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配套教案設計 第三單元第2課時解決問題的策略——畫線段圖》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配套教案設計 第三單元第2課時解決問題的策略——畫線段圖(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第2課時 解決問題的策略——畫線段圖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究和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策略,學會通過畫線段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掌握解決與倍有關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及相應的變式問題。
2.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增強學生對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探究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
用線段圖輔助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分析數(shù)量關系。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談話:同學們,咱們身上穿的上衣和褲子是誰買的?你有自己去買過嗎?今天,我們就去商場看看。
二、交流共享
1.教學例2。
2、課件出示教材第29頁例2的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
(1)理解題意。
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說說從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2)畫線段圖。
提出問題:上衣的價錢是褲子的3倍,買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
追問:你能理解買一套衣服的意思嗎?
引導:怎樣解決這一問題呢?今天我們還請來了一位數(shù)學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線段圖。我們可以借助線段圖來分析題目中的數(shù)量關系。
①先畫一條線段表示出褲子的價錢。(在黑板上畫出表示褲子價錢的線段)
48元
褲子
②上衣價錢的線段該怎么表示?畫多長呢?(學生討論)
引導:上衣的價錢是褲子的3倍,要畫這樣的3份。(指名板演)
?元
3、 48元
褲子
上衣
(3)列式解答。
你能根據(jù)問題說出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嗎?你是怎么列式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學生可能回答:
①方法一:先算買一件上衣要用多少元,48×3=144(元);再算買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144+48=192(元)。
②方法二:先算一套衣服一共有幾個48,1+3=4;再算買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48×4=192(元)。
2.想一想:如果求買一件上衣比買一條褲子多用多少元,應該怎樣解答?
(1)提問:你能說出這道題的數(shù)量關系嗎?
學生討論,說出數(shù)量關系式。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上衣的單價-褲子的單價=上衣比褲子多用多少元
引導思考:在
4、這個數(shù)量關系里,哪一個量是直接告訴我們的?(褲子48元)要先求的是哪一部分?(上衣的價錢)和上面一題相比,什么不變?(已知條件)什么變了?(所求問題)問題改了,線段圖要不要改?怎樣改?
學生嘗試畫圖,教師巡視指導。
提問:你能指出所求問題是哪一部分嗎?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在黑板上改線段圖:
48元
?元
褲子
上衣
(2)追問:現(xiàn)在你能解答這道題嗎?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學生交流反饋回答,教師板書。
3.比較:上面兩題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解答的過程呢?(學生討論)
指名回答,教師適時引導。
相同點:(1)已知條件相同,問題不同。(2)都可以根據(jù)
5、問題分析數(shù)量關系,確定先算什么。(3)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不同,解題的方法也不同。(4)上衣的價格不知道,都要先算買一件上衣多少元。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31頁“想想做做”第1題。
讓學生讀線段圖,根據(jù)問題說出數(shù)量關系式,并說說各可以先算什么。
2.完成教材第31頁“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閱讀小蕓和小力的話,并說說從中獲得的信息。
學生獨立填表,完成后可以與同桌交流自己的解題思路。
教師巡視,適時進行引導。
3.完成教材第31頁“想想做做”第3題。
先指名說說所求的問題是什么,數(shù)量關系是什么,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畫出線段圖,表示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再讓學生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讓學生獨立計算。最后集體交流訂正。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