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專用2014屆高三化學一輪復習題庫 22 離子反應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廣西專用2014屆高三化學一輪復習題庫 22 離子反應含解析(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第二講 離子反應
一、選擇題
1.下列反應中,可用離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 )
A.NH4Cl+NaOHNaCl+NH3↑+H2O
B.Mg(OH)2+2HCl===MgCl2+2H2O
C.NaOH+NaHCO3===Na2CO3+H2O
D.NaOH+HNO3===NaNO3+H2O
解析 離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強酸和強堿中和生成可溶性鹽和水的反
應。A項中NH4Cl不是強堿而是鹽;B項中Mg(OH)2是難溶于水的中強堿;C項中NaHCO3
是酸式鹽,因此只有D項符合題意。
答案 D
2.常溫
2、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1.0 mol L-1的 KNO3 溶液:H+、Fe2+、Cl-、SO
B.甲基橙呈紅色的溶液:NH、Ba2+、AlO、Cl-
C.pH =12 的溶液:K+、Na+、CH3COO-、Br-
D.與鋁反應產(chǎn)生大量氫氣的溶液:Na+、K+、CO、NO
解析 A項,酸性條件下NO會將Fe2+氧化,故二者不能大量共存;B項,甲基橙呈紅
色,說明溶液呈酸性,AlO不能大量存在;C項,各離子可以大量共存;D項,與鋁反
應產(chǎn)生大量氫氣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堿性,酸性條件下CO不能大量存在。
3、
答案 C
3.下列與處理方法對應的反應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 )
A.用Na2S去除廢水中的Hg2+:Hg2++S2-===HgS↓
B.用催化法處理汽車尾氣中的CO和NO:CO+NOC+NO2
C.向污水中投放明礬,生成能凝聚懸浮物的膠體:Al3++3H2O===Al(OH)3(膠體)+3H+
D. 用高溫催化氧化法去除烴類廢氣(CxHy):CxHy+(x+)O2xCO2+H2O
解析 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不污染環(huán)境的氮氣和二氧化碳。
答案 B
4.甲、乙、丙、丁四種易溶于水的物質(zhì),分別由NH
4、、Ba2+、Mg2+、H+、OH-、Cl-、
HCO、SO中的不同陽離子和陰離子各一種組成。已知:①將甲溶液分別與其他三種
物質(zhì)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 mol/L乙溶液中c(H+)>0.1 mol/L;③向丙
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
A.甲溶液含有Ba2+ B.乙溶液含有SO
C.丙溶液含有Cl- D.丁溶液含有Mg2+
解析 根據(jù)②可知,乙溶液為H2SO4溶液;根據(jù)①可知,只有Ba(OH)2才能與SO、
Mg2+、HCO反應產(chǎn)生白色沉淀,所以甲為Ba(OH)2;根據(jù)③可知,丙溶液中
5、含有Cl-,
丙為MgCl2,丁為NH4HCO3,選項D錯誤。
答案 B
5.如圖所示為“鐵鏈環(huán)”結構,圖中兩環(huán)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質(zhì)間的反應。下列
對應部分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 )
A.Cl2+2OH-===Cl-+ClO-+H2O
B.Cu2++2OH-===Cu(OH)2↓
C.Cu2++SO+Ba2++2OH-===BaSO4↓+Cu(OH)2↓
D.OH-+HCO===H2O+CO
解析 D項中還有CO與Ba2+的反應。
答案 D
6.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Ba2+、SO、I-、S2-。分別取樣:①用pH計測試
6、,溶
液呈弱酸性;②加氯水和淀粉無明顯現(xiàn)象。為確定該溶液的組成,還需檢驗的離子是
( )
A.Na+ B.SO
C.Ba2+ D.NH-
