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歷史 強化提能專訓:一、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與初步發(fā)展——先秦、秦漢》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精修版高考歷史 強化提能專訓:一、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與初步發(fā)展——先秦、秦漢(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歷史備考精品資料【精校版】
提能專訓一 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與初步發(fā)展
——先秦、秦漢
(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1.(2013·鄭州市質檢)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一書中認為,“耕而不耢(平整土地),不如做暴?!边@主要是強調農業(yè)生產( )
A.必須講究耕作方法 B.應當抓住農時
C.需要改革生產工具 D.如何選種播種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古代中國的農業(yè)經濟。材料意思是若耕地而不把它平整好,那就等于徒勞,以此強調農業(yè)耕作方法要得當。
2.(2013·蘭州市診斷考)司馬遷說:“見郡國多不便縣官作鹽鐵,鐵器苦惡,賈貴,
2、或強令民賣買之?!边@一情況出現于( )
A.春秋戰(zhàn)國時期 B.西漢時期
C.南北朝時期 D.隋唐時期
答案: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西漢時期的經濟情況?!翱h官作鹽鐵”,即鹽鐵官營。由所學知識可知,這一狀況出現于漢武帝時期,故答案為B項。
3.(2013·烏魯木齊診斷測驗)《復活的兵團》中說,在2 000多年前,秦已經按照“國標”進行大規(guī)模生產各類標準化兵器;秦朝律法中的《工律》規(guī)定:“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長、廣亦必等?!睂ι鲜霾牧侠斫庹_的是( )
A.有利于規(guī)范民間的手工業(yè)生產
B.說明了秦能夠統(tǒng)一全國的原因
C.反映了秦代官營手工業(yè)的標準化生產
D.秦朝手工
3、業(yè)生產具有壟斷性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手工業(yè)的特點。秦朝的手工業(yè)生產采取官營的方式,A項錯誤;標準化生產與秦統(tǒng)一全國的關系以及手工業(yè)生產的壟斷性在材料中并未體現,排除B、D兩項。材料反映出秦朝的手工業(yè)生產采用統(tǒng)一的標準進行,故選C項。
4.(2013·江西省重點中學聯(lián)考)八卦是我國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義的符號,“卦”字右邊的“卜”字,表示豎在地上的桿子及其影子?!柏浴弊肿筮叺摹肮纭弊质浅咦?,用來測量影子的長度。通過長期測量,勞動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種季節(jié)規(guī)律。這表明( )
A.八卦是我國古代計算季節(jié)和時間的唯一方法
B.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
C.八卦是我國古代農耕文明下勞
4、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D.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中國古代農耕文明的發(fā)展。材料信息“通過長期測量,勞動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種季節(jié)規(guī)律”表明八卦是人們長期勞動得出的結果,與此對應的為C項。A項中“唯一方法”的說法太絕對;B項是材料的表面意思;材料不能體現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排除D項。
5.(2013·泉州市質檢)下面書體最早出現在( )
A.商朝時期 B.戰(zhàn)國時期
C.秦漢時期 D.魏晉時期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書法。依據圖片可知,該書體是隸書,故答案為C項。
6.(2013·名校聯(lián)考優(yōu)化卷)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國勞動人民采用的壟作法,是當
5、時世界上先進的耕作方法。高田低作,低田高作,是一種因地制宜的主要耕作方法。這里的“先進”不包括( )
A.有利于抗旱保墑
B.有利于增產肥田
C.有利于通風透光
D.有利于排水防澇
答案: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中國古代農業(yè)經濟的主要內容,旨在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依據相關所學知識可知,壟作法采用高田低作、低田高作方法,有利于排水防澇、抗旱保墑、通風透光。A、C、D三項說法符合史實,B項說法錯在“肥田”。
7.研究華商歷史的郭德利指出:“(中國古代)在史籍中并不乏有關從商致富的記載,但幾乎毫無例外,過去幾個世紀以來,商人最后總是傾向于把累積得來的財富或過剩的資本投資于購買土地,
6、或供應下一代有閑沉浸于傳統(tǒng)典籍,參與科舉,以便進入官僚行列?!痹斐蛇@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統(tǒng)治地位
