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 巖石、沙和黏土 教案.doc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4.3.5 巖石、沙和黏土 教案.docx(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
第5課時巖石、沙和黏土教案
一、 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作為這一單元的過渡課,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從 本課開始對土壤的各方面特征進行觀察研究,將巖石和土壤建立關 聯(lián),指導學生初步認識到土壤是巖石風化而成的。
本課共分為以下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分享交流能夠發(fā)現(xiàn)巖石、 沙和黏土的地方;第二部分是利用感官、借助工具觀察巖石、沙和 黏土的異同;第三部分是了解風化作用,發(fā)現(xiàn)巖石、沙和黏土的聯(lián) 系,幫助學生構建相關科學概念,幫助學生形成關于巖石和土壤的 完整知識體系。
二、 教學目標
1. 知道巖石碎裂后會形成沙、黏土。
2. 知道巖石、沙和黏土的特征各不相同。
三、重點
2、難點
【教學重點】
觀察、比較巖石、沙和黏土三者的不同特征。
【教學難點】
能夠根據(jù)事實對巖石的變化進行推測。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師:由于太陽、風、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許多 大塊的巖石可能碎裂,形成較小的顆粒、沙和黏土。
設計意圖:視頻展示巖石的變化過程,規(guī)范學生的認知,初步 揭示巖石、沙和黏土的聯(lián)系,為后面的課程做鋪墊。
二、新知初探
1. 師:我們可以從什么地方找到巖石、沙和黏土?(學生自由 回答)
師:山地、沙漠、平原、海邊,甚至工地、花園,自然界中隨 處可見巖石、沙和黏土。
2. 師(展示記錄表):你在哪里找到了巖石、沙和黏土?將討 論的結
3、果填寫在記錄表中。
學生討論并記錄。
對巖石、沙、貓上的認識(班級記錄表)
H期:
必石
沙
黏土
發(fā)現(xiàn)地
海、
公園
特征
3. 師:巖石、沙和黏土有什么不同?(學生自由回答)
活動:比較巖石、沙和黏土。
步驟一:把巖石、沙和黏土放在白紙上,先用肉眼觀察,再用
放大鏡觀察。
學生進行觀察。
4. 師:巖石、沙和黏土有什么不同?(學生自由回答)
巖石:塊狀,形狀不規(guī)則。
沙:顆粒小。
黏土:顆粒細小。
5. 步驟二:分別聞一聞巖石、沙和黏土,感覺有什么不同?(學 生自由回答)
注意:用扇聞的方式。
學生進行觀察。
4、
6. 師:巖石、沙和黏土有什么不同?
生:巖石和沙沒有明顯的氣味,黏土有土腥氣。
7. 步驟三:用手觸摸巖石、沙和黏土,感覺有什么不同? 學生進行觀察。
8. 師:巖石、沙和黏土有什么不同?(學生自由回答)
巖石:干燥,堅硬,粗糙。
沙:干燥,硬,粗糙。
黏土:濕潤,松軟,細膩。
9. 步驟四:試著分別把潮濕的沙和黏土團成小球,觀察經(jīng)過多 長時間它們能平攤在紙上。
學生進行觀察。
10. 觀看視頻:比較沙和黏土。
11. 師:沙和黏土有什么不同?(學生自由回答)
沙:不易成團,松手即散。
黏土:易成團,松手不散。
師:說明黏土的黏性比沙的黏性強。
5、
12. 步驟五:用手指分別蘸少量潮濕的沙和黏土,在白紙上涂痕,
用手抖一抖紙,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觀察并回答)
13. 師:黏土牢牢黏在紙上,沒有掉落。沙大部分掉落了,沒有
留在紙上。
黏土?
師:說明黏土的黏性比沙的黏性強。
師:經(jīng)過觀察,你知道了巖石、沙和黏土各有什么特征?(學
生自由回答)
教師展示記錄表:
對巖石、沙、黏土的認識(班級記錄表) 日期:
巖石
沙
黏土
發(fā)現(xiàn)地
花壇
琳邊
公園
特征
顆粒大,粗糙 無氣味
顆粒較小,粗糙 不易團成小球 無氣味
黏性差
顆粒小,細膩 易團成小球 有氣味 黏性好
設計意圖:這一部分主
6、要由教師指導學生利用感官、借助工具 去觀察巖石、沙和黏土的異同,感知物質形態(tài)的變化,借此培養(yǎng)學 生善于觀察的習慣,并且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歸納總結能力。
三、知識內化
1.師:巖石在流水、風、氣溫或動植物的作用下,會逐漸破碎、
分解,我們把這種現(xiàn)象叫風化。
被風侵蝕而成 流水沖蝕形成 巖石中長出
的蘑菇石 的凹槽 的植物
2.師:通過觀察,你推測大自然中的巖石會如何變化?(學生
自由回答)
教師展示變化流程圖:
1^1
3. 師:在大自然中,流水的力量可以將巖石碎塊分解、搬運。
高山
4. 觀看視頻:巖石的風化作用。
師:風化作用是指地表堅硬
7、的巖石和礦物形成土壤的全過程。
設計意圖:這一部分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推理,發(fā)現(xiàn)巖石、沙 和土壤之間的關聯(lián),逐步建構起巖石風化形成土壤的科學概念,幫 助學生形成關于“巖石和土壤”的完整知識體系。
四、課堂延伸
1 .觀看視頻:一塊巖石的一生。
師:巖石是地球歷史變遷的見證者,它的變化是極其緩慢而又 漫長的過程。
設計意圖:動畫視頻展示了巖石的變化,幫助學生在視頻中加 深對巖石變化的理解。
五、隨堂練習,新知鞏固
1. 填空題。
由于太陽、風、水、地震和火山的作用,自然界中許多大塊的 可能碎裂,形成較小的顆粒、 和 O
2. 選擇題。
(1) 把巖石、沙和黏土放在白紙上,先用
8、肉眼觀察,呈塊狀的
是( )。
A.巖石 B.沙 C.黏土
(2) 分別把潮濕的沙和黏土團成小球,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會平攤
在紙上的是( )。
A.黏土 B.沙 C.無法判斷
(3) 在河流的上游,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大塊的( )。
A.巖石 B.沙 C.黏土
(4) 下列巖石變化的過程中,正確的是( )。
A. 巖石 J、石子和沙——巖石碎裂
B. 巖石——巖石碎裂——小石子和沙
C. 巖石碎裂——巖石 J、石子和沙
3. 連線題。
將沙和黏土的特點對應連接。
顆粒較小
顆粒細小
粗糙 細膩
易成團 黏土
不易成團
設計意圖:該板塊結合課堂重要知識點,檢查學生的學習掌握 情況,有助于鞏固本課新學的知識,強化認識。
【答案】
1. 巖石;沙;黏土
2. ABAB
黏土
顆粒較小
顆粒細小
粗糙
細膩
3.
易成團
不易成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