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十五夜望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育才小學個性化教學設計(互動式教案)
課題
十五夜望月
課型
古詩
課時
一課時
設計者
胡婭玲
教
學
目
標
認知目標
了解古詩內(nèi)容,能正確理解、背誦、默寫古詩。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鑒賞詩詞的能力,形成個性化的審美情趣。
情意目標
引導學生體會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感受作者別離思聚的情意。
教 學 重 點
誦讀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 學 難 點
體會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感受作者別離思聚的情意。
方式
誦讀、想象、感悟
自 我 調(diào) 整
2、
策略
課內(nèi)外學習相結(jié)合
手段
收集、擴展
板 書 設 計
十五夜望月
月明——人盡望
秋思——落誰家
教 學 反 思
序號
個 性 化 教 學 過 程
自 我 調(diào) 整
一、
二、
三、
四、
五、
3、
談話導入。
1、 至古以來,“月亮”都是一個充滿浪漫主義的事物,自然也就成了文人墨客樂于描繪的對象。回憶一下,我們曾學過哪些有關(guān)月亮的詩句?(學生交流)
2、 板書課題,讀題。說說在你眼前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自讀古詩,了解秋思。
1、 自讀古詩,做到正確、流利。
2、 指名讀詩,學生評價。
3、 從詩句中,你能了解到這是什么時候的“十五夜”嗎?
中秋夜
物——冷露、桂花
人——人盡望(月)、秋思
4、 回顧中秋節(jié)的習俗,你想說什么?
5、 再讀古詩,能明白作者說的什么意思嗎?
皎潔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仿佛鋪上了一層霜,樹上
4、的鴉鵲已進入了夢鄉(xiāng)。
秋夜的露水冷冷地飄灑下來,沾濕了庭中的桂花。
這一幅清雅、靜美的圖景不禁誘人遐想:今夜,普天之下的人都在仰望那一輪明月吧!
可是不知道秋天那濃濃的愁思落在了誰家?
入情入境,感悟秋思。
1、 同是望月,但那感秋之意、懷人之情,卻是人各不同的?,F(xiàn)在,我們把自己置身于詩句描繪的情境之中,來體味詩中蘊涵的這份濃濃秋思。
2、 學生交流,引導感悟。
(1)誰思?誰被思?
“今夜月明人盡望”詩人在凝神望月,普天之下,誰又不是在舉頭望月呢?詩人思念,十五月夜,望月的人又有誰不是在思念遠方的親人?畢竟是月明之夜“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5、?”面對明月,相思之苦躍然紙上,但詩人卻不直抒胸臆, 借委婉的語氣試問:“秋思落誰之家?”相思之痛本以烙在詩人心中,烙在望月的人兒心中,烙在羈旅天涯的客人心中!
(2)在什么季節(jié)思?
抓住一個“秋”字,“愁,離人心上秋。”作者在秋天,在深秋望月相思,柔腸寸斷,內(nèi)心是何等的蒼涼!
(3)在什么時間思?
八月十五,本應是合家團圓,可是詩人卻獨在異地他鄉(xiāng),只能憑借明月千里寄相思。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天上是一輪圓月,詩人的心中卻因不能相聚而只存一輪殘月。
(4)在什么環(huán)境思?
“中庭地白樹棲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别嵉脑鹿鈳硎瞧嗲?/p>
6、的寒意,皎皎空中的是孤月一輪。長煙一空,靜影沉璧,四下悄寂,棲落在樹上的寒鴉更加襯托出月夜的寧靜與深遠。
“冷露無聲濕桂花”露是“冷露”;聲是“無聲”,打濕的又豈止是桂花,桂花被無聲的寒露打濕了,詩人的心也被這又濕又冷的寒露深深的打濕了!那離家所有的望月的人兒呢,哪一個人的心不是又濕又重難以捧起呢?
