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級科學下冊 12鉆木取火教案 青島版.doc
《2019-2020年六年級科學下冊 12鉆木取火教案 青島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六年級科學下冊 12鉆木取火教案 青島版.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六年級科學下冊 12鉆木取火教案 青島版 教學目標: 1.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鉆木取火的原理作假設性解釋;能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簡單的器材做模擬試驗;能利用書刊及其他信息源獲得相關信息。 2.想知道,愛提問,喜歡大膽想象;尊重證據;愿意合作交流;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fā)展的;意識到科學技術會給人類與社會發(fā)展帶來好處,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 3.知道鉆木取火的道理,了解人類用火的歷史;初步認識機械能可以轉化為熱能。 本課探究所具備的知識能力基礎: 手鉆的使用,火柴的使用。 案例背景分析: 活動準備提示了課堂交流所需要的資料:有關古人利用火的資料和鉆木取火方法的資料?;顒訙蕚溥€提示了課堂探究所必備的典型實驗材料:木板、砂紙、鐵絲、手鉆、火柴等。 本課有兩個活動。 活動一:試用能量轉化的觀點解釋古人鉆木取火的道理。 本活動包括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學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文字及圖片資料,傳遞獲得的各種信息。二是設計實驗驗證鉆木取火的道理。三是表達與交流,總結鉆木取火的道理。 活動二:說說生活中機械能轉化成熱能的現象,將科學知識與生活相聯系。 自由活動中有兩個指向:一是以“摩擦生熱現象有時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利影響,怎么辦呢”為主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列舉事實,闡述觀點,提出合理化建議。二是以“我們來說一說,機械能還能轉化成什么能”為引領,將研究機械能與熱能的轉化延伸到機械能與其他能量間的轉化。 拓展活動中提示了一個建議性活動內容:查閱資料,詳細了解古代人用火的方法和歷史。因這部分內容與課前搜集的資料異曲同工,而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產生的新問題又是多方面的。因此,根據授課安排和學生的興趣,我將本課的拓展活動建議內容改為“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查閱資料,進一步探究:(1)機械能除了可以轉化成熱能,還能轉化成什么能?(2)機械能為什么能轉化成其他多種能量?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將課堂探究繼續(xù)進行下去。 教學過程描述: 一、以神話故事引出探究學習的主題 同學們,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在大約6000余年前,燧人氏偶然發(fā)現啄木鳥用尖長的嘴在樹木身上的小窟窿里找蟲子吃,由于蟲鉆的深,啄木鳥嘴巴夠不上,只好用尖硬的嘴去鉆,不料卻鉆出濃煙火種。燧人氏受到這個啟發(fā)后,就把堅硬而尖銳的木頭,在另一塊硬木頭上使勁地鉆,并鉆出火星來。從此,人類就掌握了一種取火的方法,大家知道是什么方法嗎? (學生自由回答) 對,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鉆木取火” 。 (板書課題:鉆木取火) 二、對鉆木取火道理的猜想和驗證 1.提出問題。 為什么“鉆木”就能“取火”?你能用能量轉化的觀點加以解釋嗎? 2.引導學生進行猜想與假設。 請大家先在小組內將自己課前搜集的資料進行交流、匯總,對鉆木取火的道理進行大膽猜想,提出自己的見解。 (學生進行組內交流) 然后,每組選派一個代表發(fā)言,進行全班交流。其他同學注意傾聽。 (學生交流) 【分組活動時,為了防止出現課堂混亂、表面熱鬧實際低效的局面,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1. 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資料的處理、應用能力,交流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先在小組內將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匯總、整理和分類,做到條理清晰。 2. 提醒學生組內交流時,要輪流發(fā)言,既不能搶說,也不能不說,各組的小組長控制好局面。3.提醒學生注意傾聽,養(yǎng)成良好的交流習慣?!? 3.學生通過實驗驗證猜想。 (1)實驗指導。 教科書為我們提供了四幅實驗情境圖,第一幅圖是兩個同學合作,一人壓住木板,另一人用手鉆鉆木板;第二幅是一個學生正在搓手;第三幅是一個學生用砂紙打磨鐵條;第四幅是在黑板上摩擦火柴。