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電子學(xué)》期末復(fù)習(xí)題下篇.doc
《《電工電子學(xué)》期末復(fù)習(xí)題下篇.doc》由會(huì)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電工電子學(xué)》期末復(fù)習(xí)題下篇.doc(46頁(yè)珍藏版)》請(qǐng)?jiān)谘b配圖網(wǎng)上搜索。
《電工電子學(xué)》期末復(fù)習(xí)題(下篇) 本復(fù)習(xí)題使用說(shuō)明:復(fù)習(xí)題內(nèi)容是按照知識(shí)點(diǎn)編寫(xiě)的非按章節(jié)編寫(xiě)請(qǐng)同學(xué)們閱讀時(shí)注意! 第Ⅱ大部分:下篇 一、客觀題(選擇題)單項(xiàng)選擇題部分:在下列各題中,將唯一正確的答案代碼填入括號(hào)內(nèi) (一)、二極管三極管 1、17、 電 路 如 圖 所 示,二 極 管D、D為 理 想 元 件, 則 在 電 路 中( )。 (a) D起 箝 位 作 用,D起 隔 離 作 用 (b) D起 隔 離 作 用,D起 箝 位 作 用 (c) D、D均 起 箝 位 作 用 (d) D、D均 起 隔 離 作 用 2、45、 電路如圖所示,二極管 D1,D2,D3 均為理想元件, 則 輸 出 電 壓 uO=( )。 (a) 0V (b) -6V (c) -18V 3、51、電 路 如 圖 所 示,二 極 管 D1,D2 均 為 理 想 元 件, 則 電 壓 uAO=( )。 (a) 12V (b) 0V (c) -15V 4、33、 電 路 如 圖 所 示,二 極管 為 理 想 元 件,ui=6sint V,U=3V,當(dāng)t = 瞬 間, 輸 出 電 壓 uO 等 于( )。 (a) 0 V (b) 6 V (c) 3 V 5、35、 電路如圖所示,D 為理想 二 極管,= 6sint V,則輸出電壓的最大值 uOM = ( )。 (a) 6 V (b) 3 V (c) 3 V 6、37、電 路 如 圖 所 示, 二 極 管D 為 理 想 元 件, 當(dāng) 輸 入 信 號(hào) =12sintV 時(shí), 輸 出 電 壓 的 最 大 值 為( )。 (a) 12 V (b) -6 V (c) 0 V (d) 6 V 7、49、電路如圖所示, D1,D2 均為理想二極管, 當(dāng)輸入電壓 > 6V 時(shí), 則uO=( )。 (a) 6V (b) 3V (c) ui 8、53、電 路 如 圖 所 示, D1,D2 均 為 理 想 二 極 管, 設(shè) U1 =10 V,ui = 40 sinωtV, 則 輸 出 電 壓 uO 應(yīng) 為 ( )。 (a) 最 大 值 為 40V,最 小 值 為 0V (b) 最 大 值 為 40V,最 小 值 為 +10V (c) 最 大 值 為 10V,最 小 值 為 -40V (d) 最 大 值 為 10V,最 小 值 為 0V 9、55、 電 路 如 圖 所 示, 若 忽 略 二 極 管 D 的 正 向 壓 降 和 正 向 電 阻,則 輸 出 電 壓 uO 為( )。 (a) +12V (b) +6V (c) +2V 10、57、 電 路 如 圖 所 示,D為 硅 二 極 管, 根 據(jù) 所 給 出 的 電 路 參 數(shù) 判 斷 該 管 為 ( )。 (a) 正 偏 (b) 反 偏 (c) 零 偏 11、71、 晶體管處于截止 狀 態(tài) 時(shí), 集 電 結(jié) 和 發(fā) 射 結(jié) 的 偏 置 情 況 為( )。 (a) 發(fā) 射 結(jié) 反 偏,集 電 結(jié) 正 偏 (b) 發(fā) 射 結(jié)、集 電 結(jié) 均 反 偏 (c) 發(fā) 射 結(jié)、集 電 結(jié) 均 正 偏 (d) 發(fā) 射 結(jié) 正 偏,集 電 結(jié) 反 偏 12、73、已 知 某 晶 體 管 處 于 放 大 狀 態(tài), 測(cè) 得 其 三 個(gè) 極 的 電 位 分 別 為 6V、9V 和 6.3V, 則 6V所 對(duì) 應(yīng) 的 電 極 為( )。 (a) 發(fā) 射 極 (b) 集 電 極 (c) 基 極 13、77、 當(dāng)晶體管的集電極電流 IC 超過(guò)其最大允許值 ICM 時(shí), 其 后 果 為( )。 (a) 晶 體 管 一 定 損 壞 (b) 不 一 定 損 壞、但 要 下 降 (c) 不 一 定 損 壞、但 要 升 高 14、87、在 計(jì) 算 低 頻 小 功 率 晶 體 管 輸 入 電 阻 rbe 時(shí), 有 三 位 同 學(xué) 用 了 三 種 方 法, 而且計(jì)算結(jié)果 差 別 很 大, 請(qǐng) 指 出 正 確 的 表 達(dá) 式 是 ( )。 (a) rbe = (b) rbe = (c) rbe = 300W+ 15、89、 所 謂 晶 體 管 輸 出 特 性 曲 線 中 的 線 性 區(qū) 域 是 指( )。 (a) 放 大 區(qū) (b) 飽 和 區(qū) (c) 截 止 區(qū) 16、91、 如 果 接 在 電 路 中 某 晶 體 管 的 基 極 與 發(fā) 射 極 短 路, 則( )。 (a) 管 子 深 度 飽 和 (b) 管 子 截 止 (c) 管子工 作 在 放 大 狀 態(tài) 17、93、根 據(jù) 圖 中 已 標(biāo) 出 各 晶 體 管 電 極 的 電 位, 判 斷 處 于 飽 和 狀 態(tài) 的 晶 體 管 是 ( )。 18、95、工作在飽和狀態(tài)的PNP 型 晶 體 管, 其 三 個(gè) 極 的 電 位 應(yīng) 為( )。 (a) VE >VB,VC >VB,VE >VC (b) VE >VB,VC< VB,VE >VC (c) VB >VE,VB< VC,VE >VC 19、97、某 工 作 在 放 大 狀 態(tài) 的 晶 體 管,測(cè) 出 其 三 個(gè) 極 X,Y,Z的 電 位 分 別 為:VX = -9V,VY = -3.8V,VZ = - 4V, 則( )。 (a) X 為 基 極,Y 為 集 電 極,Z 為 發(fā) 射 極 (b) X 為 發(fā) 射 極,Y 為 基 極,Z 為 集 電 極 (c) X 為 集 電 極,Z 為 基 極,Y 為 發(fā) 射 極 20、99、電 路 如 圖 所 示, 晶 體 管 處 于( )。 (a) 飽 和 狀 態(tài) (b) 放 大 狀 態(tài) (c) 截 止 狀 態(tài) 21、101、 電 路 如 圖 所 示, 靜 態(tài) 時(shí) 晶 體 管 處 于( )。 (a) 飽 和 狀 態(tài) (b) 放 大 狀 態(tài) (c) 截 止 狀 態(tài) 22、103 電路如圖所示,晶體管 UBE = 0.7 V , = 50,則 晶 體 管 工 作 在( )。 (a) 放 大 區(qū) (b) 飽 和 區(qū) (c) 截 止 區(qū) 23、105、某 電 路 如 圖 所 示,晶 體 管 集 電 極 接 有 電 阻 RC, 根 據(jù) 圖 中 的 數(shù) 據(jù) 判 斷 該 管 處 在 ( )。 (a) 截 止 狀 態(tài) (b) 放 大 狀 態(tài) (c) 飽 和 狀 態(tài) (二)、分立元件基本放大電路 1、1、如 圖 示 放 大 電 路 中 接 線 有 錯(cuò) 誤 的 元 件 是( )。 ( a) RL ( b) RB (c) C1 (d) C2 2、4、 下 列 電 路 中 能 實(shí) 現(xiàn) 交 流 放 大 的 是 圖 ( )。 3、7、電 路 如 圖 所 示, 設(shè) 晶 體 管 工 作 在 放 大 狀 態(tài), 欲 使 靜 態(tài) 電 流IC 減 小, 則 應(yīng)( 〕。 (a) 保 持 UCC,RB 一 定, 減 小 RC (b) 保 持UCC,RC 一 定, 增 大 RB (c) 保 持 RB,RC 一 定, 增 大 UCC 4、10、放大電路如圖所示,已知:RB=240 kW,RC=3 kW,晶體管β=40, UCC=12V, 現(xiàn)該電路中的三極管損壞,換上一個(gè)β=80的 新管子, 若要保持原來(lái)的靜態(tài)電流 IC 不變且忽略UBE,應(yīng)把 RB 調(diào)整為( )。 (a) 480 kW (b) 120 kW (c) 700 kW (d) 240 kW 5、16、固定偏置放大電路中, 晶體管的β=50,若 將該管調(diào)換為 β=80 的另外一個(gè)晶體管,則該電路中晶體管集電極電流 IC 將( ?。?。 (a)增加 (b) 減少 (c) 基本不變 6、22、電路如圖所示, 若晶體管的發(fā)射結(jié)被燒壞而形成開(kāi)路,那么集電極電位 UC 應(yīng) 等 于( )。 (a) 6 V (b) 0 V (c) 0.6 V (d) 5.3 V 7、25、某固定偏置單管放大電路的靜態(tài)工作點(diǎn)Q如下圖所示,若將直流電源UCC適當(dāng)降低,則Q點(diǎn)將移至( )。 (a) Q (b) Q (c) Q 8、28、在畫(huà)放大電路的交流通路時(shí)常將耦合電容視作短路,直流電源也視為短路,這種處理方法是( )。 (a) 正確的 (b) 不正確的 (c) 耦合電容視為短路是正確的,直流電源視為短路則不正確。 9、31、單管共射交流放大電路如下圖所示,該電路的輸出電壓與輸入電壓,的相位( )。 (a) 相同 (b) 相反 (c) 相差 10、34、某一固定偏置NPN管共射放大電路如圖1 所示,其輸入和輸出電壓 波形 如圖2 所示,造成這種失真的原因是( )。 (a) 管子的值太小 (b) 電路電源電壓太高 (c) 偏置電阻太小 (d) 偏置電阻太大 11、46、 放大電路如圖所示,其輸入電阻的正確表達(dá)式是( )。 (a) +[(rbe+(1+)RE)]//RB (b) (//RB)//[rbe+(1+)(RE//RL)] (c) RB//[rbe+(1+)RE] (d) RB//[(rbe+(1+)(RE//RL)] 12、55、在單管放大電路中,引入電流負(fù)反饋,放大電路的輸出電阻將( )。 (a) 減小 (b) 增加 (c) 不變 13、61、兩極共射極交流放大電路,由后極至前極引入串聯(lián)電壓負(fù)反饋后起到的作用是( )。 (a) 提高輸入電阻,穩(wěn)定輸出電壓 (b) 減小輸入電阻,穩(wěn)定輸出電流 (c) 提高輸入電阻,穩(wěn)定輸出電流 14、67、兩級(jí)阻容耦合放大電路中,若改變第一級(jí)靜態(tài)基極電流IB1則( )。 (a) 第二級(jí)的基極電流隨之而改變 (b) 第二級(jí)的靜態(tài)值(,,)均不改變 (c) 第二級(jí)的靜態(tài)電流不改變,但要改變 15、70、某兩級(jí)阻容耦合共射放大電路,不接第二級(jí)時(shí)第一級(jí)的電壓放大倍數(shù)為100倍,接上第二級(jí)后第一級(jí)電壓放大倍數(shù)降為50倍, 第二級(jí)的電壓放大倍數(shù)為50倍, 則該電路總電壓放大倍數(shù)為( )。 (a) 5000倍 (b) 2500倍 (c) 150倍 16、76、在兩級(jí)共射直接耦合放大電路中前后兩極的靜態(tài)工作點(diǎn)( )。 (a) 彼此獨(dú)立,互不影響 (b) 互相影響,互相牽制 (c) 后級(jí)對(duì)前級(jí)有影響,前級(jí)對(duì)后級(jí)無(wú)影響 17、79、在直接耦合放大電路中,采用差動(dòng)式電路結(jié)構(gòu)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電壓放大倍數(shù) (b) 抑制零點(diǎn)漂移 (c) 提高帶負(fù)載能力 18、85、設(shè)差動(dòng)放大電路對(duì)共模輸入信號(hào)的電壓放大倍數(shù)為,對(duì)差模輸入信號(hào)的電壓放大倍數(shù)為,則該電路的共模抑比等于( )。 (a) (b) (c) 19、88、差動(dòng)放大電路中所謂共模信號(hào)是指兩個(gè)輸入信號(hào)電壓( )。 (a) 大小相等,極性相反 (b) 大小相等,極性相同 (c) 大小不等,極性相同 20、91、在差動(dòng)放大電路中,共模反饋電阻的作用是( )。 (a) 對(duì)差模信號(hào)有很強(qiáng)的負(fù)反饋,使放大倍數(shù)穩(wěn)定 (b) 對(duì)共模信號(hào)有很強(qiáng)的負(fù)反饋,抑制零點(diǎn)漂移 (c) 對(duì)任何信號(hào)均無(wú)負(fù)反饋,它可限制發(fā)射極靜態(tài)電流 21、103、在多級(jí)放大電路中,功率放大級(jí)常位于( )。 (a) 第一級(jí) (b)中間級(jí) (c)末級(jí)或末前級(jí) 22、109、某功率放大電路的工作狀態(tài)如下圖所示,靜態(tài)工作點(diǎn)Q靠近截止區(qū),這種情況稱(chēng)為( )。 (a) 甲類(lèi)工作狀態(tài) (b) 乙類(lèi)工作狀態(tài) (c) 甲乙類(lèi)工作狀態(tài) 23、112、互補(bǔ)對(duì)稱(chēng)功率放大電路,若設(shè)置靜態(tài)工作點(diǎn)使兩管均工作在乙類(lèi)狀態(tài),將會(huì)出現(xiàn)( )。 (a) 飽和失真 (b) 頻率失真 (c) 交越失真 (三)、集成運(yùn)算放大器 1、8、開(kāi)環(huán)工作的理想 運(yùn) 算 放 大 器, 同 相 輸 入 時(shí) 的 電 壓 傳 輸 特 性 為( )。 2、16、理 想 運(yùn) 算 放 大 器 的 開(kāi) 環(huán) 差 模 輸 入 電 阻 rid 是 ( ) 。 (a) 無(wú) 窮 大 (b) 零 (c) 約 幾 百 千 歐 3、40、 比例運(yùn)算電路如圖所示,該電路的輸入電阻為 ( )。 (a) 零 (b) R1 (c) 無(wú)窮大 4、20、 電 路 如 圖 所 示,RL 為 負(fù) 載 電 阻, 則RF 引 入 的 反 饋 為( )。 (a) 并 聯(lián) 電 壓 負(fù) 反 饋 (b) 串 聯(lián) 電 壓 負(fù) 反 饋 (c) 并 聯(lián) 電 流 負(fù) 反 饋 (d) 串 聯(lián) 電 流 負(fù)反 饋 5、28、運(yùn)算放大器電 路 如 圖 所 示,RL 為 負(fù) 載 電 阻, 則RF2 引入的反饋為 ( ) 。 (a) 串 聯(lián) 電 流 負(fù) 反 饋 (b) 并 聯(lián) 電 流 負(fù) 反 饋 (c) 串 聯(lián) 電 壓 負(fù) 反 饋 (d) 正 反 饋 6、36、圖1至圖4的電路中,符合 = (即虛地) 的電路是 ( ) 。 7、44、 電路如圖所示,其電壓放大倍數(shù)等于 ( )。 (a) 1 (b) 2 (c) 零 8、48、電路如圖所示,能夠?qū)崿F(xiàn) 運(yùn)算關(guān)系的電路是 ( ) 。 (a) 圖1 (b) 圖2 (c) 圖3 9、60、 電路如圖所示,已知 R1 =10 ,R2 =100 ,若 uO = 6 V,則 ui = ( )。 (a) 6 V (b) 3 V (c) 6/11 V (d) 3/11 V 10、68、 電路如圖所示,當(dāng)可變電阻RP = 0 時(shí),輸出電壓 uO為 ( )。 (a) ( 1+R2 /R1 ) ui (b) -( 1+R2 / R1 ) ui (c) -( R2 / R1 ) ui 11、72、電路如圖所示,輸入為ui ,則輸出 uO 為 ( ) 。 (a) ui (b) 2ui (c) 零 12、76、電路如圖所示,R1 = R2 = R3 = R4 , =2 V,=-2 V,則輸出電壓 uO 為 ( )。 (a) 4 V (b) -4V (c) 0 V (d) -6V 13、88、電路如圖所示,該電路為 ( ) 。 (a)比例運(yùn)算電路 (b) 比例—積分運(yùn)算電路 (c) 微分運(yùn)算電路 14、92、微分電路如圖所示,若輸入ui=sint V, 則輸出uO為 ( )。 (a) RFCcost V (b) -RFCcost V (c) -RFCsint V 15、116、如圖電路,理想運(yùn)放的飽和電壓為UO(set),當(dāng)Ui< UR 時(shí),UO等于( )。 (a) 零 (b) +uO(set) (c) -uO(set) 16、120、電路如圖所示,運(yùn)算放大器的飽和電壓為12V,穩(wěn)壓管的穩(wěn)定電壓為6V,設(shè)正向壓降為零,當(dāng)輸入電壓ui=-1V時(shí),則輸出電壓uO等于 ( )。 (a) - 12 V (b) 6V (c) 零 17、132、穩(wěn)壓管DZ的穩(wěn)定電壓為uZ,且UZ值小于運(yùn)放的飽和電壓值UO(sat), 當(dāng)uO 由+UZ翻轉(zhuǎn)到-UZ時(shí),所對(duì)應(yīng)的輸入電壓門(mén)限值為 ( )。 (a) 零 (b) (c) 18、140、穩(wěn)壓管DZ的穩(wěn)定電壓值為UZ,且UZ值小于運(yùn)放的飽和電壓值UO(sat),當(dāng)ui= 時(shí),uO的值為 ( )。 (a) +UZ (b) (c) 19、144、運(yùn)算放大器如圖所示,ui=10sintV,雙向穩(wěn)壓管DZ的穩(wěn)定電壓 uZ=6V,運(yùn) 算放大器的飽和電壓為12V,輸出電壓uO 的波形為( )。 20、148、電路如圖所示,運(yùn)算放大器的飽和電壓為12V,穩(wěn)壓管的穩(wěn)定電壓為8V,設(shè)正向壓降為零,當(dāng)輸入電壓ui=1V時(shí),輸出電壓uO等于 ( )。 (a) -12 V (b) -8V (c) 零 21、164、電路如圖所示,雙向穩(wěn)壓管DZ的穩(wěn)定電壓為UZ,且UZ小于運(yùn)放的飽和 電壓值UO(sat),當(dāng)ui=+1 V時(shí),uO等于 ( )。 (a) 零 (b) + UZ (c) -UZ 22、172、電路如圖所示,運(yùn)算放大器的飽和電壓為12V,晶體管T的=50,輸入電壓 uI 的波形如圖2所示,則燈HL 的情況為 ( ) 。 (a)亮1s,暗2s (b) 暗1s,亮2s (c)亮3s,暗2s (四)、門(mén)電路和組合電路 1、45、邏輯圖和 輸 入 A,B 的 波形如圖所示, 分 析 在 t1 時(shí) 刻 輸 出 F 為( )。 (a) “1” (b) “0” (c) 不 定 2、55、邏輯圖和輸入 A,B 的 波形如圖所示, 分 析 在 t1 時(shí) 刻 輸 出 F 為 ( )。 (a) “1” (b) “0” (c) 不 定 3、60、“異或”門(mén) 的 邏 輯 式 為( )。 (a) F=AB + AB (b) F= + AB (c) F= 4、65、邏 輯 圖 和 輸 入 A,B 的 波 形 如 圖 所 示, 分 析 當(dāng) 輸 出 F 為“0”的 時(shí) 刻 應(yīng) 是( )。 (a) t1 (b) t2 (c) t3 5、110、 下 列 邏 輯 式 中,正 確 的“ 與”邏 輯 式 是( )。 (a) (b) (c) 6、115、 下 列 邏 輯 式 中,正 確 的邏 輯 公 式 是( )。 (a) += (b) += (c) += 7、120、 的“ 與 非” 邏 輯 式 為( )。 (a) (b) (c) B 8、125、 邏 輯 式 A +AB +ABC+AC,化 簡(jiǎn) 后 為( )。 (a) A (b) B (c) AB 9、130、邏 輯 式BC+ABC+ C,化 簡(jiǎn) 后 為( )。 (a) B+C (b) C+AB (c) C+BC 10、135、 邏 輯 式 ,化 簡(jiǎn) 后 為( )。 (a) 0 (b) 1 (c) 11、140、邏 輯 電 路 如 圖 所 示, 其 功 能 相 當(dāng) 于 一 個(gè)( )。 (a) 與 門(mén) (b) 與 非門(mén) (c) 異 或 門(mén) 12、145、圖 示邏 輯 電 路的 邏 輯 式 為( )。 (a) (b) (c) 13、150、邏輯圖和輸入 A,B 的波形如圖 所 示, 分析 在 t1 時(shí) 刻 輸 出 F 為( )。 (a) 0 (b) 1 (c) 不 定 14、155、邏 輯 圖 和 輸 入 A,B 的 波 形 如 圖 所 示, 分 析 當(dāng) 輸 出F 為“0”的 時(shí) 刻 應(yīng) 是( )。 (a) t1 (b) t2 (c) t3 15、160、邏輯圖和輸入 A,B的波形如圖所示,分析當(dāng)輸出F為“0”的時(shí)刻應(yīng)是( )。 (a) t1 (b) t2 (c) t3 16、165、圖 示邏 輯 電 路 的 邏 輯 式 為( )。 (a) (b) (c) 17、170、圖 示 邏 輯 電 路 的 邏 輯 式 為( )。 (a) (b) (c) 18、175、二 進(jìn) 制 數(shù)X= 01000,Y =01001 則 ( )。 (a) 10001 (b) 10010 (c) 11001 19、180、與 二 進(jìn) 制 數(shù)10000111 相 應(yīng) 的 十 進(jìn) 制 數(shù) 是( )。 (a) 87 (b) 135 (c) 73 20、190、半加器邏輯符號(hào) 如 圖 所 示, 當(dāng) A=“1”,B=“1”時(shí),C 和 S 分 別 為( )。 (a) C S (b) C S (c) C 21、195、全加器邏輯符號(hào)如圖所示,當(dāng)“0”,“1”,“0”時(shí),C i和Si分別為( )。 (a) 0 1 (b) 0 0 (c) 1 1 22、200、全 加 器 邏 輯 符 號(hào) 如 圖 所 示, 當(dāng)“1”,“1”,“1”時(shí),和 Si 分 別為( )。 (a) 1 0 (b) 0 1 (c) 1 1 23、215、邏 輯 電 路 如 圖 所 示, 由 其 邏 輯 功 能 判 斷 應(yīng) 為( )。 (a) 二 進(jìn) 制 編 碼 器 (b) 二進(jìn) 制 譯 碼 器 (c) 十進(jìn) 制 編 碼 器 (五)、觸發(fā)器和時(shí)序邏輯電路 1、8、邏 輯 電 路 如 圖 所 示, 分 析 RD ,SD 的 波 形,當(dāng) 初 始 狀 態(tài) 為“1”時(shí),t1 瞬 間 輸 出 Q 為( )。 (a) “0” (b) “1” (c) 不 定 2、12、下 圖 邏 輯 電 路 如 圖 所 示, 分 析 RD ,SD 的 波 形,當(dāng) 初 始 狀 態(tài) 為“0”時(shí),輸 出 Q 是“1” 的 瞬 間 為 ( )。 (a) t1 (b) t2 (c) t3 3、20、邏 輯 電 路 如 圖 所 示,當(dāng) A=“1”,R=“0”時(shí), RS 觸 發(fā) 器( )。 (a) 具 有 計(jì) 數(shù) 功 能 (b) 置“0” (c) 置“1” (d) 保 持 原 狀 態(tài) 4、24、邏 輯 電 路 如 圖 所 示,A=“0” 時(shí),RS 觸 發(fā) 器( )。 (a) 具 有 計(jì) 數(shù) 功 能 (b) 置“1” (c) 置“0” 5、28、邏 輯 電 路 如 圖 所 法, 當(dāng)A=“0” 時(shí),RS 觸 發(fā) 器( )。 (a) 具 有 計(jì) 數(shù) 功 能 (b) 置“0” (c) 置“1” 6、52、邏 輯 電 路 如 圖 所 示,A=“1” 時(shí), 脈 沖 來(lái) 到 后 JK 觸 發(fā) 器( )。 (a) 具 有 計(jì) 數(shù) 功 能 (b) 置“0” (c) 置“1” 7、56、 邏輯電路如圖所示,A=“1” 時(shí), 脈 沖 來(lái) 到 后 JK觸發(fā)器( )。 (a) 具有計(jì)數(shù)功能 (b) 置“0” (c) 置“1” 8、60、邏 輯 電 路 如 圖 所 示,A=“0” 時(shí), 脈 沖 來(lái) 到 后 JK觸 發(fā) 器( )。 (a) 具 有 計(jì) 數(shù) 功 能 (b) 置“0” (c) 置“1” 9、64、邏輯電路如圖 所 示,A=“0”,B=“1” 時(shí), 脈 沖 來(lái) 到 后 JK觸 發(fā) 器( )。 (a) 具 有 計(jì) 數(shù) 功 能 (b) 置“0” (c) 置“1” (d) 保 持 原 狀 態(tài) 10、68、邏 輯 電 路 如 圖 所 示,A=“0” 時(shí), 脈 沖 來(lái) 到 后 D 觸 發(fā) 器( )。 (a) 具 有 計(jì) 數(shù) 器 功 能 (b) 置“0” (c) 置“1” 11、80、邏 輯 電 路 如 圖 所 示,A=“1” 時(shí), 脈 沖 來(lái) 到 后 D 觸 發(fā) 器( )。 (a) 具 有 計(jì) 數(shù) 器 功 能 (b) 置“1” (c) 置“0” 12、84、邏 輯 電 路 如 圖 所 示, 它 具 有( )。 (a) D 觸 發(fā) 器 功 能 (b) T 觸 發(fā) 器 功 能 (c) T 觸 發(fā) 器 功 能 13、88、移 位 寄 存 器 與 數(shù) 碼 寄 存 器 的 區(qū) 別 是 ( )。 (a) 前 者 具 有 移 位 功 能, 后 者 則 沒(méi) 有 (b) 前 者 不 具 有 移 位 功 能, 后 者 則 有 (c) 兩 者 都 具 有 移 位 功 能 和 計(jì) 數(shù) 功 能 14、116、 某 計(jì) 數(shù) 器 最 大 輸 入 脈 沖 數(shù) 為 12, 組 成 該 計(jì) 數(shù) 器 所 需 最 少 的 觸 發(fā) 器 個(gè) 數(shù) 為 ( )。 (a) 2 (b) 3 (c) 4 15、100、時(shí) 序 邏 輯 電 路 如 圖 所 示, 原 狀 態(tài) 為“0 0”, 當(dāng) 發(fā) 出 寄 存 和 取 出 指 令 后 的 新 狀 態(tài) 為( )。 (a) 1 1 (b) 1 0 (c) 0 1 16、104、如 圖 所 示 時(shí) 序 邏 輯 電 路 為( )。 (a) 同步二進(jìn)制計(jì)數(shù)器 (b) 移位寄存器 (c) 異 步 二 進(jìn) 制 計(jì) 數(shù) 器 17、144、如 圖 所 示 邏 輯 電 路 為( )。 (a) 同 步 二 進(jìn) 制 加 法 計(jì) 數(shù) 器 (b) 移位寄存器 (c) 異步二進(jìn)制減法計(jì)數(shù)器 18、96、如 圖 所 示 時(shí) 序 邏 輯 電 路 為( )。 (a) 同步二 進(jìn) 制 計(jì) 數(shù) 器 (b) 數(shù) 碼 寄 存 器 (c) 移 位 寄 存 器 19、124、計(jì)數(shù)器如圖所示, 原狀態(tài)為“0 1”, 送 一個(gè)C 脈沖后 的 新 狀 態(tài) 為( )。 (a) “1 0” (b) “1 1” (c) “0 0” 20、136、計(jì)數(shù)器如圖所示 , 原狀態(tài)為“1 0”, 送 一個(gè)C 脈沖后的新 狀 態(tài) 為( )。 (a) “1 1” (b) “0 0” (c) “0 1” 21、128、計(jì)數(shù)器如圖所示, 原狀態(tài)為“0 1”, 送 一個(gè)C 脈沖后 的 新 狀 態(tài) 為( )。 (a) “0 1” (b) “1 0” (c) “1 1” 22、132、計(jì)數(shù)器如圖所示 , 原狀態(tài) 為“0 0”, 送一個(gè)C 脈沖后的新?tīng)顟B(tài)為( )。 (a) “1 1” (b) “1 0” (c) “0 1” 23、140、計(jì)數(shù)器如圖所示 , 原狀態(tài)為“0 0”, 送一個(gè)C 脈沖后 的 新 狀 態(tài) 為( )。 (a) “1 1” (b) “0 1” (c) “1 0” 24、120、計(jì)數(shù)器如圖所示, 原狀態(tài)為“11”, 送入一 個(gè) C 脈 沖 后 的 新 狀 態(tài) 為( )。 (a) “1 1” (b) “0 0” (c) “0 1” (d) “1 0” 25、112、計(jì) 數(shù) 器 如 圖 所 示, 原 狀 態(tài) 為“01”, 當(dāng) 送 入 一 個(gè) C 脈 沖 后 的 新 狀 態(tài) 為( )。 (a) “0 1” (b) “1 0” (c) “1 1” (d) “0 0” (六)、模擬量和數(shù)字量的轉(zhuǎn)換 1、T 形 電 阻 網(wǎng) 絡(luò) D/A 轉(zhuǎn) 換 器 是 由( )組 成。 (a) T 形 電 阻 網(wǎng) 絡(luò) 和 集 成 運(yùn) 算 放 大 器 (b) T 形 電 阻 網(wǎng) 絡(luò) 和 觸 發(fā) 器 (c) T 形 電 阻 網(wǎng) 絡(luò) 和 振 蕩 器 2、 數(shù) 字 系 統(tǒng) 和 模 擬 系 統(tǒng) 之 間 的 接 口 常 采 用 ( )。 (a) 計(jì) 數(shù) 器 (b) 多 諧 振 蕩 器 (c) 數(shù) / 模 和 模 / 數(shù) 轉(zhuǎn) 換 器 3、某 數(shù)/模 轉(zhuǎn) 換 器 的 輸 入 為 8 位 二 進(jìn) 制 數(shù) 字 信 號(hào)(D7 ~ D0),輸 出 為 0~25.5V 的 模 擬 電 壓。若 數(shù) 字 信 號(hào) 的 最 低 位 是“1” 其 余 各 位 是“0”, 則 輸 出 的 模 擬 電 壓 為( )。 (a) 0.1V (b) 0.01V (c) 0.001V 4、某 數(shù)/模 轉(zhuǎn) 換 器 的 輸 入 為 8 位 二 進(jìn) 制 數(shù) 字 信 號(hào)(D7 ~ D0), 輸 出 為 0~25.5V 的 模 擬 電 壓。若 數(shù) 字 信 號(hào) 的 最 高 位 是“1” 其 余 各 位 是“0”, 則 輸 出 的 模 擬 電 壓 為()。 (a) 1V (b) 12.8V (c) 13.8V 5、 數(shù)/模 轉(zhuǎn) 換 器 的 分 辨 率 取 決 于 ()。 (a) 輸 入 的 二 進(jìn) 制 數(shù) 字 信 號(hào) 的 位 數(shù), 位 數(shù) 越 多 分 辨 率 越 高 (b) 輸 出 的 模 擬 電 壓 的 大 小, 輸 出 的 模 擬 電 壓 越 高, 分 辨 率 越 高 (c) 參 考 電 壓 UR 的 大 小,UR 越 大, 分 辨 率 越 高 6、 逐 次 逼 近 型 A/D 轉(zhuǎn) 換 器 的 轉(zhuǎn) 換 精 度 與 輸 出 的 數(shù) 字 量 位 數(shù) 之 間 的 關(guān) 系 是()。 (a) 輸 出 的 數(shù) 字 量 位 數(shù) 越 多 轉(zhuǎn) 換 精 度 越 高 (b) 輸 出 的 數(shù) 字 量 位 數(shù) 越 少 轉(zhuǎn) 換 精 度 越 高 (c) 轉(zhuǎn) 換 精 度 與 輸 出 的 數(shù) 字 量 位 數(shù) 無(wú) 關(guān) 7、 逐 次 逼 近 型 A/D 轉(zhuǎn) 換 器 轉(zhuǎn) 換 開(kāi) 始 時(shí), 首 先 應(yīng) 將 ( )。 (a) 移 位 寄 存 器 最 高 位 置1 (b) 移 位 寄 存 器 的 最 低 位 置1 (c) 移 位 寄 存 器 的 所 有 位 均 置1 8、某 模 / 數(shù) 轉(zhuǎn) 換 器 的 輸 入 為 0 ~10V 模 擬 電 壓, 輸 出 為 8 位 二 進(jìn) 制 數(shù) 字 信 號(hào)(D7 ~ D0)。 若 輸 入 電 壓 是 2V , 則輸出 的 數(shù) 字 信 號(hào) 為( )。 (a) 00100011 (b) 00110011 (c) 00100001 9、某 模/數(shù) 轉(zhuǎn) 換 器 的 輸 入 為 0 ~10V 模 擬 電 壓, 輸 出 為8 位 二 進(jìn) 制 數(shù) 字信號(hào)(D7 ~ D0)。 則該模/數(shù) 轉(zhuǎn) 換 器 能 分 辨 的 最 小 模 擬 電 壓 為( )。 (a) 0 V (b) 0.1 V (c) V 10、模/數(shù) 轉(zhuǎn) 換 器 的 分 辨 率 取 決 于( )。 (a) 輸 入 模 擬 電 壓 的 大 小,電 壓 越 高,分 辨 率 越 高 (b) 輸 出 二 進(jìn) 制 數(shù) 字 信 號(hào) 的 位 數(shù),位 數(shù) 越 多 分 辨 率 越 高 (c) 運(yùn) 算 放 大 器 的 放 大 倍 數(shù),放 大 倍 數(shù) 越 大 分 辨 率 越 高 二、非客觀題部分(計(jì)算題) (一)、單管放大器 1、電 路 如 圖 所 示 ,已 知 晶 體 管 的,,,,= 47 kW,,,,, 要 求: (1) 計(jì) 算 靜 態(tài) 工 作 點(diǎn) IB,IC,UCE; (2) 畫(huà) 出 微 變 等 效 電 路; (3) 計(jì) 算 輸 入 電 阻 和 輸 出 電 阻;(4) 計(jì) 算 電 壓 放 大 倍 數(shù)。 2、電 路 如 圖 所 示,已 知 晶 體 管 的 rbe = 2 kW,b= 75,輸 入 信 號(hào) , ,,,,,。 要 求:(1) 畫(huà) 出 微 變 等 效 電 路; (2) 求 電 路 的 輸 出 電 壓; (3) 若 調(diào) 節(jié) 電 路 參 數(shù) 使 基 極 電 流 , 試 分 析 說(shuō) 明 當(dāng) 時(shí),電 路 輸 出 電 壓 會(huì) 不 會(huì) 出 現(xiàn) 截 止 失 真,為 什 么? 3、電 路 如 圖 所 示, 已 知 晶 體 管T 的β= 50,UBE = 0.7 V,RB1 = 24 kW,RB2 =15 kW, RC = 2 kW,RE = 2 kW,RL =10 kW,要 求: (1) 估 算 靜 態(tài) 工 作 點(diǎn) Q; (2) 推 導(dǎo) 分 別 自M,N 兩 端 輸 出 時(shí) 的 電 壓 放 大 倍 數(shù) 的 表 達(dá) 式; (3) 當(dāng) 時(shí), 近 似 計(jì) 算uo1,uo2,, 并 畫(huà) 出 ui ,uo1,,uo2, 的 波 形。 4、具 有 負(fù) 反 饋 的 共 發(fā) 射 極 放 大 電 路 如 圖 所 示, 已 知 晶 體 管 的,=, 試 求: (1) 當(dāng) 時(shí), 放 大 電 路 的 輸 入、 輸 出 電 阻 和 電 壓 放 大 倍 數(shù);(2) 設(shè) 信 號(hào) 源 內(nèi) 阻,, 比 較 放 大 電 路 在 開(kāi) 關(guān) S 打 開(kāi) 和 S關(guān) 閉 兩 種 情 況 下 的 輸 出 電 壓; (3) 設(shè) 信 號(hào) 源 內(nèi) 阻,, 當(dāng)S 閉 合 時(shí) 放 大 電 路 的 輸 出 電 壓? (二)、運(yùn)算放大器 1、電 路 如 下 圖 所 示, 求 輸 出 電 壓 uO 。 2、電 路 如 下 圖 所 示 , 求 電 路 中 的 電 壓 uO1,uO2,uO 以 及 電 阻 R。 3、電 路 如 圖 所 示, 求 輸 出 電 壓 與 輸 入 電 壓 uI1,uI2 之 間 運(yùn) 算 關(guān) 系 的 表 達(dá) 式 。 4、某 電 子 裝 置 前 置 放 大 器 電 路 如 圖 所 示, 圖 中Rp 用 來(lái) 調(diào) 節(jié) 電 壓 放 大 倍 數(shù), 求 該 電 路 電 壓 放 大 倍 數(shù) 的 變 化 范 圍。 5、電 路 如 圖 所 示, R1=6kW, R2=4kW, R3=12kW, R4=3kW, R5=24kW, R6= 4 kW, R7 =2kW,R8 =12kW,R9=6kW,且 輸 入 電 壓 uI1 =1V,uI2 =2V,uI 3 = -3V, 求 輸 出 電 壓 uO 為 多 少? 6、電 路 如 下 圖 所 示, 求 電 路 中 的 輸 出 電 壓 uO 。 7、電 路 如 圖1 所 示 ,DZ 的 穩(wěn) 定 電 壓 為 6 V, 若 忽 略 其 正 向 壓 降。 求: (1) 當(dāng)uI =0.6 V 時(shí),uO1 ,uO2,uO3 及uO 各 等 于 多 少 伏? (2) 當(dāng)uI 的 波 形 如 圖2 所 示 時(shí), 畫(huà) 出uO 的 波 形 圖。 8、電 路 如 圖 所 示, 已 知 運(yùn) 算 放 大 器 的 最 大 輸 出 電 壓 幅 度 為12 V,穩(wěn) 壓 管 穩(wěn) 定 電 壓 為6 V, 正 向 壓 降 為 0.7V, 要 求:(1) 運(yùn) 算 放 大 器 A1,A2,A3 各 組 成 何 種 基 本 應(yīng) 用 電 路; (2) 若 輸 入 信 號(hào) uI = 10sinωt V, 試 畫(huà) 出 相 應(yīng) 的 ,, uO3 的 波 形, 并 在 圖 中 標(biāo) 出 有 關(guān) 電 壓 的 幅 值。 9、電 路 如 圖 所 示, 寫(xiě) 出 輸 出 電 壓 uO 與 輸 入 電 壓 uI 之 間 運(yùn) 算 關(guān) 系 的 微 分 方 程 。 (三)、組合邏輯 1、邏 輯 電 路 如 圖 所 示,分 別 寫(xiě) 出 兩 圖 的 邏 輯 式, 并 化 簡(jiǎn) 之。 2、邏 輯 電 路 如 圖 所 示,分 別 寫(xiě) 出 兩 圖 的 邏 輯 式, 并 化 簡(jiǎn) 之。 