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莎:《卓越的工程》(川教版七年級)教案
《楊莎:《卓越的工程》(川教版七年級)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楊莎:《卓越的工程》(川教版七年級)教案(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川教版七年級上冊 第五學習主題 中國古代文化(上) 第18課《卓越的工程》教學設計 重慶市求精中學校 楊 莎 第 10 頁 共 10 頁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記住都江堰、鄭國渠兩大水利工程的地理位置及修建時代,記住秦長城的修建時代和東西兩端地名的名稱。 2.記住都江堰的三大主體工程,了解都江堰的功能和特點。 3.理解秦長城的軍事防御功能與民族精神價值。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地圖,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時空學習歷史事件的方法,并學會觀察地圖方位和使用圖例的基本方法。 2.通過閱讀文字、圖片等材料,增強材料閱讀和解析能力,培養(yǎng)學生論從史出的歷史學習
2、意識。 3.通過對都江堰特點的分析研究,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意識。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都江堰、秦長城等古代卓越的工程,認識和體會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 2.通過分析都江堰的特點,認識人類應與自然和諧相處,理解生態(tài)文明工程的重要意義。 3.通過長城意義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以及增強學生傳承文化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 都江堰,秦長城。 二、難點 都江堰和長城的意義。 課型 新授課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收集相關視頻、歷史圖片和文字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 2.設計制作學習單。 3.根據(jù)學習需要
3、對學生進行分組。 學生準備 復習戰(zhàn)國到秦朝的重大歷史事實。 教學方法 講述法、講解法、討論法、材料解析法、合作探究法、問題導學法、情景教學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媒體 PowerPoint課件。視頻:《中國史話——都江堰》、《汶川地震后都江堰水利工程運轉正常》。相關圖片和文字材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工程:用比較大而復雜的設備來進行的工作。請同學們先看一組圖片,認一認圖片里的工程。 (呈現(xiàn)工程的定義,并按照由近到遠的順序播放圖片:學校操場、重慶市人民大禮堂、三峽大壩、鳥巢和上海世博會中國館。) 教師:這些我們身邊熟悉的工程,讓我們的學
4、習和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在古代呢,又有哪些惠國利民的工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學習——第18課 卓越的工程。 學習板塊 第一板塊:走近卓越的工程 (一)秦國的水利工程 (二)秦朝的軍事防御 第二板塊:探索工程的卓越 第三板塊:感悟卓越的工程 二、學習新課 第一板塊:走進卓越的工程 教師:地圖是歷史學習的重要資源。觀察地圖,首先要明確方位,一般有八個方位:東方、東南、南方、西南、西方、西北、北方、東北,同學們可以用這個口訣來幫助記憶:“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另外,為了更好地了解地圖的內容,我們還應該看地圖的圖例,才能明白地圖上面的顏色和符號分別代表什么地理事物。
5、現(xiàn)在,請同學們根據(jù)剛才老師介紹的方法,結合圖例仔細觀察地圖《戰(zhàn)國—秦朝重要工程分布圖》,找出戰(zhàn)國和秦朝時期重要的工程。 (幻燈片呈現(xiàn)地圖方位示意圖、《戰(zhàn)國—秦朝重要工程分布圖》,引導學生結合圖例仔細觀察地圖,找出其中重要的工程) 都江堰和鄭國渠是戰(zhàn)國時期秦國的水利工程,秦長城是秦朝時期的防御工事。 教師:秦國和秦朝的區(qū)別是什么? (讓學生區(qū)分秦國與秦朝,鞏固基礎史實) (學生閱讀課本第106頁到第110頁,完成表格) 《卓越的工程知識一覽表》 工程 修建時間 地理位置 主持者 都江堰 戰(zhàn)國后期 成都附近的岷江 李冰 鄭國渠 戰(zhàn)國后期 咸陽附近 鄭國 秦長城
6、 秦朝 西起臨洮 東到遼東 蒙恬 (設計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強調課本在歷史學習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板塊:探索工程的卓越 一、都江堰 教師:戰(zhàn)國時期,各國紛爭,為了實現(xiàn)滅楚統(tǒng)一全國的宏圖大略,秦國一舉占據(jù)蜀地,請同學們在《戰(zhàn)國形勢圖》中找出蜀地的位置。 (幻燈片呈現(xiàn)《戰(zhàn)國形勢圖》) 教師:秦國為什么要建都江堰治理蜀地呢?原來,蜀地所在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個水旱災害十分嚴重的地方。 (幻燈片呈現(xiàn)《成都平原示意圖》) 教師:岷江出岷山山脈,向成都平原流去,由于地勢落差較大,每當岷江洪水泛濫,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洪水一退,留下滿地沙石,導致成都平原顆粒無收。與此同
7、時,岷江東岸的玉壘山又阻礙江水東流,造成東部平原常年干旱。岷江水患成為當時蜀地生存發(fā)展的一大障礙。 李冰擔任蜀郡守后,為了解決西澇東旱問題,他繼承先人治水的經(jīng)驗,親自實地勘察,因地制宜,組織民眾在岷江上修建都江堰。 教師:為了全面地了解都江堰,我們將從工程的修建、功能和特點三個角度來進行體驗和探究。“工程修建體驗組”根據(jù)工程需要,將代表都江堰主體工程的小彩板粘貼在示意圖中,并選出一位同學對選址和如何修建做簡單說明。“功能探究組”在都江堰三大主體工程旁邊的黑板上分別寫下對應的功能。“主要特點總結組”在經(jīng)過小組討論后,將口頭介紹都江堰的特點。 教師:老師手里有三張任務卡,請問各組要選擇什么顏
