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物理復(fù)習(xí) 小題練透 微專題(8) 柱狀固體壓力與壓強word版含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20中考物理復(fù)習(xí) 小題練透 微專題(8) 柱狀固體壓力與壓強word版含答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2020 版初三物理 沖刺復(fù)習(xí) 小題練透 微專題(8)
柱狀固體壓力與壓強
一、單選題
1.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和體積的關(guān)系圖象如圖所示,若用質(zhì)量相等的甲乙兩種物質(zhì)分別制成等高的實心柱體 A、B,把它們并排豎 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則兩個圓柱體 AB 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是( )
A. 4:1 B. 8:1 C. 4:3 D. 1:2
2.下列估測值最接近實際的是 ( ) A. 拎起一只雞至少需要 100N 的力 B. 一本物理課本重約為 3N
C. 成年人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時對地的壓強約為 1.4104Pa D. 一名中學(xué)生浸沒在水時受到的浮力大約是 50N
3.如
2、圖所示的兩個放在水平桌面的圓柱形容器中盛有相同質(zhì)量的不同液體,甲、乙容器底受到液體的壓力
分別為 F1、F2 , 甲、乙容器底受到液體的壓強分別為 p1、p2 , 則( )
A. F1p2
4.初三學(xué)生小明在水平路面騎行共享單車,經(jīng)測量,每只車胎和地面的接觸面積 50cm2, 該共享單車的質(zhì)量為 15kg,試估測小明騎行時對地面壓強( )
A. B. C. D.
3、
5.如圖所示,有五塊完全相同的磚以三種形式擺放在水平地面上。圖甲是兩塊磚疊放;圖乙是單塊磚平放; 圖丙是兩塊磚并排平放。它們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 p 甲、p 乙、p 丙。比較它們的大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 p 甲 > p 乙 > p 丙 B. p 甲 < p 乙 < p 丙 C. p 甲 = p 乙 = p 丙 D. p 甲 =2 p 乙 =2 p 丙
6.將一長方體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所示,若沿虛線切掉一半,則長方體的密度、長方體對桌面的壓強和 壓力的變化是( )
A. 密度不變,壓強不變,壓力變小 B. 密度不變,壓強變小,壓力變小
C. 密度變小,壓
4、強變小,壓力變小 D. 密度不變,壓強不變,壓力不變
7.如圖所示,有兩個正方體實心物體 A、B 疊放在水平桌面上,物體 A 重 24N,B 重 3N。若物體 B 對 A 的壓強與此時物體 A 對桌面的壓強相等,則物體 A 的密度ρA 與物體 B 的密度ρB 之比為( )
A. 1:2 B. 27:8 C. 8:27 D. 3:1
8.如圖,A、B 疊放在水平地面上,則地面受到的壓力是( )
A. A 和 B 對地面的壓力之和 B. 只有 B 對地面的壓力 C. B 的重力 D. A 和 B 的總重力
9.甲、乙兩個均勻正方體分別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水平地面的
5、壓強相等。若沿水平方向?qū)⒓?、乙正方體上方截去,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同,如圖所示,則剩余部分的質(zhì)量 m 甲、m 乙的關(guān)系是( )
A. m 甲一定大于 m 乙 B. m 甲一定小于 m 乙 C. m 甲可能小于 m 乙 D. m 甲可能等于 m 乙
10.形狀相同、大小不同的長方體物塊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兩物塊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將甲、乙均順時 針翻轉(zhuǎn) 90,如圖所示。若甲、乙對地面壓強變化量的大小分別為Δp 甲、Δp 乙 , 則( )
A. Δp 甲一定小于Δp 乙 B. Δp 甲一定等于Δp 乙 C. Δp 甲可能等于Δp 乙 D. Δp 甲一定大于Δp 乙
6、11.如圖所示,有三個實心圓柱體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積相 同.三者對地面的壓強相等,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ρ甲=ρ乙>ρ丙 B. ρ甲=ρ乙=ρ丙 C. m 甲=m 乙=m 丙 D. m 甲>m 乙=m 丙
12.如圖所示,均勻正方體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們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若在兩個正方體的上部, 沿水平方向分別截去相同高度,則關(guān)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對地面壓力變化量的判斷,正確的是( )
A. ρ甲>ρ乙 , △F 甲<△F 乙 B. ρ甲>ρ乙 , △F 甲>△F 乙
C. ρ甲<ρ乙 , △F
7、甲<△F 乙 D. ρ甲<ρ乙 , △F 甲>△F 乙
13.如圖,水平面上放置了質(zhì)地均勻的甲乙兩個實心圓柱體,它們的高度相同,質(zhì)量相等,甲的底面積小于 乙的底面積。為使甲對水平面的壓強小于乙對水平面的壓強,小海按不同方法把甲乙兩物體分別切下一部 分后,將切下部分疊加到對方剩余部分的上方。下列切法可能達到目的是( )
A. 沿水平方向切去質(zhì)量相等的部分 B. 沿水平方向切去體積相等的部分
C. 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相等的部分 D. 沿豎直方向切去質(zhì)量相等的部分
