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學三上《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單元教案
《教科版科學三上《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單元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教科版科學三上《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單元教案(1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19 最新教科版科學三上《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單元教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 , 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 材料。 2.我們周圍的常見材料有木頭、紙、金屬、塑料、玻璃、纖維等。 過程與方法: 1.調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觀察和辨認不同的材料。 3.用詞語描述常見材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發(fā)展進一步研究材料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重點】 觀察和辨認身邊不同的材料 【教學難點】 用適當?shù)脑~語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學準備】 6 種用最常見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 1.這個單元我們將
2、開始學習“材料” , 板書“材料”。你知道哪些材料的 名稱?什么物品是用這種材料做的?教師將學生說到的材料一一板書出來。 2.看看自己和小組里的同學 , 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攜帶的物品都是什么材 料做成的 , 試著把它們寫在書中的表格中。 3.交流記錄的情況 , 看看有沒有出錯。 4.這些材料在我們身邊應用很廣 , 書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 , 它們又分 別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 四人小組合作完成調查表 , 對于難以判斷是什么材料制 成的物品 , 請作出標記。 5.調查結束后 , 在小組內討論以下問題: ①調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種材料? ②哪些物品是由一種材料制成的?哪
3、些物品是由多種材料制成的。 ③哪種材料使用得最多? 6.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 , 全班交流 哪些材料在我們身邊被廣泛使用著 , 為什么大量使用它們呢? 二、觀察描述幾種常見材料的主要特點 1.我們周圍的物品 , 往往都是由各種材料組成的 , 比如一扇門 , 就使用了木 頭、玻璃、金屬等材料 , 不同的部位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舉例說說你的想 法。 2.四人小組選擇兩種材料討論它們分別有什么主要特點和用途 , 并記錄下 來。 3.交流各組的記錄情況 , 有不同意見的及時補充 , 若認同其他組的觀點 , 及 時將它補充在自己的記錄單上。 4.請保管好記錄單 , 下次還要再使用
4、。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第 2 課 誰更硬一些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 , 比如硬度、柔韌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材料的硬度越大 , 就越能防止別的物體破壞它的表面。 過程與方法: 1.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 , 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材料的不同物理 特性。 2.選擇適當?shù)脑~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發(fā)展對物質世界的探索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材料循環(huán)利用、節(jié)約資源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比較材料軟硬的方法。 【教學難點】 選擇適當?shù)脑~語定性描述金屬的特征
5、【教學準備】 學生(每小組):木頭、紙、金屬和塑料各兩根 , 鐵、銅、鋁等金屬片各一 條 , 砂紙、玻璃杯、熱水。 教師準備:電路檢測器、榔頭 【教學過程】 一、比較硬度 1.比較紙和木頭的軟硬 , 出示紙和木頭 , 說說它們誰更硬一些?你是怎樣觀 察到的?(紙一折就變形 , 而木頭不容易折) 2.比較紙、木頭、金屬的軟硬 , 再出示金屬一條 , 這三材料誰更硬一些 , 你 是怎樣觀察到的? ①學生說說自己的原先觀察結果 , 可能會出現(xiàn)方面 , 那金屬條和木塊誰更硬 一些(用壓、捏、折的方法都不易區(qū)分它們的軟硬) ②提出:判斷一種材料是否比另一種更堅硬 ,可以用刻劃的方