B.推行重農抑商的傳統(tǒng)政策
C.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
D.科舉入仕的深遠影響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自然經濟。中國傳統(tǒng)的重農抑商政策,對商人重征商稅,抑制了商業(yè)的發(fā)展,這一切使得商人經商致富后不敢把資本投資到工商業(yè)中去,而是買田置地。這種以商富之、以農守之的傳統(tǒng)觀念阻礙了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故選A項。
8.(2013·長春市調研)蘇東坡在《論養(yǎng)士》中對中國古代選官制度進行了總結:“三代以上出于學,戰(zhàn)國至秦出于客,漢以后出于郡縣吏,魏晉以來出于
7、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舉?!币韵聦υ摗翱偨Y”的理解,正確的是( )
A.三代時期只有受過教育的學者有從政的資格
B.“以客出仕”成為秦朝以前流行的做官途徑
C.選官制度歷經世官、察舉和科舉等階段
D.漢代的中央官員主要來源于地方郡縣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漢代中央官吏主要還是由外戚與世家把持,D項錯誤;三代時從政者是貴族,而貴族從政前要經過學校教育,A項錯誤。B項錯在“秦朝以前”,排除。
9.(2013·湖南五市十校聯(lián)考)中朝、內閣、軍機處的共同特點是( )
①始終沒有實權?、谄涑蓡T由皇帝近臣組成 ③最初均為臨時機構?、芷涑蓡T始終由高官組成
A.①②
8、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中國古代中央機構職權的變化。①錯誤,明朝的內閣在明宣宗以后,享有了票擬權,說明其是有實權的;②正確,題干中三個機構的成員均為皇帝近臣;③正確,三個機構最初均是臨時性機構;④錯誤,中朝是漢武帝時期設立的,任用的是身邊的侍從。故答案為B項。
10.(2013·鄭州市質檢)“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礆w取之。及市,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痹摰涔蕬鲎源呵飸?zhàn)國時期的(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9、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的基本思想。鄭人買履的寓言故事告訴人們,遇事要實事求是,靈活變通,不必死守教條,這鮮明地體現了法家的思想。
11.(2013·山西省高三診斷考)孟子說:“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另立新君)?!倍偈鎰t說:“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毕鄬τ诿献拥闹鲝垼偈娴闹鲝? )
A.否認絕對服從專制君主
B.強調對君主暴政的制約
C.修改了儒家君臣關系的理念
D.適應了爭霸戰(zhàn)爭的需要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發(fā)展。董仲舒“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的主張,客觀上有利于利用“天”來約束“天子”(君
10、主),但主要還是強調君主的絕對權威,因此A、B兩項說法錯誤;董仲舒的主張適應了漢初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tǒng)一的需要而不是爭霸戰(zhàn)爭的需要,排除D項。孟子主張君主是可以被質疑、撤換的,而董仲舒則強調絕對尊重君主,因此對君臣關系的定位發(fā)生了變化,故選C項。
12.(2013·長春市調研)我們社會中最重要的親屬關系就如同向水中丟石頭形成的同心圓波——以“己”為中心,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這反映的是( )
A.“大同社會”的理想 B.宗法觀念
C.“三綱五?!钡脑瓌t D.分封制度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古代的宗法觀念。題干強調的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的社會群
11、體,這是宗法制度的反映。
二、非選擇題(第13題20分,第14題20分,共40分)
13.(2013·蘭州市診斷考)(20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蕭何治(建造)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大倉。上見其壯麗,甚怒,謂何曰:“天下匈匈(擾攘不安),勞苦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何曰:“……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令壯麗亡以重威,且亡令后世有以加(超越)也。”
——《漢書·高帝紀》
材料二 “私居,執(zhí)政、親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芬陨险幔S作烏頭門。父祖舍宅有者,子孫許仍之。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栱(立柱和橫梁之間成弓形的承重結構)、藻井(室內頂棚的獨特裝飾部
12、分)及五色文采為飾,仍不得四鋪飛檐。庶人舍屋,許五架,門一間兩廈而已?!?
