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通用2018-2019版高中歷史第二單元東西方的先哲第3課古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學案新人教版選修.doc
《全國通用2018-2019版高中歷史第二單元東西方的先哲第3課古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學案新人教版選修.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全國通用2018-2019版高中歷史第二單元東西方的先哲第3課古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學案新人教版選修.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3課 古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 [目標導航] 1.了解亞里士多德的生平事跡,領會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概括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觀點,分析其觀點與柏拉圖觀點的異同?!?.了解亞里士多德的科學貢獻,明確其科學成就的價值?!?.概括亞里士多德的歷史貢獻,認識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一、北方小駒 1.學習歷程 (1)少年時出入馬其頓王宮,接觸到廣泛的文化知識。 (2)17歲到雅典的阿卡德米學園學習,顯示出超凡的才華。 2.思想主張 (1)特點:對柏拉圖的思想既有繼承又有突破。 (2)內(nèi)容 ①人要追求盡善盡美的境界,但并不意味著要放棄現(xiàn)實的幸福。 ②理念屬于人的思維抽象,客觀上并無理念世界的存在。 ③肯定客觀世界是真實的存在,但又認為物質(zhì)受形式的支配。 二、博學家 1.成就 (1)哲學領域:確定了哲學的研究對象,在《形而上學》一書中,他提出了哲學必須研究和解決的十三個問題。 (2)生物學領域:對五百多種不同的動植物進行了分類,至少對五十多種動物進行了解剖研究。 (3)物理學領域:在《物理學》一書中,他指出具體事物是由形式和質(zhì)料組成的。 (4)邏輯學領域: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結(jié)論三部分構成的簡單演繹邏輯,即三段論,自始至終貫穿于他的研究中。 2.評價 由于亞里士多德研究的興趣和范圍非常廣泛,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 [思維點撥] 亞里士多德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是由于他在邏輯學、政治學、倫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生物學、生理學、醫(yī)學等眾多領域留下了豐厚的遺產(chǎn)。其主要原因是他勤奮好學,注意觀察思考問題,科學研究涉及面廣及相對有利的學術環(huán)境等。 [特別提示] 亞里士多德明確指出“中庸之道”是一種美德,是對激情的控制和支配,既不能完全消除,又不能放縱,應該舍棄其兩端而取其中?!爸杏怪馈笔窍鄬Φ模軙r間、地點、條件的制約,因人和環(huán)境的差異有所不同。 三、教師生涯 1.宮廷教師: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聘請亞里士多德為其子亞歷山大的私人教師。 2.創(chuàng)立學園:公元前335年,在雅典東郊創(chuàng)立“呂克昂”學園。 3.逍遙學派:亞里士多德喜歡邊散步邊講學,人稱他“散步的哲學家”或逍遙學派。 4.中庸之道:任何事物都有三種狀態(tài),即過度、不及和中間。任何行為和感受都有一個中間性問題,過度與不及產(chǎn)生失誤,中間往往能夠獲得成功。中庸之道是一種明智的態(tài)度和方法。 5.寂然離世:公元前322年,亞里士多德逝世。 [史論要旨] 全面認識亞里士多德的深遠影響 (1)進步性 ①是古希臘最偉大的思想家,他一方面總結(jié)了古希臘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一些規(guī)范性的理論,在西方文化界產(chǎn)生了長久深刻的影響。 ②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chǎn);他的科學探索精神和對真理的追求精神永遠激勵著后人積極進取、探求新知。 (2)局限性 ①基本哲學觀是徘徊于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之間。 ②體現(xiàn)出奴隸主階級的思想局限性。 [知識圖示] 主題一 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 史料一 有一次柏拉圖開玩笑說,他的學校由兩部分組成:①亞里士多德是學園的頭腦,其他學生構成學園的軀體。②當亞里士多德遭到同學的攻擊時,柏拉圖總是出面解圍,說:“亞里士多德這頭小駒,需要的是韁繩,而不是囚籠?!? 