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三年級科學上冊 5.1《探訪蚯蚓的家》教案 大象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秋)三年級科學上冊 5.1《探訪蚯蚓的家》教案 大象版(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年(秋)三年級科學上冊 5.1《探訪蚯蚓的家》教案 大象版
教學目標:知道土壤的構成;能提出問題,初步選擇適合自己探究的問題;能運用多種方法觀察;愿意合作與交流,教育學生要珍愛生命。
教學重難點:能運用多種方法觀察;愿意合作與交流,教育學生要珍愛生命。
教學準備:蚯蚓、學校附近的土壤、放大鏡、小鏟子、透明杯子、塑料袋或紙袋、水等。
教學過程:
(1)引入活動。
教師課前捉幾條蚯蚓,上課時出示蚯蚓并提出問題:“認識這是什么嗎?”“蚯蚓的家在哪兒?”當學生回答出“土壤”之后,接著引導他們思考“關于土壤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些什么?”根據(jù)回答我們可以了解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把握他們的學習起點,
2、為后面的教學活動提供依據(jù)。
(2)提出問題和選擇適合自己研究的問題。
探究活動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拔覀冞€有哪些問題?”就是訓練學生成為敢提問、愛提問、會提問的孩子。學生在“問題銀行”里存入了許多問題,但不是每個問題都適合自己研究。接下來組織學生討論 “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研究的問題”,并指導學生根據(jù)自己具備的條件選擇研究問題。教材中卡通任務的對話是為孩子提供一個引導
(3)觀察土壤里面有什么。
關于土壤的問題只有“真刀真槍地”觀察和研究土壤才能得到解決。這一環(huán)節(jié)包括室外觀察和室內(nèi)觀察兩個層次,旨在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和工具進行自主發(fā)現(xiàn),以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教師可以在“材料超市”為
3、他們準備一些材料,像放大鏡、小鏟子、紙袋等。要求學生要作好觀察記錄,這是收集事實的過程。
(4)交流與總結。
結束觀察活動后,圍繞“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進行交流,要引導學生把所有的發(fā)現(xiàn)都表達出來,以豐富事實資料。接著啟發(fā)學生概括總結出土壤的構成,這里要注意不要強求孩子們的語言十分嚴密十分科學,比如學生認為“土壤里有草根和腐爛的葉子”就可以,腐殖質的概念對他們來講太抽象了。總之,教師不要代替他們作出結論。
(5)最后,進一步引導學生把在觀察活動中所發(fā)現(xiàn)的新問題存入“問題銀行”,并選擇適合自己研究的問題。這樣通過引導學生開展后續(xù)研究活動,不僅為下面的教學創(chuàng)造條件,而且能夠保護學生探究自然的興趣,增長才干。
教學反思:
1、 舍得花時間讓學生自由自在地去擺弄、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去表達,教師不要代替學生觀察和作出結論。
2、 意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育。比如,告訴學生用鏟子取土時千萬要小心,不要傷害蚯蚓,不要破壞那里的環(huán)境;觀察結束后要把土壤放回原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