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刺2019高考數(shù)學(xué)二輪復(fù)習(xí) 核心考點特色突破 專題12 立體幾何中的平行與垂直問題(含解析).doc
《沖刺2019高考數(shù)學(xué)二輪復(fù)習(xí) 核心考點特色突破 專題12 立體幾何中的平行與垂直問題(含解析).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沖刺2019高考數(shù)學(xué)二輪復(fù)習(xí) 核心考點特色突破 專題12 立體幾何中的平行與垂直問題(含解析).doc(1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專題12 立體幾何中的平行與垂直問題 【自主熱身,歸納總結(jié)】 1、 設(shè)α,β為互不重合的平面,m,n是互不重合的直線,給出下列四個命題: ①若m∥n,n?α,則m∥α; ②若m?α,n?α,m∥β,n∥β,則α∥β; ③若α∥β,m?α,n?β,則m∥n; ④若α⊥β,α∩β=m,n?α,n⊥m,則n⊥β. 其中正確命題的序號為________. 【答案】.④ 【解析】:對于①,直線m可能在平面α內(nèi),故①錯誤;對于②,沒有m與n相交的條件,故②錯誤;對于③,m與n也可能異面,故③錯誤. 2、已知平面α,β,直線m,n,給出下列命題: ①若m∥α,n∥β,m⊥n,則α⊥β; ②若α∥β,m∥α,n∥β,則m∥n; ③若m⊥α,n⊥β,m⊥n,則α⊥β; ④若α⊥β,m⊥α,n⊥β,則m⊥n. 其中是真命題的是________(填序號). 【答案】③④ 如圖,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CD∥平面ABC1D1,BC∥平面ADC1B1,且BC⊥CD,又因為平面ABC1D1與平面ADC1B1不垂直,故①不正確;因為平面ABCD∥平面A1B1C1D1,且B1C1∥平面ABCD,AB∥平面A1B1C1D1,但AB與B1C1不平行,故②不正確.同理,我們以正方體的模型來觀察,可得③④正確. 3、若α,β是兩個相交平面,則在下列命題中,真命題的序號為________(寫出所有真命題的序號). ①若直線m⊥α,則在平面β內(nèi),一定不存在與直線m平行的直線; ②若直線m⊥α,則在平面β內(nèi),一定存在無數(shù)條直線與直線m垂直; ③若直線m?α,則在平面β內(nèi),不一定存在與直線m垂直的直線; ④若直線m?α,則在平面β內(nèi),一定存在與直線m垂直的直線. 【答案】:②④ 4、已知α,β是兩個不同的平面,l,m是兩條不同的直線,l⊥α,m?β.給出下列命題: ①α∥β?l⊥m;?、讦痢挺?l∥m; ③m∥α?l⊥β;?、躭⊥β?m∥α. 其中正確的命題是________(填寫所有正確命題的序號). 【答案】: ①④ 【解析】:①由l⊥α,α∥β,得l⊥β,又因為m?β,所以l⊥m; ②由l⊥α,α⊥β,得l∥β或l?β,又因為m?β,所以l與m或異面或平行或相交; ③由l⊥α,m∥α,得l⊥m.因為l只垂直于β內(nèi)的一條直線m,所以不能確定l是否垂直于β; ④由l⊥α,l⊥β,得α∥β.因為m?β,所以m∥α. 5、 設(shè)b,c表示兩條直線,α,β表示兩個平面,現(xiàn)給出下列命題: ①若b?α,c∥α,則b∥c;②若b?α,b∥c,則c∥α; ③若c∥α,α⊥β,則c⊥β;④若c∥α,c⊥β,則α⊥β. 其中正確的命題是________.(寫出所有正確命題的序號) 【答案】: ④ 【解析】:①b和c可能異面,故①錯;②可能c?α,故②錯;③可能c∥β,c?β,故③錯;④根據(jù)面面垂直判定α⊥β,故④正確. 6、在所有棱長都相等的三棱錐P-ABC中,D,E,F(xiàn)分別是AB,BC,CA的中點, 下列四個命題: (1) BC∥平面PDF; (2) DF∥平面PAE; (3) 平面PDF⊥平面ABC; (4) 平面PDF⊥平面PAE. 其中正確命題的序號為________. 【答案】:(1)(4) 【解析】 由條件可證BC∥DF,則BC∥平面PDF,從而(1)正確;因為 DF與AE相交,所以(2)錯誤;取DF中點M(如圖),則PM⊥DF, 且可證PM與AE不垂直,所以(3)錯誤;而DM⊥PM,DM⊥AM, 則DM⊥平面PAE.又DM?