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系學生危機干預工作手冊
《護理系學生危機干預工作手冊》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護理系學生危機干預工作手冊(4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目 錄 一、 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體系 1、 心理危機預警系統(tǒng) 2、 心理問題五級防護網(wǎng) 3、 心理問題防護網(wǎng)的目標 4、 重點關注的四類學生及工作流程圖 5、 心理危機學生轉(zhuǎn)診網(wǎng)絡 6、 心理危機干預責任制度 二、 危機干預與自殺預防常識 1. 什么是危機 2. 大學生有哪些常見危機 3. 危機有哪些反應與表現(xiàn) 4. 危機經(jīng)過哪些發(fā)展階段 5. 危機有哪四種結局 6. 什么是危機干預 2 7. 什么是危機干預的目標與內(nèi)容 8. 什么是危機干預的三大技術 9. 什么是危機干預六步法 10. 危機干預者的基本職能是什么 11. 危機干預者的行動原則是什么 12. 危機干預者需具備什么樣的心理素質(zhì) 13. 為什么說自殺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 14. 為什么說大學生是自殺的高危人群 15. 學校自殺預防與干預有哪些基本策略 16. 自殺可以分成哪些類型 17. 青年學生的自殺有哪些特殊類型 18. 有哪些因素會帶來自殺的危險 19. 如何識別在壓力下可能自殺的學生 20. 有哪些家庭因素與童年經(jīng)歷會影響學生的自殺行為 21. 哪些性格特點的學生更易產(chǎn)生自殺危險 22. 有哪些事件可能引起學生自殺 23. 有哪些軀體疾病與自殺危險有關 24. 有哪些精神異常的學生有較高自殺危險 3 25. 如何預防患有精神分裂癥的學生自殺 26. 如何識別學生的精神疾病 27. 發(fā)現(xiàn)學生有精神和心理疾病傾向后如何處理 28. 什么是抑郁癥 29. 什么原因?qū)е乱钟舭Y 30. 如果學生有抑郁癥如何處理 31. 抑郁癥患者的哪些表現(xiàn)會增加自殺危險 32. 自殺前有哪些預兆 33. 對自殺一般有哪些錯誤認識 34. 如何幫助有自殺征兆的人 35. 自殺干預十四個不要 36. 學生在電話中表達自殺傾向時如 何處理 37. 自殺危機干預失敗后如何處理 38. 如何理解親人自殺后的悲傷 39. 如何處理悲傷 40. 如何關懷災難后的人 41. 媒體報道對自殺有何影響 42. 媒體報道自殺有何原則與禁忌 4 43. 如何對特殊自殺案例進行報道 5 一、 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體系 1、學生心理危機預警措施 專家強調(diào),除要加強大學生的心理輔導與教育等長遠舉措外,還應建立預警干預機制。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早干預精神心理問題和疾病,對減少悲劇 的發(fā)生至關重要。 我院目前的措施有: 1. 建立重點學生檔案 2. 實施新生普測建立新生重點心理檔案 3. 建立系心理健康聯(lián)系人制度 4. 建立學生心理信息員 2、 我院學生心理問題五級防護網(wǎng) 我院目前圍繞著五級防護開展工作: 一級防護: 學生自我調(diào)節(jié)(自覺地認識自己、獨立地調(diào)節(jié)各種心理問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宣傳,提高學生心理素質(zhì); 二級防護: 學生的互幫互助(有互幫互助的意識和能力,通過互幫互助解決某些心理問題),指導大學生心理健康協(xié)會,培訓朋輩輔導員開展朋輩互幫互助活動。 三級防護: 任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的工 作(有發(fā)現(xiàn)學生心理問題,保護幫助學生解決某些心理問題的能力,能及時推薦某些學生去咨詢),建立心理健康聯(lián)系人制度,培訓院系心理輔導員,合作開展重點學生工作。 四級防護: 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的工作(負責對大學生提供心理咨詢、心理測試、心理訓練、心理健康教育等服務)。 6 五級防護: 醫(yī)院治療與家庭護理工作(醫(yī)院能對問題學生心理疾病實施門診藥物治療或住院治療。家庭能協(xié)助并配合做好當事人的心理問題的防護和心理危機的干預工作。)與校醫(yī)院及校外醫(yī)療機構保持緊密聯(lián)系。 附件一:護理系學生心理問題的五 級防護網(wǎng) 人 生事件 當事人 一般同學 有心理問題 無心理問題 任課老師 輔導員 班主任 心理咨詢中心 輕度心理障礙患者 恢復 關心幫助 推介同學 教育引導 求助 關注疏導 推介學生 普及心理衛(wèi)生知識 求助 心理咨詢 推介當事人 推介 當事人 輔導咨詢 減輕 加重 加重 減輕 7 3、 我系學生心理問題防護網(wǎng)的目標 1. 降低精神病發(fā)作的人數(shù),降低因心理問題而退學或自殺的人數(shù)。 2. 使已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其心理問題得到緩解或解決。 3. 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問題,并幫助解決 4. 使正常學生具有心理健康知識,有自我心理調(diào)節(jié)能力,能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并具有自我發(fā)展能力。 4、重點關注的四類學生及工作流程圖 學業(yè)困難 ―多門科目不及格或某門科目連續(xù)不及格、專業(yè)思想不穩(wěn)、論文遇到重大困難、不能如期畢業(yè)等。 行為違規(guī) ―由于考試作弊、打架、曠課、偷竊或其他行為受到校規(guī)法紀處分的,或行 為明顯偏離常規(guī) 心理困擾 ―身體有重大疾病、正服用精神或心理藥物、受失戀等情感困擾、人際關系不良、自卑內(nèi)向、長期失眠、情緒反差大等 家庭困難 ―經(jīng)濟緊張、父母離異、父母失業(yè)、父母有重大健康問題、喪失至親、家庭有法律或其他重大糾紛等。 