你們可以任選一個實驗去做,如果時間允許,也可以把每個實驗都做一遍。如果你們還有其他可行的實驗方法,不妨也試一試。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木板、砂紙、鐵條、手鉆、火柴等實驗器材,你們可按照本組所選的實驗,到老師這兒領取實驗器材。 (學生選實驗,領器材。) 現在,請各組同學先確定好實驗方案,分好工,然后再開始實驗。 (課件展示實驗方案的確定:1.你們組準備怎樣做這個實驗?2.你們組將怎樣分工?) 實驗中同學們一定要注意安全,同時要注意觀察實驗現象。 (2)學生分組進行觀察實驗活動。 (在學生進行實驗時,教師進一步提醒學生注意實驗中的安全,注意觀察實驗現象。) 【在提醒學生安全實驗的同時,教師將實驗中的觀察作為指導重點,目的是讓學生注意觀察實驗現象,搜集觀察實驗中的大量信息,以便為學生互相交流、歸納結論提供事實依據。同時,也是為了防止學生出現“只知道熱熱鬧鬧做實驗,而忽略了實驗的真正目的”的現象?!? (3)學生表達與交流。 (簡單評價學生的實驗情況)現在各小組來交流一下你們的實驗現象。 (4)學生討論分析實驗現象。 通過分析實驗現象,你們發(fā)現了什么?這與鉆木取火有什么關系? (學生交流) (5)小結:鉆木取火的道理 燃燒需要兩個條件:一、足夠的氧氣;二、達到燃點的溫度。 鉆木的時候因為摩擦會產生熱量,當這種熱量積累到一定溫度,就會達到木屑的燃點,因為大氣中本來就有足夠的氧氣,所以就點著火苗了……因此,鉆木取火的實質是摩擦生熱,從能量轉化的角度來說,鉆木取火的過程是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的過程。 【本活動主要運用交流與思考、猜想與驗證、表達與交流的方式展開探究活動,從而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體驗科學探究中證據、邏輯推理及運用想象建立假設和理解的重要性,使學生初步養(yǎng)成想知道、愛提問、喜歡大膽想象、尊重證據、愿意合作交流的情感態(tài)度?!? 三、列舉生活中機械能轉化成熱能的現象 鉆木取火的道理是摩擦生熱或者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生活中機械能轉化成熱能的現象有很多(引導學生看課本插圖)。除此之外,你還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機械能轉化成熱能的現象?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交流) 【從生活經驗出發(fā),用能量轉化的觀點解釋生活現象,引導學生學科學、用科學。】 四、放飛思想,自由探索 1.提出問題。 我們已經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會出現摩擦生熱現象。那么,摩擦生熱現象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不利的影響呢?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 2.學生分組展開討論與交流。 (引導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資料,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探索摩擦生熱現象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負面影響,并討論、思考解決的辦法,提出自己的設想和建議,闡述觀點,做出合理解釋。) 3.(對學生的表達與交流給予適當的評價)小結: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人們在利用科學技術服務生活的同時,還要注意科學技術帶來的負面影響。如何消除這些負面影響,是值得每一個同學思考的問題。 【本環(huán)節(jié)強調每個學生都應是學習的主人、問題的主人,給學生充足的、開放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提出問題、發(fā)現問題,甚至于解決問題,找到答案,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保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五、課后拓展 1.引導課下探究的問題。 學習這節(jié)課之后同學們想做些什么? (學生自由談想法) 2.激發(fā)學生課下探究。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查閱資料,進一步探究: (1)機械能除了可以轉化成熱能,還能轉化成什么能? (2)機械能為什么能轉化成其他多種能量? 