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歷史模擬試題分解 近現代中國的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化.doc
《2019-2020年高考歷史模擬試題分解 近現代中國的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化.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歷史模擬試題分解 近現代中國的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化.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歷史模擬試題分解 近現代中國的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化 1.(xx安徽合肥一模9)右圖是上海三興煙草公司(成立于1924年,位于上海美租界)刊登在1926年10月10日《申報》上的一則“孫文牌香煙”廣告。圖片信息可用于研究( ) ①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 ②實業(yè)救國思潮 ③民國時期的服飾 ④近代大眾傳媒的發(fā)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考點】民國時期民族工業(yè)的曲折發(fā)展——實業(yè)救國思潮;近代中國物質生活的變化——服飾變遷;近代中國大眾傳媒的發(fā)展 【解析】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是1912年,不符合材料中時間,故①錯誤;材料圖片中“提倡國貨,挽回利權”可知是實業(yè)救國思潮,故②正確;圖片中女子服飾可以用于研究民國時期服飾變化,故③正確;《申報》屬于近代報紙,反映社會生活,可以用于研究大眾傳媒的發(fā)展,故④正確,選擇B項符合題意。 【答案】B 2.(xx安徽黃山一模24)(20分) 遏制“舌尖上的消費”,引領消費新風尚。每個時代的經濟對當時消費文化觀念的形成起著決定性作用,同一時期的政治、文化和社會思想也對消費文化觀念的演變和發(fā)展產生巨大影響。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二 (開埠通商后),近代上海的商人們講求體面排場,追求奢侈豪華,為的是得到某種優(yōu)勝者的快感,為的是向人們證實自己的社會價值。 ——朱時英《近代中國商業(yè)發(fā)展與消費習俗變遷》 請回答: (4)材料二對研究近代中國消費觀的變遷是否有歷史價值?為什么?(4分) 【考點】(4)史學理論——史學研究方法;近代中國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化——消費觀變化 【解析】(4)第一小問開放性設問重在能自圓其說,實際要求學生鍛煉論從史出的歷史 思維;第二小問關鍵是回答上海的變化是否具有代表性,圍繞這一點來組織具體論點。 【答案】(4)第一種觀點:有。(1分) 原因:開放后,洋貨大量涌入,受西方消費觀念影響,民族工商業(yè)的發(fā)展,民主政治的發(fā)展,(2分)上海商人們由儉轉奢,是近代中國的縮影,有代表性。(1分) 第二種觀點:否。(1分) 原因:開放的上海,洋貨大量涌入,受西方消費觀念,電影報刊等大眾傳媒的影響、民族工商業(yè)的發(fā)展,民主政治的發(fā)展,(2分)上海商人們由儉轉奢,只是近代中國的一個特例,孤證不立。(1分) 3.(xx安徽蚌埠三模36)(26分)家庭是社會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深受社會變遷的影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二 社會學家費孝通對我國某地農村1936年和1981年的家庭類型作了調查,結果如下: 注:核心家庭是指一對夫妻和其未婚的子女所構成的生活單位;聯合家庭指兒女成婚好繼續(xù)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單親家庭指配偶中有一方死亡或者離去,或是父母雙亡的未婚兒女;附屬家庭是核心家庭之外還包括其他成員(多為喪失獨立生活能力的親屬)。 (2)依據材料二概括該地區(qū)近代以來家庭類型的主要發(fā)展趨勢,并從表現和成因兩個方面對其進行說明。