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隱者不遇教學設計 (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尋隱者不遇教學設計 (2)(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是“不遇”還是“遇”
——《尋隱者不遇》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背誦這首詩。
2.理解詩句中的詞語,說說這首詩的大概意思。
3.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內(nèi)蘊美。
教學重點:
讀詩,解詩,品詩。
教學難點:
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內(nèi)蘊美。
教學過程:
一、認識詩人
中國是詩的王國,中華詩歌源遠流長,中華詩人燦若群星。學詩以來,大家一定認識了不少詩人吧,讓我們一起來說一說自己喜歡的詩人吧。學生交流。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詩人——賈島,中唐詩人。早年為僧,后還俗。詩與孟郊齊名,有“郊寒島瘦”之稱
2、。多寫閑居情景或描摹自然景物,以清奇苦澀為特色,長于鑄字煉句。
二、讀通古詩
現(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賈島創(chuàng)作的詩——《尋隱者不遇》。板書詩題。
解題。題目交待了事件與結(jié)果。隱者
師生讀詩三遍。(指名讀,師生交替引讀。)
三、理解詩意
這首詩語言平白如話,先想一想,然后請大家說一說這首詩講了什么?在對話過程中詩人的情緒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呢?讓生說,帶著自己體會到的情緒讀相應的詩句。
本首詩的特色是寓問于答,我們來還原一下詩人的問題。
“你師父在家嗎?”“他上哪兒采藥去了?”“他在山上什么地方采藥?”……
四、改寫古詩
用對話形式寫一下詩中描繪的情境。
師生交流。
再次感受詩
3、的簡潔之美。賈島作詩“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背誦這首詩: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就會背了這首詩。指名背,齊背。
五、品味意蘊
1.隱者之風
詩里寫“尋隱者不遇”,可有人說詩人好像遇到了隱者,他在詩中寫到了隱者,這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一起在詩中尋覓一下隱者的身影。詩中寫到的哪些事物與隱者有隱隱的聯(lián)系呢?
松、云、藥、山等意象。(尋找中國文化的密碼)
贈孟浩然
唐 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答 人
唐 太上隱者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
隱者:松為友,藥為伴,山為家,云為衣。
2.不遇之謎
在中國古代
4、,寫尋訪不遇的詩還是挺多的。如唐代詩人丘為有《尋西山隱者不遇》,唐代詩僧皎然有《尋陸鴻漸不遇》,下面我們來看一首非常有名的宋代詩人葉紹翁寫的詩。
游園不值
宋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雖然“不遇”、“不值”,但詩人并沒有被失望的情緒裹挾,反而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感悟。這是古人的一種生活的智慧,值得我們學習。
六、再次改寫
加上你對景物的描寫,你對隱者的認識。
師生交流。
附:
尋西山隱者不遇
唐 丘為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關無僮仆,窺室唯案幾。
……
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里。
……
雖無賓主意,頗得清凈理。
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尋陸鴻漸不遇
唐 皎然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