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化學二輪復習 考點突破105 物質性質的研究(含解析).doc
《2019-2020年高三化學二輪復習 考點突破105 物質性質的研究(含解析).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三化學二輪復習 考點突破105 物質性質的研究(含解析).doc(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三化學二輪復習 考點突破105 物質性質的研究(含解析) 1、已知:還原性HSO3﹣>I﹣,氧化性IO3﹣>I2.在含3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KIO3和析出I2的物質的量的關系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0~b間反應:3HSO3﹣+IO3﹣=3SO42﹣+I﹣+3H+ B.a點時消耗NaHSO3的物質的量為1.2 mol C.b~c間反應:I2僅是氧化產物 D.c點之后碘的物質的量不變是因為還原劑消耗完全 【答案】C 【解析】還原性HSO﹣3>I﹣,所以首先是發(fā)生以下反應離子方程式:IO3﹣+3HSO3﹣═I﹣+3SO42﹣+3H+,繼續(xù)加入KIO3,氧化性IO﹣3>I2,所以IO3﹣可以結合H+氧化I﹣生成I2,離子方程式是IO3﹣+6H++5I﹣═3H2O+3I2, A.0~b間沒有碘單質生成,說明碘酸根離子和亞硫酸氫根離子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碘離子,加入碘酸鉀的物質的量是1mol,亞硫酸氫鈉的物質的量是3mol,亞硫酸氫根被氧化生成硫酸根離子,根據轉移電子守恒知,生成碘離子,所以其離子方程式為:3HSO3﹣+IO3﹣═3SO42﹣+I﹣+3H+,故A正確; B.a點碘酸鉀的物質的量是0.4mol,根據碘酸鉀和亞硫酸氫鈉的關系式知,消耗NaHSO3的物質的量=3=1.2mol,故B正確; C.根據圖象知,b﹣c段內發(fā)生IO3﹣+6H++5I﹣═3H2O+3I2,只有I元素的化合價變化,所以I2是氧化產物也是還原產物,故C錯誤; D.碘具有氧化性,由圖可知c點之后碘的物質的量不變,則是因為還原劑消耗完全,故D正確; 故選C. 2、某有機化合物僅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其相對分子質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的質量分數為50%,則分子中氧原子的個數可以是( ?。? A.1到4 B.2或3 C.只有4 D.1或4 【答案】D 【解析】解:相對分子質量小于150,由氧的質量分數為可知,則分子中氧原子數目<=4.7,所以該有機物分子中最多含有4個O; 當含有1個O原子時,該有機物的相對分子量為162=16,則C、H的總相對原子量為16,=1…2,該有機物為分子式為:CH4O,為甲醇; 當含有2個O時,該有機物的相對分子量為:1622=64,C、H的總相對原子量為32,=2…4,該有機物分子式為:C2H8O2,不存在該物質; 當含有3個O原子時,該有機物的相對分子量為:1632=96,C、H的總相對原子量為48,=3…6,該有機物分子式為:C3H12O3,不存在該物質; 當含有4個O原子時,該有機物的相對分子量為:1642=128,C、H的總相對原子量為64,=4…8,該有機物分子式為C5H4O4,結構簡式為:HOOCC≡CCH2COOH; 所以該有機物分子中含有的O原子數可能為1或4, 故選D.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汽車尾氣不會引起呼吸道疾病 B.生鐵、不銹鋼、青銅都屬于合金 C.某次酸雨的pH為4.3,是由于溶解了CO2 D.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純堿、石灰石和石英 【答案】B 4、已知1 g氫氣完全燃燒生成水蒸氣時放出熱量121 kJ。且氧氣中1 mol O=O鍵完全斷裂時吸收熱量496 kJ,水蒸氣中1 mol H—O鍵形成時放出熱量463 kJ,則氫氣中1 mol H—H鍵斷裂時吸收熱量為( )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答案】C 5、都含有1mol氧原子的CO、CO2、O3三種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A.1:1:1 B.1:2:3 C.3:2:1 D.6:3:2 【答案】D 6、COCl2的分解反應體系達到平衡后,各物質的濃度在不同條件下的變化狀況如下圖所示(第10min到14min的COCl2濃度變化曲線未示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分解反應方程式為COCl2=Cl2+CO B.