附件二:重點學生工作流程 二、 危機干預與自殺預防常識 1、什么是危機 “危機”希臘字意即決定或轉(zhuǎn)換點。而漢語中則含有危險和機會之意。 8 關于危機( 定義有很多,這里列出六種。 1.危機是當人們面對重要生活目標的阻礙時產(chǎn)生的一種狀態(tài)。這里的阻礙,是指在一 定時間內(nèi),使用常規(guī)的解決方法不能解決的問題。危機是一段時間的解體和混亂,在此期間可能有過多次失敗的解決問題的嘗試。 2.危機是生活目標的阻礙所導致的,人們相信用常規(guī)的選擇和行為無法克服這種阻礙。 3.危機之所以是危機,是因為個體知道自己無法對某種境遇作出反應。 4.危機是一些個人的困難和境遇,這些困難和境遇使得人們無能為力,不能有意識地主宰自己的生活。 5.危機是一種解體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中,人們遭受重要生活目標的挫折,或其生活周期和應付刺激的方法受到嚴重的破壞。它指的是個人因這種破壞所產(chǎn)生的害怕、震驚、悲傷 的感覺,而不是破壞本身。 綜上所述,危機是一種認識,當事人認為某一事件或境遇是個人的資源和應付機制所無法解決的困難。除非及時緩解,否則會導致危機當事人情感、認知和行為方面的功能失調(diào)。 每個人在其一生中經(jīng)常會遇到應激或挫折,一旦這種應激或挫折不能自己解決或處理時,則會發(fā)生心理失衡,而這種失衡狀態(tài)便成為危機。 2、大學生有哪些常見危機 布拉默( 出,危機包括三個方面:( 1)正常發(fā)展性危機( 2)境遇性危機;( 3)存在的危機。 發(fā)展性危機 9 發(fā)展性危機( 指在 正常成長和發(fā)展過程中,急劇的變化或轉(zhuǎn)變所導致的異常反應。對大學生來說,新生入學不適應、大學畢業(yè)沒有合適的工作、考試不及格、不能正常畢業(yè)、不喜歡所學專業(yè)、沒有被評上三好學生、沒有當上班干部等都可能導致發(fā)展性危機。發(fā)展性危機被認為是正常的,但是,所有的人和所有的發(fā)展性危機都是獨特的,因此必須以獨特的方式進行評價和處理。 境遇性危機 當出現(xiàn)罕見或超常事件,且個人無法預測和控制時出現(xiàn)的危機稱為境遇性危機( 對大學生來說,失戀、被強暴、突然得重病或其他的天災人禍都可能導致境遇性危 機。境遇性危機常常是隨機的、突然的、震撼性的、強烈的和災難性的。 存在性危機 存在性危機( 指伴隨著重要的人生問題,如關于人生目的、責任、獨立性、自由和承諾等出現(xiàn)的內(nèi)部沖突和焦慮。對于大學生來說,是出國還是留在國內(nèi),是考研還是工作,兩個工作單位二擇一的抉擇,是否要轉(zhuǎn) 專業(yè),是否決定與某個人發(fā)展戀人關系,與導師的關系沖突等有可能會發(fā)展成存在性危機。 新生適應、考試不及格、失戀、不能正常畢業(yè)、家庭困難(經(jīng)濟、情感、健康)問題等是大學常見的危機。 3、危機有哪些反應與表現(xiàn) 據(jù) 學者史拉橋所指,簡單來說危機分了認知、軀體、情感、行為表現(xiàn)和人際關系五方面反應。危機通常給人帶來焦慮、震驚、沮喪、擔憂,有些會有悲傷、哀痛等反應。 沮喪 焦慮 震驚 暴力傾向 假適應 情 悲傷 害怕、 麻木 受傷害 害怕、憤怒、 10 感 反 應 無助 畏懼、 快要崩潰 迷惑 憤怒 內(nèi)疚、愛傷害等感覺被壓抑著,看上去沒有任何反應 生 理 反 應 失眠 食欲不振 失眠、食欲不振、頭痛眩暈呼吸短促、不住冒汗、心跳加劇、心口疼痛、胸悶 手腳冰涼、 眩暈、 心跳加劇、 心跳加劇 與平常無異 認 知 反 應 腦海中不斷浮現(xiàn)導因,但沒有動機或拒絕提及此事,因其認為做什么都是徒然的 腦海中不斷浮現(xiàn)導因和不良后果,但卻想不到解決方法。 可能暫時將自己抽離或者說:“這件事不是真的?!? ● 認為受他人傷害或憤怒源于他人。 ● 認為自己不對,憤怒轉(zhuǎn)向自己 危機對自己絲毫沒有影響。 行 為 表 現(xiàn) 呆坐、 沒精打采 坐立不安、 不停吸煙、 飲酒、依賴藥物、工作表現(xiàn)退步 口齒不清、 眼神呆滯、 聽覺遲緩、 工作無法集中、步履不穩(wěn) ● 意圖 /恐嚇會殺害他人。 做出自我傷害行為,如酗酒、 吸毒、自殺等 表面上對事件處理十分好,但說話過于理性,如在放錄音帶般機構化和不帶感情 人 不愿與人交談 跟人溝通時無 由于無助,所 ● 人際關系惡劣, 不能與人建立 11 際 關 系 或見面 法集中,與朋友見面減少。 以愿意接受他人意見 經(jīng)常責怪他人。 ● 人際關系欠佳,孤立自己。 信任的關系。 4、危機的發(fā)展經(jīng)過哪些階段 研究表明,人無法忍受長期失衡狀態(tài)和壓力,處在壓力中的個體必然會應變以使個人再次獲得平衡狀態(tài)。一般來說,一個人由危機出現(xiàn)至恢復平衡大概是六至八個星期時間。危機的持續(xù)期為 4 至 6 周。工 作人員便應把握此時限,以協(xié)助面臨危機者渡過難關。 可以簡單把危機發(fā)展分為沖突期、應變期、危機解決期、適應期四個階段,其中危機期是危險階段,是咨詢中心配合各院重點工作的階段。 1、個人遇上問題初期,內(nèi)心的基本平衡被打破,當事人開始體驗到緊張,為達到新的平衡,試圖用以前慣用的策略來加以緩解。 2、以前的策略未能奏效,焦慮程度增加,情緒波動及不平衡。為擺脫困境當事人又試圖用錯誤的方式解決問題。 3、經(jīng)過錯誤的嘗試仍未解決問題,壓力增加,一方面,壓力增加激發(fā)個人解決問題的潛能,以尋求新的方法,而問題介定亦隨新方法轉(zhuǎn) 變,壓力亦能隨之漸減。另一方面,壓力增加也可能使當事人更為緊張,甚至采取一些異乎尋常的無效行為,這時當事人的求助動機最強,常常不分時間場合地發(fā)出求助信號。 4、經(jīng)過前三個階段還不能解決問題,當事人會產(chǎn)生習慣性無助,對自己失去信心和希望,甚至對整個生命的意義產(chǎn)生懷疑和動搖,隨著壓力日益增加,至個人無法忍受的爆發(fā)點,情緒及運作失調(diào),危機出現(xiàn),很多人正是在這個階段企圖自殺。 5、危機有哪四種結局 1、當事人不僅順利度過危機,而且學會處理困境的新方法。 12 2、危機雖然度過,卻在當事人的心中留下了一塊“疤痕”,形成偏見 ,留下痛點,限制其今后的社會適應。 3、自殺。 4、未能度過危機,陷入神經(jīng)癥或精神病,當事人心理適應水平明顯降低。 6、什么是危機干預 危機干預 是指采取某些措施來干預或改善危機情境,以防止傷害處于危機情境中的個人及其周圍的人們。 危機干預是一種短程的幫助過程,是對處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關懷和幫助的一種方式。