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考前三個月 專題1 細胞的分子組成和結構 考點4 辨析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及相關圖像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考前三個月 專題1 細胞的分子組成和結構 考點4 辨析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及相關圖像課件(5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核心梳理真題重溫典題特訓1有關物質運輸?shù)?點核心提醒核心梳理(1)如右圖,在達到滲透平衡時,只要存在液面差h,則S1溶液濃度仍大于S2溶液濃度。但若S1溶液中溶質分子能夠通過半透膜,則先是S1溶液液面升高,而后S2液面升高,最后二者液面平齊。在滲透平衡時并非沒有水分子移動而是半透膜兩側水分子移動達到平衡狀態(tài)。(2)質壁分離與復原過程中水分子移動是雙向的,總結果是單向的。在植物細胞失水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細胞液濃度和外界溶液濃度相等;而吸水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溶液濃度。(3)植物質壁分離與復原的條件:原生質層相當于半透膜;細胞液與外界溶液存在濃度差。(4)質壁分離的外因是細胞液濃度小于
2、外界溶液,內因是由于原生質層和細胞壁的伸縮性不同。(5)水的跨膜運輸并非只是自由擴散,也有可能是協(xié)助擴散(水通道蛋白);紅細胞吸收葡萄糖也是協(xié)助擴散;Na、K等無機鹽離子一般是主動運輸出入細胞,但也可協(xié)助擴散(或離子通道)進出細胞。(6)由物質移動方向確定運輸方式:若物質由低濃度一側到高濃度一側,則一定是主動運輸;若由高濃度一側到低濃度一側,則一般為被動運輸,但也可能是主動運輸。(7)抓住關鍵點,區(qū)分“跨膜運輸”與“胞吞和胞吐”跨膜運輸是由物質直接穿過細胞膜完成,動力來自物質濃度差或ATP供能,其與膜的選擇透過性有關,其不但說明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出入細胞的功能,也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胞
3、吞和胞吐是借助膜的融合完成,其動力來自ATP供能,與膜的流動性有關,其能說明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出入細胞的功能,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8)理解原理,掌握影響因素:氧氣濃度是通過影響細胞有氧呼吸速率來影響物質運輸中的能量供應,但氧氣濃度為零時,無氧呼吸也能為其提供能量;溫度可影響膜的流動性和有關酶的活性來影響物質的運輸速率。(9)物質進出細胞核并非都通過核孔,核孔是RNA和蛋白質等大分子進出細胞核的通道;小分子進出細胞核也是通過跨膜運輸,都具有選擇性。2探究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1)探究是主動運輸還是被動運輸(2)探究是自由擴散還是協(xié)助擴散3質壁分離實驗的拓展(1)判斷成熟植物細胞是否有生
4、物活性(2)測定細胞液濃度范圍(3)比較不同植物細胞的細胞液濃度1判斷下列關于物質出入細胞過程的相關敘述(1)葉肉細胞不能以主動運輸?shù)姆绞轿盏V質元素離子,甘油是極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擴散的方式通過細胞膜(2013新課標,3D和2014新課標,1C)( )真題重溫(2)右圖中,曲線a、b表示物質跨(穿)膜運輸?shù)膬煞N方式,抑制細胞呼吸對方式a和b的轉運速率均有影響(2010山東,3D)( )(3)胞吐過程一定會產生分泌泡與質膜(細胞膜)的融合(2014浙江,1D)( )(4)在膜電位由內負外正轉變?yōu)閮日庳撨^程中有Na流入細胞,膜電位恢復過程中有Na排出細胞,其方式分別為被動運輸和主動運輸(2