第2min反應溫度高于第8min反應溫度 C.在第8min反應溫度下,12min時反應重新達到平衡,則此時c(COCl2)≈0.031mol/L D.產物CO在2~3min、5~6min和12~13min時平均反應速率為v(5~6)>v(12~13)=v(2~3) 【答案】B 【解析】A、根據圖中各物的變化可知,COCl2減小的同時,Cl2和CO都增加,所以反應物為COCl2,生成物為Cl2和CO,分解反應方程式為COCl2=Cl2+CO,故A正確; B、比較2min和第8min時各物質的濃度可知,由2min到8min平衡正向移動,但條件的改變不一定就改變溫度,也可以是改變其它條件例如壓強等,故B錯誤; C、由圖可知,8min時COCl2的平衡濃度為0.04mol/L,Cl2的平衡濃度為0.11mol/L,CO的平衡濃度為0.085mol/L,故該溫度下化學平衡常數 k==0.234 mol?L﹣1,10min瞬間Cl2濃度不變,CO的濃度降低,故改變條件為移走CO,降低CO的濃度,平衡常數不變,與8min到達平衡時的平衡常數相同,由圖可知,12min時到達平衡時Cl2的平衡濃度為0.12mol/L,CO的平衡濃度為0.06mol/L,故:=0.234mol/L,解得c(COCl2)=0.031mol/L,故C正確; 7、下列各組離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B. 在含有Al3+、Cl-的溶液中:HCO3-、I-、NH4+、Mg2+ C. 在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Na+、S2-、SO2- 3、NO3- D. 在溶質為KNO3和NaHSO4的溶液中:Fe2+、Ca2+、Al3+、Cl- 【答案】C 8、用銅鋅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寶欺騙行人的事件屢有發(fā)生。下列不易區(qū)別其真?zhèn)蔚姆椒ㄊ? ) A.測定密度 B.放入硝酸中 C.放入鹽酸中 D.觀察外觀 【答案】D 【解析】金元寶主要成分是鉑、金等貴重金屬,密度大于銅鋅合金;銅鋅合金能與硝酸、鹽酸發(fā)生反應而表面被腐蝕,而鉑、金不會與硝酸、鹽酸發(fā)生反應;金元寶與銅鋅合金外觀酷似,難以用肉眼區(qū)別。 9、下列有關實驗原理或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用水濕潤pH試紙測量某溶液的pH B.用量筒量取20 mL0.5000 molL-1 H2SO4溶液于燒杯中,加水80mL,配制成0.1000 molL-1H2SO4溶液 C.實驗室用圖2所示裝置制取少量氨氣 D.實驗室用圖3所示裝置出去Cl2中的少量HCl 【答案】D 【解析】本題屬于基礎實驗與基本實驗操作的考查范疇。 A.pH試紙用水濕潤將沖稀待測溶液。 B.0.5000 molL-1 H2SO4溶液與水混合,混合溶液的體積不是兩者的簡單之和。 C.收集試管帶塞子將無法收集到氨氣。 D.根據溶解平衡原理,Cl2在飽和食鹽水溶解度很小,而HCl極易溶解。 本題以pH試紙試用、常見氣體制取、溶液配制、除雜中的實驗操作為素材,考查學生對實驗操作的熟悉程度和實驗原理的應用能力,試圖引導中學化學教學關注化學實驗操作的真實性。 10、有關物質分類或歸類正確的是( ) ①混合物:石炭酸、福爾馬林、水玻璃、水銀?、诨衔铮篊aCl2、燒堿、聚苯乙稀、HD?、垭娊赓|:明礬、膽礬、冰醋酸、硫酸鋇?、芡滴铮篊H2O2、C2H4O2、C3H6O2、C4H8O2?、萃禺愋误w:C60、C70、金剛石、石墨 A.①③④ B.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可采用排除法分析:①中水銀(Hg)為單質,故①錯誤,排除A選項;②中HD為單質,聚苯乙烯為混合物,故②錯誤,排除C、D選項。 11、將質量相同的鋅粒分別投入下列四個燒杯的溶液中,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 【答案】D 【解析】由計算可知,上述A、B、C三種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相同,反應速率應該相等,但D燒杯H2SO4溶液中H+濃度較前三者大,故反應速率最快。反應速率與溶液體積大小無關,而與濃度大小有關。 