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輪復習 第1單元 第1講 宇宙中的地球課件 湘教版必修1.ppt
《高三地理一輪復習 第1單元 第1講 宇宙中的地球課件 湘教版必修1.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三地理一輪復習 第1單元 第1講 宇宙中的地球課件 湘教版必修1.ppt(7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走向高考 地理,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湘教版 高考總復習,第一單元,宇宙中的地球,必 修 一,第一講 地球與地圖,第一單元,考試大綱解讀,基礎知識整合,高頻考點梳理,圖表技能培養(yǎng),課堂同步演練,課 時 作 業(yè),2,3,4,5,6,1,一、地球和經緯網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由上圖知:地球赤道半徑大于極半徑,故其形狀特點是:兩極________、赤道________的橢球體。,略鼓,稍扁,2.經緯網 (1)經線和緯線的特點,自上而下,自左向右 半圓,縮短,赤道,平行,南、北極點,處處相等,赤道,東西,南北,(2)經度和緯度的劃分,,,本初子午線,赤道,東經,逐漸增大,西經,逐漸增大,北緯,逐漸增大,南緯,逐漸增大,160E向東到20W,赤道,20W,160E,20W向東到160E,第一種說法:北緯度的地點一定在北半球,南緯度的地點一定在南半球;第二種說法:東經度的地點一定在東半球,西經度的地點一定在西半球。 上述兩種說法是否正確,試說明理由。,思考:第一種說法正確,第二種說法不正確。因為南、北緯與南、北半球的劃分標準是一致的,都是以赤道為界線,而東、西經的劃分與東、西半球的劃分標準則不一致,前者以0和180經線劃分,后者以20W和160E經線劃分。,二、地圖的三要素 3.比例尺 (1)概念: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________的程度。 (2)計算方法: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_。 (3)表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線段式。,縮小,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數(shù)字式 文字式,上北下南,北方,經線,緯線,注記,三、等高線地形圖 6.海拔與相對高度 圖中A為________,B為________,C為________。,,海拔,海拔,相對高度,7.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圖中各條實線是________相等的點的連線,其中A處表示________,B處表示________,C處表示________,D處表示________,E、F相比,E表示______部位,F(xiàn)表示________部位,G處表示________。 8.地形剖面圖:直觀地表示地面上某一方向地勢的起伏和坡度________狀況。,海拔高度,山頂,山谷,山脊,陡崖,緩坡,陡坡,鞍部,陡緩,(一)常見經緯網圖的判讀,經緯網及其應用,(二)經緯網的應用 1.利用經緯網確定地理坐標 (1)南(北)緯的判斷:可依據(jù)文字、字母、海陸分布、自轉方向、緯度變化規(guī)律、晝夜分布等信息判斷。 (2)東(西)經的判斷:可依據(jù)文字、字母、經度變化規(guī)律等信息判斷。,讀“三幅經緯網示意圖”,①~⑤各地地理坐標相同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⑤,,答案:B,解析:①、②在以南極點為中心的地球俯視圖中,兩點坐標分別為(30S,30W)、(0,0);③在以北極點為中心的地球俯視圖中,其坐標為(30N,30E);④、⑤坐標分別為(30S,30W)、(60N,90E),則坐標相同的是①④,B項正確。,確定對稱點 ①關于赤道對稱的兩點:經度相同, 緯度相反,數(shù)值相等。 如A(40N,20W)與B(40S,20W)。 ②關于地軸對稱的兩點:經度相對,經度數(shù)互補,其和為180;緯度相同,如A(40N,20W)與C(40N,160E)。 ③關于地心對稱的兩點(對跖點):經度相對,經度數(shù)互補,其和為180,緯度南北緯相反,數(shù)值相等,如A(40N,20W)與D(40S,160E),思維拓展,2.利用經緯網判斷方位 在經緯網中,確定兩點之間的方位可以執(zhí)行“三步走”,即依據(jù)經線定南、北→依據(jù)緯線定東、西→綜合定方位。 (1)方格狀經緯網圖 ①呈現(xiàn)特點:此類圖中經線、緯線一般呈直線狀態(tài),交織成方格網狀。,(2)弧線式經緯網圖(以極點經緯網圖為例) ①呈現(xiàn)特點:此類圖中,緯線為弧線,經線為直線,定準自轉方向是定位的關鍵。 ②定位演示:如圖可依據(jù)極點和B、C同經線確定C位于B的南方→依據(jù)自轉方向和A、B兩點同緯線確定B在A的東方→綜合分析C在A的東南方。,,判斷東、西方向時,首先要選擇劣弧段(兩點間的經度差值小于180的弧線段),再按地球自西向東自轉的方向確定方位。,易錯點提醒,(2014長沙四校聯(lián)考)讀“地球經緯網示意圖”,回答(1)~(2)題。,(1)圖中各點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2)圖中④點位于⑧點的( ) A.東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東南方向 D.西南方向,答案:(1)B (2)A 解析:第(1)題,由經線為放射狀直線,緯線為同心圓,可知圓心為極點,同時由地球自轉方向箭頭,可知“北逆南順”,即左圖是北極上空俯視圖,右圖為南極上空俯視圖;并且左圖由0到180順著自轉方向的經度為東經,所以①②符合要求。第(2)題,判定兩地的經緯度,把兩地轉繪到同一經緯網圖上,是判斷兩地方向的最好方法。圖中④點位于北半球,0經線以東;⑧點位于南半球,0經線以西,A項正確。,3.利用經緯網計算距離 (1)根據(jù)緯度差定經線長度:緯度相差1的實際對應經線弧長處處相等,大約111 km,如圖中 。若兩地在同一條經線上,只要知道兩地的緯度差,就可以計算出兩地之間的距離。,(2)根據(jù)經度差定緯線長度:經度相差1的緯線弧長由低緯向高緯遞減,大約是111cosφkm(φ表示該緯線的緯度數(shù)值),如圖中 。 (3)圖中 的距離可根據(jù)勾股定理估算出大約距離。,4.利用經緯網確定范圍 (1)相同緯度且跨經度數(shù)相同的兩幅圖,其所示地區(qū)的面積相等。 (2)跨經緯度數(shù)相同的地圖,緯度越高,表示的實際范圍越小。 (3)圖幅相同的兩幅地圖,中心點緯度數(shù)相同,則跨經緯度越廣,所表示的實際范圍越大。,讀下列經緯網圖,完成(1)~(2)題。,(1)以上四幅經緯網圖的圖幅面積相同,其中實際面積最大的是( ) A.①區(qū)域 B.②區(qū)域 C.③區(qū)域 D.④區(qū)域 (2)四幅經緯網圖中,分別繪有兩條粗短線,符合同一圖中兩條粗短線實地距離相等的是( ) A.①區(qū)域和②區(qū)域 B.③區(qū)域和④區(qū)域 C.①區(qū)域和③區(qū)域 D.②區(qū)域和④區(qū)域,答案:(1)A (2)A 解析:本題考查經緯網圖中面積的比較及距離計算。第(1)題,經線的長度都相等,緯線圈赤道長度最長,越向高緯長度越短。故經緯線組成的度數(shù)相同的圖幅中,緯度最低的圖幅面積最大。①區(qū)域是以赤道為中心的圖幅,故實際面積最大。第(2)題,赤道上經度間隔1的緯線長與緯度間隔1的經線長相等。①區(qū)域中兩條粗短線跨的度數(shù)相同,分別在赤道、赤道附近經線上,則長度相同;②區(qū)域中橫線在60N上跨20經線,相當于赤道上跨10 經線的緯線長;豎粗線為經線,跨10緯線,與赤道上跨10經線的緯線長度一致;故①區(qū)域和②區(qū)域,符合同一圖中兩條粗短線實地距離相等。,5.利用經緯網確定“最短航線” 地球上最短航線要選擇大圓劣弧。 (1)可以利用現(xiàn)成大圓,如經線圈、赤道圈、晨昏圈。 (2)沒有現(xiàn)成大圓,作大圓劣弧。北半球兩點的大圓劣弧如下左圖所示,應是向高緯(或者向極點彎曲),所以若從E到F,則最短航向為東北—東—東南,若從F到E,則西北—西—西南,南半球的大圓也應向高緯彎曲,如下圖中從G到H,最短航向為東南—東—東北,從H到G,則西南—西—西北。,讀右圖,N為北極點,大圓為經線圈,ACB為赤道。據(jù)此完成(1)~(2)題。,讀右圖,N為北極點,大圓為經線圈,ACB為赤道。據(jù)此完成(1)~(2)題。 (1)假如一架飛機從A飛到B,實際最短的飛行路線是( ) A.弧ANB B.弧AGB C.弧AMB D.弧ACB (2)按最短飛行路線飛行,該飛機從A到B的飛行方向是( ) A.