平面PDF,故平面PDF⊥平面PAE, 所以(4)正確.綜上所述,正確命題的序號為(1)(4). 7、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點M,N分別在AB1,BC1上(M,N不與B1,C1重合),且AM=BN,那么①AA1⊥MN;②A1C1∥MN;③MN∥平面A1B1C1D1;④MN與A1C1異面.以上4個結(jié)論中,正確結(jié)論的序號是________. 【答案】:①③ 【解析】 過M作MP∥AB交BB1于P,連接NP,則平面MNP∥平面A1C1,所以MN∥平面A1B1C1D1,又AA1⊥平面A1B1C1D1,所以AA1⊥MN.當(dāng)M與B1重合,N與C1重合時,則A1C1與MN相交,所以①③正確. 【問題探究,變式訓(xùn)練】 : 例1、如圖,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E是BC的中點,求證: (1) 平面AB1E⊥平面B1BCC1; (2) A1C∥平面AB1E. 【解析】: (1)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CC1⊥平面ABC.因為AE?平面ABC,所以CC1⊥AE 因為AB=AC,E為BC的中點,所以AE⊥BC. 因為BC?平面B1BCC1,CC1?平面B1BCC1, 且BC∩CC1=C,所以AE⊥平面B1BCC1. 因為AE?平面AB1E, 所以平面AB1E⊥平面B1BCC1 (2) 如圖,連結(jié)A1B,設(shè)A1B∩AB1=F,連結(jié)EF.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四邊形AA1B1B為平行四邊形,所以F為A1B的中點.又因為E是BC的中點,所以EF∥A1C 因為EF?平面AB1E,A1C?平面AB1E, 所以A1C∥平面AB1E. 【變式1】、【如圖,在三棱錐PABC中,AB⊥PC,CA=CB,M是AB的中點,點N在棱PC上,點D是BN的中點.求證: (1) MD∥平面PAC; 又因為CE?平面BEC,所以AH⊥CE.(14分) 【變式6】、如圖,正三棱柱ABCA1B1C1的高為,其底面邊長為2.已知點M,N分別是棱A1C1,AC的中點,點D是棱CC1上靠近C的三等分點.求證: (1) B1M∥平面A1BN; (2) AD⊥平面A1BN. 【解析】: (1) 如圖,連結(jié)MN,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四邊形A1ACC1是矩形. 因為M,N分別是棱A1C1,AC的中點, 所以四邊形A1ANM也是矩形,從而MN∥A1A.(2分) 又因為A1A∥B1B,所以MN ∥B1B. 所以四邊形B1BNM是平行四邊形,則B1M∥BN.(4分) 因為B1M?平面A1BN,BN?平面A1BN, 所以B1M∥平面A1BN.(6分) (2) 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BC,BN?平面ABC,所以AA1⊥BN. 因為N是正三角形ABC的邊AC的中點,所以AC⊥BN. 又因為A1A∩AC=A,A1A,AC?平面A1ACC1,所以BN⊥平面A1ACC1. 因為AD?平面A1ACC1,所以BN⊥AD.(10分) 在平面A1ACC1中,tan∠A1NAtan∠DAC==1,所以∠A1NA與∠DAC互余,得AD⊥A1N.(12分) 因為AD⊥BN,AD⊥A1N,BN∩A1N=N,且A1N,BN?平面A1BN,所以AD⊥平面A1BN.(14分) 【關(guān)聯(lián)1】、 如圖,正三棱柱A1B1C1-ABC中,點D,E分別是A1C,AB的中點. (1) 求證:ED∥平面BB1C1C; (2) 若AB=BB1,求證:A1B⊥平面B1CE. 【解析】 (1) 連結(jié)AC1,BC1,因為AA1C1C是矩形,D是A1C的中點,所以D是AC1的中點.(2分) 在△ABC1中,因為D,E分別是AC1,AB的中點, 所以DE∥BC1.(4分) 因為DE?平面BB1C1C,BC1?平面BB1C1C, 所以ED∥平面BB1C1C.(6分) (2) 因為△ABC是正三角形,E是AB的中點, 所以CE⊥AB. 又因為正三棱柱A1B1C1ABC中,平面ABC⊥平面ABB1A1,平面ABC∩平面ABB1A1=AB,CE?平面ABC, 所以CE⊥平面ABB1A1.