huán)農業(yè)模式,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工業(yè)化和城鎮(zhèn)化的快速發(fā)展,傳統(tǒng)的基塘農業(yè)用地大部分變?yōu)榻ㄔO用地,保留下來的基塘也變?yōu)橐曰ɑ?、菜基為主。據此完成下題。 3.該地基塘轉變?yōu)榻ㄔO用地對局地氣候的影響是( ) A.大氣濕度增高 B.大氣降水增多 C.近地面風速增大 D.氣溫變率增大,解析 本題以珠三角地區(qū)傳統(tǒng)的基塘農業(yè)的轉變?yōu)楸尘?,考查了城市化及其影響。隨著城市化的發(fā)展,基塘農業(yè)用地變?yōu)榻ㄔO用地,使水域面積和地表植被減少,導致蒸發(fā)和植物蒸騰作用減弱,從而使局部大氣濕度降低,空氣變干,降水減少,故A、B項錯誤;近地面風速的變化與地表粗糙程度相關,基塘改為建設用地導致粗糙程度變大,風速減小,C項錯誤;水域面積和植被減少引起的大氣濕度降低、空中云量減少等一系列變化將導致局部氣溫變率增大,故D項正確。 答案 D,[命題探源],1.圖解城市化的標志、動力,2.城市化差異,3.城市化、郊區(qū)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原因與特點,4.城市化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1)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2)城市化問題的解決措施,5.區(qū)域城市化發(fā)展差異分析的兩個角度 (1)空間差異分析。 城市化的空間差異主要表現在不同區(qū)域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如江蘇省城市化水平由蘇南、蘇中至蘇北呈階梯狀遞減的特點。 (2)時間差異分析。 城市化的時間差異主要表現在區(qū)域城市化的起步時間早晚和水平、發(fā)展速度和目前城市化水平狀況,如: ①江蘇省蘇南、蘇中、蘇北城市化起步由早到晚,水平由高到低。 ②城市化發(fā)展速度蘇南要高于蘇中和蘇北。 ③目前蘇南地區(qū)城市化發(fā)展速度開始趨緩,出現逆城市化現象。,[對點演練],題組七 城市化狀況分析 (2015天津文綜,6)下圖表示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區(qū)在15年間的變化。讀圖回答第7題。,H市人口密度變化示意圖,7.結合上圖中的信息推斷,該市人口狀況發(fā)生的變化是( ) A.其北部人口增加的數量最多 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 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D.東部人口增長較慢 解析 該市北部人口密度增加,但無法準確判斷其人口增加的數量,A項錯誤;該城區(qū)不同區(qū)域人口密度增加的幅度不同,就全市而言,人口密度增加,B項正確;據圖判斷市中心的人口密度增加,C項錯誤;東部地區(qū)人口密度增加明顯,人口增長較快,D項錯誤。,B,8.(2015廣東文綜,4)下表為2009年四個國家的人口數及百萬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國人口比重統(tǒng)計表。由此可判斷該年( ) 表,*未含臺灣省統(tǒng)計數據 A.中國的城市化水平已經明顯超過了德國 B.中國百萬人口以上大城市數量比德國少 C.中國百萬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國少 D.中國百萬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解析 根據表中所給數據不能判斷城市化水平;也不能判斷百萬人口以上大城市數量的多少;但由百萬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國人口比重,以及各國的人口總數,可以推斷百萬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的數量,所以經計算,中國百萬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國和印度多,故選D。 答案 D,題組八 城市化問題及解決措施 9.(2015山東文綜,3~4)近年來,北京市出現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區(qū),而大量就業(yè)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區(qū),產生了“鐘擺”交通現象。完成(1)~(2)題。,(1)上圖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實時路況示意圖,圖示時刻最有可能是( ) A.8:00 B.12:00 C.14:00 D.18:00 (2)為緩解北京市的“鐘擺”交通現象,可以( ) A.遷出城市中心地區(qū)的部分人口 B.發(fā)展城市中心地區(qū)的第三產業(yè) C.優(yōu)化城市中心地區(qū)的企業(yè)投資環(huán)境 D.遷出城市中心地區(qū)的部分企事業(yè)單位,解析 第(1)題,本題考查城市交通。讀圖可知,該時段總體來看,郊區(qū)進入城區(qū)方向的車道擁堵,應該是人口由郊區(qū)移向城市中心區(qū)的上班時間,即8:00左右,A項正確。第(2)題,本題考查城市環(huán)境問題。由題干可知,北京市“鐘擺”交通現象的形成原因是大量就業(yè)崗位位于城市中心地區(qū),故解決該現象應該從減少城市中心地區(qū)就業(yè)崗位入手,D項正確。 答案 (1)A (2)D,-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第二部分 專題七 考點四 城市化及其影響課件 高考 地理 二輪 復習 第二 部分 專題 考點 城市化 及其 影響 課件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2446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