西→東 B.南→北→南 C.東南→東→東北 D.東北→東→東南,答案:(1)A (2)B 解析:第(1)題,從A飛到B的最短飛行線路應是過AB的大圓上的劣弧,但ACB是赤道,理論上ANB、ACB都是過AB的大圓的弧,但題干中是“實際最短線路”,地球兩極稍扁,極半徑較赤道半徑短21km,故最短線路為弧ANB。第(2)題,因為最短飛行線路是指沿經線圈ANB飛行,從A到N(北極點)是向北飛,從N到B是向南飛。,比例尺的大小是指其比值的大小,即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同樣的圖幅表示的實際范圍越大,其內容就越簡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同樣圖幅表示的實際范圍就越小,其內容就越詳細。比例尺大小與表示范圍和內容詳略的關系如下圖所示:,比例尺涵義的理解,比例尺的縮放 ①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數(shù)。 例如將1/20 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 000,比例尺變大。 ②比例尺縮?。河迷壤呖s小到的倍數(shù)(分數(shù)倍)。 例如將1/120 000的比例尺縮小1/4,即比例尺縮小到3/4,縮小后的比例尺應為:3/41/120 000=1/160 000,比例尺縮小。,歸納總結,③縮放后圖幅面積的變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圖幅面積=原圖面積放大到的倍數(shù)之平方。如將比例尺放大到原圖的2倍,則放大后圖幅面積是原圖的4倍。 比例尺縮小后的圖幅面積=原圖面積縮小到的倍數(shù)之平方。如將比例尺縮小到原圖的1/3,則縮小后圖幅面積為原圖的1/9。比例尺縮放后,面積之比變?yōu)榭s放倍數(shù)的平方。,讀“我國某山區(qū)公路規(guī)劃線路設計圖”,回答(1)~(2)題。,(1)若甲、丁兩點之間的直線距離為30km,要在邊長為1m的圖幅中完整繪制該區(qū)域圖,所選用的比例尺應為( ) A.130 000 B.12 000 C.140 000 D.120 000 (2)如果該圖的比例尺擴大1倍,圖示區(qū)域實地范圍不變,圖幅面積要增大( ) A.1倍 B.2倍 C.3倍 D.4倍,答案:(1)A (2)C 解析:第(1)題,比例尺等于圖上距離除以實地距離。圖上距離為1m(100cm),實地距離為30km(3 000 000cm),則應選用的比例尺約為130 000。第(2)題,比例尺擴大1倍即為原來的2倍,則在圖示區(qū)域實地范圍不變的情況下,圖幅面積要變?yōu)樵瓉淼?倍,即比原來增大3倍。,1.等高線的基本特征 (1)同線等高: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各點等高。并以海平面作為0米。相鄰的兩條等高線,其高差也相同。 (2)等高距全圖一致:等高距指兩條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一般情況下,全圖的等高距一致。 (3)等高線是封閉的曲線:無論怎樣迂回曲折,終必環(huán)繞成圈,但在一幅圖上不一定全部閉合。,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4)兩條等高線不能相交。但在懸崖處,等高線可以重疊。 (5)等高線疏密反映坡度緩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表示緩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間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勻坡。 (6)等高線與山脊線或山谷線垂直相交:等高線穿過山脊線時,山脊線兩側的等高線略呈平行狀。等高線穿過河谷(山谷線或集水線)時,向上游彎曲。 (7)0米等高線:沿海地區(qū)表示海平面,即海岸線。,2.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 (1)選點,,,,(2)選線,(3)選面,,,“坪”指山區(qū)中局部的平地。下圖示意“我國某地局部地形”,讀圖完成(1)~(2)題。,(1)下列各村的村名中最可能含有“坪”的是( ) A.①村 B.②村 C.③村 D.