8、色的任務卡? 明確了任務分工,請同學們先觀看一段都江堰的視頻,結合視頻和課本內容,然后爭取在6分鐘內完成學習任務,并展示成果。 (播放視頻,經(jīng)過6分鐘的準備,學生依次按要求展示成果。) 教師:都江堰是生態(tài)型綜合性水利工程,其體現(xiàn)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精神至今仍受重視。十八大三中全會吸取歷史智慧,主張大力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建設系統(tǒng)完整的生態(tài)文明體系。 教師:這樣一座水利工程給當時的成都平原和秦國帶來什么影響呢?請同學們看材料進行分析總結。 “水旱從人,不知饑謹,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華
9、陽國志》 (從以上材料可以得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 “蜀即屬秦,秦以益強,富厚,輕諸侯?!? ——《史記·張儀列傳》 (學生根據(jù)材料中的“益強”、“富厚”可以總結都江堰進一步壯大秦國經(jīng)濟實力,為統(tǒng)一打下基礎) 教師:自修建起,都江堰就一直灌溉著成都平原。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fā)生8級大地震,這是我國自建國以來最為強烈的一次地震。位于地震中心地帶的都江堰情況如何? 讓我們通過一則震后新聞來了解。 (播放新聞視頻《震后都江堰水利工程運轉正?!?,與震后的廢墟形成鮮明對比,突顯都江堰的堅固與設計科學) 雖然
10、經(jīng)歷了特大地震,建于2000多年前的都江堰依然運轉正常,灌溉著成都平原,確實讓人驚嘆。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對都江堰高度評價,請同學們齊聲朗讀一遍?!岸冀呤侨澜缰两駷橹梗甏罹?、惟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來,至今仍發(fā)揮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愧為文明世界的偉大杰作,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 二、鄭國渠 教師:請同學們看到《戰(zhàn)國形勢圖》,找出秦東邊的鄰國。 (展示《戰(zhàn)國形勢圖》,學生經(jīng)過觀察地圖,找出趙國、魏國和韓國) 教師:鄭國渠的名字取自它的修建者,韓國水工鄭國。請同學們結合書本110頁的內容,思考:鄭國提出修建灌溉工程的初衷是什么?秦王
11、知道真相后,為什么還讓工程修完?從秦王的做法中,你得到什么啟示? (學生結合“史海拾貝”的內容進行總結) 教師:正如剛才同學們所得到的啟示,在遇到逆境時,要善于思考,轉害為利。位于咸陽附近的鄭國渠灌溉關中平原,使關中平原成為糧倉。秦實力逐步壯大,后滅六國,實現(xiàn)全國統(tǒng)一,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國歷史第一個統(tǒng)一的王朝——秦朝。 三、長城 (展示《秦和匈奴對峙》圖,學生觀察地圖,思考:秦朝為什么修筑長城?) 教師:匈奴是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秦統(tǒng)一后,匈奴與中原的接觸比以前更為頻繁,經(jīng)常南下進犯。為了鞏固北部邊防,秦始皇命蒙恬把原秦、趙、燕三國在北方的長城連接起來,重新修繕,并東西擴展,筑
12、成萬里長城。 進入初中,同學們學習了英語,長城的英文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繼續(xù)追問:“長”用英語怎么說?great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不說長城是long wall,而是偉大的城墻? (展示《史記·蒙恬列傳》、《新書·過秦》節(jié)選文字材料。學生從“因地形,用制險塞”及“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可以總結長城的建筑智慧和鞏固統(tǒng)治) 由于自然、氣候等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我國北方出現(xiàn)農(nóng)耕區(qū)和游牧區(qū),而長城沿線的走向基本與之兩者的分界線相吻合。長城兩邊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文化習俗也不一樣,正如東漢蔡邕所寫的“別內外,殊異俗”。因此,長城事實上也成了農(nóng)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線。 有人說,中國的英文名字(Ch
13、ina)由秦(Chin)而來。秦筑長城后,還下令遷移內地人民到長城沿線充實邊地,并修筑驛道,以利交通。這為農(nóng)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流和發(fā)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形成長城文化帶。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較好解決了農(nóng)牧民族之間的碰撞交融問題。中華民族運用萬里長城這道軍事防衛(wèi)線和經(jīng)濟、文化匯聚線,巧妙地控制、調節(jié)中原王朝與北方游牧民族的關系,把農(nóng)耕文明和畜牧經(jīng)濟緊密地聯(lián)結在一起,有效地促進了民族融合、邊疆開發(fā)和國家統(tǒng)一,實現(xiàn)了大一統(tǒng)。 (展示文字材料兩則,通過教師的分析,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長城促進民族融合和鞏固大一統(tǒng)) 在秦長城的基礎上,漢朝和明朝又繼續(xù)加以修筑,使長城成
14、為世界上最長的軍事設施。1987年,長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國際遺產(chǎn)委員會對長城在文化藝術價值上給予高度評價。有關長城的歷史文獻、詩詞歌賦、銘記碑文、民間傳說、雕刻構筑、建筑藝術等等,以它們的獨特內容和風格,成為中國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且隨著時代的前進而更加熠熠生輝。正如中國萬里長城第一人羅哲文所說,“今天,歷史已賦予長城以全新的意義,透過新世紀的曙光,我們看到了更加宏偉壯觀的萬里長城,感到了更加博大雄深的長城文化!” 教師:在和平年代,長城已逐步失去它的軍事防御功能。長城文化指的是什么?全新的意義又是什么? 《義勇軍進行曲》中這樣唱到,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美國前
