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論講稿反饋論(一)-教學評價論.doc
《教學論講稿反饋論(一)-教學評價論.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教學論講稿反饋論(一)-教學評價論.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牡丹江師范學院教案 教研室:教育教研室 教師姓名:于海英 授課時間: 第十四周 課程名稱 教學論 授課專業(yè)和班級 2006級教育專業(yè) 授課內(nèi)容 第十一章 反饋論(一)—教學評價論 授課學時 2學時 教學目的 通過教學,增強學生對教學評價的理解與認識,為他們?nèi)蘸蠼Y合具體的教學實際進行教學評價提高教學效率打下基礎。 教學重點 教學評價的基本類型及其內(nèi)容 教學難點 教學評價工具的編制與使用 教具和媒體使用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問答法 教 學 過 程 包括復習舊課、引入新課、重點難點講授、作業(yè)和習題布置、問題討論、歸納總結及課后輔導等內(nèi)容 時間分配(90分鐘) 一、導入新課: 教學評價的功能有哪些? 二、講授新課: 第十一章 反饋論(一)—教學評價論 第二節(jié) 教學評價的基本類型及其內(nèi)容 第三節(jié) 學生學業(yè)成就評價 三、本節(jié)課的歸納總結: 歸納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重點和難點。 10分鐘 35分鐘 40分鐘 5分鐘 板 書 設 計 第十一章 反饋論(一)—教學評價論 第二節(jié) 教學評價的基本類型及其內(nèi)容 第三節(jié) 學生學業(yè)成就評價 講授新 拓展內(nèi)容 教學評價的基本類型 課后總結 教研室主任簽字 年 月 講稿 講授內(nèi)容 備注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增強學生對教學組織形式的理解與認識,為他們?nèi)蘸蠼Y合具體的教學實際靈活地改革教學組織形式、有效地組織教學、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打下基礎。 教法選擇: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教學評價的基本類型及其內(nèi)容、教學評價工具的編制與使用,可采用問答法提出相關概念及問題,并加以討論法讓學生進行進一步的界定,最后采用講授法讓學生澄清教學概念及問題的正確性。 講授內(nèi)容: 第十一章 反饋論(一)-----教學評價 第二節(jié) 教學評價的基本類型及其內(nèi)容 一、總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與診斷性評價 二、常模參照評價與標準參照評價 三、標準化測驗評價與教師自編測驗評價 四、系統(tǒng)測驗評價與日常觀察評價 教學評價的具體類型很多,從不同的角度和標準可以劃分出不同的評價種類。在具體的運用過程中,不同類型的評價有著不同的特點、內(nèi)容和用途。 一、總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與診斷性評價 根據(jù)教學評價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的作用的不同,一般將教學評價分為總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診斷性評價。 (一)總結性評價 總結性評價一般指在課程或一個教學階段結束后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定。這類評價的主要目的是評定學生的學業(yè)成績,確定學生達到教育目標的程度,證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為確定學生在后繼教程中的學習起點,預言學生在后繼教程中成功的可能性,以及制訂新的教育目標提供依據(jù)。 總結性評價著眼于某門課程或某個教學階段結束后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全面評定,因而評價的概括水平一般比較高,考試或測驗所包括的內(nèi)容范圍也比較廣,評價的次數(shù)不多,一般是一學期或一學年兩、三次。學校中常見的期中考試、期末考試或考查以及畢業(yè)會考都屬這類評價。 (二)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主要指在教學進行過程中為改進和完善教學活動而進行的對學生學習過程及結果的測定。 形成性評價有點類似于教師按傳統(tǒng)習慣使用的非正式考試和單元測驗,但它更注重對學習過程的測試,注重利用測量的結果來改進教學,使教學在不斷的測評、反饋、修正或改進過程中趨于完善,而不是強調評定學生的成績等第。正因為形成性評價以獲取反饋、改進教學為主要目的,所以這類測試的次數(shù)比較頻繁,一般在單元教學或新概念、新技能的初步教學完成后進行,測試的概括水平不如總結性評價那樣高,每次測試的內(nèi)容范圍較小,主要是單元掌握或學習進步測試。相比較而言,總結性評價側重于對已完成的教學效果進行確定,屬于“回顧式”評價;而形成性評價側重于教學的改進和不斷完善,屬于“前瞻式”評價。 