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三首》教案 (2)部編版.docx
《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三首》教案 (2)部編版.doc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三首》教案 (2)部編版.docx(3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17古詩三首》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亦、宜”等7個生字,正確書寫“斷、楚”等13個生字,認識多音字“抹、磨”。正確讀寫詩句中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古詩。默寫《望天門山》。 3.體會詩詞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培養(yǎng)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教學難點是體會詩文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斷、楚”等5個生字,正確讀寫詩句中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理解詞義句意,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讀懂詞句意思,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 3.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相結(jié)合,理解詩意,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語文。 4.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了解詩人及寫作背景、揭示課題。 1.在以前的學習和閱讀中,同學們一定積累了很多古詩。現(xiàn)在,我們來背誦古詩,好不好?學生自愿背誦李白的古詩。(5首) 2.同學們朗誦得真熟練,感情也很豐富。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板書:李白)關(guān)于李白,你了解多少? 3.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 4.教師評議。 (課件出示2)李白(701-762),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他一生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quán)貴的詩歌,現(xiàn)存近萬首詩,他的詩以磅礴雄偉的氣勢、熾烈奔放的情感、豐富奇麗的想象、大膽驚人的夸張、清新自然的語言,創(chuàng)造出了瑰麗多彩的藝術(shù)形象,達到了“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shù)效果,被稱為“詩仙”。 5.學生閱讀資料,教師談話導(dǎo)課:是啊,李白是中國唐代一位非常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為主。詩風雄奇豪放。他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漫游中度過的。25歲的時候就懷著濟世安民的雄心壯志離開了家鄉(xiāng)前去洞庭湖游覽,接著又興致勃勃地乘船順江東下,在經(jīng)過安徽省縣的東、西梁山時。被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望天門山》。(板書課題:望天門山)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望天門山》(齊讀)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剛才讓老師領(lǐng)略了你們扎實的語文基本功,現(xiàn)在再 去過難關(guān),有信心嗎?(課件出示3)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大家喜歡這首詩嗎?那就趕快自己讀一讀吧,注意讀準字音,待會兒老師檢查,看誰讀得好。 3.你們剛才的表現(xiàn)也激起了老師的表現(xiàn)欲,我也要讀一讀。(師范讀)現(xiàn)在你們是否也想讀?你覺得我哪里讀得不錯,欣賞我的,你可以學習我的,如果你有自己的獨到的見解,你就讀出你自己的感覺。 4.指名讀,大家注意聽他字音讀準了沒有。指名點評。 (課件出示4:生字) dun chǔ zh ɡū fān 斷 楚 至 孤 帆 (1)注意讀準翹舌音“楚、至”,前鼻音“斷、帆”。 (2)識記生字: 你是如何識記這些生字的? 換一換:“繼”換掉“纟”,加上“斤”,就是“斷”;“定”換掉“宀”,加上“林”,就是“楚”;“狐”把“犭”換成“子”,就是“孤”。 減一減、:到—至,變成“至”。 加一加:“巾+凡=帆”。 5.男生來讀讀。女生來讀讀。全班一起讀。 6.有人說:一首詩就是一幅畫。如果說這首詩就是一幅畫,那畫里都畫了些什么呢?再去讀讀、找找、畫畫。 7.學生發(fā)言,教師小結(jié)。 (課件出示5)天門、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三、小組合作,再讀學習。 1.為了把課文讀得更好,老師建議大家再來讀課文。可以對照注釋和查閱的資料來理解詩句的意思。理解了詩意后,再來讀課文,相信大家會讀得更出色。 2.(課件出示6、7) (1)天門山:位于安徽省縣與市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天設(shè)的門戶,天門由此得名?!督贤ㄖ尽酚浽疲骸皟缮绞癄顣詭r,東西相向,橫夾大江,對峙如門。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東梁山,總謂之天門山。” (2)中斷:江水從中間隔斷兩山。 (3)楚江:即長江。因為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 (4)開:劈開,斷開。 (5)至此:意為東流的江水在這轉(zhuǎn)向北流。一作“直北”?;兀夯劁?,回轉(zhuǎn)。指這一段江水由于地勢險峻方向有所改變,并更加洶涌。 (6)兩岸青山:分別指東梁山和西梁山。 (7)出:突出,出現(xiàn)。 (8)日邊:天邊。 (9)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遠遠望去,仿佛來自日邊。 3.個人自學開始。 4.小組交流學習收獲。 四、合作探究,品讀詩句。 (一)學習前兩句詩。 1.(課件出示8)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有關(guān)圖片) 2.指名讀一讀前兩句。 3.引導(dǎo)想象:楚江即長江,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流經(jīng)古代楚國的這一段叫楚江,終點在天門山,天門山以東是吳國,流經(jīng)吳國的長江段,叫吳江。天門山高、俊秀、險,詩人寫到天門山猶如被江水沖擊而隔斷似的。 4.(1)指導(dǎo)學生觀看水流撞擊到山石上,激起回旋,形成洶涌的波濤的情景?!氨趟畺|流——至此回”,師一邊讀一邊用動作演示。 (2)指名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這種情景。 (3)從這兩句我們可以體會出江水怎么樣?(水勢湍急、激蕩回旋) 5.我們應(yīng)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 (1)指名讀,生點評優(yōu)點或缺點 (2)教師范讀,學生聽老師讀,注意哪里有停頓,哪些詞是重讀的。 (3)學生練習,再指名讀。 (4)女生讀、男生讀、齊讀。 (二)學習后兩句詩。 1.談話過渡:這么壯美的景色,詩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詩人是在船上看到的:兩岸青山------相對出) 2.(課件出示9)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相關(guān)圖片) 3.學生觀察,暢談感受。(指示學生看順流而下的小船,站在船頭的詩人。) 4.全班交流,教師小結(jié):詩人用詞多么精妙啊,一個“出”字把山給寫活了。 5.這青山仿佛是要出來迎接自己一樣,詩人的心情怎樣呢?(高興、激動、自豪) 6.指導(dǎo)朗讀:李白在高大的天門山面前,絲毫沒有感到自己的渺小,自己雖從遙遠的天邊來,卻有這青山專程相迎,這又是多么豪邁呀!讓我們齊讀后兩句。 (三)再讀悟情。 1.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體會和感受再把詩讀一讀,看看詩中都描繪了哪些色彩鮮明的景物?(課件出示10)(青山 碧水 白帆 紅日) (板書:青山 碧水 白帆 紅日) 2.同學們都有一雙慧眼,你們看,青的山、綠的水、白白的帆、紅紅的太陽,構(gòu)成了一幅多么精美的圖畫呀!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3.作者在詩中還用了六個動詞,使得山水景物呈現(xiàn)出躍躍欲出的動態(tài),描繪了天門山一帶的雄奇闊遠。同學們再讀讀古詩,看作者用了哪六個動詞?(斷、開、流、回、出、來)(板書:斷 開 流 回 出 來) 4.同學們,詩歌感動人心的藝術(shù)魅力不僅在于寫景如畫,更在于借景抒情,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呢?(熱愛祖國大好河山) 5.請同學們帶著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滿腔的愛一起朗誦。 五、合作朗讀,升華情感。 1.談話引讀:浩浩的長江水啊,咆哮著奔騰向前,像一頭猛獸一樣撞開了天門山,洶涌澎湃的江水撞擊在巖石上,形成了巨大的回旋。(男生齊誦: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2.談話接讀:一只輕快的小帆船從遠處的紅日之下順流而來,它越駛越近,巨人一樣挺立的天門山也越來越清晰地撲進我的眼簾。(女生齊誦: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3.眼前壯麗的山河不禁激發(fā)了詩人報效祖國、建攻立業(yè)的雄心壯志。他滿懷希望,滿懷激情地吟誦著——(指名讀詩) 4.想象一下,此時的你也和詩人一起站在順流而下的小船上,眼前的景色怎不讓你激動,你也情不自禁地吟誦著——(生齊誦: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五、感情朗讀,指導(dǎo)背誦。 1.同學們,這么好的一首詩,你們想不想背下來?試試看。(學生配樂感情朗誦。) 2.誰愿意上前面背給大家聽?(指名配樂朗誦。) 3.我相信同學們都能背下來。請同學們站起來,面向聽課的老師,讓我們用激情的朗誦表達出詩中的情。 4.全班一起朗誦。(配樂) 六、學習生字,指導(dǎo)書寫 (課件出示11)斷 楚 至 孤 帆 1.鏈接前置性學習,反饋學生自主學習情況,小組內(nèi)評價書寫。 2.小組長匯報本組內(nèi)寫的錯別字或不規(guī)范的字。 3.依據(jù)小組長的匯報,重點對以下幾個字進行范寫指導(dǎo)。 “楚”——上下結(jié)構(gòu),書寫時要注意“林”的兩捺都變成了點。下面是橫勾,不是禿寶蓋。 “孤”——左右結(jié)構(gòu),左窄右寬,右邊是個“瓜”,不是“爪”。 “帆”——左右結(jié)構(gòu),第五筆是橫折彎鉤。 4.學生針對易錯的生字再次練寫。 5.展示學生作品。 6.過關(guān)評價。 七、總結(jié)拓展,積累運用。 李白一生熱愛大自然,游歷了許多名山大川,因此,也寫下了大量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的詩,你們想一想,我們曾學過李白的哪一首詩也是抒發(fā)了這種感情?(《望廬山瀑布》) 這首詩通過描繪廬山瀑布的壯美景象,抒發(fā)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同學們,我們祖國的江山真是美如畫,歷代詩人都為之陶醉,并留下了許多經(jīng)典之作,像這種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詩不僅李白寫過,其他詩人也有很多,請你們回去后繼續(xù)搜集背誦,看誰背得多! 【設(shè)計意圖:運用多媒體課件介紹作者李白,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設(shè)計意圖:鼓勵學生多種方法識記生字,體現(xiàn)部編版教材多元識字的理念。這是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自覺性,可以提高自學能力。】 【設(shè)計意圖:鼓勵學生結(jié)合課文注釋,理解古詩中字詞的意思。增強理解詞語的能力?!? 【設(shè)計意圖:結(jié)合課文插圖,根據(jù)對詞語的理解,展開想象,理解詩句。訓練學生理解和欣賞詩句的能力?!? 