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湄潭縣九年級語文下冊 8 熱愛生命課件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貴州省湄潭縣九年級語文下冊 8 熱愛生命課件 新人教版(1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李清照(李清照(1084-1084-約約11551155),號易安),號易安居士,濟南章居士,濟南章丘人,丘人,被譽為被譽為“婉約正婉約正宗宗”。 出出生于愛好文學藝術(shù)的士大夫生于愛好文學藝術(shù)的士大夫家庭,十八歲嫁與太學生趙明誠,夫家庭,十八歲嫁與太學生趙明誠,夫妻志趣相投,婚后生活美滿。然而好妻志趣相投,婚后生活美滿。然而好景不長,遭遇靖康之變,兩人躲避戰(zhàn)景不長,遭遇靖康之變,兩人躲避戰(zhàn)亂于江南,南渡不久,丈夫病死,李亂于江南,南渡不久,丈夫病死,李清照精神上受到沉重打擊,最后,懷清照精神上受到沉重打擊,最后,懷著對家國之思,在極度的愁苦和孤寂著對家國之思,在極度的愁苦和孤寂中死去。中死去
2、。 李清照在詩詞文賦上都有極高的李清照在詩詞文賦上都有極高的成就,最擅長的還是詞,是婉約派代成就,最擅長的還是詞,是婉約派代表詞人,創(chuàng)表詞人,創(chuàng)“詞,別是一家詞,別是一家”之說,之說,其詞被稱為其詞被稱為“易安體易安體”,詞集,詞集漱玉漱玉集集。被認為是中國古代第一位女詩。被認為是中國古代第一位女詩人,亦稱人,亦稱“一代詞宗一代詞宗”。兩世之交最偉大的詞作家兩世之交最偉大的詞作家,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女詞人的女詞人,在女作家中可謂在女作家中可謂“空前絕后空前絕后”,“不徒俯視不徒俯視巾幗巾幗,直欲壓倒須眉直欲壓倒須眉”. 李清照李清照李李清照的生活以靖康之難為界形成鮮
3、明對照。清照的生活以靖康之難為界形成鮮明對照。這一切都在其作品中打上深深的烙印。李清這一切都在其作品中打上深深的烙印。李清照南渡前作品多寫閨情相思照南渡前作品多寫閨情相思; ;南渡后常有故土南渡后常有故土之思和身世之感,作品具有豐富深刻的社會之思和身世之感,作品具有豐富深刻的社會內(nèi)容,其詞感情色彩濃烈,善于運用內(nèi)容,其詞感情色彩濃烈,善于運用鋪敘、鋪敘、白描和移情于物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種表現(xiàn)手法等多種表現(xiàn)手法寫細膩的感寫細膩的感情變化。情變化。語言清新樸素,雅俗共賞。語言清新樸素,雅俗共賞。有有漱漱玉詞玉詞。 李李清照的詞可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前期詞清照的詞可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前
4、期詞主要描寫主要描寫傷春怨別和閨閣生活傷春怨別和閨閣生活的題材,表現(xiàn)了女詞人的題材,表現(xiàn)了女詞人多情多情善感的個性和少女天真爛漫的生活善感的個性和少女天真爛漫的生活。后期常有故土之思和后期常有故土之思和身世之感身世之感如夢令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常記溪亭日暮,沉醉,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歐鷺。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歐鷺。 (表現(xiàn)少女天真爛漫的生活表現(xiàn)少女天真爛漫的生活) 如夢令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卻道海棠依舊。知否,
5、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描寫惜春憐花的感情)(描寫惜春憐花的感情) 這首詞是前期的懷人這首詞是前期的懷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趙之作?;楹蟛痪?,丈夫趙明誠便明誠便“ “ 負笈遠游負笈遠游”,深閨寂寞,她深深思念著深閨寂寞,她深深思念著遠行的丈夫。這年,時屆遠行的丈夫。這年,時屆重九,人逢佳節(jié)倍思親,重九,人逢佳節(jié)倍思親,便寫了這首詞寄給趙明誠。便寫了這首詞寄給趙明誠。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永晝”指漫長的白天,可見詞人內(nèi)心的無聊愁苦。這兩句的意思是:從清晨稀薄的霧氣到傍晚濃厚的云層,這漫長的白晝,陰沉沉的天氣真使人愁悶。那雕著獸形的銅香爐里,龍腦香已漸漸燒完了,可心中的愁思為何總縷縷不
6、絕呢? 這兩句借助室內(nèi)外秋天的景物描寫,表現(xiàn)了詞人白日孤獨寂寞的愁懷??梢?,這兩句雖為景語,卻句句含情,構(gòu)成一種凄清慘淡的氛圍,有力地襯托出思婦百無聊賴的閑愁。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詞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遠,詞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遠方的丈夫呢?一個方的丈夫呢?一個“又又”字,便充滿了字,便充滿了寂寞、怨恨、寂寞、怨恨、愁苦愁苦之感。之感。詞人是怎么知道詞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半夜”涼意透過紗廚的?這說涼意透過紗廚的?這說明作者思念丈夫,孤寂難眠。明作者思念丈夫,孤寂難眠。這里的這里的“涼涼”不只是不只是肌膚肌膚所感之所感之涼涼意,更是意,更是心心靈靈所感