6、法,若能在另 一種材料表面劃出痕跡 , 就表示它比較硬 , 反之則可能硬度相同或較小。 ③學生嘗試用木頭在金屬上刻劃或金屬在木頭上刻劃 , 看怎樣做能劃出痕 跡。 3.比較木頭、金屬、塑料的軟硬 ①如果再給你一種材料:塑料,它們的軟硬又會是怎樣的?(學生猜測) ②可以怎樣檢測它們的軟硬? ③怎樣做到有序地觀察?(出示書 P48的記錄表) ④實驗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再適當補充 ,出示活動 題方) 活動提示: ⑴依次選擇其中一種材料 , 分別去刻劃另兩種材料的平面處。 ⑵用力適度 , 并盡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劃時用力大小相同。 ⑶能劃出刻痕的,在記錄表格內打
7、,不能劃出刻痕的,在記錄表格內打 “X”。 ⑷要求每個人都操作一次 , 并且注意不要劃傷手指。 ⑸根據(jù)我們觀察到的結果 , 將木頭、紙、金屬和塑料按硬度從大到小的順序 排列?哪種材料最硬? 二、認識金屬 說說周圍的物品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金屬? 為什么用金屬不用其它材料(根據(jù)學生的舉例 , 出示材料開展實驗) 1.易傳熱 將大小相同的木條、塑料和金屬條同時放入熱水中 , 過一段時間 , 用手摸一 摸哪一種材料最熱? 2.能導電 教師演示 , 將木條、塑料、金屬條分別接入電路檢測器 , 觀察電燈泡是否發(fā) 亮? 3.延展性 試著用榔頭輕輕敲打銅絲 , 觀察銅絲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8、? 4.有金屬 用砂紙磨擦鐵釘、磨擦部位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三、飲料罐的故事 1.組織學生閱讀第 50 頁 , 了解一個飲料罐的生產過程 2.討論 ①鋁片之所可以做成飲料罐 , 主要利用了金屬的什么性質? ②在易拉罐的制作過程中 , 要消耗哪些資源 , 會產生哪些問題? ③我們怎樣合理使用消費金屬材料?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第 3 課 比較柔韌性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 , 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 能力。 2.柔韌性是指物體在受力度形后 , 不易折斷的性質。 過程與方法: 1.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
9、 , 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材料的不同物理 特性。 2.選擇適當?shù)脑~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發(fā)展對物質世界的探究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材料循環(huán)使用 , 節(jié)約資源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用簡單測量方法比較材料的柔韌性。 【教學難點】 選擇適當?shù)脑~語定性描述金屬的特征。 【教學準備】 學生(每小組): 1.一套寬度、厚度一樣的塑料、不銹鋼、木頭尺(每種材料的一端打一個 孔) 2.一套寬度、厚度不一樣的塑料、不銹鋼、木頭做成的物品。 3.測量彎曲度的“ T 字”尺一把。 4. 50 克鉤碼一個 , 回形針一個。
10、老師:同樣寬度、厚度的粗塑料條、木條各一根 , 兩桶水。 【教學過程】 一、柔韌性的認識 出示兩根長度、厚度和寬度一樣的塑料條和木條。 師:請兩位同學上來各取一根 , 分別去取同樣重的兩桶水 , 觀察塑料條和木 條的變化情況。 兩名學生上來演示 , 其它同學觀察 , 然后匯報觀察到的情況(木條斷 , 塑料條 沒有斷;塑料變了 , 沒有斷 , 木條先是彎了 , 最后斷了) 老師指出:我們把像剛才這樣塑料條受力變形后 , 不易折斷的特點叫做柔韌 性。 二、比較 3 種不同材料的柔韌性 1.提供三種物體 , 找一找它們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頭、塑料、不 銹鋼) 2.用自
11、己的方法來比較它們的柔韌性 , 并把比較的結果排一排序(提示學 生材料不要弄斷) 3.學生匯報比較結果 , 當各組意見分歧時 ,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比較的材料由于 寬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 , 這樣比較它們的柔韌性是不公平的。 4.教師出示寬度、厚度相同的木條、塑料條、不銹鋼條 , 問:可以怎樣研 究它們的柔韌性? 5.學生小組討論、匯報 , 教師引導 , 最后邊小結邊演示操作步驟: ⑴把木條、金屬條、塑料條放在桌面上 ,一端用手壓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 厘米 , 用回形針掛上鉤碼 , 觀察它們的前端彎下去了多少。測量材料前端彎下的 距離時 , 眼睛要平視。 ⑵分別測量木條、金屬
12、條、塑料條伸出桌面 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 前端彎下的距離 , 把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6.學生分組實驗后匯報實驗情況。 三、認識塑料 1.我們的生活學習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2.出示各種塑料制成的物品圖片 , 觀察后思考:這些塑料制品分別是利用 了塑料的什么特性 , 并把觀察和思考的結果記錄在氣泡圖上。 四、討論了解塑料的循環(huán)使用 1.閱讀教科書 , 說說你了解了些什么? 2.出示“可回收標志” , 認識可回收標志。 3.討論:我們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第 4 課 它們吸水嗎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