12、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條件下可實現下圖所示的物質之間的轉化: 據此判斷: (1)固體B所含物質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體E所含物質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應①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l2O3 (2)(NH4)2SO4、K2SO4 (3)AlO+CO2+2H2O===Al(OH)3↓+HCO 【解析】鋁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一般活潑金屬元素的性質有差異之處,這是因為鋁的金屬性不強,已表現出一定的非金屬性,要緊緊圍繞這一中心,展開思路,那么困難就迎刃而解了。加入水后,沉淀是Al2O3、Fe2O3;Al2O3是兩性氧化物,溶于NaOH溶液生成NaAlO2,NaAlO2+CO2+2H2O===Al(OH)3↓+NaHCO3,2Al(OH)3Al2O3+3H2O;KAl(SO4)2溶于水,Al3++3NH3H2O===Al(OH3)↓+3NH,溶液D中的離子組成為K+、NH、SO,故固體E為(NH4)2SO4、K2SO4,從而得出正確答案。 13、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常溫下鋁和濃硫酸、濃硝酸不反應 B.兩份相同質量的鋁粉,分別與足量的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產生的氫氣前者多 C.合金的熔點一般比組成它的各成分的熔點都高 D.工業(yè)上常利用鋁熱反應冶煉難熔的金屬,如釩 【答案】D 【解析】A項中常溫下鋁遇到濃硫酸、濃硝酸發(fā)生鈍化現象,是由于與其反應生成一層致密氧化膜阻礙繼續(xù)反應,而不是不反應。B項中Al既與酸反應又與堿反應,但都有關系:2Al~3H2↑,足量酸或堿,等質量的鋁反應放出H2一樣多。C項中合金的熔點低于各成分金屬的熔點。 14、在3BrF3+5H2O=Br2+HBrO3+O2↑+9HF的化學反應中,若有10.8g水被氧化,則被水還原的BrF3的物質的量是( ?。? A.0.24mol B.0.36mol C.0.40mol D.0.60mol 【答案】C 【解析】10.8g水等于0.6mol水被氧化,失去電子1.2mol。溴從正三價到零價,1.23=0.4mol。 15、如圖是某學校實驗室從化學試劑商店買回的硫酸試劑標簽上的部分內容。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9.2 mol/L B.1 mol Zn與足量的該硫酸反應產生2g氫氣 C.配制200 mL 4.6 mol/L的稀硫酸需取該硫酸50 mL D.等質量的水與該硫酸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大于9.2 mol/L 【答案】C 【解析】由c=可計算出該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8.4 mol/L;該硫酸是濃硫酸,和Zn反應不生成H2;由稀釋定律,可得出所用硫酸體積為50 mL;等質量的硫酸和水,硫酸的密度大,硫酸的體積遠小于水,兩者等質量混合,硫酸的濃度小于9.2 mol/L,D不正確。 16、在實驗室里將粗鹽制成精鹽,主要操作步驟之一是蒸發(fā),在加熱蒸發(fā)溶劑的過程中,還要進行的操作是(作具體、完整的說明)________,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熄滅酒精燈停止加熱的依據是(填寫以下選項代號)________。 A.蒸發(fā)皿中恰好無水 B.蒸發(fā)皿中剛剛產生白色固體 C.蒸發(fā)皿中產生了較多的固體 每次取20g海水,嚴格按照過濾、蒸發(fā)、冷卻、稱量、計算的實驗步驟規(guī)范操作,連續(xù)實驗三次,平均得固態(tài)鹽ag。該海水中含氯化鈉的質量分數(填“>”“=”或“<”)________5a%。 【答案】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液體;防止液滴飛濺;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蒸發(fā)的基本操作及有關簡單計算。給液體加熱時,若使局部過熱,會發(fā)生暴沸甚至液滴飛濺現象,對液體不斷攪拌,能避免這種現象的發(fā)生。