史料二 亞里士多德曾經(jīng)說:“作為一個哲學家,較好的選擇應該是維護真理而犧牲個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們所珍愛的,但人的責任卻要我們更尊重真理?!? (1)史料一表明柏拉圖非常欣賞和看重亞里士多德。①說明柏拉圖欣賞亞里士多德的才能,認為他是學園的頭腦。②表明柏拉圖對亞里士多德的保護和寬容,為其發(fā)展提供了寬松的學術環(huán)境。 (2)由史料二可知,亞里士多德認為維護真理比維護友情更重要,所以才有了“吾愛吾師,但更愛真理”的名言,在哲學上突破了柏拉圖的“理念論”。 (1)結(jié)合史料一,你怎樣看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的師生關系? (2)依據(jù)史料二,亞里士多德是怎樣從理論上突破柏拉圖的理念論的? 答案 (1)柏拉圖看重亞里士多德,了解他的特點,給予保護和寬容,為亞里士多德研究學術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亞里士多德“吾愛吾師,但更愛真理”的見解,又樹立了敬仰老師,但不盲從老師,勇于堅持真理的科學敬師觀的典范。 (2)亞里士多德認為,柏拉圖理念論的最大弱點是不承認現(xiàn)實世界的真實性。理念屬于人的思維抽象,客觀上并無理念世界的存在。亞里士多德肯定客觀世界是真實的存在,而且是人類認識的來源,認識產(chǎn)生于對外界事物的感覺。 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主張的差異 柏拉圖 亞里士多德 局限 哲學思想 理念論,認為理念是世界的本質(zhì),現(xiàn)實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思想源于具體事物,物質(zhì)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物體由形式和物質(zhì)組成 柏拉圖屬唯心主義;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接近唯物主義但不徹底,常動搖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 政治思想 理想國是哲人統(tǒng)治的國家,其次才是法治 法治優(yōu)于人治,由安分守己又聽從理性的“中產(chǎn)階級”執(zhí)政最合適 認為奴隸主統(tǒng)治奴隸是合乎自然、合法的 主題二 亞里士多德的貢獻 史料一 亞里士多德……①認為具體事物是“第一實體”,這時候他是站在唯物主義立場上的;質(zhì)料只是潛能,形式才是現(xiàn)實,②現(xiàn)實先于潛能,形式?jīng)Q定事物的本質(zhì);③他還認為有不動的第一推動者即純形式存在,這就偏向唯心主義了。 史料二?、賮喞锸慷嗟伦畲蟮恼軐W貢獻在于創(chuàng)立了邏輯學。②他的研究都是從收集大量材料開始,經(jīng)過嚴密的分析、概括、推理,最后才得出結(jié)論。亞里士多德把它看作哲學的一部分,③提出歸納與演繹兩種方法。前者由個別到一般,后者由一般到個別,邏輯思維的重點在于后者。這種思維方式自始至終貫穿于他的研究之中。 (1)史料一中①說明亞里士多德是唯物主義立場。②③說明其又有唯心主義傾向。 (2)史料二中①指出了亞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學貢獻。②指出了亞里士多德的研究方法。③指出了亞里士多德的思維方法。 (1)依據(jù)史料一,說明亞里士多德理論的性質(zhì)。 (2)依據(jù)史料二,亞里士多德在研究方法上給我們提供了哪些借鑒? (3)亞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學貢獻是什么?自始至終貫穿于亞里士多德的研究、統(tǒng)計和思考之中的一種具體思維方法是什么?舉出一個例子來。 答案 (1)亞里士多德的理論使他“接近了唯物主義”。但他的唯物論并不徹底,常動搖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 (2)注重對材料的收集,注重對事物的觀察和研究,對收集的材料進行分析、概括、推理。 (3)貢獻:邏輯學。方法:三段論推理。例如:大前提——所有動物都會死;小前提——所有人都是動物;結(jié)論——所有人都會死。 亞里士多德對世界思想文化的貢獻 (1)亞里士多德把希臘哲學愛好智慧與好學深思的理性精神發(fā)展到頂峰。他尊敬自己的老師柏拉圖,但他更追求真理,“吾愛吾師,但更愛真理”。他敢于批判老師的觀點,并指出柏拉圖理念論的最大弱點。 (2)亞里士多德是集古希臘科學文化知識之大成的“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在哲學方面,他不僅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而且還創(chuàng)立了邏輯學,至今仍被學術界尊為權威。在自然科學方面,他提出了很多觀點,為現(xiàn)代許多科學門類奠定了基礎。 (3)亞里士多德是一位著名的教師,他的許多做法對教育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喜歡在學園的林陰道上邊散步邊講學,人稱他“散步的哲學家”或逍遙學派。 (4)亞里士多德給后人留下了一筆包羅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馬克思稱他為“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 1.“吾愛吾師,但更愛真理”,西方先哲亞里士多德給后人留下了這一名言。下列各項中,能充分體現(xiàn)他是這一名言的忠實踐行者的是( ) A.與柏拉圖就哲學問題展開辯論 B.堅持用三段論進行研究 C.創(chuàng)立阿卡德米學園 D.否定牛頓的絕對時空觀 答案 A 解析 注意題干中的“他”指的是亞里士多德。C、D兩項與亞里士多德無關;B項體現(xiàn)不出“吾愛吾師,但更愛真理”。正確選項是A。 2.“沒有一個人是永生的。希臘人是人。所以,沒有一個希臘人是永生的?!边@三句話,反映了亞里士多德的哪一學說( ) A.政治學說 B.教育學說 C.倫理學說 D.邏輯學 答案 D 解析 材料內(nèi)容表明了亞里士多德依據(jù)一定的原則進行推理而得出結(jié)論,前兩句話是前提而后面的一句是結(jié)論,這是亞里士多德經(jīng)典的三段論,這是他對邏輯學的經(jīng)典貢獻,故答案選擇D項。 3.亞里士多德說:“作為一個哲學家,較好的選擇應該是維護真理而犧牲個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們所珍愛的,但人的責任卻要我們更尊重真理?!边@句話表明亞里士多德( ) A.認為人要追求盡善盡美的境界 B.物質(zhì)受精神世界形式的支配 C.真理高于一切的信念 D.認為友情和真理同等重要 答案 C 解析 亞里士多德認為“維護真理而犧牲個人的友情”“人的責任卻要我們更尊重真理”表明其認為真理高于一切,C項符合題意。 4.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過多的飲食和過少的飲食都會損害健康。惟有適度才能造成健康,并增進和保持它們。對于節(jié)制、勇敢以及其他德性,也是如此?!滦跃褪侵械溃鳛樽罡叩纳坪蜆O端的美。——亞里士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 材料二 最好的政治共同體是由中產(chǎn)人士組成的,在這樣的城邦,立憲政體得到良好的發(fā)揮。在這里,中產(chǎn)者比其他兩種人數(shù)量要多、力量要大,或者至少比其中任何一種要強,如果這樣,中產(chǎn)者的介入就會改變平衡,并防止兩個極端的任何一個占上風。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 材料三 亞里士多德對當時希臘城邦在政治生活領域中的“過猶不及”十分憂慮,比如寡頭政體和平民政體……他認為,建立民主和法治的社會就可以解決這類“過猶不及”的問題,因為“法律恰是這樣一個中道的權衡”。 ——余仕麟《孔子“中庸”思想和亞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較》 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指出亞里士多德認為“中道”的主要原則是什么?他對“中道”做出了怎樣的評價? (2)據(jù)材料二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指出亞里士多德主張實行何種政體?執(zhí)政主體是哪一階層?其目的是什么? (3)據(jù)材料三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說明亞里士多德認為實現(xiàn)“中道”的有效途徑是什么?他的“中道”思想對當今社會發(fā)展有何借鑒作用。 答案 (1)原則:適度原則。評價:中道是美德的表現(xiàn)。 (2)政體:共和政體(“立憲”政體)。階層:中產(chǎn)階級。目的:既防止專制又要避免民主泛濫。 (3)途徑:實行法治。借鑒作用:加強道德建設,注重法治建設;構建和諧社會。 解析 本題考查亞里士多德的思想。第(1)問第一小問指的是亞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根據(jù)材料一“惟有適度”概括出答案;第二小問根據(jù)題干“德性就是中道”組織答案。第(2)問第一小問根據(jù)材料二“立憲政體”作答;第二小問根據(jù)材料二“由中產(chǎn)人士組成”得出答案;第三小問根據(jù)材料二“防止兩個極端”歸納,極端是指民主和專制。第(3)問第一小問根據(jù)材料三“建立民主和法治的社會就可以解決”組織答案;第二小問屬于開放式問題,言之有理,語言精練即可。 [基礎達標] 1.柏拉圖經(jīng)常稱亞里士多德是小馬駒(小馬駒吃足了奶就會踢它的母親),其是指亞里士多德( ) A.敢于挑戰(zhàn)權威 B.不贊成柏拉圖的主張 C.忘恩負義 D.求知欲強 答案 A 解析 亞里士多德因為敢于挑戰(zhàn)權威、堅持真理而得到了這個稱號。 2.亞里士多德曾說:“人是城邦的動物。”下列對這類“人”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他們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B.他們敢于表現(xiàn)個性、不屈從權威 C.他們視城邦利益為至高無上 D.