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一課一練巧算周長 人教新課標無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一課一練巧算周長 人教新課標無答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巧算周長一
例題1 下圖是一個樓梯的側(cè)面圖,求此圖形的周長。
練 習 一
1,下圖是一個樓梯的側(cè)面,如果在階梯上鋪地毯,要計算地毯的長度,可以怎樣測量?
2,如下圖所示,小明和小玲同時從學校到少兒書店,小明沿A路線行走,小玲沿B路線行走。如果兩人速度一樣,誰先到少兒書店?為什么?
3,下圖是一個“凹”字形的花園,求花園的周長。(單位:米)
例題2 下圖是由6個邊長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這個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練 習 二
1,下圖是由5個邊長為3厘為的正方形組成的圖形,求此圖形的周長。
2,下圖是由6個邊長為2厘米的正方形組成
2、的,求此圖形的周長。
3,用24個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例題3 兩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后,周長比原來兩個正方形周長的和減少了6厘米。原來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練 習 三
1,把兩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后,周長比原來兩個正方形的周長和減少10厘米。原來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2,把一個正方形剪成兩個大小相同的長方形后,兩個長方形的周長和比原來正方形的周長增加28分米。原來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3,把邊長是48厘米的正方形剪成三個同樣大小的長方形,算一算,每個長方形的周
3、長是多少厘米?
例題4 一個正方形,邊長是5厘為,將9個這樣的正方形如下圖一樣拼成一個大正方形,問:拼成的大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練 習 四
1,把16個邊長為3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這個大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2,把6個邊長為4厘米的小正方形如下圖拼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周長為多少厘米?
3,把6個長為3厘米、寬為2厘米的小長方形如下圖拼成一個大長方形,這個大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例題5 將一張邊長為36厘米的正方形紙,剪成4個完全一樣的小正方形紙片,這4個小正方形周長的和比原來的正方形周長增加了多少厘米?
練 習 五
4、
1,將一張邊長為12厘米的正方形紙,剪成4個完全一樣的小正方形,那么這4個小正方形周長之和比原來的大正方形的周長增加了多少厘米?
2,把一個邊長為20厘米的正方形,如下圖剪成6個完全一樣的小長方形,這6個小長方形周長的和與原來的正方形相比,增加了多少厘米?
要練說,得練看??磁c說是統(tǒng)一的,看不準就難以說得好。練看,就是訓練幼兒的觀察能力,擴大幼兒的認知范圍,讓幼兒在觀察事物、觀察生活、觀察自然的活動中,積累詞匯、理解詞義、發(fā)展語言。在運用觀察法組織活動時,我著眼觀察于觀察對象的選擇,著力于觀察過程的指導(dǎo),著重于幼兒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一般說來,“教師”概念
5、之形成經(jīng)歷了十分漫長的歷史。楊士勛(唐初學者,四門博士)《春秋谷梁傳疏》曰:“師者教人以不及,故謂師為師資也”。這兒的“師資”,其實就是先秦而后歷代對教師的別稱之一。《韓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師長教之弗為變”其“師長”當然也指教師。這兒的“師資”和“師長”可稱為“教師”概念的雛形,但仍說不上是名副其實的“教師”,因為“教師”必須要有明確的傳授知識的對象和本身明確的職責。3,將一個長為8分米,寬為6分米的長方形如下圖剪成6個完全一樣的小長方形,這6個小長方形周長之和比原來的正方形周長增加了多少分米?
我國古代的讀書人,從上學之日起,就日誦不輟,一般在幾年內(nèi)就能識記幾千個漢字,熟記
6、幾百篇文章,寫出的詩文也是字斟句酌,瑯瑯上口,成為滿腹經(jīng)綸的文人。為什么在現(xiàn)代化教學的今天,我們念了十幾年書的高中畢業(yè)生甚至大學生,竟提起作文就頭疼,寫不出像樣的文章呢?呂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銳地提出:“中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差,中學語文畢業(yè)生語文水平低,……十幾年上課總時數(shù)是9160課時,語文是2749課時,恰好是30%,十年的時間,二千七百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shù)不過關(guān),豈非咄咄怪事!”尋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無物。特別是寫議論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學生都知道議論文的“三要素”是論點、論據(jù)、論證,也通曉議論文的基本結(jié)構(gòu):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真正動起筆來就犯難了。知道“是這樣”,就是講不出“為什么”。根本原因還是無“米”下“鍋”。于是便翻開作文集錦之類的書大段抄起來,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參考作文書就很難寫出像樣的文章。所以,詞匯貧乏、內(nèi)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學生作文的通病。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單在布局謀篇等寫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須認識到“死記硬背”的重要性,讓學生積累足夠的“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