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導(dǎo)學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大道之行也導(dǎo)學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24.《大道之行也》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相關(guān)文言詞,翻譯并背誦課文。
2.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脈絡(luò),盡快形成背誦思路,提高誦讀能力。
3.了解古代先賢圣哲關(guān)于人類社會的偉大理想,把握“大同”社會基本特征。
過程與方法
1.抓住“天下為公”這個關(guān)鍵詞理清課文的層次。
2.朗讀法、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jié)合、探究創(chuàng)新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學習古人敢于沖破現(xiàn)
實羈絆,大膽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發(fā)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為人類造福,
做一個真正的社會
2、人。
【重點難點】
1.引導(dǎo)學生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2.要求學生在反復(fù)的朗讀中,讀出韻味,讀出文意,最好當堂成誦。
【教學設(shè)計】
一、新課導(dǎo)入
1.(齊背《桃花源記》 )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個安定、和平
的大同社會,沒有權(quán)、利的紛爭,沒有名譽的搏斗, 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
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和睦相處、 各盡其責, 在這樣的社會里生活是快樂的, 陶淵
明《桃花源記》一個人人幸??鞓罚瑐€個相處融洽的理想社會。在秦漢以前我國
的先哲們就已經(jīng)對這樣的時代進行了論述, 先哲們把這樣理想社會命名為——大同。今天我們就
3、走進《禮記》中的大同社會。
2.《禮記》,儒家經(jīng)典之一,亦稱《小戴禮》或《小戴禮記》 ,相傳為西漢戴圣編纂。為別于戴德的《大戴禮》 ,故稱《小戴禮》。全書包括《曲禮》《檀弓》《王制》《月令》《禮運》《學記》《樂記》《中庸》《大學》等四十九篇,除有關(guān)我國古代社會情況和各種禮節(jié)制度的記述外,還包括了孔子及其門人言行的一些小故
事,有一定的思想意義,如流傳很廣的“苛政猛于虎” ,就出自《禮記檀弓》
1
篇?!抖Y 》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情況、儒家學 和當 文物制度的參考 。 《禮
》的 言也 生 ,具有一定的文學價 。
4、二、朗 文, 照注 ,疏通 句,翻 文。
1. 下列加點字注音:
與能(jǔ) 矜寡孤獨(gu?。睿?男有分(fn)
2.通假字。
與能:“與”通“ ”,推 。
矜、寡、孤、獨、 疾者皆有所養(yǎng): “矜”通“ ”,老而無妻的人。
不獨 其 :① :以?? ,意 用法;② : 人。
不獨子其子:①子:以?? 子,意 用法;②子:孩子,兒女;
成 : 寡孤獨、夜不
三、整體感知
1.全文可分三 :
第一 :“大道之行也?? 信修睦。 ” 一 是 “大同” 社會的 性 明。
“大道”,可以理解 治理社會的最
5、高準 。 一句是 提,以下三句是分述。
“天下 公”, 是 政 (也可以把社會 富包括 來) 屬于社會的全體成 ,而不屬于任何個人。 “ 與能”, 是 社會的管理者 由社會成 生。 的 準是“ ”和“能” ,“ ”指品德高尚, “能”指才能出眾──用 代 來 ,叫做“德才兼 ” ?!?信修睦”, 的是社會成 當建立起良好的關(guān)系,要 求 信以消除欺 ,要崇尚和睦以止息爭斗,使社會保持和平安定。
第二 :“故人不獨 其 ??不必 己。 ” 一 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可以 三個方面:(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guān) 。 “不獨 其 ,不獨子其
6、子”, 的是每個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養(yǎng)父母、 育兒女的心意 大到其
他人身上,使全社會 如一家。 “老有所 ,壯有所用,幼有所 ” ,意思是 各
種年 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適的安排。又特 提到, “矜、寡、孤、獨、 疾
者” 五種人要 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體 了全社會的關(guān) 。 (2)人人都能安
居 ?!坝蟹帧保褪怯?定的 ,能安心地工作; “有 ”,就是男女婚配及
,有和 的家庭。 古代男耕女 , 女在家也要從事蠶桑, 才能豐衣足食。
2
以上兩個方面主要是就物 生活 的。 (3) 盡其用,人盡
7、其力。 “ 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 是 人 珍惜 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不會將它據(jù) 己有;“力 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 己”, 是 人 在共同 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 恥,都能盡全力地工作,卻沒有“多得”的念 。 主要是就人 的思想 念 的,因 只有 公心、去私心,才能達到 盡其用、人盡其力的境界。
第三 :“是故 而不 ??是 大同。 ” 一 是全文的 括 。
文章 了一種特殊的 括方式,就是拿 社會跟 個理想的“大同”社會作 比,從而 理成章地指出, 社會中 多黑暗 象如搞陰 、盜竊 物、作亂等等,在“大同”社會里將不復(fù)存在,代之而 的將是一個“外 而
8、不 ”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個 非常鼓舞人心。
2.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
大道,可以理解 治理社會的最高準 ;
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 社會的最高 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 政者施行大道, 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會。天下 公:天下是公有的(天下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
四、合作探究:
1. “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找出相關(guān) 句,并作 解?!疤煜?公, 與能, 信修睦” ,“天下 公”是 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
屬于任何個人;“ 與能”是 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擔任社會 ;“ 信修睦” 的是社會成 當建立良好的關(guān)
9、系, 求 信, 離欺 ,崇尚和睦,防止爭斗。
2. 那么文章中從那幾方面來 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的呢?