從而CE⊥A1B.(9分) 在矩形ABB1A1中,因為==,所以Rt△A1B1B∽Rt△B1BE, 從而∠B1A1B=∠BB1E.因此∠B1A1B+∠A1B1E=∠BB1E+∠A1B1E=90,所以A1B⊥B1E. 又因為CE,B1E?平面B1CE,CE∩B1E=E, 所以A1B⊥平面B1CE.(14分) 例2、如圖,在四棱錐中,,,點為棱的中點. (1)若,求證:; (2)求證://平面. 【解析】: 證明:(1)取的中點,連結(jié), 因為,所以△為等腰三角形,所以. 因為,所以△為等腰三角形,所以. 又,所以平面. 因為平面,所以. (2)由為中點,連,則, 又平面,所以平面. 由,以及,所以, 又平面,所以平面. 又,所以平面平面, 而平面,所以平面. 【變式1】、如圖,在三棱錐A-BCD中,E,F(xiàn)分別為棱BC,CD上的點,且BD∥平面AEF. (1)求證:EF∥平面ABD; (2)若BD⊥CD,AE⊥平面BCD,求證:平面AEF⊥平面ACD. 【解析】:(1)因為BD∥平面AEF, BD平面BCD,平面AEF∩平面BCD=EF, 所以 BD∥EF. 因為BD平面ABD,EF平面ABD, 所以 EF∥平面ABD. (2)因為AE⊥平面BCD,CD平面BCD, 所以 AE⊥CD. 因為 BD⊥CD,BD∥EF, 所以 CD⊥EF, 又 AE∩EF=E,AE平面AEF,EF平面AEF, 所以 CD⊥平面AEF. 又 CD平面ACD, 所以 平面AEF⊥平面ACD. 【變式2】、如圖,在四棱錐中,底面是矩形,點在棱上(異于點,),平面與棱交于點. (1)求證:; A B C D E F P (第16題) (2)若平面平面,求證:. 【變式3】、如圖,在四棱錐中,底面ABCD是矩形,平面PAD⊥平面ABCD,AP=AD, M,N分別為棱PD,PC的中點. 求證:(1)MN∥平面PAB; (2)AM⊥平面PCD. 【解析】(1)因為M,N分別為棱PD,PC的中點, 所以MN∥DC, 又因為底面ABCD是矩形,所以AB∥DC, 所以MN∥AB. 又平面PAB,平面PAB, 所以MN∥平面PAB. (2)因為AP=AD,M為PD的中點, 所以AM⊥PD. 因為平面PAD⊥平面ABCD, 又平面PAD∩平面ABCD= AD, 又因為底面ABCD是矩形,所以CD⊥AD,又平面ABCD, 所以CD⊥平面PAD. 又平面PAD,所以CD⊥AM. 因為CD,平面PCD,, 所以AM⊥平面PCD. 【易錯警示】立幾的證明必須嚴格按教材所給的公理、定理、性質(zhì)作為推理的理論依據(jù),嚴禁生造定理,在運用定理證明時必須在寫全定理的所有條件下,才有相應(yīng)的結(jié)論,否則會影響評卷得分. 【變式4】、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為平行四邊形,E為側(cè)棱PA的中點. (1) 求證:PC∥平面BDE; (2) 若PC⊥PA,PD=AD,求證:平面BDE⊥平面PAB. 易錯警示 在立體幾何中,一定要用課本中允許的有關(guān)定理進行推理論證,在進行推理論證時,一定要將定理的條件寫全,不能遺漏,否則,在評分時將予以扣分,高考閱卷對立體幾何題證明的規(guī)范性要求較高. 【關(guān)聯(lián)1】、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AB∥CD,AC⊥BD,AC與BD交于點O,且平面PAC⊥平面ABCD,E為棱PA上一點. (1) 求證:BD⊥OE; (2) 若AB=2CD,AE=2EP,求證:EO∥平面PBC. 【解析】(1) 因為平面PAC⊥ 平面ABCD,平面PAC∩ 平面ABCD=AC,BD⊥AC,BD?平面ABCD, 所以BD⊥平面PAC. 又因為OE?平面PAC,所以BD⊥OE.(6分) (2) 因為AB∥CD,AB=2CD,AC與BD交于點O, 所以CO∶OA=CD∶AB=1∶2. 又因為AE=2EP,所以CO∶OA=PE∶EA, 所以EO∥PC. 又因為PC?平面PBC,EO?平面PBC, 所以EO∥平面PBC.(14分) 【關(guān)聯(lián)2】、如圖,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CA=CB,AA1=AB,D是AB的中點. (1) 求證:BC1∥平面A1CD; (2) 若點P在線段BB1上,且BP=BB1,求證:AP⊥平面A1CD. 