有時也被稱為情緒急救( 7、危機干預有哪些目標與內(nèi)容 “危機干預的最低治療目標是在心理上幫助病人解決危機,使其功能水平至少恢復到危機前水平,最高目標是提高病人 的心理平衡能力,使其高于危機前的平衡狀態(tài)”( 即: 1.幫助受助者解決危機。 2.幫助受助者恢復功能和平衡 3.幫助受助者重新掌握應變能力 危機干預的內(nèi)容一般分為兩類: 1.有關社會生活中的危機干預,包括離家出走,抑郁狀態(tài)和沖動行為,婦女遭受暴力,吸毒,酗酒以及自傷自殺等; 2.涉及精神醫(yī)學臨床的危機干預,包括必須緊急處置的精神科急癥,如精神紊亂、意識障礙導致的各種行為危機和急性藥物中毒等。 8.什么是危機干預的三大技術 13 危機干預的三大技術包括: 1. 溝通和建立良好關系的技 術:獲得信任 2. 支持技術:穩(wěn)定情緒 3. 干預技術:問題解決、促進行動等 一、溝通和建立良好關系的技術 如果不能與危機當事者建立良好的溝通和合作關系,則干預及有關處理的策略較難執(zhí)行和貫徹,從而就不會起到干預的最佳效果。因此,建立和保持治療師和處于危機者雙方的良好溝通和相互信任,有利于當事者恢復自信和減少對生活的絕望,保護心理穩(wěn)定和有條不紊的生活,以及改善人際關系。因此,危機干預工作人員必須注意與當事者建立良好的溝通和合作關系。 建立關系的注意點 ■ 消除內(nèi)外部的“噪音”(或干擾),以免影響雙方誠懇溝通 和表達的能力; ■ 避免雙重、矛盾的信息交流,如工作人員口頭上對當事者表示關系和理解,但在態(tài)度和舉止上即并不給予專心的注意和體貼; ■ 避免給予過多的保證,尤其是那種“夸??凇保驗橐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 避免應用專業(yè)性或技術性難懂的言語,多用通俗易懂的言語交談; ■ 具備必要的自信,利用可能的機會改善病人的自我內(nèi)省、自我感知。 二、支持技術 主要是給予精神支持,而不是支持當事者的錯誤觀點或行為。這類技術的應用旨在盡可能地解決目前的危機,使當事者的情緒得以穩(wěn)定,可以應用暗示、保證 、疏泄、環(huán)境改變、鎮(zhèn)靜藥物等方法,如果有必要,可考慮短期的住院治療。有關指導、解釋、說服主要應集中在放棄自殺的觀念上,而不是對自殺原因的反復評從和解釋。同時,在干 14 預過程中須注意,不應帶有教育的目的,教育雖說是干預者的任務,但應是危機解除和康復過程中的工作重點。 三、干預技術(解決問題的技術) ■ 危機干預的主要目標之一是讓當事者學會對付困難和挫折的一般性方法, 不但有助于渡過當前的危機,而且也有利于以后的適應。 ■ 干預的基本策略為: 1. 主動傾聽并熱情關注,給予心理上支持; 2. 提供疏泄機會, 鼓勵當事者將自己的內(nèi)心情感表面出來; 3. 解釋危機的發(fā)展過程,使當事者理解目前的境遇、理解他人的情感,樹立自信; 4. 給予希望和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和心境; 5. 培養(yǎng)興趣、鼓勵積極參與有關的社交活動;注意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作用,多與家人、親友、同事接觸和聯(lián)系,減少孤獨和心理隔離。 6. 幫助面臨逆遇的當事者學會解決問題。 975)曾提出,幫助面臨逆遇的當事者學會解決問題是解除危機的一個較有效的辦法,尤其是幫助他們按以步驟進行思考和行動,常能取得較好效果: 1. 明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2. 提出各種可 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3. 羅列并澄清各種可能方法的利弊及可行性; 4. 選擇最可取的方法(即作出決定); 5. 考慮并計劃具體的完成步驟或方案; 6. 付諸實踐并驗證結果; 7. 小結和評價問題解決的結果。 15 9、什么是危機干預六步法 (一)確定問題 從求者者的角度,確定和理解求助者個人所認識的問題。使用積極傾聽技術:同情、理解、真誠、接納,以及尊重。包括使用開放式問題。既注意求助者的語言信息,也注意其非語言信息。 (二)保證求助者安全 在危機干預過程中,保證求助者安全是首要目標。評估對求助者軀體和心理安全的致死性、 危險程度、失去能動性的情況或嚴重性。評估求助者的同倍事件及圍繞求助者的情景,如果必要的話,保證求助者知道代替沖動和自我毀滅行動的解決方法。 (三)提供支持 強調(diào)與求助者溝通與交流,讓求助者認識到危機干預工作者是能夠給予其關心幫助的人。工作人員不要去評價求助者的經(jīng)歷與感受是否值得稱贊,或是否是心甘情愿的,而是應該提供這樣一種機會,讓求助者相信“這里有一個人確實很心你”。通過語言聲調(diào)和軀體向求助者表達,危機干預工作者是以關心的、積極的、接受的不偏不倚的和個人的態(tài)度來處理危機事件。真正給予求助者以支持,接納和肯定 那些無人愿意接納的人,表揚那些無人會表揚的人。 (四)檢查替代解決方法 多數(shù)情況下,求助者處于思維不靈活的狀態(tài),不能恰當?shù)嘏袛嗍裁词亲罴训倪x擇。有些處于危機的求助者甚至認為無路可走了。應幫助求助者認識到,有許多可變通的應對方式可供選擇,幫助求助者探索他可以利用的解決方法。促使求助者積極地搜索可以獲得的環(huán)境支持、可資利用的應付方式,發(fā)掘積極的思維方式。通過幫助使求助者知道 16 有哪些人現(xiàn)在或過去能關心自己;找到求助者可以用來戰(zhàn)勝目前危機的行動、行為或環(huán)境資源;用積極的思維來改變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并減輕應激與焦虎水平。 (五)制訂計劃 危機干預工作者與求助者共同制訂行動步驟來矯正其情緒的失衡狀態(tài)。計劃包括( 1)確定有另外的個人、組織團體和有關機構能夠提供及時的支持;( 2)提供求助者現(xiàn)在能夠采用的、積極的應付機制,確定求助者能夠理解和把握的行動步驟。根據(jù)求助者的應付能力,計劃應著重在切實可行和系統(tǒng)地幫助求助者解決問題,計劃的制訂應該與求助者合作,讓其感到這是他自己的計劃,這一點很重要。制訂計劃的關鍵在于讓求助者感到?jīng)]有剝奪他們的權力、獨立性和自尊。有些求助者可能并不會反對幫助者決定他們應該做什么,但此時這些求助者往往過分地 關注于自己的危機而忽略自己的能力,他們甚至會認為將計劃強加給他們是應該的。讓受情緒困擾的求助者接受一個善意強加給他們的計劃往往很容易。讓求助者將計劃付諸實施的目的是恢復他們的自制能力和保證他們不依賴于支持者。 (六)得到承諾 幫助求助者向自己承諾采取確定的、積極的行動步驟,這些行動步驟必須是求助者自己的、從實現(xiàn)的角度看是可以完成的或是可以接受的。在結束危機干預前,危機干預工作者 應該從求助者那里得到誠實、直接和適當?shù)某兄Z。如讓求助者復述一下計劃:“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商討了你計劃要做什么,下一步將看你如何向他或她表 達自己的憤怒情緒。請跟我講一下你將采取哪些行動,以保證你不會大發(fā)脾氣,避免危機的升級”。在這一步中,危機干預工作者要明確,在實施計劃時是否達成同意合作的協(xié)議。 10、危機干預者的基本職能是什么 17 危機干預者的主要作用在于啟發(fā)、引導、促進和鼓勵,而不是提供現(xiàn)成的公式。進一步講,危機干預工作人員的職能是: 1、 幫助當事者正視危機; 2、 幫助當事者正視可能應對和處理的方式; 3、 幫助當事者獲得新的信息和知識; 4、 可能的話,在日常生活中提供必要幫助; 5、 幫助當事者回避一些應激性境遇; 6、 避免給予不恰當?shù)谋WC; 7、 督促當事者接受幫助和治療。 11、危機干預者的行動原則是什么 1、 引導危機者及時、有效地接受幫助; 2、 幫助危機者有所作為地對待危機事件; 3、 向危機面臨者提供必要的信息; 4、 不要責備他人,防止危機者責備他人,不去承擔責任,消極回避。 12、危機干預工作者需要什么樣的素質(zhì) 1、生活經(jīng)驗 不必跟有過危機體驗的人才能理解危機并有效地處理。僅僅具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并不能保證一個人成為危機干預工作者。但成功地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的危機干預工作者會變得更為成熟、樂觀、堅韌、堅強,因而有助于他們配置自己的心理資源以幫 助求助者。理想危機干預工作者具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歷,在生活經(jīng)歷中學習而成長,并將這些經(jīng)驗應用于實際工作中。這樣的人會不斷地將生活經(jīng)歷的所有方面整合到治療性干預和日常生活中。 18 2、專業(yè)技巧 專心致志:準確地傾聽并作出合適的反應:在治療中思維、情感和行動方面保持一致;穩(wěn)定和支持的技巧;分析、綜合和診斷的基本能力;基本的評估和轉(zhuǎn)診技巧;探索多種途徑解決問題的能力。 3、鎮(zhèn)靜 危機干預者必須經(jīng)常面對那些完全失去了控制的求助者。危機中最有意義的幫助就是保持冷靜、鎮(zhèn)定和將情況保持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創(chuàng)造一個穩(wěn)定的、理性的氛圍 能夠為求助者提供一種有利于恢復平衡的模式。在這種極度緊張的情況下,放松技術是保持冷靜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更為重要的是,工作人員有能夠把求助者從危機中解脫出來的信心。 4、精力 危機干預需要充沛的精力、良好的組織管理向能力,以及作出系統(tǒng)反應的能力。保持充沛的精力是危機干預工作者的職責所在。要日復一日地解決復雜的問題并能夠保護良好的感覺,不僅需要從事這種工作的熱情,而且需要有能力照顧自己的軀體和心理需要,以保證旺盛的精力。 5、創(chuàng)造性與靈活性 面對復雜的、看起來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創(chuàng)造性和靈活性都是寶貴的財富。在困 境中如何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的生活中如何勇敢面對挑戰(zhàn),實踐發(fā)散性思維。 6、快速的心理反應 危機干預工作與一般治療性干預不同的一點是,時間是一個關鍵的因素。與一般的治療比較,危機干預需要更多的行動和指導。在危機干預中,反應的時間相當有限,很 19 少能夠?qū)栴}進行細嚼慢咽式的思考。危機干預工作者必須對危機不斷出現(xiàn)、不斷變化的問題作出迅速的反應和處理。 7、其他特征 堅韌、知足、勇氣、樂觀、現(xiàn)實、客觀、冷靜、自信和對人類戰(zhàn)勝危機的信心是危機干預大師所必須具有特征。大多數(shù)的危機干預工作者,包括我們自己,常 常會有困惑、挫折、憤怒、害怕、威脅、無能、愚蠢、空虛、厭煩以及其他與擔負危機干預任務不相稱的問題。允許我們自己每天至少犯一次錯誤。希望你將這一點謹記在心。 13、為什么說自殺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 自殺率是一個國家人群心理衛(wèi)生狀況的重要參照指數(sh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全球每 40 秒就有一個人自殺, 12/10 萬就是高自殺率的國家,而中國目前的自殺率是 23/10萬。從 1995 年開始,北京市回龍觀醫(yī)院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支持下,在全國 23個有代表性的監(jiān)測點進行了我國歷史上首次規(guī)模最大的、針對自殺的死因調(diào)查,日前 公布了調(diào)查結果,在中國,據(jù)推算每年約有 人自殺死亡、至少有 200 萬人自殺未遂。自殺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數(shù)的 是第 5 位最重要的死亡原因,在 1995 年至 1999 年全國人口最重要的死因中,自殺僅排在腦血管病、支氣管火和慢性肺氣腫、肝癌、肺炎之后列第 5 位。農(nóng)村的自殺率是城市的 3 倍,即全國 90%的自殺發(fā)生在農(nóng)村,并且我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報道婦性自殺率比男性自殺率高的國家,女性自殺率比男性高 25%。 首先,從個人角度看,自殺是對生命的自我毀滅,是一個沒有改正機會的錯誤,是無法挽回的損失。 其次,從家庭的角度 看,自殺行為嚴重破壞家庭幸福并影響生活質(zhì)量。一個自殺者,尤其當他是獨生子女時,對于他的家人還有親戚朋友,可能就會是全部,就是百分之百。 20 一個人自殺身亡,會給家人帶來巨大的內(nèi)心沖擊和生活巨變,家人常常背負著內(nèi)疚、自責和羞恥感,這成為他們漫長人生路途的心理包袱,使他們舉步艱難。 