5、012安徽,2A)( )(5)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終產物可通過自由擴散運出細胞(2012海南,6C)( )(6)質壁分離過程中水分子的擴散只能是單向進行(2014四川,1A)( )(7)在如右氨基酸和Na進出腎小管上皮細胞的示意圖中: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細胞、管腔中Na上皮細胞和上皮細胞中氨基酸組織液的運輸方式分別為主動運輸、被動運輸和被動運輸(2014安徽,2D)( )2(2014北京,3)比較生物膜和人工膜(雙層磷脂)對多種物質的通透性,結果如圖,據(jù)此不能得出的推論是()A生物膜上存在著協(xié)助H2O通過的物質B生物膜對K、Na、Cl的通透具有選擇性C離子以協(xié)助擴散方式通過人工膜D分子的大小影響其通過
6、人工膜的擴散速率解析A項,由圖示可知,生物膜和人工膜對甘油、CO2、O2的通透性相同,而生物膜對H2O的通透性大于人工膜的,說明生物膜上存在著協(xié)助H2O通過的物質;B項,生物膜對K、Na、Cl的通透性不同,說明生物膜對這些離子的通透具有選擇性;C項,從圖中可以看出,人工膜對K、Na、Cl的通透性相同,說明人工膜對離子吸收無選擇性,生物膜對離子的通透性不同,且大于人工膜的通透性,說明生物膜上有協(xié)助離子通過的物質,而人工膜上無協(xié)助離子通過的物質,故離子不是以協(xié)助擴散方式通過人工膜的;D項,甘油、CO2、O2、H2O等不同物質的分子大小不同,其通過人工膜的擴散速率也不同,說明分子的大小影響其通過人工
7、膜的擴散速率。答案C3(實驗原理判斷)(2014新課標,4)下列關于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A與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紅色花瓣有利于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B用黑藻葉片進行實驗時,葉綠體的存在會干擾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C用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不同部位觀察到的質壁分離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解析植物細胞的原生質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原生質層包括細胞膜、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指的是原生質層與細胞壁的分離。紅色花瓣是由液泡內花青素的顏色呈紅色導致的,所以用紅色花瓣作為實驗材料有利于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A項正確。黑藻葉片中的葉綠體顯綠色
8、,液泡中細胞液的顏色接近無色,兩者之間有顏色差異,因此葉綠體的存在不會干擾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B項錯誤。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不同部位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可能不同,觀察到的質壁分離程度可能不同,C項正確。通常做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實驗時用紫色洋蔥的鱗片葉外表皮,因外表皮細胞的液泡中有色素,發(fā)生質壁分離時容易觀察,D項正確。答案B4(2014新課標,4)將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狀相同的細條,分為a、b、c、d、e和f組(每組的細條數(shù)相等),取上述6組細條分別置于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時間后測量各組花冠細條的長度,結果如下圖所示。假如蔗糖溶液與花冠細胞之間只有水分交換,則()A實驗后,a組液泡中的溶質濃
9、度比b組的高B浸泡導致f組細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組的Ca組細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組D使細條在浸泡前后長度不變的蔗糖濃度介于0.40.5 molL1之間解析A項,通過圖示可以看出,a組和b組實驗前長度/實驗后長度的值都小于1,表明細胞吸水導致細條變長;由于a組實驗前長度/實驗后長度的值小于b組實驗前長度/實驗后長度的值,說明a組吸水較多,b組吸水較少,所以實驗后a組液泡中的溶質濃度比b組的低。B項,分析柱狀圖可知,f組細胞失水,而b組細胞吸水,因此浸泡導致f組細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大于b組的。C項,水分進出細胞的方式是自由擴散,不消耗ATP。D項,根據(jù)柱狀圖可知,在濃度為0.4
