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肺炎鏈球菌和流感嗜血桿菌的耐藥變遷》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我國肺炎鏈球菌和流感嗜血桿菌的耐藥變遷(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1頁 我國肺炎鏈球菌和流感嗜血桿菌的耐藥變遷 肺炎鏈球菌作為 CAP 最重要的致病原之一,其耐藥問題備受國內 外學者關注。自 1967 年首次報告了青霉素耐藥肺炎鏈球菌 (PRSP) 以來,各國相繼發(fā)現了 PRSP 且肺炎鏈球菌對青霉素耐藥率的增 加已成為全球趨勢。PRSP 的發(fā)生率在不同國家甚至在同一國家 的不同地區(qū)都有顯著差異。 美國 20 世紀 80 年代肺炎鏈球菌的總青霉素耐藥率不足 5%,而 且均為低水平耐藥,然而至 90 年代初,青霉素總耐藥率迅速攀升 到 17%, 目前已經超過 30% 1997 年至 2000 年,我國文獻報告的 肺炎鏈球菌青霉素不敏感(PNSP)包括青霉素中
2、介(PISP)和 PRSP 率僅為 8.8%22.5%,但最近的調查結果顯示,PNSP 已超過 40%,呈 快速上升的趨勢,并主要以PISP增加為主,從1998-1999年的20% 上升為2002-2003年的 32.4%。 2003 年 1 月至 2004 年 12 月,對青島地區(qū)醫(yī)院分離的 107 株肺 炎鏈球菌耐藥性分析發(fā)現,其中 44 株(41.1%)對青霉素不敏感 (22 株中介,22株耐藥)。杭州地區(qū)醫(yī)院對分離的 331 株肺炎鏈球 菌耐藥性進行分析結果顯示,PNSP 占 55%其中 55 株(16.6%)為 PRSP,127 株(38.4%)為 PISP。2005 中國 CHIN
3、ET 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 結第 2 頁 果顯示,84 株肺炎鏈球菌中青霉素不敏感株約占 61% PRSP 勺 發(fā)生率除與地域有關外 , 還與年齡有關。 2005-2006 年我國 9 家教學醫(yī)院分離勺 417 株肺炎鏈球菌勺耐 藥性分析顯示,PNSP發(fā)生率為 47.5%(PRSP:24.5%,PISP:23%)。 PRSP、PISP 發(fā)生率最高勺是上海 ( 分別為 3 2 . 6 %、50%) ,其次是武 漢(45.7%、22.9%)(圖 1)。其中兒童患者的 PNSP 發(fā)生率(69.4%) 明顯高于成人 (35.5%) 。因此在今后勺耐藥監(jiān)測中 , 應當細致分析 各地區(qū)、各年齡段以及各感染類型中
4、肺炎鏈球菌耐藥性的差異 , 這將為我國制定指南、原則以及合理選藥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 按青霉素敏感性進行分組發(fā)現:B-內酰胺類的交叉耐藥很明顯。 PRSP對頭抱克洛和頭抱丙烯的耐藥率分別高達 97.1%和 94.2%, 對頭孢曲松也達到了 23.6%;PISP 對頭孢克洛、頭孢丙烯的耐藥 率同樣很高 , 分別為 88.6%和 75%;阿奇霉素在各組中耐藥率均很 高; 而莫西沙星在各組中均很敏感。 我國肺炎鏈球菌對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的耐藥率也明顯高于歐美 國家。據中國細菌耐藥監(jiān)測研究組的調查結果 (2003 年), 肺炎鏈 球菌對紅霉素的耐藥率超過 70%,而 2005 年的調查結果顯示 , 肺
5、炎鏈球菌對紅霉素的耐藥率已升至 83.7%, 因此在懷疑肺炎鏈球 菌為 CAP 致病菌時,不宜單獨應用大環(huán)內酯類。 第 3 頁 體外藥敏試驗結果顯示 , 新喹諾酮類如莫西沙星對肺炎鏈球菌 一直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最新研究表明 , 左氧氟沙星、莫西沙 星對肺炎鏈球菌的敏感性分別為 91.2%、96.2%, 且和對青霉素耐 藥與否無關。新喹諾酮類(如莫西沙星)已作為我國 CAP 治療指南 中初始經驗治療的推薦藥物。 1995 年到 2003 年的數據顯示,我國流感嗜血桿菌產B -內酰胺 酶的發(fā)生率低于 10%,而最新數據顯示 , 該發(fā)生率增至 19.2%,與 2003 相比 (9.5%) 具顯著差異 (P0.005) 。與肺炎鏈球菌相反 , 流感 嗜血桿菌成人組的產酶率高于兒童 , 可能由于這種菌是慢性支氣 管炎急性發(fā)作(AECB)最常見的細菌,而 AECB 是成年人的常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