再次,從學校的角度看,社會期望學校教育有益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生學生自殺事件,學校不僅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做好善后處理工作,還牽扯領導精力,影響正常的教學和生活秩序,影響學校的穩(wěn)定,影響事業(yè)的發(fā)展,而且學校的聲譽也受損。 最后,從社 會的角度看,盡管自殺是一種個體行為,但自殺率的高低,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地區(qū)、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水平。一個人自殺至少會影響六個人,如果自殺發(fā)生在學校或是工作場所,則會對數(shù)百人產(chǎn)生影響。自殺造成的負擔可以根據(jù) 疾及適應生活的年數(shù))來估計,根據(jù)這項指導, 1998 年自殺造成的負擔占全世界疾病總負擔的 高收入國家為 低收入國家為 這個比例與戰(zhàn)爭和謀殺所造成的負擔相等,是糖尿病所致負擔的兩倍,與新生兒窒息死亡和產(chǎn)傷所致負擔相等。處理自殺事件不僅要大量消耗有限的醫(yī)療衛(wèi)生資源,給社會 和家庭帶來經(jīng)濟負擔,而且也影響社會的穩(wěn)定。 總之,自殺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衛(wèi)生問題,又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問題和社會問題。 14、為什么說大學生是自殺的高危人群 《柳葉刀》是英國一家著名的醫(yī)學雜志, 2003 年 11 月 30 日刊登在此刊上的一篇由費立鵬、楊功煥等完成的《中國自殺的危險因素:一項全國性病例對照的心理解剖研究》一文,首次對中國自殺的特征進行了概括。文章把中國自殺者的特征概括為: 84%生活在鄉(xiāng)村: 35%從來沒有上過學; 62%服用農(nóng)藥或鼠藥死亡; 55%有血緣關系或熟人有過自殺行為; 63%有精神障礙; 25%有 過自殺未遂史;僅 7%看過精神衛(wèi)生專家。 21 在中國,自殺的危險因素相互之間有協(xié)同效應,抑郁程度高,有自殺未遂史,死亡當時急性應激強度大,生命質(zhì)量低,慢性心理壓力大,死前兩天有嚴重的人際關生活費沖突,以及生活在一個家人或熟人曾有自殺行為的環(huán)境中,是中國主要的危險因素。文章指出,自殺的危險性隨著暴露危險因素的數(shù)目增多而顯著增加,暴露上述 1 個危險因素或不暴露危險因素的 265例中沒有一個死于自殺,而暴露上述 20%、暴露上述 6 個或更多危險因素者中,有 96%死于自殺。 自殺的高危人群包括: (1) 老人 (體衰、喪偶) (2) 青年、大學生(完美主義,理想與現(xiàn)實不匹配,異性關系不順) (3) 女性(婚姻不如意,丈夫有外遇) 在我國 15 至 34 歲人群中,自殺是第一位死因,占相應人群死亡總數(shù)的 19%自殺成為青少年(包括大學生)第一死亡因素,這是一個值得我們高度重視的問題。隨著城市化、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快,社會競爭機制的引入,大學生在倫理道德、價值觀念、行為方式、人際關系、就業(yè)求職等領域的沖突和壓力加大,心理受挫的機率增高,心理障礙者將日益增多,自殺的隱患將更大。然而,中國沒有強大的反對自殺的宗教或法律禁令,也缺乏從事 心理咨詢的專業(yè)人才,這是造成我國自殺率相對較高的原因之一。盡管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開設心理咨詢,但認為進行心理咨詢就意味著暴露隱私的傳統(tǒng)想法,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一部分有精神障礙甚至有自殺傾向的大學生向心理醫(yī)生葉露心扉。 15、學校自殺預防與干預有哪些基本策略 1. 建立書面的、正式的自殺預防策略 2. 建立確保危機學生安全的書面程序 3. 教職員接受危險信號以及處于危機中的學生如何轉(zhuǎn)診的在崗訓練 22 4. 現(xiàn)場有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人員或可以隨叫隨到 5. 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工作者的確認 6. 把預防材料分發(fā)給學生、家長以及社區(qū) 并進行班級討論 7. 建立心理測量等鑒別和對危機學生進行咨詢的程序 8. 擁有自殺死亡發(fā)生后的干預反應和策略 9. 擁有學校咨詢工作者對有潛在自殺危險的學生進行危險性評估的書面標準 10.具有如何評價學校兒童和青少年自殺預防、干預和后干預計劃的書面政策 16、自殺可以分成哪些類型 自殺是指任何旨在結束自己生命的有計劃的行動。――王登峰 “在意識清醒的情況下,個體故意損害甚至毀滅自己生命的主動的或被動的行為。”――肖水源 自殺是個人有意識地、自愿地、直接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 自殺分類: ◆ 按動機分類: 利他 型自殺 失意型自殺 自負型自殺 ◆ 按性質(zhì)分類: 仿自殺 決意自殺 ◆ 按自殺結果分類 企圖自殺 23 未遂自殺 成功的自殺 ◆ 按發(fā)展過程分析: 沖動型自殺 理智型自殺 法國著名社會學家迪爾凱姆把自殺劃分四種類型: 利己主義自殺。即在極端個人主義支配下,個體脫離社會,遠離集體,空虛孤獨,喪失社會目標而自殺。 利他主義自殺。這往往是個人利益服從于某種集體利益所促成,如老人或病人為了不給親屬增加負擔而自殺。 失范自殺。它主要發(fā)生在社會大變動時期或經(jīng)濟危機時期,個 人喪失對社會發(fā)展的適應能力,新舊價值觀念的沖突無法解決,或因社會變動而造成個人沉淪。 宿命論自殺。這是集體強加于個人的過多規(guī)定與束縛造成的,個人感到前途黯淡,壓抑過大,因此選擇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17、青年學生的自殺有哪些特殊類型 青年學生作為一個特殊人群有其自身的特點,楊張喬( 1993)將青年學生自殺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 1)權意性自殺。