【設(shè)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愛寫字的興趣,教會學生正確的寫字方法。為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打下基礎(chǔ)?!? 【課堂作業(yè)新設(shè)計】 一、根據(jù)古詩內(nèi)容完成填空。 1.《望天門山》是 代詩人 所作,人稱 ,他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的詩篇,我知道的還有《 》 《 》 。 2.這首詩通過 、 、 、 、 、 六個動詞,讓我們仿佛看到了 的美景。 3.本詩第一句中 一詞寫出了天門山的山勢奇險;一、二句中 、 兩個字寫出了長江沖決一切奔騰向前的水勢;二、三句中 、 寫出了水和山的顏色美。 二、請按下列提示從詩中找出相應(yīng)的句子。 1.使人聯(lián)想到佳木蔥蘢的句子: 2.使人聯(lián)想到清江如練的句子: 三、課外拓展。 古往今來,人們用美好的語言贊美祖國的大好河山。如寫山的“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寫水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你還能找出描寫美好河山的詩句嗎? 參考答案: 一、1.唐 李白 詩仙 望廬山瀑布 早發(fā)白帝城 2.斷 開 流 回 出 來 天門山 3.中斷 開 流 二、1.兩岸青山相對出。 2.碧水東流至此回。 三、示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板書設(shè)計】 望天門山 青山 碧水 白帆 紅日 斷 開 流 回 出 來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 一、以學定教,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由學生背誦最喜歡的古詩引出今天要學的詩,然后,安排自學,讓學生有獨立思考、小組合作、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強調(diào)學生的積極參與,鼓勵學生學生查閱工具書、查閱資料理解詩意,給學生創(chuàng)建自讀自悟的機會。在交流收獲中,變單純的“師教生”為“生生互學,生生互補”,從而讓學生自主的學習,自悟、自得。 二、 與此同時,我以讀為本,把讀和理解、讀與想象等有機結(jié)合,并不斷提高讀的要求,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學習理解地讀,投入感情地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直至會背誦,使學生在讀中感受詩詞的想象力,領(lǐng)悟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凝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老師舍得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自由練讀”,讓讀得不夠的學生再讀,重視了群體活動,同時也注意到了學生的差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 不足之處:在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引導(dǎo)學生學會文中的生字,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chǔ)上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應(yīng)該運用各種方法去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因勢利導(dǎo)地引導(dǎo)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并鼓勵學生不受詩句約束,大膽想象。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文中“亦、宜”等3個生字,會寫“飲、初”2個生字,認識多音字“抹”。了解詩句的大概內(nèi)容。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能背誦。訓練學生自我感悟詩句意思的能力。 3.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前搜集有關(guān)古詩內(nèi)容及詩人的資料,搜集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 【教學過程】 一、欣賞美景,揭示詩題。 1.同學們?nèi)ミ^西湖嗎?(如果有去過的,請學生做簡單介紹。)這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走進如詩如畫的西湖。 2.鼓勵學生用自己積累的詞語說說欣賞西湖十景給自己留下的印象。(美景如畫、風景優(yōu)美、如詩如畫、山清水秀、美不勝收、人間仙境……) 3.談話揭題:同學們,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人們把杭州西湖比作人間天堂,是因為那里風景優(yōu)美、氣候宜人,所以從古至今有好多的文人墨客吟詩作畫來贊美它。今天我們來學習宋代詩人蘇軾描寫西湖的古詩。板題:(課件出示13)《飲湖上初晴后雨》,學生齊讀課題。(板書:《飲湖上初晴后雨》) 4.(課件出示14)簡介作者: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 蘇軾特別喜歡西湖,他第一次來到杭州就覺得這里特別熟悉,幾乎成為了他的第二故鄉(xiāng),他在杭州兩次做官,像愛自己的家一樣治理杭州,西湖在當時也會遇到污染的問題,他在西湖興修水利,建起了“蘇堤”和“三潭映月”兩道獨特的景觀。 二、鼓勵交流,理解詩題。 1.(課件出示15)《飲湖上初晴后雨》,學生齊讀。 2.小組交流:通過讀題目,你讀懂了什么呢? 3.代表發(fā)言,師生評議,教師小結(jié): (1)知道了天氣:先是晴天,后來下雨了。 (2)知道了地點:西湖的小舟上。 (3)知道了詩人在做什么:飲酒聊天,欣賞美景。 4.談話激趣:詩人蘇軾曾經(jīng)在杭州做過地方官員,他非常喜歡西湖,經(jīng)常到西湖來觀賞美景,有一天,他和朋友乘坐游船蕩漾在西湖上,一邊飲酒聊天,一邊欣賞西湖美景,剛開始的時候是陽光明媚,后來忽然下起了雨??吹竭@奇妙的景象,蘇軾詩興大發(fā)寫下了這一首千古流傳的美妙詩篇——《飲湖上初晴后雨》。。 三、學習字詞,明確節(jié)奏。 (課件出示16)突出顯示“飲”“初”“亦”“抹”“宜”。 