解析 溶液顯弱酸性,說明有NH(水解顯酸性);加氯水和淀粉無明顯現(xiàn)象,排除I-、
S2-,所以必需含有SO,故Ba2+不能存在,Na+不能確定,還需檢驗。
答案 A
7.某化學興趣小組在課外活動中,對某一份溶液成分(已知不含其他還原性
離子)進行了檢測,其中三次檢測結果如下表所示:
檢測序號
溶液中檢測出的離子組合
第一次
KCl、K2SO4、Na2CO3、NaCl
第二次
KCl、AlCl3、
7、Na2SO4、K2CO3
第三次
Na2SO4、KCl、K2CO3、NaCl
則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 )
A.三次檢測結果都正確
B.該溶液中的陽離子無法判斷
C.為了檢驗SO,應先加過量稀硝酸后再滴加Ba(NO3)2,觀察是否有沉淀現(xiàn)象
D.為了確定是否存在CO,可以向其中滴加CaCl2溶液,觀察是否有沉淀現(xiàn)象
解析 由于第二次中的AlCl3與K2CO3發(fā)生雙水解反應,不能共存,A錯誤;陽離子可
以通過焰色反應確定,B錯誤;加入CaCl2溶液時,CaSO4也可能出現(xiàn)沉淀,無法確定
一定存在CO,D錯誤。
答案 C
8.已知某白色混合物粉末由
8、下表中的部分離子組成:
陽離子
K+、Na+、NH
陰離子
SO、CO、Cl-、HCO
為初步探究其組成,設計實驗方案如下:
步驟
操作
現(xiàn)象
(1)
取少許該白色粉末于一支試管中,用酒精燈充分加熱
固體質(zhì)量無變化
(2)
另取少量該白色粉末于試管中,用蒸餾水溶解后滴加稀硝酸至過量
有氣泡產(chǎn)生
(3)
取步驟(2)中少許溶液于一支試管中,加入Ba(NO3)2溶液,振蕩
無明顯變化
則該混合物的組成可能是 ( )
A.K2SO4、Na2CO3 B.KHCO3、NaCl
C.KCl、Na2CO3 D.(NH4)2C
9、O3、NaCl
解析 步驟(1)現(xiàn)象可說明無HCO;步驟(2)現(xiàn)象可說明含有CO,再結合步驟(1)現(xiàn)象
可說明無NH;步驟(3)現(xiàn)象可說明無SO,故C項正確。
答案 C
二、非選擇題
9.在燒杯里加入20 mL 0.1 molL-1的Ba(OH)2溶液,再滴幾滴酚酞試液,
然后用滴定管向燒杯中滴加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NaHSO4溶液。實驗裝置
如右圖(夾持儀器已去掉):
實驗現(xiàn)象如下:
①燈泡逐漸變暗;
②燒杯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紅色變淺甚至消失。
請依據(jù)實驗現(xiàn)象回答下列問題:
(1)燈泡變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紅色變淺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當Ba2+恰好完全沉淀時,消耗NaHSO4溶液的體積為________mL,溶液呈________
色,離子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向(3)得到的溶液中,繼續(xù)滴加NaHSO4溶液到恰好變?yōu)闊o色,此階段的離子反應方
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Ba(OH)2與NaHSO4發(fā)生反應:①Ba2+沉淀完全:Ba2++OH-+SO+H+
===BaSO4↓+H2O;②溶液呈中性:Ba2++2OH-+SO+2H+===BaSO4↓+2H2O;反
應過程中,溶液中離子的濃度減小
12、,其導電能力減弱,燈泡變暗。
答案 (1)溶液中可自由移動離子的濃度變小
(2)Ba2+與SO發(fā)生了反應 H+與OH-發(fā)生了反應,使溶液堿性減弱
(3)20 淺紅 Ba2++OH-+SO+H+===BaSO4↓+H2O
(4)H++OH-===H2O
10.A、B、C、D為四種可溶性的鹽,它們的陽離子分別可能是Ba2+、Ag+、Na+、Cu2+中
的某一種,陰離子分別可能是NO、SO、Cl-、CO中的一種。(離子在物質(zhì)中不能重
復出現(xiàn))
①若把四種鹽分別溶于盛有蒸餾水的四支試管中,只有C鹽的溶液呈藍色;
②若向①的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鹽酸,B鹽的溶液有沉淀生成,D鹽的溶液有無色
13、無味
的氣體逸出。
根據(jù)①②實驗事實可推斷它們的化學式為:
(1)A________,C________。