10、 molL1的蔗糖溶液中的c組細胞吸水,而在濃度為0.5 molL1的蔗糖溶液中的d組細胞失水,所以使細條在浸泡前后長度不變的蔗糖濃度介于0.40.5 molL1之間。答案D1.巧辨物質運輸方式練后反思2本考點常與生物膜的選擇透過性、細胞呼吸等生理功能相結合來進行命題,常依裝置圖、曲線圖等形式來考查,有時題干給出的信息比較豐富,趨向于對具體實例的分析來考查對相關知識和原理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因此同學們要學會根據(jù)題目所創(chuàng)設的新情景(文字、圖形、表格等),辨析探究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和影響因素。練后反思1如圖表示人體細胞膜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典題特訓A若此為神經元細胞膜,則在靜息狀態(tài)時,a和e過
11、程分別運輸?shù)奈镔|是Na、KBb過程無法體現(xiàn)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但能判斷出膜外的b物質濃度高于膜內C若此為紅細胞膜,D具有特異性,若去掉它們,就不會發(fā)生凝集反應,說明D是一種抗原D若此為肝細胞膜,當處于低血糖時,肝細胞可釋放激素C(胰高血糖素),促進E(肝糖原)水解為F(葡萄糖)解析細胞內鉀離子濃度高于膜外,鈉離子濃度低于膜外,故若此為神經元細胞膜,則在靜息狀態(tài),a和e過程都為主動運輸過程,故分別運輸?shù)奈镔|是K、Na,A錯誤;細胞膜可以讓水分子自由通過,細胞要選擇吸收的離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的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則不能通過,因此細胞膜是一種選擇透過性膜,則a的運輸方式體現(xiàn)細胞膜選擇透過性
12、,B錯誤;紅細胞膜上的D糖蛋白具有特異性,若去掉它們,就不會發(fā)生凝集反應(免疫反應),說明D是一種抗原,C正確;若此為肝細胞膜,當血糖下降時,其可接受胰島A細胞分泌的C胰高血糖素,促進E肝糖原轉化為F葡萄糖,D錯誤。答案C判斷下列敘述的正誤:(1)若該圖表示肌細胞膜,則b和d過程運輸?shù)臍怏w可分別是O2和CO2()(2)若該圖表示下丘腦細胞膜,則抗利尿激素分泌時共穿過0層磷脂分子()(3)若該圖表示人體紅細胞膜,則葡萄糖進入該細胞的方式為a()(4)由圖可看出細胞膜的結構具有內外不對稱性()思維延伸(5)若該圖表示吞噬細胞膜,則其識別處理病原體與物質D有關()(6)若此為突出前膜,物質e可表示其
13、釋放的乙酰膽堿等小分子神經遞質()(7)若此圖表示突觸前膜,則突觸間隙位于圖中側,其中分布的液體為組織液()(8)若此圖表示漿細胞的細胞膜,則該細胞能分泌抗體,其過程的發(fā)生依賴于細胞膜在結構上具有一定的流動性()(9)某些上皮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是一種特殊的主動運輸,吸收途徑如下圖所示,據(jù)圖推測可知Na進出細胞的方式都是主動運輸,而葡萄糖進入細胞的過程也會直接消耗ATP()2(2015海南,10)取生理狀態(tài)相同的某種植物新鮮葉片若干,去除主脈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塊,隨機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別放入三種濃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時間后測得甲的濃度變小,乙的濃度不變,丙的濃度變大。假設蔗糖分子不
14、進出細胞,則關于這一實驗結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前,丙的濃度乙的濃度甲的濃度B乙的濃度不變是因為細胞內蔗糖濃度與乙的濃度相等C實驗中,細胞與蔗糖溶液間的水分移動屬于協(xié)助擴散D甲、丙的濃度變化是由于水分在細胞與蔗糖溶液間移動引起的解析由題意可知,取生理狀態(tài)相同的某種植物葉片,細胞內的細胞液濃度相同,分別放入甲、乙、丙三種不同濃度的溶液中,一定時間后,甲的濃度變小,說明植物細胞失水,甲的濃度植物細胞;乙的濃度不變,說明植物細胞既不失水也不吸水,乙的濃度植物細胞;丙的濃度變大,說明植物細胞吸水,丙的濃度乙的濃度丙的濃度,A錯誤;乙的濃度不變是因為細胞內細胞液的濃度而非細胞內蔗糖濃度,與乙的濃