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變化不大,通過蒸發(fā)使氯化鈉從溶液中析出,待出現較多固體(實際上是大部分的水已蒸發(fā))時停止加熱,利用有關儀器的余熱使溶液蒸干。海水中還含有少量的CaCl2、MgCl2等易溶性的物質,在蒸發(fā)時,它們也與NaCl一同結晶析出,成為NaCl中的雜質。 17、一位同學在復習時遇到這樣一道習題:某無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OH﹣、Na+、NO3﹣”,加入鋁粉后,只產生H2,問該無色溶液中能大量存在哪幾種離子. (1)加入鋁粉產生H2,說明鋁具有 ?。ㄌ睢把趸浴被颉斑€原性”). (2)該同學分析:若H+大量存在,則NO3﹣就不能大量存在. 設計實驗證實如下: 裝 置 現 象 ?。畬嶒灣跏迹匆娒黠@現象 ⅱ.過一會兒,出現氣泡,液面上方呈淺棕色 ⅲ.試管變熱,溶液沸騰 ①鹽酸溶解Al2O3薄膜的離子方程式是 ?。? ②根據現象ⅱ,推測溶液中產生了NO,為進一步確認,進行如下實驗: 實 驗 內 容 現 象 實驗1 將濕潤KI﹣淀粉試紙置于空氣中 未變藍 實驗2 用濕潤KI﹣淀粉試紙檢驗淺棕色氣體 試紙變藍 a.淺棕色氣體是 ?。? b.實驗1的目的是 ?。? c.實驗1、2說明反應生成了NO,將生成NO的離子方程式補充完整: Al+ NO3+ H+ ═ Al3++ NO↑+ H2O (3)再假設:若OH﹣大量存在,NO3﹣也可能不能大量存在. 重新設計實驗證實如下: 裝 置 現 象 ⅰ.實驗初始,未見明顯現象 ⅱ.過一會兒,出現氣泡,有刺激性氣味 為確認“刺激性氣味”氣體,進行如下實驗:用濕潤KI﹣淀粉試紙檢驗,未變藍;用濕潤紅色石蕊試紙檢驗,試紙變藍. ①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 ?。? ②產生該氣體的離子方程式是 ﹣ . (4)在NaOH溶液中加入鋁粉,結果只檢驗出有H2生成,其化學方程式是 ?。? (5)實驗結果證實:NO3在酸、堿性環(huán)境中都有一定的氧化性,能氧化鋁單質,產生含氮化合物.習題中的無色溶液一定能大量存在的是Na+和OH﹣. 【答案】(1)還原性; (2)①6H++Al2O3═2Al3++3H2O; ②a.NO2; b.對比實驗,排除氧氣使?jié)駶櫟牡矸跭I試紙變藍的可能; c.1;1;4;H+;1;1;2;H2O; (3)①NH3; ②8Al+3NO3﹣+5OH﹣+2H2O═3NH3↑+8AlO2﹣; (4)2Al+2NaOH+2H2O═2NaAlO2+3H2↑. 【解析】無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OH﹣、Na+、NO3﹣”,加入鋁粉后,只產生H2,因硝酸具有強氧化性,則無色溶液應為NaOH溶液, (1)加入鋁粉產生H2,Al失去電子,H得到電子,則Al為還原劑,具有還原性,故答案為:還原性; (2)①鹽酸與氧化鋁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該離子反應為6H++Al2O3═2Al3++3H2O,故答案為:6H++Al2O3═2Al3++3H2O; ②液面上方呈淺棕色,一定不是氫氣,為氮的氧化物,由將濕潤KI﹣淀粉試紙置于空氣中未變藍,說明KI在空氣中不能被氧化,而用濕潤KI﹣淀粉試紙檢驗淺棕色氣體試紙變藍,則KI被氧化,即二氧化氮與水反應生成硝酸,再氧化碘離子生成碘單質, a.由上述分析可知,淺棕色氣體是NO2,故答案為:NO2; b.實驗1的目的是對比實驗,排除氧氣使?jié)駶櫟牡矸跭I試紙變藍的可能,故答案為:對比實驗,排除氧氣使?jié)駶櫟牡矸跭I試紙變藍的可能; c.Al與H+、NO3﹣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硝酸鋁、NO和水,離子反應為Al+NO3+4H+═Al3++NO↑+2H2O,故答案為:1;1;4;H+;1;1;2;H2O; (3)①用濕潤KI﹣淀粉試紙檢驗,未變藍;用濕潤紅色石蕊試紙檢驗,試紙變藍,則氣體為NH3,故答案為:NH3; ②由上述分析可知,堿性條件下Al與NO3﹣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氨氣,離子反應為8Al+3NO3﹣+5OH﹣+2H2O═3NH3↑+8AlO2﹣, 故答案為:8Al+3NO3﹣+5OH﹣+2H2O═3NH3↑+8AlO2﹣; (4)NaOH溶液中加入鋁粉,結果只檢驗出有H2生成,即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氫氣,反應為2Al+2NaOH+2H2O═2NaAlO2+3H2↑,故答案為:2Al+2NaOH+2H2O═2NaAlO2+3H2↑. 