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 商鞅變法 3 富國強兵的秦國課后強化演練 新人教版選修1 .doc
《2018-2019學年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 商鞅變法 3 富國強兵的秦國課后強化演練 新人教版選修1 .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2019學年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 商鞅變法 3 富國強兵的秦國課后強化演練 新人教版選修1 .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二單元 第3課 富國強兵的秦國 課后強化演練 1.秦國在正式變法之前,秦孝公主持就是否變法問題進行辯論,商鞅針對當時守舊勢力的觀點進行針鋒相對的辯駁,下列屬于商鞅觀點的是( ) A.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 B.民貴君輕 C.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 D.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解析:商鞅屬于法家思想,強調變法,反對因循守舊。結合所學知識,各項中強調變法的只有D項,強調變通。A項強調穩(wěn)重,不要輕易變化。B、C兩項分別是儒家和墨家思想。 答案:D 2.商鞅之死是悲慘的,造成他悲慘結局的主要原因是( ) A.商鞅失去了最高統(tǒng)治者的保護 B.商鞅變法不符合秦國發(fā)展的需要 C.商鞅本人剛愎自用得罪了眾人 D.商鞅變法遭到舊貴族的強烈反對 解析:商鞅變法觸及了舊貴族的利益,遭到了他們的強烈反對。秦孝公死后,他們誣告商鞅謀反,秦惠文王下令捕殺商鞅。 答案:D 3.《戰(zhàn)國策秦策一》中:“(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說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身危。今秦婦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為主,大王更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觀上代表了當時誰的利益( ) A.沒落貴族 B.立功將士 C.新興地主 D.富裕農民 解析:材料信息強調的是商鞅威望高、得民心會威脅君權,實質是反對商鞅變法,結合所學可知A項最佳。 答案:A 4.商鞅變法功不可沒,但他本人卻被貴族誣告謀反,慘遭殺害。在商鞅變法的措施中,直接損害舊貴族利益的是( ) A.重農抑商 B.統(tǒng)一度量衡 C.遷都咸陽 D.按軍功授爵 解析:商鞅變法前,秦國的貴族世世代代享有政治和經濟特權,他們貪圖享受,不思進取。商鞅在新法中規(guī)定,貴族沒有軍功不再授爵,這就廢除了“世卿世祿制度”,直接損害了貴族的利益。 答案:D 5.商鞅變法的措施激化階級矛盾的是( ) ①連坐法的推行?、谳p罪重罰?、蹜糍x、勞役沉重?、苤剞r抑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當時階級矛盾是統(tǒng)治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矛盾。①②③反映嚴刑酷法和經濟剝削,必然加重對于人民的統(tǒng)治力度,激化階級矛盾。④對當時社會經濟是有利的。 答案:A 6.商鞅變法是一次較為徹底的改革運動,它所產生的歷史影響包括( ) ①進一步健全了封建國家機器的職能?、诖龠M了適合社會經濟發(fā)展的新制度 ③為秦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基礎?、苁狗宜枷胫饾u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商鞅推崇法家思想并在其指導下進行變法,為秦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基礎。但法家鼓吹嚴刑峻法,其偏頗導致秦朝的短命而亡。從漢代開始,統(tǒng)治者大力推崇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思想。因此,④敘述不正確。 答案:D 7.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的變法運動與春秋時期的變法運動相比,其最大特點是( ) A.客觀上瓦解了井田制 B.事實上承認了土地私有 C.瓦解了西周所形成的分封制 D.從法律上廢除了井田制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A、B兩項不正確,因為這兩種表現出現于春秋時期;C項只是吳起變法的內容,D項是最主要的內容和影響。故選D項。 答案:D 8.商鞅變法最為突出的歷史局限性在于( ) A.抑制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B.法律嚴酷,激化階級矛盾 C.獎勵軍功加劇了社會動蕩 D.推行縣制,導致國家分崩離析 解析:抑制商品經濟是整個封建社會的經濟政策,在封建社會時期有一定積極作用。獎勵軍功加強了軍事力量,推行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有著積極意義。只有嚴酷法律,造成暴政,激化階級矛盾。 答案:B 9.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商君為孝公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決裂阡陌,教民耕戰(zhàn),是以兵動而地廣,民休而國富,故秦無敵于天下,立威諸侯。 ——《戰(zhàn)國策秦策三》 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 ——《史記李斯列傳》 材料三:(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買賣,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漢書食貨志》 材料四:自秦孝公用商鞅計,乃隳(毀)經界,立阡陌。雖獲一時之利,而兼并逾僭興矣。 ——《通典食貨一》 請回答: (1)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的目的是什么? (2)根據材料評價商鞅變法的影響。 答案:(1)實現富國強兵。 (2)積極作用:促進秦國社會進步、經濟繁榮、國力增強,提高了軍隊戰(zhàn)斗力,為秦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消極影響:造成土地兼并,導致社會矛盾激化。 10.閱讀下列圖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商鞅變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 ——《史記商君列傳》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兩幅圖片反映出怎樣的歷史信息?試結合有關知識分析出現這種局面的原因。 (2)材料二中“山無盜賊”和“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跟變法的哪些條款有關?試作簡要評述。 (3)材料二中司馬遷對商鞅變法的評價是否正確?結合史實說明。 解析:第(1)問圖一一車四馬的戰(zhàn)國戰(zhàn)車的出現,說明秦國軍事裝備先進,戰(zhàn)斗力強。圖二秦人“尚武”明顯是實行獎勵軍功產生的影響。第(2)問,“山無盜賊”“民怯于私斗”說明社會治安良好,這應是什伍連坐制和輕罪重刑的結果。至于“民勇于公戰(zhàn)”同樣是獎勵軍功帶來的影響,評述應依據商鞅變法達到這些社會效果的手段展開。第(3)問,從整體而言,司馬遷對商鞅變法的評價是較為客觀的。 答案:(1)歷史信息:秦軍軍備先進,戰(zhàn)斗力強;人民參戰(zhàn)熱情高漲。原因:實行軍功爵制度,獎勵軍功,調動了人民參戰(zhàn)的熱情。 (2)①什伍連坐制度、輕罪重刑的實行,形成“山無盜賊”“民怯于私斗”的局面;獎勵軍功則導致“民勇于公戰(zhàn)”。②評述:這些條款的實行,一方面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與發(fā)展,強化了民眾的法律意識;另一方面嚴刑峻法也加重了對人民的剝削、壓迫,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3)基本正確。商鞅變法廢除了舊貴族特權,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fā)展,加強了地主階級中央集權制度,秦國逐步強大起來,司馬遷的評價符合客觀實際。-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8-2019學年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 商鞅變法 富國強兵的秦國課后強化演練 新人教版選修1 2018 2019 學年 高中歷史 第二 單元 變法 富國強兵 秦國 課后 強化 演練 新人 選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6221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