所謂權意,就是對權力的一種意識。青年學生年齡超過 18 歲,即呆享受憲法賦予的各項政治權利,同時可享有婚姻自主權、家庭經(jīng)濟權、勞動權等民事權利,而青年學生所受的教育,使得 他們對這些權利的意識較其他人群要強。但家庭和社會對處于過渡時期的年輕人出于疑慮和擔憂,往往對其權利享受加以種種限制,這就容易與青年學生的自我權利意識發(fā)生矛盾與對立。權意性自殺就是由這種矛盾和對立 24 激變而成,包括自主婚戀受阻、就業(yè)就學的限制、經(jīng)濟糾紛的苦惱等引發(fā)的自殺。如有大學生自由戀愛遭家庭反對,結果導致一人或雙雙自殺;有大學生由于就業(yè)時的歧視性規(guī)定憤而自殺。 ( 2)自喻性自殺。自喻,是一種象征性的自我內(nèi)省。在自喻的過程中,個體對于外界的事物或事件并未完全或真正了解,只是一種隱約的判斷,并由此猜測出自我的范疇 。自喻性自殺包括自尊性自殺和自怯性自殺兩種,前者如有人與他人發(fā)生爭吵被侮辱、與老師發(fā)生矛盾感覺自尊受挫而發(fā)生的自殺;后者如有人因害怕即將到來的考試無法達到自己預期的目標、擔心無顏面對父母和鄉(xiāng)親而自殺。 ( 3)脅迫性自殺。這類自殺是由于外部壓力使個體無法隨的情況下發(fā)生的。如有學生由于所在宿舍丟失東西而被人懷疑,無法承受他人的異樣目光,為表清白而自殺;有的學生生性軟弱,在學校長期被他人欺侮甚至虐待,感覺孤苦無助,以自殺來解脫。 18、有哪些因素會帶來自殺的危險 巴特爾( 已經(jīng)確認了大量可以幫助危機 工作者用來評價潛在自殺危險的危險因素。一個人無論何時具備下表中 4危險因素,危機工作者都應認為這個人正處在自殺的高危時期。 1. 求助者有自殺家庭史。 2. 求助者曾有自殺未遂史。 3. 求助者已經(jīng)形成一個特別的自殺計劃。 4. 求助者最近經(jīng)歷了心愛的人去世,離婚或分居事件。 5. 求助者的家庭因損失,個人虐待,暴力或求助者遭受性虐待失去穩(wěn)定。 6. 求助者陷入特別的創(chuàng)傷損失而難以自拔。 7. 求助者是精神病患者。 25 8. 求助者有藥物和酒精濫用史。 9. 求助者最近有軀體和心理創(chuàng)傷。 10.求助者有失敗的醫(yī)療史。 11.求助者獨居并與 他人失去聯(lián)系。 12.求助者有抑郁癥,或處于抑郁癥的恢復期,或最近因抑郁癥住院。 13.求助者分配個人財產(chǎn)或安排后事。 14.求助者有特別的行為或情緒特征改變,如冷漠、退縮、隔離、易激惹、恐慌、焦虎或社交、睡眠、飲食、學習、工作習慣的改變。 15.求助者有嚴重的絕望或無助感。 16.求助者陷于以前經(jīng)歷過的軀體、心理或性虐待的情結中不能自拔。 17.求助者顯示一種或多種深刻的情感特征,如憤怒、攻擊性、孤獨、內(nèi)疚、敵意、悲傷或失望,這些是個體非特異的正常心理行為特征。 一些危機干預中心和一些專 業(yè)人員已經(jīng)為危機工作者設計了用以評價求助者的自殺危險程度的量表。其中有一個叫做“自殺可能性評定量表”,包括 121 個條目,共分為九類:( 1)人口學因素;( 2)行為特征;( 3)應激;( 4)個人外部資源;( 5)個人和社會史;( 6)自殺計劃;( 7)以前的自殺行為;( 8)自殺想法的表露;( 9)個性特征和其他臨床癥狀。 自殺的八大危險因素 (1) 抑郁程度重; (2) 有自殺未遂史; (3) 死亡當時急性應激強度大; (4) 生命質(zhì)量低; 26 (5) 慢性心理壓力大; (6) 死前兩天有嚴重的人際關系沖突; (7) 有血緣 關系的人有過自殺行為; (8) 朋友或熟人有自殺行為 19、如何識別在壓力下可能自殺的學生 應認真對待任何突然性出現(xiàn)的學生的學業(yè)、出勤及行為改變,如: ·對日?;顒邮ヅd趣; ·學習成績?nèi)嫦陆担? ·沒有過去努力,懶散; ·不遵守課堂規(guī)則; ·逃學或多次曠課; ·吸煙,酗酒或吸毒; ·導致警察干預的學生間暴力行為。 上述因素可以幫助識別有精神和社會壓力的學生,該類學生可能出現(xiàn)自殺行為。如任何一類上述情況發(fā)生,學校應警覺,并盡快組織對學生進行評估。 20、有哪些家庭因素與童年經(jīng)歷會影響學生的自殺行為 在幼年遭 遇重大家庭變故或家庭結構改變將影響其成年后的生活,當該類生活時事件未被妥善處理時負面影響更大。有自殺傾向的兒童及青少年常經(jīng)歷的家庭負面生活事件包括: 父母精神健康狀態(tài)欠佳或患有精神疾病; 酒精和物質(zhì)成癮,與外界隔絕; 家庭自殺史; 27 有暴力傾向家庭(兒童被暴力侵犯或性虐待); 父母或監(jiān)護人對兒童照料不周; 父母時有爭吵,家庭氣氛緊張; 父母離婚,分居或去世; 家庭時常搬遷,導致環(huán)境陌生; 來自父母的過高或過低的期望; 父母或監(jiān)護人過于專制或懦弱無能,缺乏威信; 父母忽略子女的情緒變化,未能及時解決子女的心理問 題; 家庭關系緊張; 領養(yǎng)家庭。 上述家庭常因未成年子女自殺未遂或自殺死亡而引人側目。有證據(jù)顯示,有自殺行為的年輕人的家庭出現(xiàn)上述問題過多,由此增加了自殺的危險性。因為他們不敢違背自己的父母,不敢透露家庭秘密,所以不常在外尋求幫助。 21、哪些性格特性的學生更易產(chǎn)生自殺危險 下列性格特點或自殺未遂或自殺有相關性,但不能完全依賴這些性格特點來預測自殺: 情緒不穩(wěn)定; 憤怒或有攻擊性行為; 反社會行為; 暴力傾向; 易沖動; 易怒; 28 僵化的思維模式; 克服困難的能力較低; 無法面對現(xiàn)實; 沉浸在幻想世界生活; 盲目的自大與自卑交替出現(xiàn); 自暴自棄、悲觀失望; 當出現(xiàn)輕微身體不適或情緒不佳時過渡擔憂,焦慮; 自認為代表公正,正義; 以傲慢的態(tài)度對待他人以掩飾自己的自卑心理; 性別或性取向混淆; 與包括父母在內(nèi)的成年人關系緊張。 22、有哪些事件可能引起學生自殺? 脆弱青年人易把輕微的沖突理解成具有傷害性的事件,而誘發(fā)焦慮等過渡反應。他們把常見的沖突看作是有損人格尊嚴的嚴重事件??赡軒韲乐貍π缘氖录校陀^上并非確實有傷害性): ·家庭變故; ·與朋友同學絕交; ·自己敬愛的人或?qū)ψ约河兄匾饬x的人死亡; ·戀愛 關系破裂; ·與他人的紛爭及喪失; ·發(fā)生違法違紀事故; ·受到同伴排斥、孤立; 29 ·受人欺負或迫害; ·學習成績不理想或考試失敗; ·在考試期間承受過多壓力; ·失業(yè)或經(jīng)濟問題; ·墜胎; ·患艾滋病或其它性傳播疾病; ·重?。? ·自然災害。 23、有哪些身體疾病與自殺危險有關 慢性軀體疾病使自殺風險增加,此外,在患有軀體疾病的人群中,精神病性障礙,尤其是抑郁癥的發(fā)生率普遍增高,慢性病程、殘疾及預后不良都也與自殺相關。 