可以 三個方面: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guān) 。 “不獨 其 ,不獨子
其子”, 的是每個人都能 推己及人,把奉養(yǎng)父母、 育兒女的 任、心意
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會 如一家。 “老有所 ,壯有所用,幼有所 ” ,意思
是 各種年 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適的安排。又特 提到: “ 、寡、孤、獨
疾者” 五種人要 行生活保障, 更充分體 了全社會的關(guān) 。 ②人人都能安居
。“有分”,就是有 定的 ,能安心工作; “有 ”,就是男女婚配及
10、 ,
3
有和樂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織,婦女在家也要從事蠶桑,這才能豐衣足食。③貨
盡其用,人盡其力。“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這就是說人們珍惜勞動產(chǎn)
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不會將它粘為己有; “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這是說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為恥, 都能盡全力地工作,卻沒有“多
得”的念頭。
3.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現(xiàn)實土壤的,文中有無當時現(xiàn)實社會的影子?
文章第三層選擇了一種特殊的總括方式,拿現(xiàn)實社會跟理想的“大同”社會作對比,從而順理成章地指出,現(xiàn)實社會中諸多現(xiàn)象如搞陰
11、謀、盜竊財物、作亂等在“大同”社會中將不復(fù)存在,代之而興的將是一個“外戶而不閉”的和平、安定的局面。這其中已經(jīng)折射出現(xiàn)實社會的真實情形:社會變亂紛乘,動蕩不安;爾虞我詐,人人自危;盜賊橫行,混亂不堪。
4.如何理解孔子關(guān)于“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大同” 社會是夏以前的社會形態(tài), 過去有 “孔子以五帝之世為大同” 的說法。由此可見,“大同”社會是以“五帝(黃帝、顓臾、帝齒、堯、舜)之世”的傳
說為依據(jù),經(jīng)過加工提煉而后構(gòu)想出來的一個理想社會的模式, 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以消除現(xiàn)實社會中的黑暗現(xiàn)象和不合理的地方。 因此,它源于“五帝之世”,又高于“五帝之世” 。
5.文
12、中的“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那 個“世外桃源” 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啟發(fā)學生透過“桃源”中的生活現(xiàn)象來認識這個社會,例如從“黃發(fā)垂髫,并
怡然自樂” 中可以看出 “桃源”中的老人和小孩生活極其幸福、 快樂,這就是“大
同”社會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 ,由此推知鰥寡孤獨者這五種人同樣受到全
社會的關(guān)愛。
6.為實現(xiàn)“大同”社會,從古到今有許多進步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一直在追
求,請結(jié)合歷史知識舉幾個名人的事例。
四、課堂小結(jié)
“大道之行也”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宏偉瑰麗的社會藍圖。在那里,人們生活著
并快樂著。盡管這個理想社會在小生產(chǎn)的基礎(chǔ)上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 但二千多年來
它一直是許多進步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心中永不磨滅的夢。 就是這個夢,牽系著
古圣先賢,牽系著時人,讓我們齊心協(xié)力,為這個美好的夢的實現(xiàn)而加倍努力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