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級化學上冊 4.1 空氣的成分教案 (新版)魯教版.doc
《2019-2020年九年級化學上冊 4.1 空氣的成分教案 (新版)魯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九年級化學上冊 4.1 空氣的成分教案 (新版)魯教版.doc(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九年級化學上冊 4.1 空氣的成分教案 (新版)魯教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認識空氣,了解空氣的組成。 2. 能從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對空氣的成分進行合理的推測,并能利用教師提供的簡單儀器和藥品,對空氣的成分進行科學探究。在探究過程中初步學會簡單的實驗設計,學會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加以描述,對相關實驗現(xiàn)象能給出合理的解釋。 【過程與方法】 1. 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方法;在探究中能提出問題,并設計簡單實驗解決問題。 2. 初步學會用觀察、實驗的方法獲取信息,并從實驗信息中得出科學的結(jié)論。 3. 在探究過程中,能主動與人交流、討論,清晰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在實驗探究過程中,體驗科學探究帶來的快樂,保持和增強對生活中科學現(xiàn)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學習化學的興趣;引導學生樹立實事求是、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空氣的組成及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 【難點】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及誤差分析。 三、教學方法 引導探究法、實驗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課前準備 扁的塑料袋、水槽、集氣瓶、培養(yǎng)皿、蠟燭、大燒杯、小燒杯、注射器、橡皮管、玻璃管、銅絲、酒精燈、火柴。 五、教學過程 1. 設置實驗,導入新課 【教師演示實驗】 ①將扁的塑料袋打開、抖動并封好,讓學生用雙手擠壓。②將空集氣瓶在盛滿水的水槽中側(cè)立。同時設置問題情景:為什么會感到有壓力?為什么會產(chǎn)生氣泡?學生思考、回答,教師評價。 【講述】 以上兩個小實驗及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如當你在臉前扇動書時會感到什么?給車胎打氣時,車胎很快就怎么樣?這些現(xiàn)象都說明空氣是客觀存在的。那么你知道空氣是由哪些物質(zhì)組成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空氣的成分。(板書課題:空氣的成分) 2. 大膽猜想,初步感知 【頭腦風暴】根據(jù)已有的知識,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你能否猜想一下空氣中會有哪些物質(zhì)?并說出依據(jù)。學生思考、回答,教師表揚。 3. 自主學習,重走科學路 【思維延伸】 空氣中還存在其他成分嗎? 【教師引導】 這個問題早在200多年前,我們的先人就想到了,并開始了探究之旅。直到18世紀末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通過實驗使這一研究得到突破。那么拉瓦錫究竟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認真閱讀材料,解開心中的疑惑,學會自學教材。 【教師引導】 通過實驗,拉瓦錫得出什么結(jié)論?請學生回答。 【講述】 后來,雷利和拉姆塞等人又發(fā)現(xiàn)了稀有氣體。他們之所以能成功,關鍵是他們能尊重事實,做出嚴謹、實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斷。其實19世紀以前,人們還深信空氣中含有氮氣和氧氣,而現(xiàn)在人們已能精確測出空氣中各成分的體積分數(shù),請同學們自學教材P78,了解大氣的演變史,著重記憶現(xiàn)代大氣的成分及各自的含量。學生自學后教師檢測掌握情況。 【多媒體展示:空氣中各成分含量】。 【過渡】 拉瓦錫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的探究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同學們想不想當一回拉瓦錫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呢? 4. 親手實驗,驗證科學 (1)借助實驗,感知原理 【教師出示裝置】 (培養(yǎng)皿中有一截蠟燭)設置問題情景:若點燃蠟燭用燒杯罩住,會看到什么現(xiàn)象?若先向培養(yǎng)皿中注入一些水,再點燃蠟燭用燒杯罩住,現(xiàn)象會如何呢?學生猜測并用實驗驗證猜想。 【教師提出問題】 蠟燭熄滅后水面為什么會上升?學生討論回答:燒杯內(nèi)的氣體體積減少了。教師反問:是不是可以認為減少的空氣的體積=消耗的氧氣的體積=上升的水的體積? 學生猜測,教師提示:石蠟+氧氣→二氧化碳+水 并提出問題:這個實驗符合這些等量關系嗎?學生思考發(fā)現(xiàn):這個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所以減少的空氣的體積并不等于消耗的氧氣的體積。 【教師引導】 如果上升的水的體積就等于消耗的氧氣的體積,我們不就可以粗略地測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了嗎?思考:此實驗應如何選擇藥品?學生會答,教師評價并完善。 【教師引導】 蠟燭在燃燒過程中會釋放熱量,若裝置不密閉的話,蠟燭周圍的空氣就會受熱膨脹外逸,這就要求我們在測定氧氣含量時,裝置必須是怎么樣? 【總結(jié)】 由此我們就得出了此實驗的原理(多媒體出示),學生齊讀。 銅+氧氣—>氧化銅 此實驗就是依據(jù)混合物中各組分性質(zhì)的差異,利用化學反應,在不引入新的氣態(tài)雜質(zhì)的前提下,將氧氣轉(zhuǎn)化為固態(tài)的氧化銅,從而達到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目的。 (2)自學教材,明確操作 學生自學教材P79活動天地,(教師板書:反應原理、裝置及操作、現(xiàn)象、結(jié)論)。教師引導學生弄清反應原理、認識實驗裝置并講解正確操作。在操作中問學生:①步驟中第一步的作用是什么?②小氣球的作用?為減少實驗誤差,學生討論實驗注意問題:①藥品的量應如何控制? ②裝置的氣密性應如何?③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的目的?④為什么要冷卻至室溫再讀數(shù)?學生分析回答,教師評價并引導學生說出正確答案。 (3)分組實驗,合作探究 教師提醒同學分工合作、仔細觀察現(xiàn)象、認真記錄數(shù)據(jù)得出結(jié)論。學生動手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4)交流現(xiàn)象,誤差反思 學生交流實驗現(xiàn)象、數(shù)據(jù)和結(jié)論。教師對不規(guī)范的語言加以更正。 【實驗反思】 1. 上述實驗中若實驗結(jié)果差別較大,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 為什么這個實驗可以證明空氣是混合物? 【實驗小結(jié)】在科學研究和社會生產(chǎn)、生活中,為了研究物質(zhì)的某些性質(zhì)或優(yōu)化物質(zhì)的某些性能,經(jīng)常采用化學方法實現(xiàn)物質(zhì)之間的轉(zhuǎn)化。 六、鞏固練習(略)-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九年級化學上冊 4.1 空氣的成分教案 新版魯教版 2019 2020 九年級 化學 上冊 空氣 成分 教案 新版 魯教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3346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