13、以用來描述材料 , 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 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對水的滲透能力 , 與材料的組成和結構有關。 過程與方法: 1.用觀察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 , 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材料的不同物理特 性。 2.選擇適當?shù)脑~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發(fā)展對物質世界的探究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材料循環(huán)使用 , 節(jié)約資源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用觀察的方法比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學難點】 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吸水性與材料的組成和結構有關。 【教學準備】 學生(每小組): 1.大小、厚度盡量相同的紙片、
14、塑料片、鐵片、木片(紋理較疏松的)各 一片;稀釋的紅墨水、滴管。 2.放大鏡、餐巾紙、鉛畫紙。 3.浸泡好的廢報紙、筷子、棉布 老師:古代造紙的錄像。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小游戲:各取所需 具體規(guī)則:教師出示木頭、紙、鐵、塑料 , 讓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材料 , 并簡單說明理由。具體情境設置舉例:做一個杯子、擦去桌上的水、造一艘 船…… 導語:剛才同學們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了不同的材料 , 我們認為 , 不同材料遇 到水的反應是不一樣的 , 我們把材料對水的滲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這節(jié)課 讓我們來研究材料的吸水性吧。 二、誰更容易吸水 1.出示大小、厚度盡量相同
15、的紙片、塑料片、鐵片、木片(紋理較疏松 的)各一片 , 猜一猜 , 誰更容易吸水 , 為什么這樣想?把猜測結果記錄在實驗記錄 單上。 2.怎么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呢?出示稀釋的紅墨水、滴管 , 我們請這 兩位朋友來幫忙 , 你們打算怎么做?(學生小組設計實驗 , 只要求簡單設想) 3、教師補充觀察、實驗要點: ① .實驗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盡量保持相 同。 ② .從側面觀察水滴的變化,既要觀察水滴的變化,也要關注材料遇水部分 的變化。 ③ .注意記錄,可以用圖畫和語言相結合,來描述觀察到的觀察。 ④ .根據(jù)觀察到的現(xiàn)象把四種材料按吸水性從強到弱排序
16、??斓男〗M思 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關? 4.學生分組實驗后匯報。 可預期的發(fā)現(xiàn): ①.紙的吸水能力最強、木頭次之、塑料和鐵最弱。 ②.紙和木頭都能把水吸到內部,它們的表面比較粗糙,可能中間有空隙。 三、紙的觀察 1.提供放大鏡、餐巾紙、鉛畫紙。 導語:紙的吸水性最強 , 有些同學猜想紙的中間可能有空隙 , 是不是這樣 呢?讓我們更仔細地來觀察兩種紙吧。 2、我們可能用什么方法進行更深入的觀察呢?進行觀察方法的指導(可以 折、撕、揉、用放大鏡看、放到水里泡一泡……)教師應提醒學生注意觀察的 順序。 3、小組觀察后全班交流。學生可能會說出許多紙的特點 , 均應給予肯
17、定 , 要 注意將學生的關注點引向紙的纖維和結構上去。 4、我們在鉛畫紙和餐巾紙里都發(fā)現(xiàn)了纖維 , 紙的纖維是怎么樣的呢?我們 可以把紙放入水中 , 輕輕攪拌一下 , 進行觀察。(學生觀察懸浮在水中的紙纖 維) 四、介紹造紙術 導語:現(xiàn)在我們已經知道 , 紙是由許多纖維組成的。但不知道同學們了解過 沒有 , 世界上第一張紙正是由我們人造出來的呢!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 一 , 我們來看一看古人是怎樣造紙的 , 想想跟我們今天的研究有哪些相關的地 方。 播放古代造紙的錄像。 說說古人造紙與我們的研究所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纖維) 五、我們來造一張紙 1.有沒有興趣用