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 癲癇與增加自殺風險有關。自殺風險的增高是由于癲癇發(fā)作伴發(fā)的沖動與攻擊行為增 加及慢性疾病。 脊髓和大腦損傷也會增加自殺的風險。最近的研究表明,中風后尤其是導致嚴重的殘疾和軀體損傷的腦后產(chǎn)中損傷,有 19%的出現(xiàn)病人情緒低落且有自殺傾向。 腫瘤 在腫瘤被診斷時及痢疾晚期的頭兩年中進行性惡性交變時,自殺的風險最高。疼痛是自殺的重要因素。 愛滋病感染( ( 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愛滋病是導致年輕人群自殺風險增高的因素。在確診時疾病的早期自殺風險更高。靜脈吸毒者有更高的自殺風險。 30 其他疾病 其他慢性疾病 如慢性腎病、肝病、骨關節(jié)病、心血管病和胃腸道疾病都可能 有自殺傾向性。運動功能的殘疾、失明、失聰也能促發(fā)自殺。 24、有哪些精神異常的學生有較高自殺危險 六成自殺者有精神障礙 我國首次自殺死因調(diào)查顯示,雖然 63%的自殺者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礙,但僅有7%的自殺者在死前曾求助心理醫(yī)生。這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真正從事心理咨詢的專業(yè)人才太缺乏;另一方面是認為進行心理咨詢就意味著暴露隱私的傳統(tǒng)想法,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一部分有精神障礙甚至自殺傾向的患者向心理醫(yī)生吐露心扉。 抑郁 抑郁癥狀及自我封閉同時出現(xiàn)被稱為青少年自殺的前兆。許多調(diào)查表明四分之三的自殺青少年在多項抑郁癥狀 ,許多患有嚴重抑郁癥。 當在校學生進行醫(yī)學咨詢時表現(xiàn)出身體健康的癥狀,如頭痛,腹痛及腿,胸的刺痛。 患抑郁癥的女孩通常表現(xiàn)退縮,沉默,沮喪及不活動。男孩有毀滅性及攻擊性行為的趨勢,爭取老師及父母的注意力。攻擊性通常導致孤獨,孤獨也是誘發(fā)自殺的危險因素。 雖然抑郁癥狀常見于自殺兒童,抑郁并非是自殺未遂或自殺的絕對誘因。青少年可以在沒有抑郁的情況下自殺;也可以出現(xiàn)抑郁,但并非自殺。 焦慮 研究表明,男性自殺未遂與焦慮癥狀明顯相關,而女性相關性則不明顯。與抑郁在自殺行為的影響不同,焦慮的癥狀與自殺行為是有關系的; 說明可以通過評估和治療青 31 少年的焦慮程度來判斷自殺的危險性。在受自殺想法折磨的青少年身上也可以看到受心理影響的癥狀。 酒精及毒品成癮 青少年中酒精及毒品成癮者的自殺率比預計要高。該年齡段,沒四個自殺兒童就有一個在自殺前曾服用毒品或酒精。 飲食失常 因為許多青少年對自己的體形不滿意,所以經(jīng)常節(jié)制飲食。 1%到 2%的女孩患有厭食或貪食癥?;加袇捠嘲Y的女孩也常伴有抑郁癥,她們的自殺危險性比同齡女孩高 20 倍。最近的研究表明,男孩也有患厭食或貪食癥的可能。 精神疾病 雖然較少青少年患嚴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癥和狂躁抑郁癥, 但青少年若患有重癥精神病其自殺危險極高。當這些患者同時伴有煙、酒或毒品成癮時其自殺危險性大為提高。 自殺未遂史 無論有無上述精神疾病,曾有一次或多次自殺未遂只都是重要自殺危險因素。最近負性生活事件也是自殺行為的重要誘因。 25、如何預防患有精神分裂癥的學生自殺 自殺是精神分裂癥患者死亡的最重要的因素,特殊危險因素有: ·年輕無工作的男性 ·病情反復發(fā)作 ·擔心病情惡化,尤其是那些高智商的人群 ·陽性癥狀如多疑和妄想 32 ·抑郁癥狀 下列時期,自殺的風險量高: ·疾病的早期階段 ·復發(fā)的早期階段 ·恢復期的早期階 段 隨著病情的延長,自殺風險會降低。 26、如何識別學生的精神疾病 早期發(fā)現(xiàn)(診斷和鑒別)學生的精神疾病對預防危機事件具有重要意義。一般來說主要有三個方面: 是否有自知力,是否有幻覺,是否有妄想 判斷精神病一般有四個原則 一、思維、情感和行為 一個人在思維、情感和行為等精神活動中的表現(xiàn)難以被大多數(shù)人接受,其本人也難以自圓其說。同時,這些精神活動的偏離又是以幻覺、妄想、行為紊亂為主要特征。 二、喪失現(xiàn)實檢驗能力 凡是智力正常的其思想、行為總要受到法規(guī)的約束,也就是說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如果忽視這一點,對 自己的言行無所顧忌,是非不分,這種現(xiàn)實檢驗能力的喪失,常常是精神病的重要特征。 三、影響個人或周圍環(huán)境 這種偏離的言行常常嚴重地影響個人生活、工作,或者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嚴重影響。 四、偏離持續(xù)的時間 33 以某個時間為界,精神狀態(tài)前后判若兩人;這種偏離的精神活動要持續(xù)相當長的時間。判斷精神疾病都需要具備病程這一觀察指標,只有達到相應的病程,才可以診斷為某種精神疾病。例如,抑郁癥規(guī)定病程需兩周以上的時間,精神分裂癥為三個月。 27、發(fā)現(xiàn)學生有精神和心理疾病傾向后如何處理 1. 及時通知監(jiān)護人,并留下相關資料 2. 及時轉(zhuǎn) 介治療 3. 保持理性 4. 給監(jiān)護人提供相應的知識 28、什么是抑郁癥? ·它是最常見的心理問題,被稱為精神領域的感冒 ·它破壞了數(shù)百萬人的生活,影響人們的工作、學習和家庭生活 ·它是一種對人的軀體、思維、感受和行為均產(chǎn)生負性影響的疾病 ·它使抑郁癥患者承受著巨大的情感痛苦,并且也給他們的家人和朋友帶來了消極的影響。 ·絕大多數(shù)抑郁癥話者不知道這是一種能夠治療的疾病 ·它可以影響到任何人,包括我們自己 每個人都會在某一時刻感到情緒低落 一個人偶爾感到悲傷、疲勞或者氣餒,這不是抑郁癥。 一個人患抑郁癥后是不可能 憑借自己的力量擺脫抑郁的。 如果你認為你患了抑郁癥,最好是去看精神科醫(yī)生或者最好是有資格評估這類疾病的專業(yè)人員。不過,下面的自我測試可以幫助你決定你要不要去看專業(yè)人員。 抑郁癥的自我測試: 34 檢查一下你過去兩周或更長時間內(nèi)所出現(xiàn)的抑郁癥狀: ――絕大多數(shù)時間感到悲傷或者情緒低落 ――對多數(shù)活動或性生活失去了興趣 ――體重或者食欲發(fā)生變化 ――睡眠不好 ――坐立不安、易激怒 ――疲勞感 ――內(nèi)疚、無價值感或無助感 ――集中注意力難、記憶困難或猶豫不決 ――反復出現(xiàn)死亡或自殺的想法,覺得自己還不如死了的好 如果同 時存在上述幾個癥狀,最好盡快看精神科醫(yī)生,不要再拖。 