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英咀華(十一).doc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含英咀華(十一).docx(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我不想成為上帝或英雄,只想成為i棵樹,為歲月而生長,不傷害任何人。一一(波蘭)切斯瓦夫?米沃什 沒有不可治愈的傷痛,沒有不能結束的沉淪,所有失去的,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一一(美國)約翰-肖爾斯
人們總是用?生來等待開始新的生活,這是很常見的現(xiàn)象。等待是思維的?個狀態(tài),意味著你需要未來,而你不要 現(xiàn)在。你不要此時此刻,你把希望寄托于未來。喪失對當下時刻的意識,會大大地降低你的生命質量。一一(德國) ??斯?托利《當下的力量》
也許每個人活著,都需要一場霧,把生活模糊下去,把簡單到殘酷的、吃喝拉撒的生活模糊下去,讓我們對未來有 一點好奇一一雖然未來注定空空如也,但是這空洞外面,套著這么多盒子
2、,一層一層,一層一層,我們拆啊拆,拆 啊拆,花去一輩子的時間。一一劉瑜《余歡》
生活中,百分之九十,甚至更多的時光全是平淡的。一個能接受平淡,并且把平淡變得不平淡的人,才可能讓自己 的人生不太平淡。但是你首先要去接受生活中大部分時間是平淡的事實。務實了,才可能慢慢地靠近夢想。
社會上有一個非常糟糕的現(xiàn)實一一一切都要成功,一切都要贏。不對啊,還有一種贏,叫有體面和尊嚴的輸,尤其 在年輕的時候。我希望從這一代人開始,中國越來越接受成功還有另外的概念,那就是,體面和有尊嚴的輸。趁年 輕趕緊去試著輸,歲數(shù)大了,機會不多了。一一白巖松
青春是人生最快樂的時光,但這種快樂往往完全是因為它充滿著希望,
3、而不是因為得到了什么或逃避了什么。一一 (英國)托馬斯?卡萊爾
世界上有兩種力量你需要去對抗,一個是金錢,它無處不在。另一個是圍繞在你身邊的人,而你需要知道什么時候 接受他們的批評,什么時候對他們說不。一一美國導演馬丁?斯科塞斯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時,我 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fā)現(xiàn)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一一(法國)莫泊桑
就物質生活而言,我的村莊就是世界;就精神生活而言,世界就是我的村莊。一一印度圣雄甘地
一樣的春天,卻不一定給予所有的人相同的喜悅,因為欣喜的程度取決于每個人過冬的方式。如果沒有
4、竭立對抗過 嚴冬,就不能體會春天的溫暖。一一日本著名攝影師星野道夫
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天賦得來很容易一一畢竟它們與生俱來,而選擇卻頗為不易。一不小心,你 可能被天賦誘惑,這可能會損害到你做出的選擇。一一美國亞馬遜網(wǎng)站創(chuàng)始人杰夫-貝索斯
我就要動身走了,去茵納斯弗利島,/搭起一個小屋子,筑起泥巴房:/支起九行云豆架,一排蜂蜜巢,/獨個兒 住著,茵陰下聽蜂群歌唱。/
我就會得到安寧,它徐徐下降,/從朝霧到蟋蟀歌唱的地方;/午夜是一片閃亮,正午是一片紫光,/傍晚到處飛 舞著紅雀的翅膀。/
我就要動身走了,因為我聽到,/那水聲日日夜夜輕拍著湖濱;/不管我站在車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
5、,/都在我心 靈的深處聽見這聲音。/ ——(愛爾蘭)威廉-巴特勒-葉芝《茵納斯弗利島》
《舌尖上的中國》旁白精選:
1. 雨讓各種野生菌瘋長,但何一個藏民都有識別松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后,卓瑪立刻用地上的松針把菌坑掩蓋好, 只有這樣,菌絲才可以不被破壞,為了延續(xù)自然的饋贈,藏民們小心翼翼地遵守著山林的規(guī)矩。
2. 作為職業(yè)挖摭人,每年茂榮和圣武要只身出門7個月,采輛的季節(jié),他們就從老家安徽趕到有藕的地方。較高的 人工報酬使得圣武和茂榮愿意從事這個艱苦的工作。挖藕的人喜歡天氣寒冷,這不是因為天冷好挖藕,而是天氣冷 買藕吃藕湯的人就多一些,藕的價格就會漲。