【本拓展活動主要是對課堂探究活動的一個延伸,目的是進一步拓展探究空間,解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并以此引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激發(fā)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體會與反思: 本課在教學活動設計上主要體現了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核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搜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 新課改倡導學生勤于動手和思考,逐步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批判性思維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如果沒有一定的獲取信息的能力,學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探究創(chuàng)新的能力也將無從談起。在本課中,我讓學生課前搜集有關資料,學生通過查閱圖書、報刊、網絡,甚至調查研究,在此過程中就會擴大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滿足學生的求知欲。然后在課上我又指導學生將資料進行匯總、整理和分類,讓學生在眾多信息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并加以利用,從小培養(yǎng)探求知識的興趣。 二、注重學生動手的能力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庇行У慕虒W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法。在《鉆木取火》一節(jié)中,為了探究鉆木取火的道理,我放手讓學生進行實驗。學生有的合作(手鉆),有的自己完成(搓手、用砂紙打磨鐵條、摩擦火柴),同學們做完一個,又做一個,樂此不疲,有的同學甚至四個都做了。還有的同學發(fā)現了自己的實驗方法,如用手搓臉、火柴在衣服或桌子上摩擦、用美工刀切割泡沫塑料時,美工刀會發(fā)燙等。可見學生是樂于動手,巧于動手的,只要老師給他們提供充足的時間和機會。 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在動手操作前,讓學生明白所要操作的對象或要解決的問題。(2)引導學生自己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3)教給學生必要的操作步驟,并指出注意事項。但教師不能為了追求“效率”而一味要求學生按自己的演示步驟去模仿,限制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4)指導學生從具體操作中分析、比較、概括出結論。然后教師以語言為中介,幫助學生將實驗現象概括為科學知識,再應用于實踐,形成能力。如果就停留在動手操作階段,學生只能做到理解,談不上掌握和應用,也無從談動手能力的提高。(5)教師對學生的操作過程和得出的結論要做精要的評價。(6)要留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那么學生自己的探索和發(fā)現很可能流于形式,不利于學生全面地獲取知識。 三、注重學生交流表達的能力 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法。交流作為一種學習過程,是以思維為主,通過與教師、同學的交流過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主動完善認知結構,獲得情感交流;交流作為一種教學活動,它同實驗、猜想等活動一樣,引發(fā)認知結構的重組,積累合作交流的體驗,從而提高學習的有效性;交流作為一種學習的方式,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前提下,主動與他人交換意見,感受同伴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對自己已有的學習結果進行反思,形成主動學習。 可以說,本課很多問題都是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解決的,對鉆木取火的道理進行猜想時的交流、動手實驗后對實驗現象的交流、生活中機械能轉化成熱能的現象的交流以及摩擦生熱現象對生活的不利影響的交流等。通過交流,達到資源共享,成果共享;通過交流,鍛煉了學生進行分析、整理、歸納、概括的能力;通過交流,同學們抽絲剝繭,加深了對問題的認識;通過交流,增進了同學們的感情,培養(yǎng)了合作精神,進一步激起學生繼續(xù)研究的興趣。 四、培養(yǎng)學生生成問題并提出問題的能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加重要。學生只要能提出一個問題,就說明他在思考、在分析、在探究,只要能用心去鉆研一個問題,就一定會有收獲。 課堂探究中,學生在聽了古人鉆木取火的故事后,就會產生疑問:“鉆木為什么會取到火?”然后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實驗了解鉆木取火的道理。學生觀察了實驗現象后,又會產生疑問:“摩擦為什么會生熱?”此時可引導學生向能量轉化的方向思考。在知道了摩擦生熱是因為機械能轉化成熱能以后,又有新問題產生了:“機械能為什么能轉化成其他能量呢?”問題一個接一個,內容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層層深入,引導學生不斷探索。