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級化學 4.1《燃燒與滅火》教案 魯教版.doc
《2019-2020年九年級化學 4.1《燃燒與滅火》教案 魯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九年級化學 4.1《燃燒與滅火》教案 魯教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九年級化學 4.1《燃燒與滅火》教案 魯教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燃燒的條件, 2.知道滅火的簡單原理和方法, 3.知道爆炸發(fā)生的原因,了解防范爆炸的措施; 4.認識使燃料完全燃燒的重要性。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燃燒條件、滅火原理等的探究活動, 2.進一步認識與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能科學的認識研究燃燒、滅火和爆炸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作用。 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1.燃燒的條件;2.滅火的原理與方法 教學難點:1.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的應用;2.探究方案的設計與實施 教學內容: 一.燃燒 1.燃燒的定義: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的化學變化 事例 所觀察到的現象 鎂條的燃燒 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白色固體。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火星四濺,放出大量的熱,產生一種白色固體。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 紅磷劇烈燃燒,放出大量的白煙,產生大量的熱 硫在空氣中燃燒 產生淡藍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燃燒的特征可歸納為: 現象:發(fā)光、發(fā)熱 本質:化學變化 2.燃燒的條件: (1)物質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與氧氣接觸;(3)可燃物的溫度達到著火點以上。 注意: (1)只有當3個條件同時俱備時,物質才能燃燒,缺一不可; (2)物質的著火點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發(fā)生改變的; (3)在廣義的燃燒概念中,物質不單單可以在氧氣中燃燒,如鎂能在二氧化碳氣體中燃燒。 3.兩個經典實驗 (1)燒不壞的手絹 現象:點燃后,手絹表面迅速燃燒起來,熄滅后,手絹毫無損傷。 解釋:酒精燃燒時放出的熱量促使一部分的酒精揮發(fā),以及水分的蒸發(fā),帶走熱量,使手絹的溫度無法達到其著火點以上,以致無法被點燃。 (2)紅磷與白磷的對比實驗 現象:銅片上的磷燃燒起來,放出大量的白煙;而銅片上的紅磷及水中的白磷都沒有燃燒起來。 解釋及結論: 1).紅磷沒有燃燒起來,是因為紅磷的著火點為240度左右,而白磷的著火點只有40度左右,所以相同的溫度下,加熱的溫度只能在100度左右,白磷能夠燃燒起來,而紅磷不能燃燒。故燃燒的條件之一為可燃物的溫度達到著火點以上。 2).熱水中的白磷沒有燃燒起來,是因為在熱水中沒有足量的氧氣,因此燃燒的條件之二就是要有充足的氧氣接觸。 補充:如何能使水中的白磷在水中燃燒起來? 方案一:用導管向水中的白磷通入空氣或氧氣即可,可以看到白磷周圍產生白煙,甚至有火光。 4.燃燒的影響因素 (1)燃燒的點燃方式的不同,主要是由物質的著火點不同; 如:火柴能點燃紙張,而不能點燃木柴,主要是紙張的著火點比木柴的著火點低。 (2)燃燒的劇烈程度:主要影響的因素有氧氣的濃度、氧氣與可燃物的接觸面積大小、可燃物的顆粒大小 二.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 ——主要是由氧氣的量不同,引起燃燒的程度不同 1.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的區(qū)分 比較事項 完全燃燒 不完全燃燒 燃燒條件 有充足的氧氣 氧氣不充足 燃燒速度 快 慢 釋放熱量 多 少 燃燒效率 高 低 生成物 (以碳、氫元素為例) 二氧化碳和水 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水和小的炭黑顆粒 以碳的燃燒為例 碳 + 氧氣 二氧化碳 (充足) 碳 + 氧氣 一氧化碳 (不充足) 啟示 從獲取能量和保護環(huán)境等方面都體現了燃料完全燃燒的重要性 2.一氧化碳的一些性質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氣體,難溶于水,通常情況下密度略小于空氣 (2)化學性質: ①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 + 氧氣 二氧化碳 ②具有劇毒性:CO能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之喪失了輸氧的功能,人體就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3)用途:家庭常用于氣體燃料(管道煤氣的主要成分就是一氧化碳) (4)CO是污染空氣的有害氣體之一,主要來源:氣體尾氣、燃燒不完全燃燒、管道煤氣漏氣等; (5)防止CO中毒的措施:盡量使燃燒完全燃燒,及時通風 三.