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化學復習 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試題.doc
《2019-2020年中考化學復習 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試題.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中考化學復習 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試題.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中考化學復習 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試題 1.[xx鄂州]下列碳單質的各種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學性質的是( ) A.作鉆頭 B.作電極 C.冶煉金屬 D.作冰箱除味劑 2.[xx長沙]下列有關碳單質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金剛石、石墨充分燃燒的產物都是二氧化碳 B.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書寫檔案時規(guī)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為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D.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硬度最大的物質 3.[xx沈陽]能證明某無色無味氣體是CO2的操作及現象是( ) 選項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A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 木條燃燒更旺 B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 木條復燃 C 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變渾濁 D 將氣體通入蒸餾水中 有氣泡逸出 4.[xx婁底]下列有關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清明上河圖》至今圖案清晰可見,是因為在常溫下碳單質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 B.碳在空氣中充分燃燒時生成CO2,不充分燃燒時生成CO C.CO和CO2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也相同 D.CO可用于冶煉金屬、作氣體燃料;CO2可用于人工降雨、滅火 5.[xx威海]關于碳循環(huán)和氧循環(huán),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碳循環(huán)和氧循環(huán)分別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循環(huán) B.碳循環(huán)和氧循環(huán)過程中均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C.綠色植物的生長過程,既涉及碳循環(huán),又涉及氧循環(huán) D.碳循環(huán)和氧循環(huán)有利于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對穩(wěn)定 6.某班同學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老師觀察到了四個同學的如下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 圖K6-1 7.[xx天津]請結合下列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圖K6-2 (1)寫出儀器a和b的名稱: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2)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選用的裝置為________(填字母)。 (4)與集氣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為光滑面,另一面為磨砂面,收集氣體時用玻璃片的________(填“光滑面”或“磨砂面”)蓋好集氣瓶。 8.[xx鄂州]為加深對一氧化碳還原性的理解,減少一氧化碳對環(huán)境的污染,某同學設計了如圖K6-3所示的實驗: 圖K6-3 回答下列問題。 (1)圖B中,薄銅片受熱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趁熱將圖B所示的薄銅片插入到圖A所示的裝置中(如圖C所示),觀察薄銅片的顏色變化,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蕩集氣瓶,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結束后用燃著的木條點燃瓶中剩余的氣體,有明顯的藍色火焰出現,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xx邵陽]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結合提供的儀器,回答下列問題。 圖K6-4 (1)寫出儀器的名稱:A________,E________。 (2)實驗時,先要連接好儀器,把玻璃管插入帶孔的橡膠塞時,先把玻璃管口____________,然后對準橡膠塞上的孔稍微用力轉動,將其插入。 (3)從提供的儀器中選擇組裝一套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裝置,你選擇的儀器是________(填字母)。組裝儀器的兩個原則是①先左后右,②__________。組裝好儀器,先檢查____________,然后加入藥品,制取氣體。 (4)實驗室用澄清石灰水來檢驗二氧化碳,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D裝置來干燥二氧化碳氣體,瓶內通常裝入的試劑是____________。 (6)下列實驗中哪一項能說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______________(填序號)。 圖K6-5 10.[xx潁州三模]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學習了氣體的制取和收集后,對相關知識進行總結,請你一起參與,并完成下列內容。 (1)寫出下列儀器的名稱:a________;b________。 (2)請寫出用裝置A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E裝置收集氧氣,則氧氣應從________(填“c”或“d”)口通入。 (3)裝置B、C都可用來制取二氧化碳,裝置C相對于裝置B在操作方面的優(yōu)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熱碳酸氫鈉(NaHCO3)固體來制取CO2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為________,若用F收集CO2并測量生成的CO2氣體的體積,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氣對實驗結果________(填“有”或“無”)明顯影響。 圖K6-6 能力提升 1.