3. 在中國,五谷始終是一個變化中
6、的概念。大約兩千年前,五谷的排序為稻、黍、稷、麥、菽。而今天,中國糧食 產(chǎn)量的前三名已經(jīng)變成稻谷、小麥和玉米。中國,從南到北,廣袤的國土,自然地理的多樣變化,讓生活在不同地 域的中國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豐富主食。
4. 搟面,是中原女孩子在成為女人的成長中,必須要掌握的生活技藝。按照中國人的風俗禮儀,過生日賀壽是一定 要吃面條的,中國人稱為長壽面。為什么中國人過生日要吃而?面條是怎么成為中國人賀壽的象征?有一個說法是 面的形狀長瘦,諧音長壽。面條成為講究討口彩的中國人最喜歡的主食。
5. 兒乎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一個概念:北方人喜歡吃面食,而南方人則離不開米飯,這是因為一千年前形成的兩大 農(nóng)
7、業(yè)布局,一個是黃河流域以黍和麥為主的旱作農(nóng)業(yè),而另一個則是長江流域的稻作農(nóng)業(yè)。因此出現(xiàn)了中國獨特的 “南米北面”主食格局。
6. 在吃的法則里,風味重于一切。中國人從來沒有把自己束縛在一張乏味的食品清單上。人們懷著對食物的理解, 在不斷的嘗試中尋求著轉化的靈感。
7. 在蛋白質的提供上,大豆食品是唯一能夠抗衡肉類的植物性食材。對于素食者來說,這相當完美。中國古人稱贊 豆腐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于清貧,而做豆腐的人也懂得“順其自然二
8. 用稻米釀出的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酒,應該是人們利用微生物的最早的案例了。立冬的清晨,紹興 的天空開始下起小雨。這對釀酒師傅們來說,是個好征兆。
8、酵母菌喜歡江南冬季這種綿長而又不劇烈的冷。
9. 紹興,自古的繁榮富庶之地。如今,紹興人家仍然樂于枕河而居,享受其中的一份閑適。醬園里,露天的空場排 列著幾百只碩大的醬缸。五十六歲的丁國云依然身手矯健。醬料粘稠、厚重,需要人力定時的上下翻動,醬缸內的 發(fā)酵才會均勻。在這些醬缸里,微生物的世界,此消彼長,互相制約?!爸袊尼u”,在人類的發(fā)酵史上獨樹一幟, 數(shù)千年間,它成就了中國人餐桌上味道的基礎。
10. 時間是食物的摯友,時間也是食物的死敵。為了保存食物,我們雖然已經(jīng)擁有了多種多樣的科技化方式,然而 腌臘、風干、槽醉和煙熏等等古老的方法,在保鮮之余,也曾意外地讓我們獲得了與鮮食截然不同、有
9、時甚至更加 醇厚鮮美的味道。時至今FI,這些被時間二次制造出來的食物,依然影響著中國人的FI常飲食,并且蘊藏著中華民 族對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種特殊的感觸。
11. 秋口的清晨,占老的呼蘭河水流過原野。它發(fā)源于小興安嶺,蜿蜒曲折地注入松花江。故鄉(xiāng),就是這種讓她魂 牽夢系的泡菜的味道。菜園里的白菜是母親每年7月頭伏時種下的,為了做成泡菜,所以選用的都是心緊葉嫩的品 種。朝鮮族泡菜品目繁多,而且即便只是一個品種,也可以呈現(xiàn)出多種不同的味道:涼食的清爽,烹炒的鮮香,等 等。漫長的冬日里,有了脆辣、鮮甜的辣白菜的陪伴,再寡淡的口子,仿佛也會變得溫暖、富足而且有滋有味。
12. 在內地的湖南,稻田里
10、的禾花開了,也到了苗族人制作腌魚和做臘肉的時節(jié)。湘西木材豐富,熏烤臘肉的燃料 以硬木為佳,如茶樹和楊梅樹。熏烤時,要把腌制好的肉掛在取暖做飯的火塘之上,還不斷將松果、茶殼、桔皮等 放入火塘,這樣熏烤出來的臘肉,就會帶著茶果的香味。
13. 在距古徽州不遠的浙江金華,也出產(chǎn)一種大名鼎鼎的火腿,它以肌紅脂白,肉色鮮艷,香氣濃郁,滋味鮮美而 而聞名于世。
14. 這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已經(jīng)在漫長的 時光中和故土、鄉(xiāng)親、念舊、勤儉、堅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間,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 一個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15.