1.大詩人蘇軾筆下的西湖到底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把朗誦詩句,借助拼音學會詩中的生字,把生字讀正確。 2.生自由朗讀。 3.檢查學生朗讀情況。 (1)課件出示詩句。 ①指名多個學生朗讀,師生評議。 ②指導(dǎo)生字: yǐn chū y mǒ y 飲 初 亦 抹 宜 指名讀,教師領(lǐng)讀,提示讀音: “亦、宜”整體認讀音節(jié),“飲”前鼻音?!澳ā笔嵌嘁糇?,在文中讀mǒ,組詞“涂抹”;還有一個讀音是mā,組詞“抹布”。 ③識記生字 熟字加偏旁:飲=欠+饣 初=刀+衤 宜=且+宀 減一減:跡-辶=亦 4.再把整首詩連起來讀一讀,根據(jù)學習古詩的經(jīng)驗在課本上標出這首詩的節(jié)奏。 教師巡視,個別指導(dǎo)。(課件出示17)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板書:《飲湖上初晴后雨》古詩) 5.指名讀,提示要讀出詩的節(jié)奏、韻律。教師范讀,學生齊讀。 四、品讀詩句,理解大意。 1.小組交流積累的學習古詩的方法。 2.代表發(fā)言,教師小結(jié):看課本注釋、看課本插圖、讀古詩題目、讀古詩詩句、查字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搜集資料…… 3.引導(dǎo)理解: (1)詩人在這首詩中寫了西湖怎樣的美景? (2)晴、雨時的西湖有什么不同的景象? (3)欣賞晴雨時的美景,詩人有怎樣不同的感受? 4.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閱讀理解古詩。 五、細讀詩句,交流探究。 (一)賞讀“水光瀲滟晴方好”。 1.“瀲滟”是什么意思?(瀲滟:波光閃動的樣子。)你是怎么知道的?(看課本注釋知道的。) 2.“瀲滟”讓你想到了哪些詞語?(波光粼粼,波光閃閃,波光閃動,湖水蕩漾,浮光躍金,湖水耀金……) 3.是什么讓西湖水面出現(xiàn)“瀲滟”的景象?(是陽光和微風讓西湖水面出現(xiàn)“瀲滟”的景象。)這也讓我們了解到當時的天氣是怎樣的?(晴天。) 4.面對這樣美麗的西湖美景,請你用一個字來抒發(fā)自己心中的贊嘆。(好、美、妙、奇……)詩人怎么表達自己的感情的?(方好。) 5.“方”在這里是什么意思?(正當,恰好。)你是怎么知道的?(查字典。)“晴方好”又是什么意思?(方好:正好,正顯得美。) 6.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句子的意思?(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特別美。) 8.鼓勵學生感情朗讀,讀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二)賞讀“山色空蒙雨亦奇?!?.正當詩人和朋友陶醉在這陽光明媚鮮艷中水光山色的西湖美景中時,忽然天氣發(fā)生了變化,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語說說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雨) 2.用上課文中的詞語說說,雨中的景色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山色空蒙。) 2.“空蒙”是什么意思?(空蒙:霧氣迷蒙,景物若隱若現(xiàn)。)你是怎么知道的?(看課本注釋知道的。) 3.“空蒙”讓你想到了哪些詞語?(朦朦朧朧、云霧迷漫、隱隱約約、若隱若現(xiàn)……) 4.面對這樣美麗的西湖美景,請你用一個字來抒發(fā)自己心中的贊嘆。(奇……)詩人怎么表達自己的感情的?(亦奇。) 5.“亦”在這里是什么意思?(也。)你是怎么知道的?(查字典。)“亦奇”又是什么意思?(亦奇:也顯得非常奇妙。) 6.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句子的意思?(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 7.鼓勵學生感情朗讀,讀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三)個性賞讀——晴雨西湖。 1.晴天時西湖很美,雨天時西湖也美。我們怎樣才能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晴雨時西湖不同的美呢?(注意停頓、重音、有感情……) 2.生自由練讀 3.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1)為了表現(xiàn)不同情況下的美把“水光瀲滟”和“山色空蒙”讀重音。 (2)因為是晴天和雨天兩種不同的天氣造成了西湖兩種不同的美,所以把“晴”和“雨”讀重一點。 (3)把“方好”和“亦奇”讀得重,讀出作者的感受。 4.指名朗讀,師生評議,教師范讀,學生自由讀,學生齊讀。 (四)賞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1.談話過渡:晴天的西湖,陽光照耀下,水波粼粼,波光艷麗;雨天的西湖,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面對這么奇妙的景色,你要用什么詞語來比喻它呢?(美麗的畫卷、人間仙境等。) 2.詩人蘇軾是用什么來比喻西湖的?(西子)你從怎么知道的?(讀詩:欲把西湖比西子。) 3.課件出示圖片和文字資料,了解西子:西子指西施,它是春秋時期越過的美女。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huán)并稱四大美人。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傳說西施在河邊洗衣,魚兒看到西施的美貌以后都忘記了游動,沉了下去。 4.詩人蘇軾是怎樣贊美西施的?(淡妝濃抹總相宜。) 5.“淡妝”是什么意思?(素淡的妝容。)“濃抹”是什么意思?(濃重華麗的打扮。)“相宜”什么意思?(合適)“”總相宜(都非常合適。) 6.作者寫這句詩只是為了贊美西施嗎?(不是,是在借西施來贊美西湖。意思是說西湖的晴天就如同西施濃抹,雨天就如西施淡妝,不管晴天雨天的西湖景色都很美。) 7.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若把西湖當作是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么合適,美妙多嬌。) 8.指導(dǎo)朗讀:讀出作者對西湖的的贊嘆之情。 六、指導(dǎo)寫字,規(guī)范書寫 (課件出示18:生字田字格課件)飲 初 1.讀準字音,指導(dǎo)寫字。 師范寫指導(dǎo): “飲”左窄右寬,第二筆是橫勾,第三筆是 豎提,撇要注意避讓,捺可舒展。 “初”左窄右寬,左邊是“衤”,不是“礻”。 2.筆順記憶生字筆順,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學生描紅書中生字,仿影、臨寫。 3.教師巡視并進行寫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靜,一筆一畫寫端正。 4.投影展評,進行寫字修正。 七、總結(jié)延伸,背誦積累 1.蘇軾在一天之中同時領(lǐng)略了西湖晴雨時的不同的美,他的心情是怎樣的?(激動、興奮、高興……) 2.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心情把整首詩有感情地讀一讀。 3.學生自由朗讀,練習背誦。 4.我國歷代詩人都喜歡以大自然為題材進行寫作,留下了許多千古流傳的詩句和美文,請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搜集閱讀,并和同學一起分享。 【設(shè)計意圖:充分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進入語文學習。多媒體展示西湖美景,可以使學生感受西湖的美麗。通過圖片展示,設(shè)懸來引出課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閱讀文本的欲望?!? 【設(shè)計意圖:交流學習古詩的方法,為自主探究詩句意思做好充分的準備?!? 【設(shè)計意圖:對重難點生字的書寫指導(dǎo),培養(yǎng)學生愛寫字的興趣,教會學生正確的寫字方法。為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打下基礎(chǔ)?!? 【課堂作業(yè)新設(shè)計】 1.默寫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 2.用自己的話寫出這首詩的意思。 3.按要求寫詩句。 (1)詩中寫西湖晴天景色優(yōu)美的句子是: 。 (2)詩中寫西湖雨天景色美好的句子是: 。 4.把這首詩改寫成一篇簡短的小故事。 參考答案 1.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2.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特別美。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當作是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么合適,美妙多嬌。 3.(1)水光瀲滟晴方好。 (2)山色空蒙雨亦奇。 4. 改寫《飲湖上初晴后雨》 一天,蘇軾和他的朋友一起來到西湖劃船、吟詩、喝酒作樂……他當時,晴空萬里,西湖十分美麗,他們盡情地一邊喝酒一邊欣賞著西湖的美麗景色。 在太陽的映照下,西湖呈現(xiàn)出了翠綠的顏色,湖面上波光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特別美。微風把岸邊花草樹木的清香送到船上,是那么讓人心醉…… 他們玩得興致正濃時,天上卻飄下了絲絲細雨。朋友遺憾地要離開時,卻發(fā)現(xiàn)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顯得更加奇妙。蘇軾端起酒杯一飲而盡,連聲贊嘆:“西湖不僅晴天十分美麗迷人,就連雨天也是那么奇妙誘人??!”朋友聽了,若有所思地說:“西湖的美勝過春秋時期越國的美女西施呀!”蘇軾笑著說說:“要是把西湖比做天生麗質(zhì)的絕代美女西施的話,那就太貼切了!西施不管是談雅的裝飾還是濃艷華麗的打扮,都顯得十分美麗。而西湖則是不管晴天還是雨天都顯得很奇特、美麗。” 望著眼前美麗、奇特的景象,蘇軾詩興大發(fā),他乘興寫下了一首絕世好詩“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奔磁d為詩歌提名為——《飲湖上初晴后雨》。 【板書設(shè)計】 飲湖上初晴后雨 ?。ㄋ危┨K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 課堂一開始,我就通過多媒體課件向?qū)W生播放了美麗的西湖視頻,讓學生對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觀的感受,營造了閱讀期待。首先我從詩題入手,通過指導(dǎo)學生的朗讀來進一步理解題意,使學生在情感輪廓上有個大致的方向。隨后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指導(dǎo)后,學生交流讀懂詩的內(nèi)容。在突破詩歌的教學難點,主要抓住“瀲滟”“空蒙”“好”這幾個重點詞,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體會晴天時陽光照耀下的西湖色彩明麗、波光粼粼;而雨中西湖隱隱約約,朦朧、神秘。想象畫面,用語言描繪,感受這首古詩蘊含的美妙的意境。這不僅為后兩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理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也很好地把詩歌的內(nèi)容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對學生想象能力的提高也是有幫助的。 不足之處:這次詩詞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自己過于引導(dǎo),學生想象沒有放開,對后兩句的理解有點困難,有的環(huán)節(jié)時間過于倉促,沒有達到預(yù)定的效果。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本課“庭、未”等4個生字,會寫“鏡、未”等6個生字,認識多音字“磨”,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練習。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學習通過查閱工具書了解相關(guān)資料理解詩句意思。 3.能解釋詩句中帶點詞和詩句的意思,并能寫出本課《望洞庭》一詩所描繪的景色。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背誦比賽,激趣導(dǎo)入。 1.背誦比賽:同學們已經(jīng)讀過很多古詩,現(xiàn)在老師想請大家來背一背自己最喜歡的古詩。 2.學生自愿背誦自己喜歡的古詩,師生評議。 3.教師小結(jié):剛才同學們背誦了很多古詩。同學們背誦的古詩中有寫人的,有寫事的,有寫物的,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同學喜歡寫景的古詩。