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級地理上冊 課程綱要 人教新課標版.doc
《2019-2020年八年級地理上冊 課程綱要 人教新課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八年級地理上冊 課程綱要 人教新課標版.doc(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八年級地理上冊 課程綱要 人教新課標版 ◆課程類型:初中地理必修 ◆教學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出版的《八年級上冊地理》 ◆授課時間:26課時左右 ◆授課教師: ◆授課對象:我校八年級學生 【課程總目標】 義務教育階段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鄉(xiāng)土地理的基礎知識,了解環(huán)境與發(fā)展問題;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掌握地理學習方法;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增強愛國主義情感,逐步形成全球意識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 課程目標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來表述,這三個方面在實施過程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識,學會運用地球儀的基本技能;掌握閱讀和使用地圖、地理圖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學會簡單的地理觀測、地理調查以及運用其他方法獲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2.能初步說明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huán)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初步認識人口、經濟和文化發(fā)展的區(qū)域差異。 3.了解家鄉(xiāng)、中國和世界的地理概貌,了解中國與世界的聯系;初步學會根據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qū)的地理信息,歸納其地理特征。 4.了解人類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huán)境和發(fā)展等重大問題,初步認識環(huán)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積累豐富的地理表象;初步學會根據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過比較、分析、歸納等思維過程,形成地理概念,進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發(fā)展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 2.嘗試運用已獲得的地理基本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作出判斷。 3.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fā)現地理問題,提出探究思路,收集相關信息,運用有關知識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決問題的設想。 4.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地理學習的體會、看法和成果,并相互交流。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增強對地理事物、地理現象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初步養(yǎng)成求真務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地理審美情趣。 2.關心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與發(fā)展,關心我國的基本地理國情,增強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情感。 3.尊重世界不同國家的文化和傳統,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知道國際合作的意義,逐步形成全球意識。 4.知道因地制宜、協調人地關系的意義,逐步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增強對環(huán)境、資源的保護意識和法制意識,逐步養(yǎng)成關心和愛護地理環(huán)境的行為習慣。 【內容標準與教學安排】 (一)從世界看中國-遼闊的疆域 標 準 活 動 建 議 1.疆域與行政區(qū)劃 1) 運用地圖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2) 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認識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 3) 在我國政區(qū)圖上準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qū)域單位,記住它們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2.眾多的人口和多民族的大家庭 1) 說出我國人口總數,運用有關數據說明我國人口增長趨勢;說出我國的人口國策。 2) 運用中國人口分布圖,說出我國人口的分布概況。 3) 運用中國民族分布圖,說出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特征。 4) 在地圖上計算出我國大致的東西經度差和南北緯度差,并以此來說明我國經度與緯度跨度大;分析我國相對于亞歐大陸和太平洋的具體位置。 5) 開展我國省級行政區(qū)域拼圖游戲。 6) 收集并交流反映我國主要少數民族風俗、服飾的圖片和文字資料,了解這些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 (二)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與自然資源 標 準 活 動 建 議 1.自然環(huán)境 1) 運用中國地形圖,說出我國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征。 2)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3) 在地圖上找出我國主要的河流,并說出我國外流河、內流河的基本特征。 4) 說出長江、黃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對本流域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影響。 2.自然資源 1) 舉例說出什么是自然資源,它有哪些主要類型。 2)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 3)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其對于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影響。 4) 說出我國為解決水資源分布不均而建設的大型工程的實例,。 5) 聯系生活經驗并運用有關資料,討論季風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 6) 收集我國土地資源資料,與俄羅斯、美國、印度等國進行對比,討論國家為什么要實行最嚴厲的耕地保護制度。 7) 調查當地的主要自然資源,列舉合理或不合理開發(fā)利用的事例,并撰寫簡要報告。 注:沒有面面俱到地列出各種類型的自然資源,教學中應以水、土資源為案例,引導學生了解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人均少、時空分布不均等特點,進一步認清我國國情,并進行保護與節(jié)約資源的教育。 (三)中國的經濟發(fā)展 標 準 活 動 建 議 1.經濟發(fā)展 1) 運用資料并聯系實際,說出我國農業(yè)分布概況,并舉例說明因地制宜發(fā)展農業(yè)的必要性。 2)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工業(yè)的地理分布。用實例說明高新技術產業(yè)在工業(yè)發(fā)展中的作用。 3) 比較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運用地圖說出我國交通運輸網絡的大致分布格局。 2.文化特色 1) 知道我國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服飾、飲食、節(jié)慶,并舉例說明自然環(huán)境對文化的影響。 2) 結合有關資料,說明我國地方文化特色對旅游業(yè)發(fā)展的影響。 3) 觀看反映我國農業(yè)生產的錄像,收集有關我國工業(yè)生產的圖文資料,討論我國工農業(yè)發(fā)展的前景。 (四)補充內容:地域差異 標 準 活 動 建 議 1) 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2) 在地圖上指出北方地區(qū)、南方地區(qū)、西北地區(qū)、青藏地區(qū)四大地理單元的范圍,比較它們的自然地理差異。 3) 說出四大地理單元自然地理環(huán)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圍繞“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兩側的地理差異,進行專題討論或知識競賽。 4) 觀看反映四大地理單元自然景觀特色的影視片。 5) 列表比較四大地理單元的差異。 【課程實施建議】 課程實施建議: (一) 教學方式: 問題教學。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設置學生生成、探究、交流的問題,進行教學。 (二)學習方式: 1、合作學習。以小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方式完成探究等活動。 2、講授與訓練:精講主要知識,精煉主要內容,并認真批改,掌握學情,調整教學。 (三)課時安排: 遼闊的疆域 4課時 眾多的人口 1課時 多民族的大家庭 1課時 地勢和地形 3課時 氣候多樣 季風顯著 4課時 河流和湖泊 3課時 自然資源總量豐富 人均不足 1課時 土地資源 1課時 水資源 2課時 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 3課時 因地制宜發(fā)展農業(yè) 2課時 工業(yè)的分布與發(fā)展 3課時 【課程評價】 地理學習評價方法確定后,還須編制可測量的試卷、量表和問卷等評價工具,用以收集信息,科學、客觀地分析判斷學生的學習質量。雖然某個評價方法對某目標的評價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如知識獲得的評價采用紙筆考試,探究能力的評價采用開放題等),但單一評價方法只是收集針對某評價目標信息的一種途徑,因而必須依據地理學習評價目標,合理運用多種評價方法,多途徑收集學生地理學習的準確信息,從而增加評價的效度和信度,增加評價結論的準確性。 試卷的編制要符合教育測量學的基本要求,問卷和量表的選擇、研制與使用要符合地理學習的特點與要求。 要根據評價目標合理地設計試題的類型,有效地發(fā)揮各種類型試題的功能。例如,考查學生對于地理事物的記憶能力,可以設計填圖、填充、選擇類試題;考查學生從具體情境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可以設計讀圖、閱讀分析類試題;考查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設計具有實際背景的試題;考查學生的探究、創(chuàng)造能力,可以設計開放性試題。在設計試題時,應該突出地理科學的綜合性和地域性特點,關注學生整體觀念和空間觀念的形成。不出偏題怪題,淡化數理地理等特殊的解題技巧。 可以用“評定量表”評價學生從事地理探索性活動的質量。運用“評定量表”時,要確定量表的評價項目及其等級。評價項目以3~7個為宜。評價等級一般可設3~5級,每一級要列出學生表現的特征。-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八年級地理上冊 課程綱要 人教新課標版 2019 2020 年級 地理 上冊 課程 綱要 新課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3373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