(14分) 【考點】(2)近現代中國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化——家庭類型變革 【解析】(2)第一小問趨勢,依據材料二圖表中“1936年”“1981年”從家庭結構以及家庭規(guī)模大小變化進行歸納可知,不完整家庭減少(或家庭結構日趨完整);獨立性家庭成為主流(或家庭逐漸演變減少);第二小問表現,結合材料二中調查表從“單親家庭和附屬家庭減少、聯合家庭趨于完善、不完整家庭以及核心家庭的變化”來作答可知,單親家庭和附屬家庭比例減少,聯合家庭增加說明家庭形式趨向于完整,不完整家庭減少;核心家庭比例增加并成為主要家庭形式,說明獨立性家庭成為主流;第三小問原因,結合表格中時間“1981年”以及所學從“新中國成立、經濟體制改革以及宗法觀念影響”的角度闡釋,新中國成立,戰(zhàn)亂結束,社會穩(wěn)定,核心家庭和聯合家庭成為主流;家庭聯產承包制的推行,農業(yè)取得巨大成就,單親家庭比例減少;農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傳統(tǒng)的宗法觀念依然影響著中國當下的家庭結構。 【答案】(2)趨勢:不完整家庭減少(或家庭結構日趨完整);獨立性家庭成為主流(或家庭逐漸演變減少)。(4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賦分) 表現:單親家庭和附屬家庭比例減少,聯合家庭增加說明家庭形式趨向于完整,不完整家庭減少;核心家庭比例增加并成為主要家庭形式,說明獨立性家庭成為主流。(4分) 成因:新中國成立,戰(zhàn)亂結束;家庭聯產承包制的推行;農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宗法觀念依然影響著中國的家庭結構。(6分,答出三點即可) 交通、通訊工具的進步 1.(xx安徽馬鞍山三模16)1946年,由大連沙河口工廠制造的蒸汽機車在哈爾濱被命名為“毛澤東號”,其后動力多次升級,1977年2周,改為東風4型內燃機車,xx年,改為電力機車,xx年,結束了68年貨運的歷史,開啟了牽引旅客列車的任務?!懊珴蓶|號”( ) A.命名與慶祝東北解放有關 B.運行始終與個人崇拜有關 C.改為客運說明列車貨運功能消失 D.見證了我國重工業(yè)的發(fā)展歷程 【考點】近現代中國交通工具的進步 【解析】1946年的時候,東北還沒有解放,要等到1949年初遼沈戰(zhàn)役結束之后,故A項錯誤;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開始于1966發(fā)起的“文革”,故B項錯誤;材料只在最后說到其開啟了客運功能,沒有表明貨運功能的消失,故C項錯誤;我國從1953年開始“一五”計劃,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此后日益完善,材料中火車機車的不斷升級換代反映了這個時間段內交通運輸業(yè)的飛速發(fā)展,故D項正確。 【答案】D 2.(xx安徽蚌埠三模16)辛亥年(1911年),革命浪潮激蕩全國,蚌埠亦受影響 時間 事件 5月15日 津浦鐵路蚌埠淮河鐵橋建成 11月19日 淮上軍光復蚌埠 12月2日 清江南提督張勛率部沿津浦鐵路北遁,淮上軍奉命阻截,張勛部在遭重創(chuàng)后倉促乘車北逃。 年底 淮上軍袁家聲所部在蚌設立辦事處,并開辦敬業(yè)轉運(運輸)公司 本年 淮北烈山煤礦老板周玉山來蚌首開普利煤廠。 本年 蚌埠郵政局上升為一等乙級局 由上表信息可知蚌埠在辛亥年間( ) A.成為全國革命中心地區(qū) B.交通通訊事業(yè)發(fā)展較快 C.近代化水平居全國前列 D.民族工業(yè)仍然舉步維艱 【考點】近代中國交通、通訊工具的進步 【解析】材料中顯示張勛進京復辟事件,此時辛亥革命已經過去,故A項錯誤;表格中“津浦鐵路蚌埠淮河橋建成”“蚌埠郵政局升級”體現了該地區(qū)交通和通訊事業(yè)的發(fā)展較快,故B項正確;材料表中沒有體現該地區(qū)與全國比較的信息,故C項錯誤;材料出現民族工業(yè),但并不能體現出民族工業(yè)發(fā)展困難的信息,故D項錯誤。 【答案】B 大眾傳媒的發(fā)展 1.(xx安徽宿州三模14)1868年,美國傳教士林樂知在上海創(chuàng)辦《新教會報》(后易名為《萬國公報》),發(fā)行量日漸擴大。下表是該報于1868—1871年刊載的內容明細表,這份表格主要反映了( ) 年份 宗教 世俗消息 科技 比評與建議 1868年 48% 26% 22% 4% 1869年 36% 36% 9% 19% 1870年 18% 68% 5% 9% 1871年 16% 46% 23% 15% A.傳教士對基督教傳播的熱情逐漸減退 B.中國讀者對基督教會傳媒的普遍抵制 C.教會日益重視利用報紙傳播世俗信息 D.報刊必須適應社會需求才有發(fā)展前景 【考點】近代中國大眾傳媒的發(fā)展——報刊發(fā)展 【解析】傳教士的責任就是傳播基督教,熱情不可能減退,《新教會報》至少都有16%在報道宗教,故A項錯誤;《新教會報》“發(fā)行量日漸擴大”,說明中國讀者并非“普遍抵制”,故B項錯誤;報紙報道世俗信息,這是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口味,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故C項錯誤;1868—1871年,中國正開展洋務運動,報紙加大對科技的關注,同時減弱對基督教的關注度,適應了中國的社會需求,“發(fā)行量日漸擴大”,說明“報刊必須適應社會需求才有發(fā)展前景”,故D項正確。 