一千年前的一個秋天,有位詩人經(jīng)過洞庭湖,洞庭的美景令他詩興大發(fā),寫下了一首千古傳誦的詩歌佳作。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一起來學習的《望洞庭》,這位詩人就是唐代的著名的詩人劉禹錫。(板書:望洞庭) 4.簡單介紹作者: (課件出示20)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詩人。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其詩通俗清新,善用比興手法寄托政治內(nèi)容?!吨裰υ~》《柳枝詞》和《插田歌》等組詩,富有民歌特色,為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有《劉夢得文集》。 二、朗讀古詩,生字指導(dǎo) 1.學生自讀全詩。要求是: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對準節(jié)奏。 2.指名朗讀,師生評議,交流節(jié)奏。(課件出示21) 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板書:望洞庭) 3.課件出示本詩的生字。(課件出示22) jnɡ wi m yo yn pn tnɡ 鏡 未 磨 遙 銀 盤 庭 (1)指名讀。 (2)重點強調(diào):前鼻音“銀 盤”,后鼻音“鏡 庭”。 (3)指名小組齊讀生字。 (4)識記生字 你是如何識記這些生字的? 形近字辨析:境一鏡 末一未 搖一遙 很一銀 挺一庭 組詞擴展:磨面 磨坊 盤子 玉盤 (4)全班齊讀。 4.再讀,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詞,來說一說。(課件出示23、24) (1)望:從遠處看。 (2)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3)湖光:湖面的波光。 (4)兩:指湖光和秋月。 (5)和:和諧,優(yōu)美。 (6)潭面:指湖面。 (7)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這里一說是湖面無風,水平如鏡。 (8)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9)白銀盤:形容平靜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10)青螺:這里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5.再讀古詩,小組交流: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課件出示25) (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與明月的清光交相輝映,顯得十分寧靜、和諧;湖上無風,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經(jīng)磨拭的銅鏡一樣。在皓月銀輝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渾然一體,遠望如同銀盤里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 三、再讀古詩,深入探究。 (一)探究交流:湖光秋月兩相和。 1.學生齊讀,思考:從這句詩中讀出了什么? (1)讀出時間:秋天的夜晚。 (2)讀出了當時作者眼前見到的景物:洞庭湖水清澈透明,與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輝映,顯得十分寧靜、和諧。 (3)讀出了“兩相和”中的“兩”是指:湖光和秋月。“和”是指水月澄潔,一片寧靜的氛圍,一派和諧的美。 2.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詩的意思: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與明月的清光交相輝映,顯得十分寧靜、和諧。3.學生自由朗讀,讀出寧靜與和諧的氛圍。 (二)探究交流:潭面無風鏡未磨。 1.學生齊讀,思考:從這句詩中讀出了什么? (1)讀出湖面的樣子:風平浪靜。 (2)讀出了月光下作者眼前見到的景物: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闊湖面,漣漪輕起,波光粼粼。 (3)讀出了精確的比喻:把“潭面”比作“銅鏡”。 2.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詩的意思:湖上無風,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經(jīng)磨拭的銅鏡一樣。 3.學生自由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二)探究交流: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1.學生自由朗讀?! ? 2.互相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 (1)遙望:遠望。點題,可以看出詩人離洞庭湖有一段距離,所以詩的題目是《望洞庭》。 (2)山水翠:山就是指君山。這句詩的意思是遠遠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顏色,就像“白銀盤里一青螺”。 (3)運用比喻的寫法,把洞庭比作白銀盤;把君山比作青螺。 3.自由朗讀,想象詩人描繪的景象。 4.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四、學習新字,指導(dǎo)寫字 1.認讀生字: (1)(課件出示26)鏡 未 磨 遙 銀 盤 (2)認讀生字,重點認讀兒歌中的生字,自讀生字。 (3)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讀帶拼音認讀,去掉拼音認讀。 (4)開火車讀、齊讀。 (5)在田字格中范寫,講解每個筆畫在其中的位置,學生按筆順說說筆畫名稱。 學生互相交流,老師重點指導(dǎo)。 “磨”半包圍結(jié)構(gòu),“廣”寫大,寫長,里面“林、石”注意穿插避讓,寫得扁一些。 “盤”上下結(jié)構(gòu),上長下短。注意“舟”不要寫太長,橫基本壓住橫中線。 (6)老師范寫生字,學生描紅。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樣才能把這些生字寫美觀? (7)展示學生作業(yè),點評優(yōu)缺點。 