18、新切開的蘋果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表面會變黃,最終變成褐色,這種現象在食品科學上通常稱為“褐變”。關于蘋果褐變的原因有以下兩種說法: A.蘋果中的Fe2+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了Fe3+ B.蘋果中的酚類物質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了 究竟哪種說法正確,某合作小組同學通過實驗進行了探究: 材料:蘋果、濃度均為0.1 molL-1的鹽酸、NaCl溶液、NaHCO3溶液、Na2SO3溶液、KSCN溶液、開水 (1)探究1。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結論 在“褐變”后的蘋果上滴加2滴~3滴 ①_____________溶液 ②___________________ 說法A不正確 (2)探究2。查閱文獻: Ⅰ.蘋果中含有多酚和多酚氧化酶,蘋果“褐變”是氧氣、酚類、酚氧化酶共同作用生成了醌類物質的緣故。蘋果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溫度為35 ℃左右,活性pH約為5.5。 Ⅱ.酚類物質遇FeCl3溶液常發(fā)生顯色反應而呈現一定顏色,如苯酚顯紫色,對苯二酚顯綠色,甲基苯酚顯藍色。 該小組將剛削皮的蘋果切成七塊,進行如下實驗驗證。請?zhí)顚懴卤碇邢鄳慕Y論: 序號 實驗步驟 現象 結論 ① 在一塊上滴加2滴~3滴FeCl3溶液 表面變?yōu)榫G色 蘋果中含有酚類物質 ② 一塊放置于空氣中另一塊迅速浸入0.1 molL-1 NaCl溶液中 表面逐漸褐變 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無明顯變化 蘋果褐變與_____有關 ③ 另兩塊分別立刻放入90 ℃~ 95 ℃開水和0.1 molL-1鹽酸中浸泡2 min后取出,放置于空氣中 當長一段時間內,均無明顯變化 相蘋果褐變與____有關 ④ 最后兩塊分別立刻放入 0.1 molL-1的NaHCO3溶液、Na2SO3溶液里浸泡2 min后取出,放置于空氣中 前者表面逐漸褐變,后者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無明顯變化 Na2SO3溶液能阻止蘋果褐變 (3)問題與討論。 ①0.1 molL-1的NaHCO3溶液和Na2SO3溶液的pH相近,Na2SO3溶液卻能阻止蘋果褐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褐變會影響蘋果的品質和口感,試舉出家中防止削皮蘋果褐變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KSCN ②無紅色出現 (2)②氧氣 ③酚氧化酶的活性 (3)①Na2SO3的還原性比酚強,消耗了氧氣,保護了酚 2SO32-+O2====2SO42- ②放入冰箱冷藏;用保鮮膜包裹;泡在鹽水里等 【解析】(1)可用KSCN溶液檢驗是否有Fe3+生成,說明蘋果褐變是否因Fe2+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了Fe3+所致。 (2)蘋果在食鹽水中(隔絕空氣)、較高溫度下、pH較小時均不利于多酚的氧化。 (3)①在適當的溫度和pH下,因沾有Na2SO3溶液而不易褐變,說明Na2SO3的還原性消耗了氧氣。②為防止削皮蘋果褐變,可采用隔絕空氣、降低溫度等措施。 19、下面a~f是中學化學實驗中常見的幾種儀器: a.量筒 b.容量瓶 c.普通試管 d.圓底燒瓶 e.溫度計 f.托天盤平 (1)其中要標示出儀器具體使用溫度的是(不考慮溫度計) (填寫編號); (2)可用作反應器并能進行加熱的是 (填寫編號); (3)由于下列錯誤操作,使得到的數據比正確操作所得數據偏小的是 (填寫選項); A.記錄量筒中液體的體積時,俯視液面讀數 B.稱取4.2gNaCI固體時,將砝碼放到左盤,NaCI固體放到右盤 C.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時,溶解后的溶液沒有冷卻至室溫就轉移至容量瓶 (4)有下列實驗: ①苯與溴的取代反應②苯的硝化反應 ③乙醛的銀鏡反應 ④酚醛樹脂的制取 ⑤乙酸乙酯的制取 ⑥石油的分餾其中需要使用溫度計的有 (填寫編號) 【答案】(1)a b (2)c d (3)B (4)②⑥ 20、含C40%、O53.3%、H6.7%對空氣相對密度2.069的有機物A,顯酸性;另有相對分子質量與A相等的B,顯中性。