【解析】 (1)連結(jié)AC1,交A1C于點O,連結(jié)OD. 因為四邊形AA1C1C是矩形,所以O(shè)是AC1的中點. (2分) 在△ABC1中, O,D分別是AC1,AB的中點, 所以O(shè)D∥BC1. (4分) 又因為OD?平面A1CD,BC1?平面A1CD, 所以BC1∥平面A1CD.(6分) (2) 因為CA=CB,D是AB的中點,所以CD⊥AB﹒ 又因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ABC⊥側(cè)面AA1B1B,交線為AB, CD?平面ABC,所以CD⊥平面AA1B1B﹒ (8分) 因為AP?平面A1B1BA,所以CD⊥AP. (9分) 因為BB1=AA1=BA ,BP=BB1, 所以==,所以Rt△ABP∽Rt△A1AD, 從而∠AA1D=∠BAP, 所以∠AA1D+∠A1AP=∠BAP+∠A1AP=90, 所以AP⊥A1D.(12分) 又因為CD∩A1D=D,CD?平面A1CD,A1D?平面A1CD, 所以AP⊥平面A1CD.(14分) 【關(guān)聯(lián)3】、如圖,在三棱錐PABC中,平面PAB⊥平面ABC,PA⊥PB,M,N分別為AB,PA的中點. (1) 求證:PB∥平面MNC; (2) 若AC=BC,求證:PA⊥平面MNC. 【解析】 (1) 因為M,N分別為AB,PA的中點, 所以MN∥PB.(2分) 因為MN?平面MNC,PB?平面MNC, 所以PB∥平面MNC.(4分) (2) 因為PA⊥PB,MN∥PB,所以PA⊥MN. (6分) 因為AC=BC,AM=BM,所以CM⊥AB. (8分) 因為平面PAB⊥平面ABC,CM?平面ABC,平面PAB∩平面ABC=AB,所以CM⊥平面PAB. (12分) 因為PA?平面PAB,所以CM⊥PA. 因為PA⊥MN,MN?平面MNC,CM?平面MNC,MN∩CM=M,所以PA⊥平面MNC. (14分) 【關(guān)聯(lián)4】、如圖,已知四棱錐PABCD的底面ABCD是平行四邊形,PA⊥平面ABCD,M是AD的中點,N是PC的中點. (1) 求證:MN∥平面PAB; (2) 若平面PMC⊥平面PAD,求證:CM⊥AD. 【解析】 (1) 如圖,取PB的中點E,連結(jié)AE,NE. 因為E,N分別是PB,PC的中點, 所以EN∥BC且EN=BC. 因為底面ABCD是平行四邊形,M是AD的中點, 所以AM∥BC且AM=BC,(3分) 所以EN∥AM且EN=AM,四邊形AMNE是平行四邊形,所以MN∥AE,(5分) 因為MN?平面PAB,AE?平面PAB,所以MN∥平面PAB.(7分) (2) 如圖,在平面PAD內(nèi),過點A作AH⊥PM,垂足為H. 因為平面PMC⊥平面PAD,平面PMC∩平面PAD=PM, 因為AH?平面PAD,AH⊥PM, 所以AH⊥平面PMC,從而AH⊥CM.(10分) 因為PA⊥平面ABCD,CM?平面ABCD, 所以PA⊥CM.(12分) 因為PA∩AH=A,PA,AH?平面PAD, 所以CM⊥平面PAD, 因為AD?平面PAD,所以CM⊥AD.(14分) 例3、如圖,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為棱BC上一點. (1) 若AB=AC,D為棱BC的中點,求證:平面ADC1⊥平面BCC1B1; (2) 若A1B∥平面ADC1,求的值. 【解析】: (1) 因為AB=AC,點D為BC中點,所以AD⊥BC.(2分) 因為ABC-A1B1C1 是直三棱柱,所以BB1⊥平面ABC. 因為AD?平面ABC,所以BB1⊥AD.(4分) 因為BC∩BB1=B,BC?平面BCC1B1,BB1?平面BCC1B1, 所以AD⊥平面BCC1B1. 因為AD?平面ADC1,所以平面ADC1⊥平面BCC1B1.(6分) (2) 連結(jié)A1C,交AC1于O,連結(jié)OD,所以O(shè)為AC1中點.(8分) 因為A1B∥平面ADC1,A1B?平面A1BC,平面ADC1∩平面A1BC=OD,所以A1B∥OD.(12分) 因為O為AC1中點,所以D為BC中點, 所以=1.(14分) 【變式1】、如圖,在四面體ABCD中,AB=AC=DB=DC,點E是BC的中點,點F在線段AC上,且=λ. (1) 若EF∥平面ABD,求實數(shù)λ的值; (2) 求證:平面BCD⊥平面AED. 【解析】 (1) 因為EF∥平面ABD,EF?