15、度相等,B錯誤;水分進出細胞屬于自由擴散,C錯誤;由題意可知,蔗糖分子不進出細胞,甲、乙、丙三種溶液的濃度變化均是考慮由水分在細胞與蔗糖溶液間移動引起的,D正確。答案DA第4 min后乙溶液中細胞由于失水過多而死亡B甲、乙兩種溶液的濃度不同,溶質可能相同C第2 min前乙溶液中花瓣細胞的失水速率大于甲溶液D圖2中曲線和圖1中乙溶液中細胞失水量曲線對應3取某一紅色花冠的2個大小相同、生理狀態(tài)相似的花瓣細胞,將它們分別放置在甲、乙兩種溶液中,測得細胞失水量的變化如圖1,液泡直徑的變化如圖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解析第4 min后乙溶液中細胞由于吸水發(fā)生了質壁分離復原,A錯誤;兩條曲線的差異主要由甲
16、、乙溶液溶質不同造成的,甲溶液中溶質不能被細胞吸收,乙溶液中的溶質可以被細胞通過主動運輸?shù)姆绞轿眨珺錯誤;據(jù)圖1分析,第2 min前甲溶液中花瓣細胞的失水速率大于乙溶液,C錯誤;分析題圖2可知液泡先變小后恢復到原狀,為乙溶液中的變化曲線,液泡先變小后維持不變,為甲溶液中的變化曲線,D正確。答案D判斷下列敘述的正誤:(1)如圖可表示洋蔥表皮細胞在發(fā)生質壁分離及其復原過程中,液泡體積變化( )思維延伸(2)將同一植物的細胞分別放在0.3 mol/L的蔗糖溶液、0.5 mol/L的甘油溶液和清水中,測得細胞體積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則a、b、c依次代表清水、甘油溶液、蔗糖溶液( )(3)將紫色
17、洋蔥表皮細胞放入一定濃度的硝酸鉀溶液中,在顯微鏡下觀察。能夠反映細胞液含水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可表示如右( )(4)顯微鏡下觀察可測量黑藻細胞,測量其A、B值(A為細胞的長度,B為原生質體長度),并計算B/A(%)值。如果將該細胞置于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B/A(%)值變化的趨勢如右圖( )(5)將新鮮馬鈴薯切成5 cm的長條(粗細相同),再將它們分別放在濃度不同的蔗糖溶液中,4 h后測量每條的長度,結果如圖所示。則由圖可知:溶液濃度為40 gL1時,細胞開始發(fā)生質壁分離,而溶液濃度為90 gL1時,細胞可能已經死亡( )4(多圖綜合類)甲、乙分別為物質進出細胞的坐標圖和模式圖,丙圖表示一種生
18、物膜的亞顯微結構,其中a和b為兩種物質的運輸方式,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圖甲的物質運輸方式不能體現(xiàn)細胞膜的結構特點B嬰幼兒腸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可用圖乙中的跨膜運輸方式表示C不同物種的細胞中、的種類相同,而的種類可能不同D若圖丙所示為小腸上皮細胞膜,則b可代表葡萄糖,由載體蛋白搬運進入細胞內解析主動運輸是細胞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街?,需要載體蛋白和能量,載體蛋白的運動也能體現(xiàn)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流動性,A錯誤;嬰幼兒腸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運輸方式是胞吞,不能用圖乙中的跨膜運輸方式表示,B錯誤;不同物種的細胞中磷脂的種類相同,而糖蛋白和蛋白質的種類可能不同,C錯誤;若圖丙所示為小腸上皮細
19、胞膜,則b可代表葡萄糖,由載體蛋白搬運進入細胞內,D正確。答案D將某活組織放入適宜的完全營養(yǎng)液中,置于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培養(yǎng)液中甲、乙兩種離子的濃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測得細胞中兩種離子的含量,得到如圖所示曲線。據(jù)圖判斷:思維延伸(1)該組織的細胞吸收甲、乙兩種離子的方式都是主動運輸( )(2)該組織細胞運輸離子甲的載體蛋白數(shù)量比運輸離子乙的數(shù)量多( )(3)兩種離子均只能從低濃度的一側運輸?shù)礁邼舛鹊囊粋? )(4)曲線mn段和ab段表明細胞呼吸產生的能量不足,抑制了細胞的吸收( )5(2015全國,3)下列過程中,不屬于胞吐作用的是()A漿細胞分泌抗體到細胞外的過程BmRNA從細胞核到細胞質