兩者在濃硫酸脫水下生成不溶于水具香味的有機物C。 推斷A、B、C的結構簡式。 【答案】Mr(A)=Mr(B)=2.06929=60 n(C):n(O):n(H)= A是CH3COOH B是C3H7OH C是CH3COOC3H7 21、現有甲、乙、丙、丁四種元素,已知:甲元素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乙元素為金屬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L層電子數之和等于M、N層電子數之和;丙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的焰色反應都顯黃色;氫氣在丁元素單質中燃燒,火焰呈蒼白色。 (1)試推斷并寫出甲、乙、丙、丁四種元素的名稱和符號。 (2)寫出上述元素兩兩化合形成的常見化合物的化學式。 【答案】(1)甲:氧元素 O;乙:鈣元素 Ca;丙:鈉元素 Na;?。郝仍亍l。 (2)兩兩化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2O、Na2O2、CaO、NaCl、CaCl2。 22、有A、B、C、D、E、F、G七種元素,試按下述所給的條件推斷: ①A、B、C是同一周期的金屬元素,已知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A的原子半徑在所屬周期中最大且原子半徑A>B>C; ②D、E是非金屬元素,它們跟氫化合可生成氣態(tài)氫化物HD和HE,在室溫時,D的單質是液體,E的單質是固體; ③F的單質在常溫下是氣體,性質很穩(wěn)定,是除氫外最輕的氣體; ④G是除氫外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 (1)A的名稱是 ,B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 族,C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是 。 (2)E的單質顏色是 。 (3)A元素與D元素形成化合物的電子式是 。 (4)G的單質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5)F的元素符號是 。 (6)在上述七種元素中,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堿性最強的化學式是 ,酸性最強的化學式是 ,氣態(tài)氫化物最穩(wěn)定的化學式是 。 (7)將C的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投入到A的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答案】(1)鈉 3 ⅡA (2)紫黑色 (3) (4)2F2+2H2O4HF+O2 (5)He (6)NaOH HBrO4 HF(7)Al(OH)3+OH-AlO2-+2H2O 【解析】 23、某化學學習小組欲設計一套實驗裝置來電解飽和食鹽水,并測量電解產生的氫氣的體積(預計H2的體積6 mL左右)同時檢驗氯氣的氧化性?,F有以下儀器可供選擇: (1)若要完成以上的實驗,將所給儀器連成一整套裝置,各種儀器接口的連接順序(填編號)是;A接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B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 (2)碳棒接直流電源的 極。 (3)能說明氯氣具有氧化性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氯氣溶于水中有如下平衡:Cl2+H2OHCl+HClO。 常溫下在一個容積為50 mL的針筒(如圖所示,活塞可自由滑動,針筒上有刻度)里吸入40 mL Cl2和10 mL H2O。 ①若將此針筒長時間放置在有日光的地方,最終可能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 ②用化學平衡的觀點解釋①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G F I D E C (2)正 (3)淀粉碘化鉀溶液變藍色 (4)①氣體和溶液均變無色,氣體體積約為20 mL ②因為存在反應2HClO2HCl+O2↑,所以Cl2+H2OHCl+HClO會右移,氯氣逐漸減少,最后全部轉化為20 mL O2 【解析】A不能作陽極,只能作陰極,產生氫氣;B作陽極,接電源正極產生Cl2,注意尾氣處理及量筒量程的選擇。 