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級生物下冊 2.2《運輸物質的器官》第三課時教學設計 冀教版.doc
《2019-2020年七年級生物下冊 2.2《運輸物質的器官》第三課時教學設計 冀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七年級生物下冊 2.2《運輸物質的器官》第三課時教學設計 冀教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七年級生物下冊 2.2《運輸物質的器官》第三課時教學設計 冀教版 教材分析 本節(jié)在了解心臟和血管知識的基礎上,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入手,提高學生了解生物知識的興趣。通過探究體育運動和脈搏的關系,得出結論:心率與脈搏的關系以及體育運動對脈搏的影響,同時為后面學習物質運輸的路線及心臟、血管的保護打下基礎。 學生分析 通過前面學生對科學探究基本過程及方法的學習,學生們能對問題做出假設,關鍵在于如何引導學生制定并實施好這一探究計劃。在探究過程中,學生會有濃厚的興趣,教師在組織教學時,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營造一個民主、活潑、合作的課堂氛圍。 設計理念 這是一節(jié)典型的探究課。設計上以學生活動為主線,通過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注重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形成,逐步培養(yǎng)學生民主、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性目標 1.概述心率與脈搏的關系及體育運動對脈搏的影響。 2.分析實驗結果。 技能性目標 1.嘗試科學探究的方法。 2.運用所學知識測量脈搏。 情感性目標 1.體驗科學探究是人們獲取科學知識、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之一。 2.認同科學探究需要與人交流、合作,在交流、合作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3.確立嚴謹的科學探究的態(tài)度,形成愿與人合作、交流以及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養(yǎng)成。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課前將學生5-6人分為小組、每組一個秒表,投影片、實驗記錄表格、多媒體課件等;每組有部分學生課前不要做劇烈運動,一部分學生跳繩。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包括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提示和建議 課前有意安排一個同學遲到,等他跑步到教室后,請他談此時身體的感覺。 學生描述:氣喘吁吁、心跳加速、呼吸加速、脈搏加快等。 遲到時間可在10秒左右,不宜過長。 問:由此想到什么問題? 老師定向:今天就來探究運動與脈搏的關系[板書] 答:運動和呼吸、運動和脈搏之間有關系。 提出:運動與脈搏有什么關系? 從學生自身感受入手,對心臟跳動有一個感性認識。 根據自己日常生活經驗及剛才遲到同學的描述,對運動與脈搏的關系,提出假設 討論:小組活動 提出假設:運動可使脈搏加快 時間很短。 提示:可參照“技能卡”和“小辭典”的內容。 教師觀察討論情況并及時點撥 討論:小組展開積極思考 時間稍長 教師及時修訂并確定實驗方案。 陳述、修改實驗方案 方案一: 1.測某人安靜狀態(tài)下脈搏次數; 2.此人連續(xù)做10個俯臥撐后再測脈搏次數;對比 方案二: 1. 測某人安靜狀態(tài)下脈搏次數; 2. 此人連續(xù)做20次起蹲動作后;再測脈搏次數:對比 方案三: 1. 測某人安靜狀態(tài)下脈搏次數; 2. 測半分鐘連續(xù)跳繩后的脈搏次數;對比 方案四: 1. 測某人安靜狀態(tài)下脈搏次數; 2. 測原地高抬腿1分鐘后的脈搏次數;對比 方案五: 1. 測某人安靜狀態(tài)下脈搏次數; 2. 測連續(xù)上下臺階50次后的脈搏。 對比…… 提示: 1. 應明確安靜狀態(tài)、運動狀態(tài)的準確含義; 2. 設計的運動方案要因地制宜、簡便易行。 3. 實驗方案中應設立對照實驗 建議教師演示脈搏的正確測量方法。 對學生的回答應給予肯定的評價,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請同學按照各組的設計方案開始進行實驗。 以小組為單位實施方案,并將實驗結果填入實驗記錄表 建議: 1. 老師應演示秒表的正確使用方法。 2. 組內應有明確分工。 姓名 安靜狀態(tài)脈搏(次/分) 運動名稱 運動狀態(tài)脈搏(次/分) 平均值 匯報各組的實驗進行情況,經過分析得出什么結論? 體育運動使脈搏加快。 采用分組發(fā)言的形式,但要注意個環(huán)節(jié)的有機結合,做到嚴謹有序,避免課堂松散 通過小組實驗的比較,找出自己設計實驗的優(yōu)缺點? 分析體育運動使脈搏加快的原因: 脈搏是由心臟的舒縮引起的,人的脈搏和心率是一致的。體育運動使心率加快(脈搏加快),從而增大心輸出量,增大供血量。 建議:師生共同評出創(chuàng)意新穎、設計巧妙的實驗方案,及有價值的分析報告進行展覽、交流。 因為脈搏是由心臟的舒縮引起的,因此,心臟出現疾病,脈搏上會有所表現。學生舉出日常生活中的事例。 學生舉例:中醫(yī)“切脈”等等。 “切脈”在我國已有xx多年的歷史。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上,用“望、聞、問、切”來對病情進行診斷,其中“切”就是指的“切脈”,有經驗的醫(yī)生通過“切脈”可以推知內臟器官的健康情況。 了解“望、聞、問、切”的含義 建議:老師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積極性。 資料片: ①心脈發(fā)生病變時,會在脈搏上有所表現 ②了解有關心臟、血管的保健知識 ①了解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魅力 ②知道有關心臟及血管的保健知識 通過對傳統(tǒng)中醫(yī)學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師生共同小結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 脈搏恢復到靜息速率所需時間和運動的劇烈程度有關嗎? 建議:學生課下探究 分別測量熟悉人群中兒童與成年人脈搏,分測幾組求平均值,解釋原因。-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運輸物質的器官 2019-2020年七年級生物下冊 2.2運輸物質的器官第三課時教學設計 冀教版 2019 2020 年級 生物 下冊 2.2 運輸 物質 器官 第三 課時 教學 設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3202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