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涪陵九年級語文下冊第5單元19魚我所欲也學案 新版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重慶市涪陵九年級語文下冊第5單元19魚我所欲也學案 新版人教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精品語文資料
精品資料
19 魚我所欲也
一、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一) 整體感知
孟子主張人性是善的,他認為人生而具有側(cè)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這些“善心”喪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備“仁義禮智”。本文就是從這種理論出發(fā),闡明了義重于生,義重于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舍生取義”的主張。孟子認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義更重要,就會做出各種不義的事情來。他對比了兩種生死觀,贊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要辨別義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暢,論證嚴密;引譬設喻
2、,生動形象;排比鋪陳,氣勢恢弘。體現(xiàn)了《孟子》一書的文筆特點。
(二)學法引導
讀課文,借助工具書,在理解文句的基礎上,抓住那些表述作者觀點的語句和作者常用的術語加以分析,以此來剖析作者的“舍生取義”的思想,并逐步培養(yǎng)分析判斷能力。另外,反復朗讀,加深體會文章的內(nèi)容和文章的氣勢,從而了解孟子善于論辯的特點。
(三)審美鑒賞
生動透徹的修辭美
本文在論說道理的過程中,一個顯著的特點是,綜合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使說理生動明白、深刻透徹。“舍魚而取熊掌”的比喻,告訴人們擇優(yōu)而取的道理。“一簞食,一豆羹”的比喻,證明“義”重于“生”的論點,突出了主題。生和義的對比中突出了舍生取義之人的高大形
3、象?!安皇赤祦碇场迸c“不辯禮義而受萬鐘”的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精神。排比更是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二、自學階梯評估
達標訓練
1、請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并解釋:
①不為茍得也 ?、谒鶒河猩跤谒勒?
③為宮室之美 ④一簞(dān)食
⑤ 蹴(cù)爾而與之 ⑥乞人不屑(xìe)也
2、請用“/”為下列各句做適當?shù)睦首x停頓: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
4、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
④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①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②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③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④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A、為宮室之美 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
B、故不為茍得也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C、非獨賢者有是心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D、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5、 呼爾而與之
5、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簡要回答下列問題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②“所惡有甚于死者”“所惡”可以指哪些事情?
③“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④“非獨賢者有是乙“是心”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