15、總統(tǒng)尼克松曾這樣說過:“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 長城代表著什么? 雖然后人對長城的評價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長城已經(jīng)成為中國民族的象征!作為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精神支撐,長城所象征的中華民族精神也必將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fā)揚光大! 不僅如此,牙買加總理也曾這樣評價長城:“長城是象征人類精神的真正杰作,它充分體現(xiàn)了人類的想象力和忍耐力。”據(jù)新華網(wǎng)報道,2007年7月7日,中國萬里長城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長城以其“上下兩千年,縱橫十萬里”久遠廣闊的時空跨度為世人所折服,成為人類文明的代表! (展示長城圖片、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評價、羅哲文評價、《義勇軍
16、進行曲》歌詞、美國前總統(tǒng)尼克松評價、牙買加總理珀西亞爾?帕特森評價、新華網(wǎng)新聞,使學生進一步明白長城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更是人類文明的代表) 第三板塊:感悟卓越的工程 有人曾說: “建筑是有生命的,它雖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蘊含著人文思想?!?請根據(jù)你對戰(zhàn)國到秦朝時期卓越工程代表的學習,談談你的認識。” (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對卓越的工程談談自己的認識和感悟) 教師:歷經(jīng)歲月考驗,彰顯民族智慧! 千百年來,蘊涵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的卓越工程,屹立在祖國大地上,無聲地講述著悠久的中華文明歷史,為世界文明作出卓越的貢獻! 三、小結鞏固 學習小結
17、 走進卓越的工程 ——時間、位置、主持者 探索工程的卓越 ——特點和歷史意義 卓越工程的歷史啟示 ——評價與感悟 四、資源推薦 (展示書籍和網(wǎng)站資源) 書籍: 《長城》(旅舜,楊茵著,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2008年版。 網(wǎng)站: 都江堰科技博物館 教學反思: 《卓越的工程》一
18、課屬于七年級上冊文化史內容,本課教學重在通過分析都江堰和長城的設計科學及重要意義等角度,體現(xiàn)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創(chuàng)造力。我的處理方法是強調論從史出,大膽整合教材和拓展學習資源,盡量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和學生生活,讓學生通過感知具體歷史上升到理性認識,整個學習過程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漸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到課堂最后形成高潮,達成本課的三維學習目標。 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設計、實踐: 第一,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和教材,強調古代卓越工程的歷史意義。 課程標準對本課的規(guī)定:“以都江堰、長城等為例,體會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出,學習不是由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由學生
19、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動地建構知識的意義。為幫助學生通過卓越的工程體會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創(chuàng)造力,我對本課的教學目標進行適當調整,在掌握都江堰和秦長城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重點突出“卓越”,進一步分析都江堰和秦長城的歷史意義。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盡量注意了補充材料與教材結合的緊密程度,二者相輔相成,讓學生不致顧此失彼。 第二,注重學習過程,培養(yǎng)學習方法。 我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一些學習活動,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通過戰(zhàn)國—秦朝重要工程分布圖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觀察地圖的方法,強調觀察圖例和明確方位的重要性?!绑w驗與探究”環(huán)節(jié),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都江堰工程的修
20、建體驗、功能探究與特點總結等學習任務,充分發(fā)揮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在分析都江堰、長城歷史意義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從圖片、文字材料獲取歷史信息,培養(yǎng)“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意識。此外,本課還專門設計了學習單,適當補充本課的歷史知識,有利于降低學習難度,根據(jù)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學習,有效避免了死記硬背等低效學習方法。 第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過程自然、效果突出。 本課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教學資源的拓展,聯(lián)系社會與學生生活,注入更多的人文色彩與民族情感。例如在鄭國渠的學習中,引導學生思考其中的生活啟示,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收獲生活道理。在長城的