(2)寫出鹽酸與D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C與Ba(OH)2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Ag+與SO、Cl-、CO不共存,故為AgNO3,Ba2+與SO、CO不共存,故為
BaCl2,Cu2+與CO不共存,故為CuSO4;由①知,C中含有Cu2+,故C是CuSO4;由向①
的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鹽酸,B鹽的溶液有沉淀生成,知B為AgNO3,D鹽的溶液有無色
無味的氣體逸出,即D是Na2CO3。
答案 (1)BaCl2 CuSO4
(2)CO+2H+===H2O+CO
15、2↑
(3)Cu2++SO+Ba2++2OH-===BaSO4↓+Cu(OH)2↓
11.某無色溶液中含有K+、Cl-、OH-、SO、SO,為檢驗溶液中
所含的各種陰離子,限用的試劑有:鹽酸、硝酸、硝酸銀溶液、硝酸鋇溶液和溴水。檢
驗其中OH-的實驗方法從略,檢驗其他陰離子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1)圖中試劑①~⑤溶質(zhì)的化學式分別是: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
(2)圖中現(xiàn)象a、b、c表明檢驗出的離子分別是: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3)白色沉
16、淀A加試劑②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無色溶液C加試劑③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色沉淀A若加試劑③而不加試劑②,對實驗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氣體E通入試劑④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題中要求限定試劑檢驗出各種陰離子,既要注意各種被檢離子的特征反應,又
要注意它們之間的相互干擾,然后再仔細分析。加過量試劑①得白色沉淀A,A加過量
試劑②,檢出兩種陰離子,說明沉淀A中含兩種物質(zhì),顯然試劑①不會是AgNO3溶液,
應為Ba(NO3)2溶液,沉淀A含BaSO4、BaSO3。試劑②應為鹽酸,氣體E為SO2,試劑
④為溴水,a為檢出SO;沉淀B為BaSO4,試劑③為HNO3,b為檢出
18、SO。無色溶
液C中含陰離子OH-、Cl-、NO,先加過量③(HNO3)酸化,再加試劑⑤(AgNO3溶液),
c為檢出Cl-。(5)白色沉淀A如加③(HNO3),則BaSO3會被氧化為BaSO4,最后按如上
步驟檢不出SO。
答案 (1)Ba(NO3)2 HCl HNO3 Br2 AgNO3
(2)SO SO Cl-
(3)BaSO3+2H+===Ba2++SO2↑+H2O
(4)中和OH-,防止對Cl-的檢驗產(chǎn)生干擾
(5)會使SO對SO的檢驗產(chǎn)生干擾,不能確定SO和SO是否存在
(6)SO2+Br2+2H2O===4H++SO+2Br-
12.有一固體由Na
19、2CO3、NaCl、CaCl2、CuSO4中的一種或幾種物質(zhì)組成,為檢驗此混合物
的組成,進行如下實驗:
①將少量固體混合物溶于水攪拌后,得無色透明溶液;
②在上述溶液中滴加硝酸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過濾,在白色沉淀中加入過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由此判斷:
(1)該混合物中一定有________,一定沒有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
(2)如果要確定可能有的物質(zhì)是否存在,請設計一個實驗方案,簡要說明操作步驟、現(xiàn)象
和結論。
操作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xiàn)象和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a2CO3 CuSO4、CaCl2 NaCl
(2)?、俚萌芤荷僭S于試管中,先加入過量的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 若出現(xiàn)白色
沉淀且不消失,則說明有NaCl;若未出現(xiàn)白色沉淀,則無NaCl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