3、 帶上你從詩句中感悟到的秋思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4、 背誦古詩。
總結(jié)延伸:
1、 這首詩意境很美,詩人運用形象的語言,豐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huán)境氣氛,把讀者帶進一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加上一個唱嘆有神悠然不盡的結(jié)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xiàn)得非常委婉動
7、人。
2、 補充學習李煜的《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作業(yè)設計:
1、 背誦《十五夜望月》,選背《相見歡》。
2、 積累有關(guān)月亮的詩句。
3、 從下面兩首詩中選擇一首自學。
「江南雜體二首」王建
江上風翛翛,竹間湘水流。
日夜桂花落,行人去悠悠。
復見離別處,蟲聲陰雨秋。
處處江草綠,行人發(fā)瀟湘。
瀟湘回雁多,日夜思故鄉(xiāng)。
春夢不知數(shù),空山蘭蕙芳。
資料袋:
王建(公元847-918年),字光圖,河南舞陽人,唐末五代時期杰出封建統(tǒng)治者
8、。其所創(chuàng)立的前蜀政權(quán)是五代十國時期承唐啟宋重要的國家政權(quán),對后世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產(chǎn)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賞析
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遠的七絕。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畫。殷璠《河岳英靈集》卷上贊王維詩“著壁成繪”,用蘇軾的話來說就是“詩中有畫”。這一評語也可移之于評一切有意境的唐詩。正因為如此,所以歷代畫家喜作唐人詩意畫。明《唐詩畫譜》中就有以這首詩為題材的版畫。它的背景為曲岸遠山,長空明月。畫面中心是一處臨水的勝游之地,曲欄圍著竹木太湖石,一株高大的落葉梧桐樹上有幾只棲鴉,樹旁生長著枝葉婆娑的秋桂。樹下五人,兩人望月而語,談興正濃。旁一戴幞頭揮扇的官員和一帶方巾倚童而立的
9、老者正全神貫注地聆聽他們談天。整個畫面遠近主從。層次井然,有動有靜,和諧統(tǒng)一,頗為傳神。但這幅版畫僅是畫家別出心裁構(gòu)想出的意境,和王建原作并不一一吻合,而且它對全詩點睛之筆——秋思未作充分表達,實是美中不足。在這一點上,詩歌語言藝術(shù)顯示了它的不可代替性。
在民俗中,中秋節(jié)的形成歷史悠久。據(jù)《周禮》記載,當時人已在中秋之夜擊鼓奏樂以迎寒。到后代節(jié)日氣氛愈來愈濃,此夜常是家人或親友團聚在一起賞月。所以一旦離別,總會使人逢節(jié)思親。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曾抒發(fā)過他的秋思:“滿目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zhuǎn)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王建也是望月興嘆,但寫法完全不同,很有創(chuàng)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王詩原題“
10、十五夜望月”下有的版本尚有“寄杜郎中”四宇,似是寄友人杜元穎的。在詩題下又注云:“時會琴客”,說明佳節(jié)良友相聚,并非獨吟。
“中庭地白樹棲鴉”明寫賞月環(huán)境,暗寫人物情態(tài),精煉而含蓄。它象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首句一樣借助特有的景物一下子就將蕭瑟蒼涼之景推到讀者眼前,予人以難忘的印象。這是一座樸素的住宅,夜深了,詩人偕客步出廳堂來到庭院。低頭但見地上月華如水。一片白色。庭樹的影子枝葉扶疏,象是紙上的水墨畫。步月者循聲望去,樹冠間影影綽綽有宿在枝頭的幾只烏鴉。全句無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處處想到清宵的望月者。
第二句“冷露無聲濕桂花”緊承上句,借助感受進一步渲染中秋之夜。在桂花諸
11、品中,秋桂香最濃。在皎潔的月亮上某些環(huán)形火山的陰影曾使富于幻想的人賦予它美好的形象,說它是月宮里的桂樹。有的傳說還說人間的桂樹是天上落下來的種子生成的。宋之問“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靈隱寺》)令人產(chǎn)生無限遐想。王建這句詩因桂香襲人而發(fā)。古人以為霜露之類似雨雪都從天而降,因而詩人探桂時奇怪冰涼的露水把花枝沁得這么濕卻沒聽到一點聲音。如此落筆,既寫出了一個具體可感的中秋之夕,又表現(xiàn)了夜之深和靜,讀者仿佛身臨其境,覺得桂香與寒氣襲人而來了。
第三四句“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采取了忽然宕開的寫法,從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聯(lián)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賞月的活動升華到思人懷遠,意境闊大,含
12、蓄不露。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曾寫到游子思婦的月下相思。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望月懷遠》)寫望月思人之情,溢于言表。天下離人千千萬萬,懷人愁緒如綿綿秋草,逐處叢生;詩人在思誰是確定的,人人所思也是確定的,說“不知秋思落誰家”并非真不知,而是極寫秋思的浩茫渾涵,似虛而實,深得詩歌含蓄之美。對比他用賦體寫的《和元郎中從八月十一至十五夜玩月五首》及唐人其它中秋望月詩,尤能顯出它那以少勝多的特色
課外補充與月亮相關(guān)的詩: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李白
3、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李白
4、舉杯邀明月,對影
13、成三人。 李白
5、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
7、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王維
1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
14、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
15、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馬戴
16、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盧綸
17、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杜甫
18、星臨萬戶動,月
14、傍九霄多。 杜甫
19、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陶淵明
20、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李煜
2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
22、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23、一彈流水一彈月,半入江風半入云。 對聯(lián)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劉方平
25、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
26、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
27、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蘇軾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
28、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
29、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李白
30、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孟浩然
31、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