[xx鎮(zhèn)江]圖K6-7為海水吸收CO2并進行碳循環(huán)的原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圖K6-7 A.光合作用中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B.此碳循環(huán)中將CO2轉化為有機物和無機物 C.吸收的CO2與鈣化中釋放的CO2的量相等 D.鈣化中釋放CO2的反應為2NaHCO3+CaCl2===CaCO3↓+CO2↑+2NaCl+H2O 2.[xx重慶B]實驗室制取干燥的CO2氣體,不會用到的裝置是( ) 圖K6-8 3.[xx廣東]如圖K6-9所示的實驗中,①④為用紫色石蕊溶液潤濕的棉球,②③為浸過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準確描述該實驗現象的是( ) 圖K6-9 A.④比①先變紅,②③不變紅 B.①比④先變紅,②③不變紅 C.④變紅,①②③不變紅 D.①變紅,②③④不變紅 4.[xx東營]如圖K6-10所示進行有關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質實驗,不正確的說法是( ) 圖K6-10 A.甲、乙兩處的現象分別是黑色粉末減少、黑色粉末逐漸變紅 B.甲處發(fā)生的反應是典型的吸熱反應 C.丙處試管可防止液體倒吸 D.該裝置的不足之處是未進行尾氣處理 5.[xx武漢]木炭還原氧化銅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如圖K6-11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K6-11 A.木炭、一氧化碳與氧化銅的反應都屬于置換反應 B.兩個實驗的相關反應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改變 C.兩個實驗中都可觀察到紅色固體變黑 D.兩個實驗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體倒吸 6.[xx北京]用“W”形玻璃管進行微型實驗,如圖K6-12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圖K6-12 A.a處紅棕色粉末變?yōu)楹谏? B.a處的反應為3CO+Fe2O3===2Fe+3CO2 C.b處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有CO2生成 D.可利用點燃的方法進行尾氣處理 7.[xx濟寧]某實驗小組利用下列實驗裝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圖K6-13 請根據實驗裝置和實驗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探究二氧化碳與堿反應時,將裝置A生成的二氧化碳通過裝置D,未出現渾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將二氧化碳先通過裝置______再通過裝置D,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探究二氧化碳與水反應時,實驗分兩步進行:首先將二氧化碳通過紫色石蕊溶液浸泡的干燥紙花,再將二氧化碳通過紫色石蕊溶液浸泡的濕潤紙花,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結合上面實驗,裝置正確的連接順序是________(填字母)。 8.[xx蘇州]實驗室常用塊狀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CO2氣體。 (1)寫出實驗室制取CO2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圖K6-14所示裝置(固定裝置省略)制CO2,連接好裝置后,需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具體操作方法:先_______(填字母,下同),后________,若導管口有氣泡,放手后導管內形成一段穩(wěn)定的水柱,則氣密性良好。 圖K6-14 A.用手捂住試管 B.將導管一端浸入水中 (3)實驗室收集CO2可用的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氣法 C.向上排空氣法 (4)實驗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檢驗CO2,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些大理石中含有少量硫化物,使制得的CO2中混有H2S氣體。欲獲取純凈、干燥的CO2,需對發(fā)生裝置中產生的氣體進行除雜,實驗裝置如圖K6-15所示。 圖K6-15 查閱資料:Ⅰ.H2S能與NaOH等堿溶液、CuSO4溶液反應。 Ⅱ.CO2中混有的HCl氣體可用飽和NaHCO3溶液吸收。 ①裝置甲中所盛試劑應選用________(填字母)。 A.濃硫酸 B.NaOH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CuSO4溶液 ②裝置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xx雅安]某學習小組用下列裝置進行CO2的制取及性質探究實驗。 圖K6-16 資料卡片:20 ℃時,碳酸鈉在乙醇中幾乎不溶解,氫氧化鈉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為17.3 g。20 ℃時,碳酸鈉、 碳酸氫鈉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別為21.8 g和9.6 g。 請根據圖K6-16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裝置A是用大理石制CO2的裝置,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b處檢驗是否有CO2逸出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裝置C中放有干和濕的pH試紙各一張,當通入CO2一段時間后,濕pH試紙顯示pH約為6,干pH試紙顯示pH仍為7,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當通入CO2一段時間后,裝置D中觀察到溶液中有白色沉淀(NaHCO3)出現,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當通入CO2一段時間后,裝置E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則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xx肥西二模]某小組在學習“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課題時,探究了二氧化碳氣體的收集方法。 [查閱資料] 通常狀況下,1體積水約能溶解1體積二氧化碳,所得溶液的pH約為5.6。 [提出問題] 二氧化碳能否用排水法收集? 圖K6-17 [設計實驗] 實驗一:圖K6-17①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待生成的二氧化碳將錐形瓶中的空氣排盡時,連接a和b。檢驗錐形瓶中的空氣已排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二:待乙瓶中收集半瓶氣體時,停止通入二氧化碳,關閉乙瓶左、右的彈簧夾;測得丙瓶中溶液的pH=6.5;充分振蕩乙瓶后,測得其溶液的pH=5.6。分析可知,丙瓶中所溶解二氧化碳的體積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瓶中液體的體積。實驗中,甲瓶中蒸餾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若沒有該裝置,則乙瓶中測出的溶液pH會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影響”)。 