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級科學下冊 14通電的線圈(二)教案 青島版 教學目標: 1.在經歷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和磁極方向的實驗中,學會在科學探究中發(fā)現問題、提出新問題;學會改變變量的對比實驗;學會實驗記錄并通過分析實驗信息獲得科學結論。 2.在經歷電磁鐵磁力大小實驗及分析實驗信息中,體驗合作與交流的愉快;尊重探究實驗中的事實證據。 3.了解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和磁極方向的因素。 本課探究所具備的知識能力基礎: 電磁鐵的認識,簡單線路的使用。 教學重難點: 探究和總結影響電磁力大小的因素。 案例背景分析: 本課只有一個自由活動,由一個問題引出,即“如何改變電磁鐵的磁極和磁力大小”。 拓展活動中提示了一個建議性活動內容:電可以產生磁,磁能不能產生電呢?不同的思路做類似的實驗,相信你會有更多的發(fā)現。讓學生將課堂探究在課外繼續(xù)進行下去。 教學過程描述: 一、以小小魔術引出探究學習的第一個主題: 1.提出問題。 先給同學們表演一個小魔術,老師在不接觸小磁鐵的情況下能讓它飛過來,也可讓它飛走,你們相信嗎? (演示魔術) 誰來揭秘一下? (伸出握緊的手,展示自己拿的自制電磁鐵) 2.引導學生進行猜想與假設。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通過上節(jié)課學習和組裝的電磁鐵經驗來猜一猜。 【因為學生中大部分上節(jié)課都制作過電磁鐵,初步了解了電磁鐵的作用并且對三年級學過的磁鐵知識有所了解。因此很多同學可以憑自己的經驗說說現象。】 電磁鐵有磁力,電磁鐵可能有南北極…… 如果有南北極,你能改變它的南北極 學生自由發(fā)言(可能有電池的正負極、線圈的纏繞方向……) 3.指導學生做探索性的實驗 既然有這么多的猜測,不妨自己做個電磁鐵研究一下! 實驗指導。 (實驗器材每四人一組,每組的實驗裝置為:粗細不同的鐵釘(鐵棒),包皮細電線,電池夾,膠帶,閘刀開關,大頭針,電池,帶南北級標志小磁鐵。) 請各組同學先分好工,然后再開始實驗,實驗中同學們要注意配合好,要認真、細心,還要有耐心。待會兒,每個同學都要對自己的表現做一個公正的評價。 下發(fā)改變電磁鐵磁極因素實驗表 改變電磁鐵磁極的因素(磁極用N 、S表示) 改變的因素 改變前的磁極(釘帽) 改變后的磁極(釘帽) 是否影響電磁鐵的磁極 【對“影響電磁鐵磁極的因素”這個實驗,學生的改變的量一般來說比較多,教師應恰當進行點播,因而圍繞構成電磁鐵的構造進行提示,使學生的預測和實驗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4.學生展示與交流。 (簡單評價學生的實驗情況)現在各小組來展示一下你們的實驗成果,讓大家一起來分享。其他小組的同學要把他們發(fā)言的要點記錄下來,以便與自己的實驗結果相對照。 二、進行“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的探究實驗活動 1.提出比賽,激發(fā)興趣 我們都了解了電池的正負極、線圈的纏繞方向可以改變電磁鐵的正負極,你們還想了解電磁鐵的其他知識嗎? 引導各個小組拿出自己制作的電磁鐵,我們進行一個比賽,看看那個小組吸起的大頭針多! 小組代表操作中。 2.由比賽結果引發(fā)科學的思考 你們小組為什么吸的那么多,有什么經驗要傳授給其他小組的嗎? 如果我們現在來加大電磁鐵的磁力,你認為我們還應該怎么做? 學生猜想,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適時提示猜想的合理性。 各個小組嘗試改變你們的電磁鐵,讓它吸起更多的大頭針,好嗎? 3.指導學生探索自己的猜想 為了幫助同學們做好實驗記錄,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一份記錄表,你可以補充完整。 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 相同條件 不同條件 不同條件 吸起大頭針的數量 磁芯、線圈匝數 電池數量 1節(jié) 2節(jié) 【在提醒學生安全實驗的同時,教師將實驗中的實驗記錄作為指導重點,目的是讓學生注意定量和變量的關系,搜集變量實驗中的大量的信息,以便為學生互相交流、歸納結論提供事實依據。此處教師先提示了一種定量和變量的記錄方法,又提示學生可以有方向性的選擇改變的量,既為大多數學生提供了方便的實驗記錄,也為個別同學提供了自主創(chuàng)新的空間。體現了張揚學生個性,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理念】 4.學生分組進行觀察實驗活動。 實驗器材每四人一組,每組的實驗裝置為:粗細不同的鐵釘(鐵棒),包皮細電線,兩個電池夾,膠帶,閘刀開關,大頭針,兩節(jié)電池。 請各組同學先分好工,然后再開始實驗,實驗中同學們要注意配合好,要認真、細心,還要有耐心。 (學生實驗時,提醒學生做好記錄。在學生進行實驗之時,教師先到各組轉一圈,協(xié)助學生正確進入實驗之中。待學生安全正常地進行實驗時,教師開始統(tǒng)計學生記錄表,將結果進行匯總,為后面的活動作好鋪墊。) 【學生實驗的時間,老師要注意觀察收集學生做實驗的錯誤操作,并且要深入到學生中協(xié)助他們盡快地進入到實驗中,要統(tǒng)計他們得到的實驗結果,為后面的小組交流作好鋪墊】 5.學生展示與交流。 (簡單評價學生的實驗情況,指出錯誤的操作方法)現在讓大家一起來分享各小組的實驗成果。 (學生上臺展示記錄表并介紹實驗發(fā)現,教師及時提醒學生記錄交流中的要點。教師隨時將學生得到的發(fā)現記錄在黑板上) 通過這個的實驗,同學們發(fā)現了一些規(guī)律。現在請各小組根據自己的實驗情況再結合其他小組的實驗情況,將大量的實驗信息進行分析,看能從中發(fā)現什么或得出什么結論。 6.學生討論分析實驗數據。 通過分析,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交流,同時板書 磁芯粗磁力大,磁芯細磁力小線圈匝數多磁力大,匝數少磁力小電池節(jié)數多磁力大,節(jié)數少磁力小) 7.引導學生發(fā)現并提出新問題。 對照一下自己的實驗結果,你們有什么想法? 通過這次實驗,你們受到什么啟發(fā)? (學生自由談感想) 這節(jié)課的實驗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科學結論是需要合理猜想反復實驗,反復驗證的。一次實驗能說明一些問題,但并不一定完全科學。 三、引導學生進行拓展活動,將課上探究活動延伸至課下 1.引導課下探究的問題。 學習這節(jié)課之后同學想做些什么? (學生自由談想法) 展示課件和音像資料,讓學生了解電磁鐵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 2.激發(fā)學生課下探究。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逆向考慮下,電能產生磁,磁能產生電嗎?到探究實驗室觀察發(fā)電機模型,相信你會有更多的發(fā)現。 【恰當引導學生課下進行拓展活動,活動主題即為課上探究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問題,利用了學生強烈的揭謎心理,既增強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又將探究活動持續(xù)到課下,達到使學生的興趣及各項能力持續(xù)發(fā)展】 體會與反思: 本課在教學活動設計上主要體現了以提出問題、猜想問題、探究活動驗證問題、總結結論、提出新問題的思路,并采用了多種方法的引入及指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探究活動面對的主體是學生,如果作為主體的學生對于探究活動沒有興趣,那么就談不上繼續(xù)探究了。這堂課設計的兩個實驗都是由學生感興趣的魔術和比賽引入,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研究的興趣,為下面問題的提出,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氛圍,并為后面的實驗提供了足夠的支持。采取這樣的方式,對于老師的要求要高一些,要會引導,不要讓學生過多的興趣放到魔術和比賽的形式上,應該引導到課堂知識的學習上來。 2.合理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讓探究活動更加科學化、系統(tǒng)化。猜想,是學習科學、進行探究的重要手段,在這堂課中,始終貫穿了這一思想,兩次實驗都是由學生猜想問題開始入手的,這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想象、猜想真理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是探索真理的重要支柱,沒有了它們,一切都是空想。同樣這堂課也教會了同學們用科學的方法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而且是學生自主探索的基礎上的觀察和記錄。正是有了這些探究方法才保證了整個實驗活動的科學性。 3.探究學習中,學生經過大量的實驗,長時間的觀察,每個同學都會發(fā)現許多問題和現象。如何將這些各自的發(fā)現進行交流,達到資源共享,成果共享,是探究學習的又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學生只去實驗而不去交流,學生就沒有機會去進行分析、整理、歸納、概括這些思維活動,此方面的能力也就得不到訓練,一些共性的實驗現象也就不容易被發(fā)現,這樣,探究學習的意義就會遜色很多。這堂課采取的兩種方法的交流,小組的口頭交流、小組的上臺展示,這些都是在小組內部交流完的基礎上進行的,做到了每一名學生都參與進來,保證了交流的數量和質量。 4.最后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探究活動的延伸,問題是探究學習的導火索和生長基,一個問題就會引發(fā)一個探究性學習活動。我設計本課的一個主導思想就是“從問題引入又從問題結束”。引入性問題將學生領入探究性學習之中,在探究中不是以解決問題而圓滿,而是以最終又提出問題圓滿結束。最后的“電能產生磁,那么磁能產生電嗎”把學生又引到新的探索的領域-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六年級科學下冊 12鉆木取火教案 青島版 2019 2020 六年級 科學 下冊 12 鉆木取火 教案 青島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5596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