11、 與西方“菜生而鮮,食分而餐”的飲食傳統(tǒng)文化相比,中國的菜肴更講究色、香、味、形、器。而在這-系列 意境的追逐中,中國的廚師個個都像魔術大師,都能把“水火交攻”的把戲玩到如火純青的地步,這是8000年來 的修煉。我們也在這漫長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煮、蒸、炒三次重要的飛躍,他們共同的本質無非是水火關系的調控,而 至今世界上懂得蒸菜和炒菜的民族也僅此一家。
16. 在中國的村宴里,蒸菜往往是主角。蒸是中國菜烹飪法的基本方式之-。在人們發(fā)現(xiàn)油脂的快速加熱功效之前, 蒸被認為比煮加熱更快,并且更容易保持食材的完整形狀。歷史上,“蒸”字曾經(jīng)和“祭"字同義。犧牲、祭品要 保持完整形狀,而水蒸氣的運作,使熱量比
12、較均勻彌散于容器中。
17. 淮揚菜本身的最大特點,是將尋常的食材精雕細琢后,以華麗的姿態(tài)登場。這里面,中國廚房的另一大秘密一 一刀工的作用首當其沖。西餐的廚師,每個動作都有相應的刀具:中餐的廚師手中的一把刀,卻能行出無數(shù)種刀法。 中國菜的刀法之所以如此豐富,正因為它從來不是簡單的“化整為零氣
18. 當今的中國,每座城市外表都很接近。唯有飲食習慣,能成為區(qū)別于其他地方的標簽。
19. 不管在中餐還是在漢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遠都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嘗、鼻之所聞,在 中國文化里,對于?“味道”的感知和定義,既起自丁?飲食,又超越了飲食。也就是說,能夠真真切切地感覺到“味
13、的,不僅是我們的舌頭和鼻子,還包括中國人的心。
20. 咸的味覺來自鹽。在中國菜里,鹽更重的使命,是調出食物本身固有的味道,改善某種肌體的質地。在中國的 烹飪辭典里,鹽是百味之首。
21. 酸味能去腥解膩,提升菜肴的鮮香。當酸味和甜味結合在一起時,它還能使甜味變得更加靈動,更加通透。酸 甜,正是大部分外國人在中國以外的地方對于中餐產(chǎn)生的基本共識。在烹制肉類時,酸味還能加速肉的纖維化,使 肉質變得更加細嫩。當然,“酸”味本身,不僅能促進消化,增進食欲,與此同時,在世界通用的“甜”以及“苦” 之外,中國人還很特別地使用“酸”字來形容某種疼痛、某種妒嫉、某種不堪以及某種糾纏而難以言說的苦難。
14、22. 五味使中國菜的味道千變萬化,也為中國人在況味和叵1味他們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時,提供了一種特殊的表達 方式。在廚房里,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讓其中有某一味顯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調和以及平衡,不僅是 中國歷代廚師和中醫(yī)不斷尋求的完美狀態(tài),也是中國在為人處世、甚至在治國經(jīng)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23. 中國人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不僅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變通,更是順應自然的中國式生存之道。從古到今, 這個農(nóng)耕民族精心使用著腳下的每一寸土地,獲取食物的活動和非凡智慧,無處不在。
24. 在寒冷的極地,人們需要借助飲食來補充生命的能量。4000米以上的海拔,自然的饋贈并不豐富,有限的食
15、物 當中,青棵,成了人們最依賴的主食。望果節(jié)在青棵成熟前舉行,是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祭臺上,鋪滿青棵粉的 手印,被蛾予了強大的精神力量。青棵粉被拋向空中。人們相信,祈禱的聲音,可以直達天宇。
25. 不同地域的中國人,運用各自智慧,適度、巧妙的利用自然,獲得質樸美味的食物。能把對土地的眷戀和對上 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農(nóng)耕民族。一位作家這樣描述中國人淳樸的生命觀:他們在埋頭種地和低頭吃 飯時,總不會忘記抬頭看一看天。
26.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總在催促我們邁步向前,人們整裝,啟程,跋涉,落腳,停在哪里,哪里就會燃起灶火。 從個體生命的遷徙,到食材的交流運輸,從烹調方法的改變,到人
16、生命運的流轉,人和食物的匆匆腳步,從來不曾 停歇。
27. 小麥,曾經(jīng)改變人類文明進程的作物,擁有世界上最廣泛的種植面積,從最H常的饅頭、面條、鍋盔,到肉夾 饃、羊肉泡饃,再到花樣百出的各色小吃,共同奠定了陜西這個面食王國難以撼動的基石"
28. 彈涂魚,又名跳跳魚,是能夠在陸地上生活的魚類,不要妄想抓住它們,除非舍得用五年的時間,練就一門絕 技:使用五米長的釣竿,六米長的魚線,捕捉十米開外僅5厘米長的獵物,其難度和精準度的要求,不亞于20米 外投籃,從發(fā)力到捕獲,僅需八分之一秒。
29. 從手到口,從口到心,中國人延續(xù)著對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點燃爐火,端起碗筷,每個平凡的人, 都在某個瞬間,參與創(chuàng)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