爆炸 ——在化學變化中,主要是由于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增大而使劇烈程度增大引起的 1.實驗:粉塵爆炸實驗 (1)實驗步驟:①點燃酒精棉花球投入紙罐中 → 提供火源,引燃淀粉; ②立即將紙罐蓋蓋上 → 形成一個有限的空間 ③擠壓洗耳球 → 鼓風使淀粉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增大,促使急劇燃燒 (2)實驗現象:擠壓洗耳球后,紙罐蓋被彈出,并伴有爆炸聲 (3)解釋現象:洗耳球鼓風后,淀粉與氧氣的接觸面增大,反應程度急速增大,在紙罐中有限空間內產生爆炸。 2.爆炸的條件: (1)有限空間內,發(fā)生急速燃燒,短時間聚積大量的熱,氣體的體積迅速膨脹。 如:爆竹、炸彈爆炸 (2)某些在敞開的體系中,氧氣的濃度或可燃物的濃度較高,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很大,燃燒范圍廣,周圍的空氣迅速猛烈膨脹,也會產生爆炸 如:加油站可能發(fā)生的爆炸 注意: 從爆炸產生的原因來看,某些是物理變化(如:氣球爆炸,輪胎爆炸等),某些是化學變化(如氫氣球爆炸,炸藥爆炸等) (3)比較容易發(fā)生爆炸的地點:加油站、倉庫、糧倉…… (4)氣體的爆炸極限 四.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1.根據燃燒的三個條件推知滅火的原理 滅火的原理 滅火方法 1.將可燃物撤離燃燒區(qū),使可燃物與火源隔離 關閉煤氣閥;“釜底抽薪”;設置隔離帶 2.把可燃物與氧氣相隔絕 廚房油鍋起火,蓋上鍋蓋;酒精燈熄滅時用燈帽;干粉滅火劑或消防用砂等 3.使用冷卻劑使可燃物冷卻,使可燃物的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 吹滅蠟燭,干冰滅火劑,用水滅火 注意:有很多情況下,滅火的原理是很多的 如:(1)水滅火的原理是既能降低燃燒物的溫度,也能覆蓋在燃燒物表面,與空氣隔絕 (2)液態(tài)二氧化碳滅火劑或干冰滅火劑的原理,不僅是利用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可以起到隔絕氧氣的作用,另外液態(tài)或固態(tài)的二氧化碳能吸收熱量,形成氣態(tài)二氧化碳而降低燃燒物的溫度。 2.二氧化碳滅火劑的分類 (1)泡沫滅火劑:我們市場上看到的泡沫滅火劑主要的反應原理是: 硫酸鋁[Al2(SO4)3]+碳酸氫鈉(NaHCO3)→硫酸鈉(Na2SO4)+氫氧化鋁[Al(OH)3]+二氧化碳(CO2) 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來覆蓋在燃燒物表面 適用范圍:撲滅一些木材,橡膠等固體的初起火災,但不適用于撲滅電器,油類物質起火。 (2)干粉滅火劑:利用高壓二氧化碳作為動力,將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氫鈉和滑石粉等)覆蓋在燃燒物表面,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原理為:碳酸氫鈉(NaHCO3)碳酸鈉(Na2CO3)+水(H2O) +二氧化碳(CO2) 適用范圍:撲滅油類,可燃氣體和電氣設備的初起火災。 (3)二氧化碳滅火劑:主要是利用液態(tài)二氧化碳氣化吸收熱量,使燃燒物的溫度達到著火點以下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并且產生的二氧化碳又能覆蓋在燃燒物的表面。 適用范圍:撲滅一些面積不大的珍貴設備,檔案資料,精密儀器儀表等。(優(yōu)點:滅火后沒有殘留物) 3.火災發(fā)生后應該注意的方面 (1)一旦發(fā)生火災,一定不能驚慌,要沉著應付:如果火勢較小,則根據起火原因選擇滅火器材和方法;如果火勢較大,應立即撥打119求救; (2)如果被困在火災區(qū),應該用濕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粉塵及一些有害氣體進入),低下身子貼地、沿墻找到門從而離開火災區(qū) (3)如果樓下火災,應迅速向樓上轉移,并求救 (4)在房間里著火時,不要立即打開窗戶(防止為火勢提供充足的氧氣) 補充練習 1855年,瑞典人設計制造了世界上第一盒安全火柴?,F在用的火柴盒外側一般涂上紅磷和玻璃粉,火柴梗的頭上由氯酸鉀、二氧化錳和三硫化二銻組成的引火藥。劃火柴時,火柴頭蹭一下盒外側,由于摩擦生熱達到紅磷的著火點,產生的火星引燃三硫化二銻(生成三氧化二銻和二氧化硫),使氯酸鉀受熱放出氧氣,幫助火柴梗燃燒的更旺。根據以上敘述,回答問題。 (1)下列推斷中錯誤的是( ) A. 紅磷、氯酸鉀、三硫化二銻都是可燃物 B. 劃火柴時的摩擦生熱使三硫化二銻達到著火點 C. 火柴梗的著火點高于三硫化二銻的著火點 D. 三氧化二銻的著火點高于紅磷的著火點 (2)試寫出火柴、點燃過程中發(fā)生的任何3個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燃燒與滅火 2019-2020年九年級化學 4.1燃燒與滅火教案 魯教版 2019 2020 九年級 化學 4.1 燃燒 滅火 教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3279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