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隨機應變的能力(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培養(yǎng)隨機應變的能力(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培養(yǎng)隨機應變的能力(1)
培養(yǎng)隨機應變的能力〔1〕
腳踏實地的人不僅能看到時機,而且還能把握時機。這種善于把握時機的能力,我們很難做出明確的描述。但毫無疑問,真正要成為生活的寵兒,就必須具備這樣的素質(zhì)。
一
南北戰(zhàn)爭時,一個南方邦聯(lián)的軍官被一個北方黑人士兵俘虜了,他還要保持自己的尊嚴,說道:“我不向黑人投降。〞“那我只好說道歉了。現(xiàn)在我可沒時間去找一個白人來納降。〞黑人士兵舉槍對準了他。白人軍官終于屈服了。
法國思想家蒙田說:“上帝把大腦賜予了人類,可上帝并沒有保證說每個人都能用好它。〞林肯第一次競選議員時,他主要的競選綱領波及桑格蒙河的開發(fā)問題。為了爭取選票,他來到了一個村莊,那里
2、有三十個選民正在麥地里拾穗。但這些選民對他的內(nèi)陸開發(fā)方案毫無興趣,他們一個問題也沒有問,他們更感興趣的,也更想看到的,好似是他的肌肉是否有足夠的力量,可以真正在議會成為他們的代表。于是,林肯拿起了籃筐,和他們一起勞動。這三十位選民后來都把選票投給了他。
拿破侖用早餐幾乎沒有規(guī)律,有時候在八點,有時候又一直推遲到十一點??墒?,有一件事情讓他非常奇怪,無論他什么時候需要早餐,他愛吃的燒雞總是可以隨時送上。終于,有一天他忍不住喊住廚子,好奇地問他是如何做到能隨時上菜這一點的?!伴w下,〞廚子答復道,“因為我每隔十五分鐘就去抓一只新鮮的小雞放到火上燒烤。這樣,無論您什么時候需要,我隨時都可以備好早餐。
3、〞
二
今天,才華已經(jīng)四處碰壁,而機智卻暢通無阻。才華的作用已經(jīng)遠不能和機智相媲美,事實上,一個人如果擁有機智,即使他的才華很有限,他也可以利用空余的時間,慢慢發(fā)展他在某些方面所欠缺的才華;相反,如果他毫無機智,即使他有十倍的才華,也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俗話說得好:“有才華的人蒙頭大睡,有機智的人起早摸黑。〞才華知道該做什么,而機智知道怎么去做;才華是一種能力,而機智是一種技巧。
“才華雖然可以沖鋒陷陣,但總不及機智能夠統(tǒng)領三軍。〞機智雖然不是什么第六感官,卻是其他五種感官的生命所在,使我們的聽覺、味覺、視覺、嗅覺和觸覺都更加敏銳。在機智面前,一切困難、一切疑團、一切妨礙都會迎刃而解。
4、三
世界上受過高等教育、肩負光彩使命的人很多,可是,因為不足機智與常識,很多這樣的人竟然連在社會上立足謀生都很困難。
不久前,在澳大利亞的一個牧場中,人們看到有三個大學生在那里打工。這三個人中,一個一個還有一個是德國某名牌大學的畢業(yè)生。人們都非常驚異:大學生居然來看管家畜;要做領導眾人的領袖是他們在學校所接受的教育,而現(xiàn)在卻在這里“領導〞羊群。牧場主人是個大老粗,沒有文化,沒有知識,對什么書本理論一竅不通,卻知道怎么飼養(yǎng)牛羊。他雇傭的這些學生,雖然能說好幾門外語,滿腹經(jīng)綸,可以討論深奧的政治經(jīng)濟學和哲學理論,可是,他們卻不如大老粗能掙錢。他整天談論的只是他的牛羊、他的牧場,眼界十分狹隘,但
5、他卻能夠賺大錢,而對于那些大學生來說連謀生都很困難。盡管大學的名字很好聽,其實什么實用的東西也學不到。這是一場“有文化和沒文化、大學和牧場的較量〞,而后者總是能夠占上風。
我們不應該對書本寄予太高的冀望。培根曾經(jīng)說:“讀書的目的不在它本身,而在于一種超乎書本之外的、只有通過細心察看才能夠獲得的處世智慧。〞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就是這個道理。曾經(jīng)有一個法國大學者,“他被自己的才華淹沒了〞是人們對他的評價。接受的教育太多,對實踐經(jīng)驗卻一無所知,實際是讓一個人適應現(xiàn)實生活的能力降低了,讓他變得弱不禁風。一個人往往會因為書本教育而發(fā)展出過分的批判能力和自我意識,甚至使他變得不足自信和過于謹慎,而這
6、對于實際生活中的種種艱苦勞作來說,就顯得態(tài)度太文雅、表面太奢華、教育太精致了,不能適用在日常的生活方面。
書本和大學里的文化教育的確可以使人提高,但這種文化常常是倫理意義上的文化,常常是以犧牲人的活力和個人意志為代價來獲得的。僅僅有書本的教育,會使人實際的技能得不到發(fā)展,最終這方面的潛能會被扼殺。那些沒有個性的人就是所謂的書呆子,各種各樣的理論充滿著他們的腦袋,里面已經(jīng)浸透了別人的思想。一個人在剛才離開農(nóng)場時,他的心靈可能還充斥了活力;然而一進大學,這種活力就無影無蹤了。等到他再離開大學、進入社會時,他會忽然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完全無法理解周圍的人和事了,他好似不具備理解的能力了。
與一個雖然沒有時機上大學卻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熟知人情世故的文盲相比,那樣的學生顯然要打敗仗。一個大學畢業(yè)生往往生活在一個理想的王國里,而這個王國實際是沒有那些人情世故的位置的,大學畢業(yè)生常常會不知道自己的真實分量。但我們所生活的這個真實世界,往往并不在意他擁有多少高深的理論和淵博的學識。時代的弄潮兒并不是那些滿腹經(jīng)綸卻不通世故的人,而是那些能適應現(xiàn)實的人。
培養(yǎng)隨機應變的能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