要使形成性評價在改進教學方面真正發(fā)揮作用,教師應注意做到:(1)把評價引向提供信息,而不要把它簡單地作為鼓勵學生學習或評定成績等第的手段。(2)把形成性評價與日常觀察結合起來,根據(jù)測試的反饋信息和觀察的反饋信息對教學作出判斷和改進。(3)仔細分析測試結果,逐項鑒別學生對每個試題的回答情況,如果大部分或相當數(shù)量的學生對某個試題的回答都有誤,那就表明自己在這方面的教學有問題,應及時加以改進。 (三)診斷性評價 診斷性評價指為查明學生的學習準備狀況及影響學習的因素而實施的測定。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形成一套適合每個學生特點和需要的教學方案,就必須深入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了解他們的學習動機狀態(tài),發(fā)現(xiàn)他們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等等。教師獲取這些情況的方法和途徑是多樣的,其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診斷性評價。診斷性評價的主要用途有三個方面:(1)檢查學生的學習準備程度。常在教學前如某課程或某單元開始前進行測驗,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在教學開始時已具備的知識、技能程度和發(fā)展水平。(2)確定對學生的適當安置。通過安置性診斷測驗,教師可以對學生學習上的個別差異有較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經(jīng)過合理調整使教學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要。(3)辨別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的診斷性評價,主要是用來確定學生學習中的困難及其成因的。 診斷性、形成性、總結性評價三者的比較,見表: 總結性、形成性、診斷性評價之比較 二、常模參照評價與標準參照評價 根據(jù)評價所依據(jù)的不同標準與解釋方法,可以將評價分為常模參照評價和標準參照評價。 常模參照評價是以個體的成績與同一團體的平均成績或常模相互比較,從而確定其成績的適當?shù)燃壍脑u價方法。這種評價方法重視個體在團體內(nèi)的相對位置和名次,它所衡量的是個體的相對水平,因而又將這類評價稱為“相對評價”或“相對評分”。常模參照評價以常模為參照點,常模實際上就是團體測驗的平均成績,以學生個體的成績與常模比較,就可以確定學生在團體中的位置,知道他的成績在團體中屬于“差”、“中下”、“中上”還是“優(yōu)”。常模參照評價具有甄選性強的優(yōu)點,因而可作為分類排隊、編班和選材的依據(jù)。它的缺點是在排隊選優(yōu)時,對于個人的努力狀況及進步的程度不加重視,尤其對于后進者的努力缺少適當評價,例如,在幾次考試中,某學生學習的實際成績在提高,但他在班級里的相對位置(名次)也許仍沒變化,因而缺乏激勵作用。 標準參照評價是以具體體現(xiàn)教學目標的標準作業(yè)為準,確定學生是否達到標準以及達標的程度如何的一種評價方法。標準參照評價是用來衡量學生的實際水平的,它關心的是學生掌握了什么或沒掌握什么,以及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而不是比較學生之間的相對位置。用來評定的所謂標準就是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師編制測試題的關鍵之處是必須正確反映教學目標的要求,而不是這些題目的難易和鑒別力。為準確體現(xiàn)教學目標的要求,客觀測得學生的實際水平,必要時過難或過易的試題也應保留,不要輕易刪除。評分時學生該得滿分就給滿分,該得零分就給零分,一切按既定的標準評分。因此,標準參照評價的評分方式又稱為“絕對評分”,這種評價也被稱為“絕對評價”。通過標準參照評價可以具體了解學生對某單元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哪些學得較好,哪些沒學好需要補救。因此,標準參照測驗主要用于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測量,適用于形成性測驗和診斷性測驗,利用測驗提供的反饋信息,可及時調整、改進教學。但是,由于測題的編制很難充分、正確地體現(xiàn)教學目標,因此,教師還不能充分利用嚴格意義上的標準參照評價或絕對評價。 三、標準化測驗評價與教師自編測驗評價 根據(jù)評價工具的編制和使用情況的不同,可以將教學評價分為標準化測驗評價和教師自編測驗評價。 標準化測驗評價是近年來發(fā)展很快的一種評價方式,這類評價是憑借專家或專業(yè)的測驗發(fā)行機構編制的標準化測驗進行的。由于標準化測驗的試題取樣范圍大,題量多,覆蓋面寬,因而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另外,它的試題一般難度適中,區(qū)分度高,施測有嚴格的要求,測得的結果有可資比較的標準作對照,評分客觀、準確、迅速,從命題、閱卷到計分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減少或避免了誤差,因而具有客觀性、真實性、準確性較強等突出優(yōu)點,是目前評價學生學業(yè)成績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由于標準化測驗的編制難度較大,施測的要求、條件較高,建立標準化試題庫更是一項艱巨的工程,因而要廣泛推行這一評價方式會遇到不少困難,需不斷努力,逐步推行。 