——《宋史·輿服志》
材料三 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東西廂房圍繞中間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傳統(tǒng)住宅的統(tǒng)稱。這種院落,一般采用出入一個院門。平時,院門一關,處于一種完全封閉狀態(tài)。
進大門后的第一道院子,南面有一排朝北的房屋,叫做倒座,通常作為賓客居住、書塾、男仆人居住或雜間。自此向前,經過二道門進到正院。正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開間進深都較大,臺基較高,多為長輩居住,東西廂房開間進深較小,臺基也較矮,常為晚輩居住。正房、廂房和垂花門用廊連接起來,圍繞成一個規(guī)整的院落,構成整個四合院的核心空間。過了正房向后,就
13、是后院,這又是一層院落,有一排坐北朝南的較為矮小的房屋,叫做后罩房,多為女傭人居住,或為庫房、雜間。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回答蕭何營建“壯麗”建筑的目的。(5分)
(2)材料二中對房屋建筑從哪些方面進行了規(guī)定?體現出儒家的什么思想?(5分)
(3)根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回答四合院的特點。分析中國古代院落式建筑與政治制度的內在聯(lián)系。(10分)
答案:(1)顯示皇權的至尊和強大;讓后世無法超越;其根本目的是為政治統(tǒng)治服務,維護專制統(tǒng)治。
(2)房屋的名稱、式樣以及裝飾等方面。體現了儒家“禮”的思想。
(3)特點:封閉;對稱;尊卑有序。(任答兩點即可)
聯(lián)系:院落的
14、封閉性深受封建專制制度的影響,居住者借助圍墻與外界隔絕,增加安全感,是專制制度壓迫下尋求心理安全的需要;院落中的居住格局深受傳統(tǒng)禮制思想的影響,體現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觀念。
解析:本題以中國古代的建筑為切入點,考查當時的政治狀況。第(1)問,由蕭何言論中的“天子”“重威”“亡令后世有以加(超越)也”等信息及漢代政治制度的特點可概括出其建造“壯麗”宮室的直接政治目的,然后再推理出其根本目的。第(2)問,第一小問概括材料二中的關鍵信息即可回答;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即可概括出建筑的不同名稱及其功用與儒家維護的等級制度之間的關系。第(3)問,第一小問可以結合四合院的特點及功能加以概括;第二小問結合封
15、建專制制度的特點以及普通百姓的社會地位、家庭內部的尊卑秩序概括回答。
14.(20分)政治制度的變化是社會變遷的重要內容。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西周滅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肅東部,東達海濱,北起今遼寧,南達長江。有的學者認為,由于技術性的因素,西周的中央政府不能有效地統(tǒng)治整個國家。在平定了一次嚴重的叛亂后,西周王室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封藩建衛(wèi)”:西周的統(tǒng)治者把統(tǒng)治的權力、權威和責任委任給屬國,屬國反過來效忠中央政府并向中央政府納貢,提供軍事支持。
——據張豈之主編《中國歷史·先秦卷》、杰里·
本特利 赫伯特·齊格勒著《新全球史——文明的
傳承與交流》等資料整理
(1)根
16、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與西周推行分封制有關的重要因素。(6分)
材料二 滅六國后,針對地方政治制度問題,秦王朝曾有重要的辯論。多數大臣贊成恢復分封制,而李斯卻提出了不同意見。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tǒng),皆為郡縣……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笔蓟试唬骸疤煜鹿部鄳?zhàn)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
——《史記·秦始皇本紀》
(2)根據材料二,分析秦始皇和李斯決定推行郡縣制度的歷史依據。與分封制相比,該制度具有鮮明的特點,請根據所學知識簡
17、要概括。(7分)
材料三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地方自治的呼聲在社會上驟然興起??涤袨樵?902年指出,歐美、日本等國強盛的原因在于實行地方自治……中國所以“敗弱”,原因在于“官代民治”,因此救中國之道,“聽地方自治而已”。梁啟超認為,“抑民權之有無,不徒在議院參政也,而尤在地方自治,地方自治之力強者,則其民權必盛,否則必衰”。某留日學生則認為,“地方自治制最完全者,其實業(yè)必最隆起,其國力必最強盛。地方自治制與實業(yè)要有密接之關系”,“吾民族欲自發(fā)達其實業(yè)……非亟亟趨向于地方自治之規(guī)模而進行不可”。
——據虞和平主編《中國現代化歷程》第一卷、馬小泉《晚
清新式紳商的公民意識與政治參與》等
18、資料整理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以上三人對地方自治問題論述的不同角度,并概括由此反映的時代背景。(7分)
答案:(1)西周疆域遼闊,交通、通訊等技術條件落后;通過分封諸侯,建立藩屏拱衛(wèi)王室,維護統(tǒng)治。
(2)依據:春秋戰(zhàn)國時期,王室衰微,諸侯爭霸混戰(zhàn)不休。
特點:郡縣制下地方官員的任免、遷轉權悉歸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無自主權,且必須服從中央政府的政令。
(3)角度:康有為:地方自治是強國之道,立國之本。梁啟超:地方自治是伸張民權的基礎。留日學生:地方自治是發(fā)展民族工商實業(yè)、增強經濟實力的重要保證。
背景:19世紀末,中國民族危機嚴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主張變法強國,實業(yè)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