20、的過程C分泌蛋白從胰腺的腺泡細胞到胞外的過程D突觸小泡中的神經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的過程解析胞吐是指大分子物質形成囊泡轉移到細胞膜與細胞膜融合,將大分子物質排出細胞的現(xiàn)象。A、C、D項皆屬于胞吐作用;B項mRNA從細胞核到細胞質是通過核孔,不形成囊泡,不屬于胞吐作用。B6受體介導的胞吞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攝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該過程以膜的流動性為基礎B該過程不能體現(xiàn)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CNa、K等無機鹽離子也可通過此方式跨膜運輸D受體介導的胞吞過程存在細胞識別并需要內部供能解析胞吞作用有膜的凹陷,以膜的流動性為基礎,A正確;胞吞作用依賴于膜
21、的流動性實現(xiàn),該過程不能體現(xiàn)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B正確;Na、K等無機鹽離子是小分子物質,通過協(xié)助擴散或主動運輸進行跨膜運輸進出細胞,C錯誤;受體介導的胞吞過程需要受體與大分子物質的識別,需要細胞內部供能,D正確。答案C7(多曲線類)小腸絨毛上皮細胞膜上存在著兩種運輸葡萄糖的載體蛋白SGLT1(主動運輸?shù)妮d體蛋白)和GLUT2(協(xié)助擴散的載體蛋白)。研究人員根據(jù)不同葡萄糖濃度下的運輸速率繪制如圖所示曲線,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葡萄糖濃度極低時只通過主動運輸吸收B該實驗可以探究不同濃度葡萄糖條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C小腸絨毛細胞對葡萄糖的兩種運輸方式可同時進行D在較高濃度下,細胞主要依賴主動運輸
22、來增大吸收速率解析分析題圖曲線可知,葡萄糖濃度極低時GLUT2運輸速率為0,所以此時只通過主動運輸吸收,A正確;分析題圖可知,不同濃度葡萄糖條件下,SGLT1和GLUT2的運輸速率不同,所以該實驗可以探究不同濃度葡萄糖條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B正確;由題圖可知,在一定濃度葡萄糖條件下,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既有協(xié)助擴散也有主動運輸,C正確;在較高濃度下,GLUT2的運輸速率較大,所以細胞主要依賴協(xié)助擴散來增大吸收速率,D錯誤。答案D8(新情景曲線)氰化物是一種劇毒物質,其通過抑制H與O2的結合,使得組織細胞不能利用氧而陷入內窒息。如圖為研究植物根尖吸收鉀離子的相關實驗。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23、()A通過實驗甲可以判斷植物根尖細胞吸收K屬于主動運輸B實驗甲中4 h后氧氣消耗速率下降因為細胞外K濃度降低C實驗乙中4 h后吸收K的能量可能來自于無氧呼吸D實驗乙加入氰化物后,細胞對氧氣的吸收速率不變解析由實驗甲可知,加入KCl后,氧氣的消耗速率增加,說明植物根尖細胞吸收K需要消耗能量,屬于主動運輸,A正確;實驗甲中,4 h后氧氣消耗速率下降是因為細胞外K濃度降低,細胞吸收K的量減少,B正確;實驗乙中4 h后組織細胞吸收K的速率不再降低,說明此時細胞已經不能利用氧,其吸收K的能量可能來自于無氧呼吸,C正確;氰化物能抑制H與O2的結合,因此實驗乙加入氰化物后,細胞對氧氣的吸收速率減慢,D錯誤。答案D(1)如圖中的甲、乙、丙為物質出入細胞過程中的相關變化曲線,請思考:思維延伸圖乙中P點的限制因素為,而O點時,能量來自。載體蛋白數(shù)量無氧呼吸圖乙中,若將橫坐標改為細胞呼吸強度,曲線又該如何繪制呢?答案如圖所示若在圖丙坐標系中繪出葡萄糖進入哺乳動物紅細胞過程的變化曲線,該如何繪制呢?答案如圖所示(2)如圖表示四種不同物質在一個動物細胞內外的相對濃度的差異,則圖中4種物質的運輸分別屬于什么方式?其中什么物質的運輸不需要消耗能量?答案Na排出、K進入細胞的方式為主動運輸,胰島素排出細胞的方式為胞吐,CO2進出細胞的方式為自由擴散;其中CO2進出細胞不需消耗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