教師自編測驗評價是依據(jù)教師自行設計與編制的測驗,根據(jù)教學需要對學生的學業(yè)情況進行檢測的一種評價方式。這類評價的突出優(yōu)勢是自編測驗的制作過程簡易,使用靈活方便,適用范圍廣,可以滿足不同學科、不同教學階段的不同測試要求,因而,它是學校中應用最多和教師最愿意使用的評價方式。教師自編測驗從試題類型來看,主要有客觀測驗和論文式測驗。要編好測驗,教師必須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例如,測驗應真實反映教學目標,測驗要有效、可靠,測驗應依據(jù)所預期的學習結果來選擇試題類型,試題內(nèi)容取樣要有代表性,試題的文字力求淺顯簡短但又不遺漏必要的條件,試題的正確答案應是沒有爭議的,施測和評分要省時,等等。在實踐過程中,如能將自編測驗和其他評價手段結合起來使用,則可以發(fā)揮出各類評價方式的長處,取長補短,提高評價質量。 四、系統(tǒng)測驗評價與日常觀察評價 根據(jù)評價方式的不同,可以將教學評價分為系統(tǒng)測驗評價和日常觀察評價。 運用各種測驗的手段對教學過程及其結果進行測量與評價,是教學實踐中應用最普遍的評價方式,例如,前面介紹的常模參照、標準參照等評價方式基本上都屬于系統(tǒng)測驗評價的范疇。運用測驗手段進行定期、系統(tǒng)的評價,可以為教師提供大量有關教學情況的信息,有利于教師及時總結教學、改進教學、提高質量。但是,實踐表明,并不是教學中的一切情況都可以通過測驗的手段測出來的,學生的許多復雜的心理機能是目前的測驗技術所難以測量的。因此,在教學評價過程中,要想使獲得的信息更加全面和客觀,教師除要進行定期、系統(tǒng)的測驗評價外,還應當重視另一類評價方式——日常觀察評價在教學中的作用。 日常觀察評價是借助于對學生日常學習活動的觀察而對他們的學習行為及結果進行的評定。日常觀察評價在課堂內(nèi)外應用的機會很多,教師實際上每天都在對學生進行著觀察,這種觀察是在沒有受到如測驗或考試那樣的氣氛干擾的自然狀態(tài)下進行的,因此它往往可以得到一些其他任何方式都不能得到的有價值的真實的資料。要使日常觀察評價的作用得以充分發(fā)揮,教師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要觀察哪方面情況,如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狀況、情緒變化、注意力集中情況等,事先應確定。(2)觀察要有計劃,目標明確后,教師還應對觀察的范圍、重點觀察對象、時間安排、工具使用等多方面情況加以全面考慮,作出周密計劃。(3)要對觀察結果進行及時、系統(tǒng)的記錄。作好觀察記錄,是積累評價資料,實施觀察評價的重要方面。目前常用的記錄方法有行為摘錄法、行為評等法和日記法。 1.行為摘錄法:有兩種作法,一是將觀察到的行為表現(xiàn)如實記錄下來,這種作法費時較多,教學任務多的情況下不易做到;另一種是事先將要觀察的事項分類,列成“項目檢核表”,在觀察到學生的有關行為后立即在相應的項目上作“√”號。這種方法省時、簡便,易于操作,關鍵是要設計好項目檢核表。下表是上課時觀察學生認知方面的個別差異的檢核表。 學生認知方面?zhèn)€別差異的檢核表 (表中“√”為觀察十分鐘內(nèi)有該項行為表現(xiàn)的標記) 2.行為評等法:是根據(jù)觀察到的情況對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分等記錄的方法。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各種行為分類,然后將每類行為再分出等級,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表現(xiàn),在相應的行為等級后加上“√”記號。 例如,可以將學生課堂注意力分為以下幾個等級: A.能夠整堂課聚精會神地聽講 B.大部分時間能集中注意聽講 C.注意力集中程度一般 D.注意力經(jīng)常渙散 E.整堂課中沒集中過注意力 3.日記法:即通過記日記的方法記錄課堂觀察結果,這也是教師最常使用的一種記錄方法。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簡便易行,不須事先準備各種其他記錄工具,只要教師養(yǎng)成記日記的習慣就可隨時記錄下所觀察的結果。但這種方法最大的缺點是教師本人的偏見、期望、好惡有可能摻入記錄并影響他根據(jù)記錄作出的判斷。因此,用日記記錄觀察結果時要盡可能客觀、實事求是,應當主要記錄學生可觀察的具體行為及行為發(fā)生的特定環(huán)境,要把自己的主觀印象和事件的本來面目區(qū)分開來。 總之,教學評價的種類很多,從不同的角度就可以劃分出不同的類型,以上所舉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例如,從評價的對象來分,還可以分出學的評價與教的評價,從評價的內(nèi)容來分,可分出智力、學業(yè)成績、人格等的測驗評價,等等。本節(jié)將各類評價逐一列舉出來,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研究、學習和掌握。