五、積累內(nèi)化,遷移運用。 1.教師小結(jié):我們一起學習了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七絕《望洞庭》。此詩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yōu)美景色。首句描寫湖水與素月交相輝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繪無風時湖面平靜的情狀,第三、四句集中描寫湖中的君山。全詩極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壯采,通過對洞庭湖高曠清超的描寫,充分表現(xiàn)出詩人的奇思異采,表達了詩人對洞庭湖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2.指名有感情讀背,齊讀,學生自由朗讀。 3.其實寫洞庭湖的詩還有許多,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搜集并閱讀。 【設(shè)計意圖:背誦古詩的形式引入課題,使學生興趣盎然地進入教學情境?!? 【設(shè)計意圖:鼓勵學生自主解決字、詞,交流詩句的意思。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課堂作業(yè)新設(shè)計】 1.默寫古詩《望洞庭》。 2.寫出加點詞語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話寫出.默寫古詩《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3.寫出詩人運用比喻的詩句,并寫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參考答案 一、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二、1.湖面的波光。 指湖光和秋月。 和諧,優(yōu)美。 指湖面。 制作、磨成。這里一說是湖面無風,水平如鏡。 詩句的意思: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與明月的清光交相輝映,顯得十分寧靜、和諧;湖上無風,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經(jīng)磨拭的銅鏡一樣。 2.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銀盤:形容平靜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這里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詩句的意思:在皓月銀輝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渾然一體,遠望如同銀盤里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 3.把洞庭湖面比作銅鏡。 把洞庭湖中的君山比作白銀盤里的青螺。 【板書設(shè)計】 望洞庭 ?。ㄌ疲﹦⒂礤a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dǎo)學生進行學習。 1.展開想象,體會意境。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適當引導(dǎo),借助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根據(jù)詩句展開想象,用豐富的想象使詩句描繪的美景如在眼前。為下面的品讀古詩、理解作者的表達方法打下了基礎(chǔ)。 2.品讀詩句,欣賞美景。通過學生自讀詩句,結(jié)合注釋,欣賞畫面初步理解詩意。然后師生交流,共同品讀,感悟。在教學中,引導(dǎo)學生抓住重點詞語深入探究,課件展示圖片及教師語言渲染幫助學生理解,引導(dǎo)學生想象、體會。學生在教師的引導(dǎo)下層層探究,在層層探究中賞美、悟美。 不足之處:在教學中過分注重引導(dǎo)學生理解感悟古詩的語言文字和聽過語言文字所體現(xiàn)出來的意境,感悟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而忽略了結(jié)合語文教學引導(dǎo)學生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社會,進而對學生進行人與環(huán)境和諧相處的教育。 備課素材 【教材分析】 《望天門山》這首詩是李白第一次經(jīng)過天門山時所作,通過描繪長江流經(jīng)天門山時的壯觀景象及內(nèi)心體驗,贊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表達了詩人樂觀豪邁的情感。 詩人通過一系列動詞“開”“回”“出”“來”,把天門山景物的壯觀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伴_”----展現(xiàn)了楚江不可阻遏的氣勢;一個開字,把澎湃的江流那不可阻擋的氣勢,表現(xiàn)得形神俱足。“回”----展現(xiàn)了江流激蕩的雄姿;一個回字,既映襯出山勢的險峻,又展示了江流的雄姿。由“開”到“回”,互相映襯,互相補充,把長江流經(jīng)天門時的壯觀景象生動逼真、繪聲繪色地表現(xiàn)了出來?!俺觥?---展現(xiàn)了蔚為壯觀的景象;一個出字,把兩山隔江對峙,爭奇斗勝得景象寫活了,給我們展現(xiàn)了蔚為壯觀的動人景象:江水湍急,舟行輕快,兩岸青山雙雙對對出來迎接,真是情意殷殷??!“來”----展現(xiàn)了輕舟飛駛的動態(tài)?!肮路黄者厑怼?,這一句使整個畫面活了起來:山高水險,水流湍急,一葉扁舟,乘風破浪,飛駛而來,令人體察到乘舟人此時此地的暢快之感和愉悅之情。詩人從“日邊來”,帶著滿腔豪情而來。 這首詩融情于景,詩中有畫。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練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所以學習這首詩應(yīng)重點引導(dǎo)學生通過朗讀體會感情,欣賞意境。 《飲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同題《絕句》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動傳神的筆墨描繪了西湖在不同氣候下呈現(xiàn)的不同風姿。教學中應(yīng)從抓住詩中的重點詞句,引導(dǎo)學生理解感悟。同時應(yīng)發(fā)揮韻文形式利于朗讀的優(yōu)勢,以讀促思,以讀悟情。 