平面ABC,平面ABC∩平面ABD=AB,所以EF∥AB.(3分) 又E是BC的中點,點F在線段AC上, 所以F為AC的中點. 由=λ得λ=.(6分) (2) 因為AB=AC=DB=DC,E是BC的中點, 所以BC⊥AE,BC⊥DE.(9分) 又AE∩DE=E,AE,DE?平面AED, 所以BC⊥平面AED.(12分) 而BC?平面BCD, 所以平面BCD⊥平面AED.(14分) 【變式2】、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AD=CD=AB,AB∥DC,AD⊥CD,PC⊥平面ABCD. (1) 求證:BC⊥平面PAC; (2) 若M為線段PA的中點,且過C,D,M三點的平面與PB交于點N,求PN∶PB的值. 【解析】 (1) 連結(jié)AC.不妨設(shè)AD=1. 因為AD=CD=AB,所以CD=1,AB=2. 因為∠ADC=90,所以AC=,∠CAB=45.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BC=,所以AC2+BC2=AB2. 所以BC⊥AC.(3分) 因為PC⊥平面ABCD,BC?平面ABCD,所以BC⊥PC.(5分) 因為PC?平面PAC,AC?平面PAC,PC∩AC=C, 所以BC⊥平面PAC.(7分) (2) 因為AB∥DC,CD?平面CDMN,AB?平面CDMN, 所以AB∥平面CDMN.(9分) 因為AB?平面PAB,平面PAB∩平面CDMN=MN, 所以AB∥MN.(12分) 在△PAB中,因為M為線段PA的中點, 所以N為線段PB的中點, 即PN∶PB的值為.(14分) 【關(guān)聯(lián)1】、 如圖,在三棱錐PABC中,D為AB的中點. (1) 與BC平行的平面PDE交AC于點E,判斷點E在AC上的位置并說明理由; (2) 若PA=PB,且銳角三角形PCD所在平面與平面ABC垂直,求證:AB⊥PC. 【解析】(1) E為AC的中點.理由如下: 平面PDE交AC于點E,即平面PDE∩平面ABC=DE, 而BC∥平面PDE,BC?平面ABC,所以BC∥DE.(4分) 在△ABC中,因為D為AB的中點,所以E為AC的中點.(7分) (2) 因為PA=PB,D為AB的中點,所以AB⊥PD, 如圖,在銳角三角形PCD所在平面內(nèi)過點P作PO⊥CD于點O,因為平面PCD⊥平面ABC,平面PCD∩平面ABC=CD,所以PO⊥平面ABC.(10分) 因為AB?平面ABC,所以PO⊥AB. 又PO∩PD=P,PO,PD?平面PCD,所以AB⊥平面PCD. 又PC?平面PCD,所以AB⊥PC.(14分) 【關(guān)聯(lián)2】、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是菱形,且PB=PD. (1) 求證:BD⊥PC; (2) 若平面PBC與平面PAD的交線為l,求證:BC∥l. 【解析】 (1) 如圖,連結(jié)AC,交BD于點O,連結(jié)PO. 因為四邊形ABCD為菱形,所以BD⊥AC.(2分) 又因為O為BD的中點,PB=PD,所以BD⊥PO.(4分) 又因為AC∩PO=O,所以BD⊥平面APC. 又因為PC?平面APC,所以BD⊥PC.(7分) (2) 因為四邊形ABCD為菱形,所以BC∥AD.(9分) 因為AD?平面PAD,BC?平面PAD, 所以BC∥平面PAD.(11分) 又因為BC?平面PBC,平面PBC∩平面PAD=l. 所以BC∥l.(14分) 【關(guān)聯(lián)3】、如圖,在三棱錐PABC中,已知平面PBC⊥平面ABC. (1) 若AB⊥BC,CP⊥PB,求證:CP⊥PA: (2) 若過點A作直線l⊥平面ABC,求證:l∥平面PBC.-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沖刺2019高考數(shù)學(xué)二輪復(fù)習(xí) 核心考點特色突破 專題12 立體幾何中的平行與垂直問題含解析 沖刺 2019 高考 數(shù)學(xué) 二輪 復(fù)習(xí) 核心 考點 特色 突破 專題 12 立體幾何 中的 平行 垂直 問題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6303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