他們雖性別不同,但都能言善辯 答案 D 解析 亞里士多德此句中的“人”指公民,他們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公民敢于表現(xiàn)個性、不屈從權威,視城邦利益為至高無上。公民在當時僅限于成年男性,故D項錯誤。 3.亞里士多德曾說過“吾愛吾師,但更愛真理”,這句話表明他和柏拉圖之間存在分歧,他們在哲學方面的分歧主要在于( ) A.人是否要追求現(xiàn)實的幸福 B.現(xiàn)實世界是否具有真實性 C.是否要確定哲學的研究對象 D.人是否要追求盡善盡美的境界 答案 B 解析 亞里士多德雖然是柏拉圖的學生,但卻拋棄了他的老師所持的唯心主義觀點。柏拉圖認為理念是實物的原型,它不依賴于實物而獨立存在。亞里士多德則認為現(xiàn)實世界乃是由各種形式與質(zhì)料和諧一致的事物所組成的。柏拉圖斷言感覺不可能是真實知識的源泉,亞里士多德卻認為知識起源于感覺,這些思想已經(jīng)包含了一些唯物主義的因素。 4.亞里士多德曾對學生說:“如果你的錢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錢又在你的錢包里,那么你的錢肯定在你的口袋里?!彼赡茉谙?qū)W生解釋( ) A.唯物論 B.三段論 C.倫理學 D.中庸之道 答案 B 解析 “如果你的錢包在你的口袋里”是大前提,“而你的錢又在你的錢包里”是小前提,“那么你的錢肯定在你的口袋里”是結(jié)論,故這是三段論。 5.(2018溫州高二檢測)人們稱亞里士多德為“散步的哲學家”,而以他為核心形成的學派,被稱為“逍遙學派”。獲得如此稱呼的主要原因是( ) A.教學方法別具一格 B.他和馬其頓王室關系密切 C.他們勤于思考,努力讀書 D.討論具體的問題 答案 A 解析 亞里士多德喜歡在林陰道上邊散步邊講學,自由灑脫,別具一格,被稱為“散步的哲學家”,其學派被稱為“逍遙學派”。B與此無關,C是學習態(tài)度,D是內(nèi)容。 6.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亞里士多德提倡“中庸之道”。這反映出二者的共同社會追求是( ) A.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 B.創(chuàng)建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 C.建立良好的國際關系 D.追求高尚的人格修養(yǎng) 答案 A 解析 二者都能起到協(xié)調(diào)人際關系,促進道德自我塑造和培養(yǎng)的作用,B、C與材料無關,D不屬于社會追求,故本題選A。 [能力提升] 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德性就是中道,作為最高的善和極端的美?!覀冊隗w力和健康方面就可以看到,鍛煉過多或過少都會損害體力。過多的飲食和過少的飲食都會損害健康。唯有適度才能造成健康,并增進和保持它們。對于節(jié)制、勇敢以及其他德性也是如此?!?jié)制和勇敢是被過度和不及所破壞,而為中道所保全。——亞里士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 材料二 誰讓法律來統(tǒng)治,誰就是讓神和理智來統(tǒng)治,但誰要是讓一個個人來統(tǒng)治,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獸性的因素。……由于相互牽制,人人都不能按自己所認可的準則行事。這是十分有利的,因為人如果能夠隨心所欲,就無法對付植根于每一個內(nèi)心的鄙陋和丑惡。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 材料三 在亞里士多德那里,政治學就是應用倫理學?!嬲恼渭叶家獙iT地研究德性?!藰芳t《中庸與中道》 (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亞里士多德中道倫理學的觀點。結(jié)合所學,指出其關注的對象。 (2)據(jù)材料二,概括亞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張。結(jié)合所學知識指出產(chǎn)生這些主張的時代背景。綜合上述材料,分析亞里士多德倫理學與政治主張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答案 (1)觀點:德性(善和美);中庸,適度。 對象:人和人類社會或雅典公民。 (2)主張:法治,理性;民主,反對專制。 時代背景:民主政治的發(fā)展(衰落);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古希臘人文主義。 聯(lián)系:倫理學是政治學的基礎;政治學就是倫理學的應用。-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全國 通用 2018 2019 高中歷史 第二 單元 東西方 先哲 古希臘 文化 集大成者 亞里士多德 新人 選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6362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