《望洞庭》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在秋天轉(zhuǎn)任和州,行經(jīng)洞庭所作。這首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豐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將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繪得惟妙惟肖,躍然紙上。 寫洞庭湖詩大多氣勢雄偉、境界壯闊,如孟浩然的“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臨洞庭上張丞相》再如杜甫的“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而劉禹錫這首詩卻不同,重在表現(xiàn)洞庭湖的柔和秀美。 古詩先以“秋月”與“湖光”相映照,水月澄潔,一片和諧。湖面無風,如月下銅鏡鋪展于大地。“鏡未磨”寫出了浩闊湖面,漣漪輕起,波光粼粼,呈現(xiàn)出迷蒙之美。放眼遠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如一顆青螺綴放在白銀盤中,如一種工藝珍品,使人愛不忍釋。全詩構(gòu)想新奇,化大為小,色調(diào)淡雅。 【作者介紹】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稱為“詩仙”。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為主,詩風雄奇豪放。他與杜甫并稱為“大李杜”,且李商隱與杜牧并稱為“小李杜”。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現(xiàn)甘肅省秦縣葉堡鄉(xiāng)),公元701年2月28日(武后長安元年夏歷正月十六)生于四川省市青蓮鄉(xiāng)。另一種說法是其父從中原被貶中亞西域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所生,4歲再遷回四川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市)。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其文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他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 ,漢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 【與文章相關(guān)的資料介紹】 天門山,位于湖南省市區(qū),因自然奇觀天門洞而得名,也因天門洞而蜚聲世界,被譽為“湘西第一神山”。 天門山,素有湘西第一神山的美譽,千百年來,“天門洞開、天門翻水、天門轉(zhuǎn)向、野拂藏寶、鬼谷顯影、天門瑞獸”六個難解之謎的相繼涌現(xiàn),更為這里增添了靈異的奇趣。 【其他資料】 洞庭湖——中國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長江荊江河段南岸,是長江重要的調(diào)蓄湖泊。洞庭湖北納長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調(diào)弦四口來水,南和西接湘、資、沅、澧四水,由市城陵磯注入長江。 課后作業(yè) 基礎(chǔ)積累大鞏固 一、我能寫出下面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1.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二、我會填。 1.《飲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 代詩人 。這首詩主要描繪的是西湖 和 時的湖光山色。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 之情。 2.《望天門山》的作者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 ”之美譽,與杜甫并稱“ ”。 3.《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詩人 所著的一首山水小詩,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 ”字下得工煉,表現(xiàn)出了水天一色、玉宇無塵的融和的畫境。而且,似乎還把一種水國之夜的節(jié)奏——蕩漾的月光與湖水吞吐的韻律,傳達給讀者了。接下來描繪湖上無風,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經(jīng)磨拭的銅鏡?!? ”三字十分形象貼切地表現(xiàn)了千里洞庭風平浪靜的安寧溫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別具一種朦朧美。 閱讀能力大提升 三、重點詩句品析 1.根據(jù)詩意寫詩句 (1)《飲湖上初晴后雨》這首詩描寫西湖在陽光照耀下,波光閃閃,十分美麗的詩句是:“ ?!? (2)《飲湖上初晴后雨》這首詩中描寫雨中的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的詩句是:“ ?!? 2.根據(jù)意思寫詩句。 (1)在月光的照耀下洞庭湖和江山顯得蒼翠欲滴,從遠處望去,就好像是在白銀盤里盛放著一枚小青螺。 (2)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沒有回旋。 思維創(chuàng)新大拓展 四、把《望洞庭》改寫成一篇簡短的小故事。 參考答案 一、1.(1)分別指東梁山和西梁山。 出:突出,出現(xiàn)。 (2)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遠遠望去,仿佛來-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6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古詩三首 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三首教案 2部編版 三年級 語文 上冊 古詩 教案 部編版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4386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