3、已 知 邏 輯 圖 和 輸 入A,B,C 的 波 形 如 圖 所 示, (1、)寫(xiě) 出 邏 輯 式并化簡(jiǎn); (2、)試 畫(huà) 出 輸 出F 的 波 形。 4、邏 輯 電 路 如 圖 所 示,分 別 寫(xiě) 出 兩 圖 的 邏 輯 式, 并 化 簡(jiǎn) 之。 5、試化簡(jiǎn)邏輯式: 6、試化簡(jiǎn)邏輯式: 7、試化簡(jiǎn)邏輯式: 8、試化簡(jiǎn)邏輯式: (四)、觸發(fā)器、計(jì)數(shù)器 1、已 知 邏 輯 電 路 圖 及 C,, 的 波 形, 求: (1、)列 出 邏 輯 狀 態(tài) 表,(2、)畫(huà) 出 輸 出, 的 波 形, (3、)說(shuō) 明 其 邏 輯 功 能 (設(shè), 的 初 始 狀 態(tài) 均 為“0”)。 2、邏 輯 電 路 圖 及C 脈 沖 的 波 形 如 圖 所 示 , 試 畫(huà) 出 觸 發(fā) 器 輸 出,的 波 形 (設(shè) ,的 初 始 狀 態(tài) 均 為“00”)。 3、邏 輯 電 路 如 下圖 所 示,各 觸 發(fā) 器 的 初 始 狀 態(tài) 為“0”, 若 已 知C 和A 的 波 形。 試 畫(huà) 出, 的 波 形。 4、已知下示邏輯電路圖及其 C 脈沖波形。 (1)寫(xiě)出三個(gè)觸發(fā)器的驅(qū)動(dòng)方程?(2)寫(xiě)出輸出端Q2,Q1,的狀態(tài)表, (3)畫(huà)出觸發(fā) 器 輸 出 ,, 的波形, (4)并說(shuō)明其邏輯功 (設(shè) 各 觸 發(fā) 器 的 初 始 狀 態(tài) 均 為“ 1”)。 5、邏輯電路如圖所示, 已知第四個(gè)C 脈沖后各觸發(fā)器,,, 的狀態(tài)為 “0110”。 (1)(1)寫(xiě)出四個(gè)觸發(fā)器的輸入方程?(2)試列出第五個(gè)C 脈沖后的,,, 的 狀態(tài)表。 (3)并說(shuō)明第幾個(gè) C 脈沖到來(lái)后計(jì)數(shù)器各Q 端均為 “0”。 C C 0 10 4 11 5 12 6 13 7 14 8 15 9 16 6、已 知 邏 輯 電 路 圖 及C 脈 沖 波 形, (1)寫(xiě)出四個(gè)觸發(fā)器的輸入方程(2)寫(xiě)出輸出端Q3 ,Q2,Q1,的狀態(tài)表,(3)試 畫(huà) 出 輸 出Q3 ,Q2,Q1,的 波 形,(4)說(shuō) 明 它 是 幾 進(jìn) 制 計(jì) 數(shù) 器?同 步 還 是 異 步? 加 法 還 是 減 法計(jì)數(shù)?( 設(shè)Q3 ,Q2,Q1, 的 初 始 狀 態(tài) 為“0”)。 7、邏輯電路如圖所示,已知C 脈沖波形。 (1)寫(xiě)出四個(gè)觸發(fā)器的輸入方程(2)寫(xiě)出輸出端Q3 ,Q2,Q1,的狀態(tài)表,(3)試畫(huà)出輸出Q3 ,Q2,Q1,的波形,(4)說(shuō)明它是幾進(jìn)制計(jì)數(shù)器?同步還是異步?加法還是減法計(jì)數(shù)?( 設(shè)Q3,Q2,Q1, 的初始狀態(tài)為“0”)。 C C 0 6 1 7 2 8 3 9 4 10 5 8、邏輯電路如圖所示,已知C 脈沖波形。 (1)寫(xiě)出四個(gè)觸發(fā)器的輸入方程(2)寫(xiě)出輸出端Q3 ,Q2,Q1,的狀態(tài)表,(3)試畫(huà)出輸出Q3 ,Q2,Q1,的波形,(4)說(shuō)明它是幾進(jìn)制計(jì)數(shù)器?同步還是異步?加法還是減法計(jì)數(shù)?( 設(shè)Q3,Q2,Q1, 的初始狀態(tài)為“0”)。 C C 0 5 1 6 2 7 3 8 4 9 The End- 1.請(qǐng)仔細(xì)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duì)于不預(yù)覽、不比對(duì)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lái)的問(wèn)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huì)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qǐng)點(diǎn)此認(rèn)領(lǐng)!既往收益都?xì)w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yè)顯示word圖標(biāo),表示該P(yáng)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biāo)可打開(kāi)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guó)旗、國(guó)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jì)者僅對(duì)作品中獨(dú)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電工電子學(xué) 電工 電子學(xué) 期末 復(fù)習(xí)題 下篇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6584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