④村 (2)下列各村通往M鄉(xiāng)的公路中起伏最大的是( ) A.①村 B.②村 C.③村 D.④村,答案:(1)D (2)A 解析:第(1)題,圖中顯示④村所在地等高線最稀疏,則相對其他三地來說地形坡度最小、最平坦,村名中最可能含有“坪”。第(2)題,從圖中可看出,①村通往M鄉(xiāng)的公路穿過的等高線最多,因而公路起伏最大。,1.地形剖面圖的繪制 (1)定線:確定需要了解的剖面方向,并畫出剖面基線,如上圖所示的MN線。,地形剖面圖的繪制及應用,(2)找點:找出剖面基線與等高線的所有交點、剖面基線與河流的交點、剖面基線與山頂或山谷的交點,這些點均為剖面圖上相應地點高程的控制點,如圖所示1-15各點。 (3)取尺:根據(jù)要求,選取確定地形剖面圖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般水平比例尺與原等高線地形圖的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等高線地形圖比例尺的5、10、15、20倍,倍數(shù)越大,起伏越明顯,如圖所示的垂直比例尺就為水平比例尺的20倍。,(4)畫矩形:根據(jù)比例尺畫出矩形,并作平行線。水平比例尺一般與原地形圖一致,平行線是按垂直高程和垂直比例尺來確定,如圖示0m、250m、750m平行線。 (5)定位:依據(jù)水平基線上各點之間水平距離(如1、2、3、4……)和各點的高程,確定剖面圖中點位,如圖中1′點、2′點、3′點……。 (6)連線:用平滑曲線將各點連接起來,即得沿MN剖面線的地形剖面圖。,2.地形剖面圖的應用 (1)計算土石方量。 (2)通視問題 通視問題可通過作地形剖面圖來解決。如果過已知兩點作的地形剖面圖無障礙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擋,則兩地可互相通視。特別注意“凹形坡”與“凸形坡”的不同。從山頂向四周,等高線先密后疏,為“凹形坡”,可通視;等高線先疏后密,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擋住人們的視線。(如下圖),下圖為“某地區(qū)的等高線地形圖”,圖中經過甲、乙、丙、丁四地所繪制成的剖面圖,最可能是哪一幅( ),答案:B 解析:從等高線圖中能看出甲、乙、丙、丁的海拔高度分別為400 m、500 m、200 m、700 m。選項A中的丙處海拔介于400 m~500 m之間,故A圖錯誤;從等高線圖中還能看出剖面線的左側起點海拔介于200 m~300 m之間,因此C、D圖錯誤。,①作地形剖面圖時,連接海拔相等的相鄰兩點時要注意分析等高線圖上相應兩點間的地勢高低走勢及兩點間的海拔高度,從而做到準確平滑過渡。 ②判讀地形剖面圖要抓住剖面線的起點、終點、經過的最高點和最低點、轉折點的海拔狀況來綜合分析。,易錯點提醒,例:下圖示意“某小區(qū)域地形”。圖中等高距為100m,瀑布的落差為72m。據(jù)此完成(1)~(2)題。,(1)Q地的海拔可能為( ) A.90m B.230m C.340m D.420m (2)橋梁附近河岸與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260m B.310m C.360m D.410m,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解題 解題思路:本題組考查等高線圖的判讀。第(1)題,河流分布于山谷中。結合等高距,可推知圖中鄰近河流干流兩側的等高線數(shù)值均為300m。圖中干流右側與支流相交的等高線應凸向高處,由此進一步推導出Q處鄰近的等高線數(shù)值為400m,因此Q的海拔在400~500m之間。第(2)題,由上題思路分析可知,瀑布頂部海拔不高于300m,因此瀑布底部海拔不高于228(300~72)m,又橋梁位于瀑布下游,故橋梁附近河岸海拔應介于200~228m之間。最后導出橋梁附近河岸與山峰的高差介于352~380m之間。 答案:(1)D (2)C,與等高線地形圖有關的計算,知識鏈接,,,-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三地理一輪復習 第1單元 第1講 宇宙中的地球課件 湘教版必修1 地理 一輪 復習 單元 宇宙 中的 地球 課件 湘教版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2460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