【答案】D 2.(xx安徽馬鞍山二模17)1924年12月,北京電車公司成立,但開業(yè)當天出現數千名人力車夫阻止電車通行的現象。《申報》對此進行報道,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最后電車公司交3萬元救濟貧民平息了事端。此事說明( ) A.近代化受傳統(tǒng)觀念的重重阻撓 B.近代化會不可避免地激化社會矛盾 C.大眾傳媒能在近代化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D.化解社會矛盾是近代大眾傳媒的職責所在 【考點】近代中國大眾傳媒的發(fā)展——報刊發(fā)展 【解析】材料無法體現傳統(tǒng)觀念的阻擾,故A項錯誤;激化社會矛盾只是材料中的一方面,《申報》的報道,推動社會矛盾的解決,故B項錯誤;從材料信息看,正是《申報》的報道,擴大該事件影響,引起政府重視,采取照顧貧民利益做法,緩和社會矛盾,體現大眾傳媒在近代化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故C項正確;化解社會矛盾是近代大眾傳媒的一方面職責,故D項錯誤。 【答案】C 3.(xx安徽合肥一模9)右圖是上海三興煙草公司(成立于1924年,位于上海美租界)刊登在1926年10月10日《申報》上的一則“孫文牌香煙”廣告。圖片信息可用于研究( ) ①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 ②實業(yè)救國思潮 ③民國時期的服飾 ④近代大眾傳媒的發(fā)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考點】民國時期民族工業(yè)的曲折發(fā)展——實業(yè)救國思潮;近代中國物質生活的變化——服飾變遷;近代中國大眾傳媒的發(fā)展 【解析】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是1912年,不符合材料中時間,故①錯誤;材料圖片中“提倡國貨,挽回利權”可知是實業(yè)救國思潮,故②正確;圖片中女子服飾可以用于研究民國時期服飾變化,故③正確;《申報》屬于近代報紙,反映社會生活,可以用于研究大眾傳媒的發(fā)展,故④正確,選擇B項符合題意。 【答案】B 4.(xx安徽黃山一模11)2009年2月28日,溫家寶總理做客中國政府網,與網民就教育、醫(yī)療、就業(yè)、金融危機、反腐等各個關系國計民生的內容進行了在線交流。總理提出“政府也需要問政于民、問計于民?!标P于這一現象,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①網絡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 ②網絡民主已經成為主流民主形式 ③網絡成為推進民主發(fā)展的渠道之一 ④網絡成為群眾參政議政的重要形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考點】現代中國大眾傳媒的發(fā)展——互聯網時代 【解析】題干中“溫總理……在線交流”反映了網絡提供了傳統(tǒng)媒介所沒有的即時互動、 雙向傳受功能,故①正確;網絡只是一種媒介手段,它本身并不是民主形式,故②錯誤;政府通過網絡與民眾廣泛地就國計民生進行平等交流,有利于促進民主生活的普及與發(fā)展,故③正確;材料內容中網民們與總理就政府工作交流反映了網絡成為群眾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一種途徑,故④正確,選擇B項符合題意。 【答案】B 5.(xx安徽合肥三模17)流行語反映了時代特征,改革開放以來的流行語有:自主擇業(yè)、自貿區(qū)、基因重組、希望工程、博客、贊等,上述流行語出現的原因有( ) ①文化的多元化 ②大眾傳媒的推動 ③國家政策的影響 ④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考點】現代中國大眾傳媒的發(fā)展——流行語變化 【解析】從改革開放以來的流行語可以看出有經濟、科技、教育、社會生活等方面,這與文化的多元化有關,故①正確;“博客、贊”等與大眾傳媒的推動有關,故②正確;“自主擇業(yè)、自貿區(qū)”與改革開放政策有關,故③正確;改革開放以來的流行語沒有體現傳統(tǒng)文化,故④錯誤,選項D項符合題意。 【答案】D-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歷史模擬試題分解 近現代中國的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化 2019 2020 年高 歷史 模擬 試題 分解 現代 中國 物質生活 社會 習俗 變化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3199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