7、之凄所感之凄涼涼。 這三句寫出了詞人在重陽佳節(jié)這三句寫出了詞人在重陽佳節(jié)孤眠獨寢孤眠獨寢、夜半相夜半相思思的凄苦之情的凄苦之情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王維王維上片最能表現(xiàn)作者心情的是哪個字?上片最能表現(xiàn)作者心情的是哪個字?問君能有幾多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李煜)若問閑愁都幾許?若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賀鑄)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在東籬飲酒直飲到黃昏以后,淡淡的黃菊清香飄滿雙袖。在東籬飲酒直飲到黃昏以后,淡淡的黃菊清香飄滿雙袖。東籬,是菊圃的代稱東籬
8、,是菊圃的代稱盈袖,因飲酒時衣袖揮動,盈袖,因飲酒時衣袖揮動,帶來的香氣充盈衣袖。帶來的香氣充盈衣袖。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古詩十九首古詩十九首重陽佳節(jié),把酒賞菊,本來極富情趣,重陽佳節(jié),把酒賞菊,本來極富情趣,然而丈夫遠游,詞人孤寂冷清,離愁別恨然而丈夫遠游,詞人孤寂冷清,離愁別恨涌上心頭,即便涌上心頭,即便“借酒銷愁借酒銷愁”,亦是,亦是“愁愁更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賞這了。又哪有心情欣賞這“暗香浮動暗香浮動”的菊花呢?這兩句寫出了詞人在重陽節(jié)傍的菊花呢?這兩句寫出了詞人在重陽節(jié)傍晚于菊圃前晚于菊圃前把酒獨酌把酒獨酌的情景,襯托出詞人的情景,襯托出詞人無語獨酌的離愁別緒。無語獨酌的離愁
9、別緒。 易安以重陽易安以重陽醉花陰醉花陰詞函致明誠。明誠嘆詞函致明誠。明誠嘆賞,自愧弗逮,務欲勝之,一切謝客,忘食忘寢者賞,自愧弗逮,務欲勝之,一切謝客,忘食忘寢者三日夜,得五十闋,雜易安作以示友人陸德夫。三日夜,得五十闋,雜易安作以示友人陸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絕佳只三句絕佳”。明誠詰。明誠詰之,答曰:之,答曰:“莫道莫道不銷魂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瘦。”正易安作也。正易安作也。 瑯?gòu)钟洭構(gòu)钟?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詞人巧妙地將思婦與菊花詞人巧妙地將思婦與菊花相比,展現(xiàn)出兩個迭印的鏡頭:相
10、比,展現(xiàn)出兩個迭印的鏡頭:一邊是蕭瑟的秋風搖撼著羸弱一邊是蕭瑟的秋風搖撼著羸弱的瘦菊,一邊是思婦布滿愁云的瘦菊,一邊是思婦布滿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創(chuàng)設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創(chuàng)設出了一種凄苦絕倫的境界。出了一種凄苦絕倫的境界。詞人用詞人用“瘦瘦”把愁表現(xiàn)得淋漓把愁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愁思本來應該是看不見,盡致,愁思本來應該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詞人卻巧妙摸不著的東西,但詞人卻巧妙地用黃花這種真實可感的形象地用黃花這種真實可感的形象把抽象的把抽象的“愁愁”表現(xiàn)得令人心表現(xiàn)得令人心疼。疼。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柳永 全詞開篇點全詞開篇點“愁愁”,結(jié)句言,結(jié)句言“瘦瘦”?!俺畛睢?/p>
11、是是“瘦瘦”的原因,的原因,“瘦瘦”是是“愁愁”的結(jié)果。貫穿全詞的愁緒因的結(jié)果。貫穿全詞的愁緒因“瘦瘦”而得到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了最集中最形象的體現(xiàn)??梢哉f的體現(xiàn)??梢哉f全篇畫龍,結(jié)句全篇畫龍,結(jié)句點睛,巧妙結(jié)合點睛,巧妙結(jié)合相映成輝,創(chuàng)設相映成輝,創(chuàng)設出了出了“情深深,情深深,愁濃濃愁濃濃”的情境的情境小結(jié)小結(jié)烘烘云云托托月,月,藏藏而而不不露露 下片寫菊,并以菊喻人。但全下片寫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卻不見一篇卻不見一“菊菊”字。字?!皷|籬東籬,本來是用陶淵明本來是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采菊東籬下”詩詩意,但卻隱去了意,但卻隱去了“采菊采菊”二字,實二字,實際是藏頭。又如,際是藏頭。又如,“把
12、酒把酒”二字也二字也是如此,是如此,“酒酒”字之前,本來有字之前,本來有“菊花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有飲菊花酒飲菊花酒的風習,這里也省略了的風習,這里也省略了“菊花菊花”二字。再如二字。再如“暗香暗香”,這,這里的里的“暗香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氣?;ㄈ锏南銡?。“黃花黃花”,也就是,也就是“菊花菊花”。由上可見,。由上可見,全詞不見一全詞不見一個個“菊菊”字,但字,但“菊菊”的色、香、的色、香、形態(tài)卻俱現(xiàn)紙上。形態(tài)卻俱現(xiàn)紙上。詞中多此一層轉(zhuǎn)詞中多此一層轉(zhuǎn)折,吟味時多一層思考,詩的韻味折,吟味時多一層思考,詩的韻味也因之增厚也因之增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