其實,在實際的評價過程中,我們是很難將這些評價類型分得清清楚楚的,例如,學校對學生進行了一次測驗評價,從測驗編制的角度看,它可能是一次教師自編測驗評價;從評價的標準來看,它可能是一次標準參照測驗;而從評價的作用來看,它可能又是一次診斷性評價。所以,了解各類教學評價的關鍵,是要掌握這些評價方式的特點、作用和適用范圍,以使它們在實際評價過程中相互配合、優(yōu)勢互補,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 第三節(jié)學生學業(yè)成就評價 學生學業(yè)成就包括認知、技能、思想感情等多方面的內(nèi)容。為了全面反映學生的學業(yè)成就,必須建立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的評價體系,在評價方法上堅持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相結合,既評價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又評價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既有數(shù)量上的客觀數(shù)據(jù), 又有質量上的定性分析。 一、量化評價 就是力圖把復雜的教育現(xiàn)象簡化為數(shù)量,進而從數(shù)量的分析與比較中推斷某一評價的成效。量化評價方法的認識論基礎是科學實證主義,它認為只是定量的研究、量化的數(shù)據(jù)才是科學的,才能得出客觀可信的結論。量化評價方法如果使用恰當,確實能提供所有說 服力的證據(jù)。我們常用的量化評價方法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成績測驗。 學績測驗的評分 評分時一般應注意以下幾點: 1.評分標準要客觀公正。 2.評分標準要規(guī)定答案要點及可接受變式。 3.評分標準要依據(jù)題目的難易及要點的主次配給分數(shù)。應該對測量內(nèi)容進行全面分 析,確定內(nèi)容目標的相對重要性,依據(jù)難度,合理配給分數(shù)。 4.評分要注意分析評分和綜合評分相結合。分析評分按重點給分,綜合評分按總體 考察給分。 二、質性評價 質性評價又稱為自然主義評價方法,是通過自然調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評價對象的各種特質的評價方式。它與量化評價相對應,強調質的分析和把握。當前我國基礎教育的評價改革,須倡導質性評價和量化相評價結合,以便全面準確地評價學生學業(yè)成就。 (一)質性評價的意義 質性評價關注的是行為表現(xiàn)、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內(nèi)容,可以真實、深入地反映學生的發(fā)展過程。質性評價是關注過程的評價,是對學生發(fā)展水平的全面反映。質性評價直接受評價者的價值觀和態(tài)度的影響,主觀性較大,在使用時應和量化評價方法相結合,避 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二)質性評價的基本方法: 1.觀察。 2.評語 3.成長記錄袋 3.成長記錄袋 成長記錄袋也叫檔案袋,主要用于收集記錄學生自己、教師或同伴做出的有關評價材 料,學生作品及其它相關證據(jù)材料。 成長記錄袋一般分三種類型:第一種為產(chǎn)品檔案袋,主要收集學生最好的作品,如錄像、模型、作文、藝術品等;第二種為過程檔案袋,收集一些關于工作進展的資料,如產(chǎn)品草稿,活動過程中學生扮演的角色;第三種為進步檔案袋,保存學生不同時期的同類作 品,如收集學生一年級到六年級的作業(yè)本。 成長記錄袋記錄著學生在某一時期一系列的成長故事,為教師和家長提供了其它評價手段無法獲得的有關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細節(jié)信息,有助于教師形成對學生的準確預期和檢查學生的學習過程。同時,成長記錄袋是在學生積極參與下完成的,學生有權決定成長記錄袋的內(nèi)容,由學生負責判斷提交作品或資料的質量和價值,從而擁有了判斷自己學習質 量和進步、努力程度的機會。 成長記錄袋的形成一般要經(jīng)過以下步驟:首先,是確定評價目的,評價內(nèi)容及評價對象;其次,要確定收集內(nèi)容的次數(shù)、頻率,調動學生參與,確定評價程序;最后,向每一個人介 紹成長記錄袋,制定交流、保存和使用計劃,整個過程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 思考題:教學評價的功能有哪些? 參考文獻: 1、《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教育》 劉新科主編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教學論》 唐文中主編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3、《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施良方等主編華東師大出版社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教學 講稿 反饋 評價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8038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