14.如圖所示,均勻長方體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的底面積分別為 S、S(S>S),此時它們對地 面的壓強
8、相等?,F(xiàn)將甲、乙順時針旋轉(zhuǎn) 90后,甲、乙的底面積分別為 S、S,關(guān)于此時甲、乙對地面的壓 強 p 甲、p 乙和對地面的壓強變化△p 甲、△p 乙的大小關(guān)系,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p 甲>p 乙 , △p 甲=△p 乙 B. p 甲<p 乙 , △p 甲=△p 乙
C. p 甲>p 乙 , △p 甲>△p 乙 D. p 甲<p 乙 , △p 甲<△p 乙
15.如右圖所示,甲、乙是由不同材料組成的兩個實心均勻長方體,把它們分別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 面的壓強相等。它們的重力分別為 G 甲、G 乙 , 密度分別為ρ甲、ρ乙 , 關(guān)于它們的重力和密度關(guān)系,下 列說法
9、正確的是( )
A. G 甲>G 乙 ρ甲>ρ乙 B. G 甲>G 乙 ρ甲<ρ乙 C. G 甲ρ乙
二、填空題
16.如圖所示,有兩組同樣的磚,A 組一塊,B 組兩塊。每塊磚平放時的長:寬:高為 4∶2∶1,A 組磚對 地面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 FA 和 pA;B 組磚對地面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 FB 和 pB;則 FA:FB= ,pA: pB= 。
17. 100N 的壓力甲作用在 0.5m2 的面積上,2000N 的壓力乙作用在 15m2 的面積上,壓力 (填“甲” 或“乙”)的作用效果較大。
10、壓強是 5000Pa , 它的意思是 。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個同種物 質(zhì)制成的密度均勻的實心正方體分別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的高度不同。甲、乙、丙對地面壓強最大的是
。
18.如圖,物體 A 靜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此時物體 A 所受合力等于 N;當(dāng)物體露出桌面到一 半離開桌面的過程中,桌面受到的壓力 (變大、不變、變?。矬w對桌面的壓強 (變 大、不變、變小),物體受到的摩擦力 (變大、不變、變?。?
19.如圖所示,兩個質(zhì)量相同的圓柱體甲、乙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其底面積分別為 100cm2 和 50cm2 , 高 度 h 甲 和 h 乙之比為 2:1,他們對地
11、面的壓強之比為 ;將乙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為Δ h 的部分, 并放到甲物體上,此時甲與乙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Δ h:h 乙 = 。
20.如圖所示,底面均為正方形的均勻長方體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積分別為 、 ,對地面的 壓強為 、 ,現(xiàn)將甲、乙分別切去高度為 、 的部分,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為 h,若此時
甲,乙的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力相等,則
填“ ”、“ ”成“ ”)。
,甲、乙原先對地面的壓力 (選
21.現(xiàn)有實心立方體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所示,露出部分的寬度為 d,對桌的壓強為 p。若沿豎直 方向切掉厚度
12、△l,當(dāng)△l<d 時,剩余部分對桌面的壓強 p1 p;當(dāng)△l=d 時,剩余部分對桌面的壓 強 p2 p;當(dāng)△l>d 時,剩余部分對桌面的壓強 p3 p2;(后兩空均選填“>”、“=”成“<”)。
22.如圖(a)所示,同種材料制成的甲、乙兩個正立方體,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兩物體對桌面的壓強 分別為 40 帕和 20 帕,則對桌面壓力較大的為 (選填“甲”或“乙”),如果把乙放在的甲上面,如圖
(b)所示,則乙對甲的壓強大小為 帕,甲對桌面的壓強大小為 帕。
23.如圖所示,有兩組同樣的磚,A 組一塊,B 組兩塊。每塊磚平放時的長:寬:高為 4:2:1.A 組磚對 地面
13、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 FA 和 pA;B 組磚對地面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 FB 和 pB;則:FA FB , pA pB(選填“>”“=”“<”)
24.一塊長方體橡皮,重為 ,側(cè)放于水平桌面上時,它與桌面的接觸面積是 110-3m2 , 如圖所示,
它對桌面的壓強是
“變大”、“變小”或“不變”。
若沿 ab 方向豎直向下切去一小塊,則剩余部分對桌面的壓強 選填
25.如圖所示,正方體物塊 A 的質(zhì)量與正方體物塊 B 的質(zhì)量之比為 3:1,底面積之比為 2:1,那么物塊 A
對物塊 B 的壓強 pA 與物塊 B 對桌面的壓強 pB 之比 pA:pB= 。
答案部分
一、單選題
1. B
2. B
3. B
4. A
5. D
6. B
7. C
8. B
9. A
10. D
11. A
12. A
13. B
14. D
15. B
二、填空題
16. 1:2;1:1
17. 甲;每平方米面積上的壓力為 5000N;甲
18. 0;不變;增大;不變
19. 1:2;1:3
20. ;
21. <;<;=
22. 甲;20;45
23. <;=
24. 300;不變
25.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