實驗三:隨著科學發(fā)展,數字化檢測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圖K6-18是用二氧化碳檢測儀測得的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氣體中二氧化碳體積分數隨時間的變化曲線關系圖,從圖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寫兩條) 圖K6-18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與反思] 由實驗一、二、三分析,你認為二氧化碳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能減少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能力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即可) 參考答案 夯實基礎 1.C [解析] 作鉆頭,利用了碳單質金剛石的硬度大(物理性質);作電極,利用了碳單質石墨的導電性(物理性質);作冰箱除味劑,利用了活性炭或木炭的吸附性(物理性質)。冶煉金屬,利用了碳單質主要是焦炭的還原性(化學性質),屬于碳的化學性質。 2.D [解析] 金剛石是硬度最大的天然礦石,石墨很軟。 3.C [解析]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木條燃燒更旺,證明此氣體是氧氣;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木條復燃,證明此氣體是氧氣;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此無色、無味氣體是二氧化碳;將氣體通入蒸餾水中,有氣泡逸出,說明此氣體難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不能證明是二氧化碳。 4.C [解析] CO和CO2都是由C元素和O元素組成的,但是分子不同,化學性質也不同。 5.A [解析] 碳循環(huán)指碳及含碳化合物的循環(huán),氧循環(huán)指氧氣及含氧化合物的循環(huán)。 6.B 7.(1)試管 鐵架臺 (2)2KClO32KCl+3O2↑ (3)BD (4)磨砂面 [解析] (2)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2KCl+3O2↑。(3)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固液不加熱型,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氣,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4)收集氣體時用玻璃片的磨砂面蓋好集氣瓶。 8.(1)2Cu+O22CuO (2)薄銅片表面由黑變紅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2CO+O22CO2 [解析] (1)銅片加熱生成氧化銅。(2)薄銅片受熱表面生成黑色的氧化銅,與一氧化碳反應生成銅,薄銅片變紅,產物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3)剩余氣體含有沒參加反應的一氧化碳,需要處理即燃燒掉,故反應為2CO+O22CO2。 9.(1)酒精燈 長頸漏斗 (2)用水潤濕 (3)CEFH 先下后上 裝置氣密性 (4)Ca(OH)2+CO2===CaCO3↓+H2O (5)濃硫酸 (6)甲 [解析]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反應在常溫下進行,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大,能溶于水,所以選擇的儀器是CEFH。組裝儀器應該是先左后右,先下后上,組裝好儀器后,要檢查裝置氣密性,然后再裝藥品制取氣體。(4)CO2和Ca(OH)2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5)濃硫酸具有吸水性,用D裝置來干燥CO2氣體,瓶內通常裝入的試劑是濃硫酸。(6)實驗甲中的現象是裝滿空氣的氣球向上飄起,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大,實驗乙中的現象是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說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溶液顯酸性,實驗丙中的現象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能說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的是甲。 10.(1)酒精燈 長頸漏斗 (2)2KMnO4K2MnO4+MnO2+O2↑ c (3)可以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4)A 防止CO2溶于水 無 [解析] (1)依據常用儀器可得:a是酒精燈;b是長頸漏斗。(2)高錳酸鉀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屬于固體加熱型,故選發(fā)生裝置A;化學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由于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若用E裝置收集氧氣,氣體應從c端進入。(3)C裝置制取氣體的優(yōu)點是可以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4)加熱碳酸氫鈉(NaHCO3)固體(產物為碳酸鈉、二氧化碳、水)來制取CO2,該反應需要加熱,應選用A裝置;若用F收集CO2,要測量生成的CO2氣體的體積,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而影響體積讀數,由于收集的二氧化碳的體積可由進入量筒的水的體積讀出,因此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氣對實驗結果無明顯影響。 能力提升 1.C [解析] 海水吸收二氧化碳轉化成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兩部分,從反應2NaHCO3+CaCl2===CaCO3↓+CO2↑+2NaCl+H2O中可得出碳酸氫鈉中所含碳元素質量等于生成的碳酸鈣中碳元素質量與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質量之和,所以吸收的CO2與鈣化中釋放的CO2的量不相等。 2.A [解析] 實驗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鹽酸在常溫條件下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發(fā)生裝置為固液不加熱型,所以不會用到A裝置。 3.A [解析] 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則①④變紅,而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色,則②③不變紅;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則④比①先變紅。 