18、短纖維來造一張紙呢?出示造紙方法。 2.出示浸泡好的廢報紙。學生動手造一張紙 . 3.觀察:我們造的紙是怎么樣的?與我們使用的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 處? 相同:都由纖維組成 , 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厚薄、疏密、紙纖維疊加的方式等。 4、我們能造一張厚薄均勻一些的紙嗎?紙也有不同的種類 , 它們的用途也 各不相同。 六、課堂小結: 1、通過對紙的研究 , 我們明白了材料的吸水性與什么有關了嗎? 2、用過的紙還能再利用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用過的紙?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第五課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 , 如硬度
19、、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 能力。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 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構成的材料有 關。 過程與方法: 1、用簡單實驗的方法檢測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 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材料的不同物 理特性。 2、選擇適當?shù)脑~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發(fā)展對物質世界的探究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保護森林、珍惜自然資源的意識。 【教學重點】 用簡單實驗的方法檢測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 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材料的不同物理特 性。 【教學難點】 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 并具備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質 的能力。
20、 【教學準備】 學生分組器材: 1、大小不同、形狀不同的金屬塊、木塊和塑料塊各兩種(實心)。 2、水槽 1 只 , 裝半水槽水。 【教學過程】 一、導課 談話導入:通過前幾課的探究 , 我們已經知道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韌度、吸 水性各不相同 , 它們在其它方面還有不同的特性嗎?這節(jié)課我們將把不同的材料 放入水中 , 看看它們的沉浮狀態(tài) , 有興趣嗎? 二、沉浮實驗 1. 出示金屬塊、木塊和塑料塊各兩種(實心) , 認一認 , 它們是由什么材料 做的。 2. 小組內猜一猜 , 如果把它們放入水中 , 哪些會沉 , 哪些會???填寫實驗記 錄單(沉可用“ 表示,浮可用“ T”
21、表示),并進行全班交流,關注有爭議的 物體。 3. 實驗方法指導:將物體放到水中央再放手 , 如果物體向下碰到水槽底部 我們可以說它在水中是沉的 , 如果物體不能碰到水槽底部 , 我們可以說它在水中 是浮的。 4. 分發(fā)水槽 , 小組實驗 , 每種物體可多試幾次 , 注意做好記錄。 5. 全班匯報交流 , 形成階段性認識:像金屬這類材料制成的物體在水中容易 沉 , 像木頭、塑料這類材料制成的物體在水中容易浮。不同材料的沉浮也不同。 三、認識木頭 1 、導語:木頭是一種在水中很容易浮的材料 , 它還有很多其它的特性 在我們的生活中被廣泛運用 , 接下去我們來進一步認識木頭這種材
22、料。 2 、我們周圍有哪些木頭制成的物品?這些物品有什么特點? 3、從這些物品中 , 我們發(fā)現(xiàn)木頭具有哪些特性?小組合作 , 填寫氣泡圖。 4、介紹一棵樹成材的過程 , 當前森林資源的狀況。說一說我們應該怎么 做。 四、課堂小結 1、回憶本單元的收獲。 (掌握了研究物體硬度、柔韌性、吸水性、沉浮情況的方法 , 比較深入地了 解了金屬、塑料、紙、木頭這幾種材料。 2、結語:我們人類是充滿智慧的 , 我們除了發(fā)現(xiàn)并利用了許多天然材料之 外 , 還會人工制造一些材料 , 以滿足我們生活生產的需要 , 下節(jié)課 , 我們將繼續(xù)研 究一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第六課 磚和陶瓷 【教學
23、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 , 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 能力。 2、磚和陶瓷各具有不同的特性 , 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用途。 3、人工材料在制作過程中會經歷變化 , 改變材料的性能。 過程與方法: 將學習到的知識與技能應用于新的環(huán)境。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發(fā)展對物質世界的探究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 【教學重點】 運用學到的知識與技能自主探究磚和陶瓷的物理特性。 【教學難點】 人工材料在制作過程中的變化及磚和陶瓷的區(qū)別。 【教學準備】 學生分組器材: 1、磚與陶瓷各一小
24、塊 , 一枚鐵釘、一杯水、一個滴管。 2、制作磚和陶瓷的兩種黏土各一小份。 【教學過程】 一、導課 談話導入:這節(jié)課 , 我們要運用前幾節(jié)課掌握的探究方法來研究兩種人工材 料。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 , 對同學們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 二、磚和陶瓷 1. 出示建筑工人砌墻的圖片、各種陶瓷制品的圖片。這些都是由什么材料 制成的? 2. 在我們的生活中 , 哪些地方用到了磚和陶瓷? 三、研究磚和陶瓷的性質 1.導語:我們知道 ,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 , 磚和陶瓷又有些怎么樣的特 性呢?讓我們展開對磚和陶瓷的探索之旅吧。 2.同學們想研究磚和陶瓷的哪些特性呢?想怎樣進行研究呢