21、歷史意義分析中,為了進一步突出長城的“偉大”,多角度選取材料進行說明,從巧妙利用地形到大一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使學生在感悟民族智慧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意識。 從具體教學實踐來看,我覺得在學習資源形式多樣、學生參與度方面效果比較突出,但是,由于初一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較為欠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相關材料的作用發(fā)揮,個別學生可能因此出現(xiàn)學習障礙。 點評: 楊老師所上《卓越的工程》一課體現(xiàn)了初中歷史新課程理念,通過對教材知識的重新整合,重點突出,思路清晰,較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 本課設計獨具匠心,具有以下特點: 一、充分發(fā)揮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 《歷史課程標準》指出:“
22、歷史課程應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勇于提出問題,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改變學生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法?!北菊n在教學安排中,以工程的“卓越”突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從而落實課標要求。例如,針對重點知識都江堰,教師結合學情,采取“體驗與探究”的形式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輔以視頻資源,從選址到功能等角度學習都江堰,克服了初一學生對建筑科技存在一定理解難度的學習障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二、注重歷史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 時空觀是歷史學習的重要目標和方法,觀察地圖是獲取歷史信息的重要方式,本課多次運用地圖觀察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例和方位,從
23、中獲取重要的歷史信息,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與意識。 論從史出是歷史學習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方法,史料分析成為歷史學科的重要特點,本課給學生提供了多種形式的歷史資源,通過歷史材料解析,獲取歷史知識。例如,在都江堰和長城的歷史意義分析中,選取難度適當?shù)氖妨希箤W生通過分析史料得出結論,培養(yǎng)學生“論從史出”的歷史意識。 三、注重價值觀培養(yǎng),聯(lián)系生活,情感遷移。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是歷史學習的重要目標,本課為中國古代文化史內容,通過學習中國古代燦爛輝煌的文化,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故本課立意設定為弘揚中華民族的智慧與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并在材料選取中,多有滲透。例如,通過震后都江堰的正常運轉
24、,在強調都江堰工程質量的同時,讓學生體會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在對長城“偉大”進行探究后,進一步總結長城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感情自然,水到渠成。 此外,新課程強調歷史學習應該發(fā)揮以史為鑒的優(yōu)秀傳統(tǒng),通過聯(lián)系學生生活,拉近歷史與現(xiàn)實的關系,既降低學習難度,又幫助學生理解現(xiàn)實。例如,通過對都江堰的特點探究,總結“生態(tài)文明”的重要性,從而與十八屆三中全會深化生態(tài)文明體制改革相結合,體現(xiàn)現(xiàn)實對歷史的傳承,吸取民族智慧。 歷史學習不只限制在課堂時間,也不只局限在對知識的記憶層面。新課程標準下的歷史課堂,應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歷史知識和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并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些新的教學理念,在本課中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內蒙古某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情況介紹ppt課件
- 《我家的大花園》ppt課件
- 高考語文-《語言表達得體》ppt課件
- 酷兒上市計劃
- 產(chǎn)品工藝性講座
- 帶電粒子在圓形磁場中的運動課件
- 分數(shù)乘法易錯題矯正練習精編版課件
-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一單元玩具課件2北師大版
- 第4章磁路與變壓器ppt課件
- 秋天的懷念ppt課件
-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6單元測試卷課件
- 高中地理-人口遷移與人口流動(最新)課件
- 部編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五單元第13課:《畫楊桃》【第2課時】ppt課件
- 2020年人教版PEP五年級上冊英語Unit3-What-would-you-like-Part-B--Let’s-talkppt課件
- 氯霉素生產(chǎn)工藝原理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