4.D [解析] 高溫下碳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加熱條件下能與黑色氧化銅反應生成紅色的銅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碳粉在高溫條件下的反應是吸熱反應;即使液體倒吸到丙處試管內,也不會再被倒吸到甲、乙裝置中,故丙裝置可防止液體倒吸;該裝置通過丁吸收二氧化碳并收集一氧化碳,有尾氣處理裝置。 5.D [解析] 置換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一氧化碳是化合物;兩個實驗的相關反應中,銅元素的化合價都由+2變?yōu)?;兩個實驗都是氧化銅被還原成銅,都可觀察到黑色固體變紅;兩個實驗都需要加熱,熱的試管遇冷水易炸裂,都要防止液體倒吸。 6.B 7.(1)鹽酸濃度高,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 C NaHCO3+HCl===NaCl+H2O+CO2↑ (2)作對比 ACDBE [解析] (1)鹽酸濃度高時會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使制取的二氧化碳氣體中含有氯化氫,則通過澄清石灰水時,氯化氫與碳酸鈣反應從而看不到渾濁現象;將制取的二氧化碳氣體先通過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從而除去氯化氫氣體,再通過石灰水則石灰水變渾濁。(2)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要驗證二氧化碳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先將二氧化碳通過紫色石蕊溶液浸泡的干燥紙花,再將二氧化碳通過紫色石蕊溶液浸泡的濕潤紙花,通過對比實驗得出二氧化碳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實驗中先制取二氧化碳,然后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氫氣體,再通過澄清石灰水驗證二氧化碳與堿反應,通過濃硫酸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氣,接著通過放有干燥石蕊紙花的集氣瓶來驗證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石蕊紙花變色,最后將紙花潤濕,再次通入二氧化碳來驗證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故連接順序為ACDBE。 8.(1)CaCO3+2HCl===CaCl2+H2O+CO2↑ (2)B A (3)AC (4)CO2+Ca(OH)2===CaCO3↓+H2O (5)①D ②除去CO2中的水蒸氣(或干燥CO2) [解析] (1)實驗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同時生成氯化鈣、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2)在連接好裝置后,將導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捂住試管,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且松手后導管內形成一段水柱,則氣密性良好。(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4)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用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5)①乙裝置中的碳酸氫鈉溶液是用來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氫氣體的,則裝置甲中所盛試劑是用來除去硫化氫氣體的,且不與二氧化碳反應,所以是硫酸銅溶液;②甲裝置中的硫酸銅溶液除去了二氧化碳中混有的硫化氫氣體,乙裝置中的碳酸氫鈉溶液除去了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氫氣體,則裝置丙是用濃硫酸來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氣進行干燥。 9.(1)長頸漏斗 CaCO3+2HCl===CaCl2+CO2↑+H2O 將燃著的木條放在導氣管口 (2)CO2的水溶液顯酸性(或CO2與水反應后溶液顯酸性,或碳酸溶液顯酸性) (3)Na2CO3+CO2+H2O===2NaHCO3↓ (4)出現白色沉淀(或變渾濁) 2NaOH+CO2===Na2CO3↓+H2O [解析] (1)儀器a是長頸漏斗,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所以在b處檢驗是否有CO2逸出的操作為將燃著的木條放在導管口,觀察木條是否熄滅。(2)濕的pH試紙上有水,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故pH約為6,而干燥的pH試紙上沒有水,故pH仍為7。(3)將CO2通入Na2CO3溶液中,只生成NaHCO3。(4)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而碳酸鈉在乙醇中幾乎不溶解,所以看到的現象是出現白色沉淀,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 10.[設計實驗] 實驗一:CaCO3+2HCl===CaCl2+H2O+CO2↑ 將燃著的木條放在a處,若木條熄滅則空氣已經排盡 實驗二:小于 吸收氯化氫氣體 偏小 實驗三:(1)無論是排水法還是排空氣法,都得不到100%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 (2)排水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氣體比排空氣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氣體要純 [結論與反思] 能 升高水溫或事先制成二氧化碳的飽和溶液(其他合理的方法均可) [解析] [設計實驗] 實驗一: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檢驗錐形瓶中的空氣已排盡的方法是將燃著的木條放在a導管處,若木條熄滅則空氣已經排盡。 實驗二:乙瓶內液體的pH小于丙瓶的pH,pH越小,溶解的二氧化碳越多,則丙瓶中所溶解二氧化碳的體積小于乙瓶中液體的體積;甲瓶中的蒸餾水可將鹽酸揮發(fā)出少量的氯化氫氣體吸收,如不用水吸收,會導致乙瓶內的液體酸性增強,pH偏小。 實驗三:用二氧化碳數字傳感器分別測得排水法、排空氣收集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從圖中能得到以下信息:①無論是排水法還是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都得不到100%純凈的二氧化碳;②排水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比向上排空氣法要純。 [結論與反思] 由實驗一、二、三分析,二氧化碳能采用排水法進行收集,因為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要減少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可采用的措施是:升高水溫或事先制成二氧化碳的飽和溶液(其他合理的方法均可)。-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中考化學復習 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試題 2019 2020 年中 化學 復習 第六 單元 氧化物 試題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3309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