24、人的純凈胃液是一種無色而呈酸性反應的液體,pH在0.9~1.5之間,胃液中含有大量鹽酸,其中的H+濃度比血液高幾百萬倍。試回答下列問題: (1)胃液中含有大量鹽酸的意義是______。 (2)若胃液酸度升高就患胃酸過多癥,下列物質不適宜用作治療胃酸過多癥藥物的主要成分的是________。 A.小蘇打粉 B.氫氧化鋁粉 C.氧化鈣粉 D.純碳酸鈣粉 (3)胃鏡檢查發(fā)現胃有少量出血,說明胃潰瘍已深及________(胃結構);胃潰瘍病患者胃酸過多可考慮選用(2)中的________。 (4)三硅酸鎂晶體(Mg2Si3O8nH2O)是一種常見的用來治療胃潰瘍的藥物,該藥物不溶于水,但能中和胃酸,且作用持久。寫出該藥物中和胃酸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答案】(1)胃液中的鹽酸具有多種功能,它能激活胃蛋白酶原;為胃蛋白酶提供所需要的酸性環(huán)境;可使食物中的蛋白質變性,易水解;能殺死隨食物進入胃的細菌。此外,鹽酸進入小腸后,可促進胰液和膽汁的分泌,又有助于對鐵和鈣的吸收等 (2)C (3)黏膜下層 B (4)Mg2Si3O8nH2O+4HCl====2MgCl2+3SiO2+(n+2)H2O 【解析】此題為生化綜合題。(2)中由于CaO粉溶于水會放出大量的熱,因此不能用作治療胃酸過多癥。(3)中胃潰瘍病患者選用Al(OH)3粉,不用NaHCO3和CaCO3的主要原因是反應后會產生氣體,且其堿性較強。 25、(1)下列有關說法和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 A.為了測定某溶液的pH,將用蒸餾水潤濕的pH試紙浸入待測溶液中,過一會兒取出,與標準比色卡進行對比 B.用酒精燈加熱時,要把受熱物體放在外焰部分,先對固體均勻加熱,再對固體局部加熱 C.配制0.1 molL-1的NaOH溶液時,容量瓶應先用0.1 molL-1的NaOH溶液潤洗 D.為了使稀硫酸和鋅反應制取氫氣的速率加快,可向稀硫酸中加入用銅絲網包裹的鋅粒 E.蔗糖―→稀硫酸新制Cu(OH)2―→無明顯現象 結論:蔗糖未水解 (2)某同學設計了如下裝置,測定A、B、C、D四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請依據現象填寫結論。 結論: (按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排列)。 【答案】(1)ACE (2)C>A>B>D(各3分) 26、試樣X由氧化亞鐵和氧化銅組成。取質量相等的兩份試樣進行下圖所示實驗: (1)寫出步驟③發(fā)生的全部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若Y和Z充分反應,生成的不溶物的質量是m,則每份試樣X中氧化銅為多少(用m表示)。 【答案】(1)Fe+2H+===Fe2++H2↑ Fe+Cu2+===Cu+Fe2+ (2)m 27、 實驗室可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CO和CO2混合氣體的分離和干燥。已知a為止水夾,b為分液漏斗丙的活塞,可供選用的試劑有NaHCO3溶液、NaOH溶液、NaHS溶液、濃硫酸、無水氯化鈣、稀硫酸。試填空回答: (1)廣口瓶甲中應放的試劑為 ,廣口瓶乙中應放的試劑為 ,分液漏斗丙中應放的試劑為 。 (2)第一步應先分離出 ,分離時應先關閉 。打開 _,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_ _ 。 (3)第二步分離出 時,先關閉 ,打開 _,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_ 。 【答案】(1)NaOH溶液 濃硫酸 稀硫酸 (2)CO b a CO2+2OH-===CO32-+H2O (3)CO2 a b CO32-+2H+===H2O+CO2↑ 物質的制備及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 【解析】CO與所提供試劑均不發(fā)生反應,而CO2可被堿液吸收形成鹽,再用稀硫酸將CO2從鹽中分離出來。-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三化學二輪復習 考點突破105 物質性質的研究含解析 2019 2020 年高 化學 二輪 復習 考點 突破 105 物質 性質 研究 解析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2575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