25、?需要什么工 具呢?(簡單回憶對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能力的檢測方法和所 需實驗器材) 3.分發(fā)磚與陶瓷各一小塊 , 一枚鐵釘、一杯水、一個滴管。分小組進行自 主探究 , 提醒學生做好實驗記錄。 注意:教師要充分觀察學生的探究情況 , 對學生本單元的學習情況作出初步 評價。 4.匯報交流?,F(xiàn)在我們能比較詳細地描述一下磚和陶瓷了嗎?提倡先填一 填氣泡圖 , 整理自己的觀察實驗所得 , 再來進行描述。 四、黏土的變化 1.我們知道磚和陶瓷是人工材料 , 它們又是怎么來的呢?課件展示磚和陶 瓷的制作過程。 3. 了解了磚和陶瓷的制作過程,同學們有什么想法和疑問?(①黏
26、土是松 軟的,燒過后就變得很堅硬,它的變化非常大。②都由黏土燒制而成,為什么很多 特性不一樣?) 3.分發(fā)制作磚和陶瓷的兩種黏土各一小份 , 進行觀察比較。 4.匯報小結:燒制磚和陶瓷的黏土有很大的不同 , 燒制的過程中 , 也有許多 不同之處 , 這就導致了磚和陶瓷有了許多不同的特性。 五、課堂小結 1.磚和陶瓷是人類了不起的發(fā)明 , 但是磚和陶瓷的生產都需要消耗大量的 黏土、煤和其他燃料 , 會對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破壞。 2.我們還知道哪些材料?關注我們身邊的材料 , 課后做個小調查。 第七課 給身邊的材料分類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物體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
27、, 我們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 料。 2.物體可以根據(jù)構成它的材料的性質來描述 , 也可以根據(jù)這些性質來區(qū)分 一組物體或材料。 過程與方法: 1. 根據(jù)可觀察到的特征和性質 , 對物體和材料進行描述和分類。 2. 將學習到的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運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3. 通過回顧和反思 , 不斷完善自己的原有認識。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發(fā)展探究物質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回顧和反思 , 不斷完善自己對材料的認識。 【教學難點】 把物體和材料聯(lián)系起來 , 會從物理特性的角度看待物體和材料。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搜集可再利用材料的資料。 2. 教師準
28、備各種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圖片 , 自制復合紙(在普通紙外面用 塑料薄膜覆蓋起來)一份。 【教學過程】 一、給我們生活中的物品分類 1. 出示各種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圖片。小組合作 , 根據(jù)各種物體使用材料 的不同進行分類 , 填入書本 P61 表中。 2. 匯報交流并進行小結: ①不同物體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 , 材料的不同特性決定了它們不同的用 途。 ②同一物品的不同部位可能由不同的材料制成 , 這也是根據(jù)使用要求和材料 特性造成的。 二、對所學過的材料按物理性質進行總結歸納 1.出示表格。這些是我們這單元研究過的材料 , 它們都有哪些特性呢?我 們來進行一次盤點
29、總結。 2.小組填寫表格(在水中沉還是浮用“ 或“ T”表示 ,其它部分用 或“X”表示。 3.匯報交流 , 注意不同材料之間的橫向比較。 三、材料與環(huán)境 1.我們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 , 像木頭、黏土、棉花、皮革等 , 這些材 料我們可以直接使用 , 根據(jù)它們各自的特性制成相應的物品;有的是人工制造的 材料 , 像塑料、磚、陶瓷和橡膠等 , 人們把自然界里的物質進行加工 , 使它們具備 了我們需要的一些特性 , 再拿來使用。說一說你知道哪些天然材料 , 哪些人工制 造的材料。 2.有些材料可以回收后再利用 , 有些材料卻不能 , 課前同學們搜集了關于可 再利用材料的資料 , 和全班同學來分享一下吧。 學生介紹自己搜集的資料。 小結:可再利用的材料可以大大節(jié)約資源 , 又可以減少廢棄物對環(huán)境的污染 在功能差不多的情況下 , 我們應提倡使用可再利用的材料制作的物品。 四、進一步了解材料 , 拓寬視野。 1. 閱讀資料庫:“材料的發(fā)展歷史”及“復合材料”。 2. 展示自制復合紙 , 建議學生課后進行復合紙與普通紙的對比研究。 3. 這一單元結束了 , 我們對材料的研究卻還沒有結束 , 建議大家課后對自己 感興趣的有關材料的問題展開探索 , 我們一定能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 16 / 16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