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4.3《牛頓第二定律》學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二物理4.3《牛頓第二定律》學案(新人教版必修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二物理4.3《牛頓第二定律》學案(新人教版必修1)(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11 4.3牛頓第二定律 【學習目標】 1、掌握牛頓第二定律的文字內容和數(shù)學公式 2、知道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牛頓”是怎樣定義的 3、會用牛頓第二定律的公式進行有關的計算 【重點、難點分析】 【學習重點】1、掌握牛頓第二定律的文字內容和數(shù)學公式 2、會用牛頓第二定律的公式進行有關的計算 【學習難點】會用牛頓第二定律的公式進行有關的計算 【自主學習】 一、牛頓第二定律的得出(閱讀教材p74頁獨立完成下列填空) ①一定時,加速度與合外力成 比;即: ②一定時,加速度與質量成 比;即: ③綜合以上兩個因素,加速度與合外力和質量的關系表達為 ; 注意:實際物體所受的力往往不止一個,這時式中F指的是物體所受的合力 ④如果k=1,這樣牛頓第二定律可以表達為 。 ⑤力的國際單位是 ,根據(jù) 定義的。當物體的質量為,在某力的作用下獲得的加速度為,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我們就把它定義為1牛頓。 二、牛頓第二定律深入認識 1、牛頓第二定律反映了加速度與力的關系 A、因果關系:公式F=ma表明,只要物體所受合力不為零,物體就產生加速度,即力是產生加速度的 。 B、矢量關系:加速度與合力的方向 。 C、瞬時對應關系:表達式F=ma是對運動過程的每一瞬間都成立,加速度與力是同一時刻的對應量,即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D、獨立對應關系:當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時,各力將獨立產生與其對應的加速度。但物體實際表現(xiàn)出來的加速度是物體各力產生的加速度 的結果。 E、同體關系:加速度和合外力(還有質量)是同屬一個物體的,所以解題時一定把研究對象確定好,把研究對象全過程的受力情況都搞清楚。 2、牛頓第二定律只適用于慣性參考系,慣性參考系是指相對于地面靜止或勻速的參考系;牛頓第二定律只適用于宏觀低速運動的物體。 3、是定義式、度量式;是決定式。兩個加速度公式,一個是純粹從運動學(現(xiàn)象)角度來研究運動;一個從本質內因進行研究。 【合作探究】 1、某質量為1100kg的汽車在平直路面試車,當達到100km/h的速度時關閉發(fā)動機,經過70s停下來,汽車受到的阻力是多大?重新起步加速時牽引力為2000 N,產生的加速度應為多大?假定試車過程中汽車受到的阻力不變。 (小組討論)總結牛頓第二定律應用時的一般步驟: 2、一個物體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從某一時刻開始受到一個方向向右、大小為5 N的恒定外力作用,若物體質量為5 kg,求物體的加速度.若2 s后撤去外力,物體的加速度是多少? 物體2 s后的運動情況如何? 3、一個物體,質量是2 kg,受到互成 120角的兩個力F1和F2的作用。這兩個力的大小都是10N,這兩個力產生的加速度是多大? 4、如圖所示,質量為4 kg的物體靜止于水平面上,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物體受到大小為20N,與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時沿水平面做勻加速運動,求物體的加速度是多大?(g取10 m/s2) 【課堂小結】 【當堂檢測】 1、下列對牛頓第二定律的表達式F=ma及其變形公式的理解,正確的是:( ) A、由F=ma可知,物體所受的合外力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與物體的加速度成反比; B、由m=F/a可知,物體的質量與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與其運動的加速度成反比; C.由a=F/m可知,物體的加速度與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與其質量成反比; D、由m=F/a可知,物體的質量可以通過測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外力而求得。 2、在牛頓第二定律公式F=kma中,有關比例常數(shù)k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在任何情況下都等于1 B、k值是由質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決定的 C、k值是由質量、加速度和力的單位決定的 D、在國際單位制中,k的數(shù)值一定等于1 3.已知甲物體受到2N的力作用時,產生的加速度為4m/s2,乙物體受到3N的力作用時,產生的加速度為6m/s2,則甲、乙物體的質量之比m甲 ,m乙等于 ( ) A.1:3 B.2:3 C.1:1 D.3:2 111-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二物理 物理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8520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