抑郁癥的常見癥狀 ·疲勞感 ·悲傷 ·注意力不集中 ·焦慮 ·易激怒 ·睡眠障礙 ·軀體不同部位的疼痛 29、什么原因?qū)е乱钟舭Y 絕大多數(shù)專家認為當一個人同時存在以下多個社會、心理和軀體方面的問題時,腦內(nèi)會發(fā)生某種生物化學改變,就出現(xiàn)了抑郁: 35 ·長期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 ·人際關系問題 ·經(jīng)濟問題 ·突發(fā)的、嚴重的損失或喪失 ·悲觀厭世 ·自尊心低 ·處理問題的能力有限 ·酒精或物質(zhì)濫用 ·慢性軀體疾病 ·抑郁癥家族史 30、如果學生患了抑郁癥如何處理 嚴 重的抑郁癥通常需要抗抑郁劑治療,或者同時配合心理治療。輕、中度抑郁通過單純心理治療可以恢復,但是中國目前心理治療方面訓練有素的專業(yè)人員很少。 抗抑郁藥物: ·能夠減輕抑郁癥狀,但不能解決導致抑郁的潛在問題 ·要想獲得有效的治療,必須堅持規(guī)律服藥 4,并且隨后應繼續(xù)服藥 6月以預防復發(fā) ·常有輕微的副作用,但不會成癮 由訓練有素的心理治療師提供心理治療: ·給予情感上的支持 ·鼓勵你去區(qū)分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與你一起討論 ·幫助你了解你為什么抑郁 36 ·幫你找到處理自己問題的新的方法 ·通常至少需要 6 次 治療,每周的治療時間為 30鐘 抑郁癥的注意事項 ·要意識到自己的疲憊感、無價值感、無助感和無望感是疾病的癥狀,是可以治療的。 ·盡量減少生活中出現(xiàn)的壓力,保持身體健康,有規(guī)律地鍛煉身體,參加社交活動。 ·向精神科醫(yī)生或資深的治療師尋求幫助 ·不要試著用自己服藥,飲酒或吸毒的方法來解決目前的困境 ·在抑郁癥緩解之前,不要做重大的決定 ·不要被自己消極的思想所左右,如結束自己的生命 31、抑郁癥患者的哪些表現(xiàn)會增加自殺風險 ·持續(xù)性失眠 ·自我忽視 ·病情嚴重(尤其是精神病性抑郁) ·記憶力受損 ·激越 ·驚恐發(fā)作 下面的因素會增加抑郁癥患者的自殺風險: ·年齡 25 歲以下的男性 ·疾病的早期階段 ·酒濫用 ·雙相障礙的抑郁相 37 ·混合(躁狂一抑郁)狀態(tài) ·精神病性躁狂 32、自殺前有哪些預兆 在自殺研究者中的“ 3P” (即可知覺、可預見、可預防,要求對任何自殺的線索都很敏感。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言語線索和行為線索。 言語上的征兆: ·直接向人說: “我想死?!? “我不想活了?!? ·間接向人說: “我所有的問題馬上就要 結束了?!? “現(xiàn)在沒有人可以幫助我?!? “沒有我,他們會過的更好?!? “我再也受不了了?!? “我的生活毫無意義?!? ·談論與自殺有關的事或開自殺方面的玩笑 ·談論自殺計劃,包括自殺方法、日期和地點 ·流露出無助或無望的心情 ·突然與親朋告別 ·談論一些可行的自殺方法 ① 喜好談論應激或壓力; ② 明顯減少與其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交流。 38 行為上的征兆 ·出現(xiàn)突然的、明顯的行為改變 (如中斷與他人的交往或出現(xiàn)很危險的行為) ·抑郁的表現(xiàn) * ·將自己珍貴的東西送人 ·有條理地安排后事 ·頻繁出現(xiàn)意外事故 ·飲酒或吸毒 的量增加 此外,以下的行為線索也很重要,包括: ① 退縮和獨處益加明顯; ② 出現(xiàn)失慮并且很持久; ③ 食欲不振; ④ 16 歲前的男孩失去父親(死亡或分離); ⑤ 年輕的女孩有著自戀的母親和軟弱的父親; ⑥ 工作或?qū)W習成績下降; ⑦ 發(fā)現(xiàn)過去有過自殺意念; ⑧ 自卑感和羞恥感等。 學生自殺預兆包括: 1. 自己想死的念頭對周圍的人訴說或在日記、繪畫中表現(xiàn)出來; 2. 情緒性格明顯反常,焦慮不安,無故哭泣; 3. 抑郁狀態(tài),食欲不好,失眠; 4. 個人衛(wèi)生習慣的改變(骯臟) 5. 回避與人接觸,與集體不融洽或過分注意別人; 6. 行為明顯改 變,對生活麻木冷漠的人,像突然變了一個人,敏感又熱情; 7. 無故送東西、送禮物給親人或同學,無來由地向他人道謝或致歉; 8. 對學習失去興趣,上課無故缺席,遲到早退,成績驟降。 33、對自殺一般有哪些錯誤認識 39 對于自殺,普遍存在著大量的誤解,有關自殺的誤解如下: 1.與想自殺的人討論自殺將誘導其自殺。事實上一般應該和可能自殺的人討論自殺。與一個想自殺的人討論自殺將可能使其產(chǎn)生相信的感覺,愿意花時間重新獲得控制。 2.威脅別人說要自殺的人不會自殺。事實上大量自殺死亡者曾經(jīng)威脅過別人或者對他人公開過自己的想法。 3.自殺是一種不合理的行為。事實上從自殺者的角度看,幾乎所有采取自殺行動的人都有充足的理由。 4.自殺者有精神疾病。事實上僅有少部分自殺未遂者或自殺成功者患有精神疾患。他們中大多數(shù)人是具有嚴重的抑郁,孤獨、絕望、無助、被虐待、受打擊,深深地失望、失戀或者別的情感狀態(tài)的正常人。 5.自殺發(fā)生在家族中,具有一種遺傳傾向。事實上自殺傾向沒有遺傳性,它是習得的或者情境性的。 6.想過一次自殺,就會總是想自殺。事實上自殺最危險的時候產(chǎn)生自殺企圖。他們大多數(shù)人能從短時的威脅中恢復過來,學會適應與控制,長久地生活,使自己 的生活豐富多彩,免受自我沖突的威脅。 7.一個人自殺未遂后,自殺危險可能結束。事實上自殺是最危險的時候可能情緒高漲時期,當想自殺的人嚴重抑郁后變得情緒活躍起來的時候,一個危險的跡象是在抑郁或者自殺后出現(xiàn)“欣然”期。 8.一個想自然的人開始表現(xiàn)慷慨和分享個人財產(chǎn),表明這個人有好轉(zhuǎn)和恢復的跡象。事實上大多數(shù)想自殺者在情緒好轉(zhuǎn)后,才有精力開始做出一定的計劃,安排他們的財科。這種個人財產(chǎn)的安排有時類似于最后愿望與遺囑。-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護理系 學生 危機 干預 工作手冊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7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