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五年級科學下冊 心臟和血管1教學反思 青島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2022年五年級科學下冊 心臟和血管1教學反思 青島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1-2022年五年級科學下冊 心臟和血管1教學反思 青島版
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我基本遵循教材編寫的思路,讓學生從生活開始,通過談中醫(yī)給病人看病引入課題,讓學生先感受脈搏。帶著“脈搏是由誰引起的”的問題進入科學研究中,通過認識心臟,聽心臟的跳動,獲得心臟與血管的關系,引導孩子探究心臟與血管的組合,通過學生大膽的猜想與動手,最后讓學生了解了心臟與血管的組合。然后,通過三次不同運動后的測量脈搏的次數(shù)的比較,讓學生感受到心臟的每分鐘的跳動次數(shù)與運動有關。最后,通過“除了運動之外,你在什么情況下還感覺到心跳與平時不一樣?” 讓學生知道心臟的每分鐘的跳動次數(shù)與許多因素有關。最后通過學生對心臟與血管
2、的探究欲望之中走出課堂,以促使學生課下繼續(xù)探究。整個教學過程重點體現(xiàn)了“教學”是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的雙邊活動。只有滿足學生‘學’之需要的教學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在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我研究的主要專題是“在課堂上,一個有難度但又讓人能嘗到果實、足以引發(fā)探究的問題,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并能引出另一些問題。”
我的觀點是: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指導下的學生探究,既不能停留在兒童自發(fā)探究的水平上,也達不到科學家的探究高度。而且,我們也并不是要把每一個學生都培養(yǎng)成科學家,而是為把每一個學生培養(yǎng)成有基本生存與發(fā)展能力的公民打基礎。因此,不必把“兒童自發(fā)的探究”一步步地引向“科學家的
3、探究”。
附送:
2021-2022年五年級科學下冊 心臟和血管1教案 青島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心臟和血管的作用及保?。惶骄啃奶c哪些因素有關。
能力目標:
能提出探究活動得大致思路;能利用簡單的表格、圖形、統(tǒng)計等方法整理資料;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制作帶有創(chuàng)造性地科技作品。
情感目標:
想知道,愛提問;愿意合作交流;能夠珍愛生命,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學習習慣和尊重事實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了解心臟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
教學策略:
通過引導學生認識心跳和血管測量心跳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了解心臟和血管組成了人體的奇妙的“運輸線路”,從而把
4、養(yǎng)分和氧氣送到全身各處。
教學準備:
剪刀、長膠管、漏斗、有關的血管方面的文字、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生活中,有時候不小心割破了手指,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流血)血液是人體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一刻不停的在我們的身體中流淌。關于它,你們了解的多嗎?板書:心臟和血管
二、找一找我們的心臟和血管。
1.提出問題:下面就請小組同學根據(jù)課前搜集的有關心臟和血管的資料,互相找一找自己的心臟和血管。
2.學生在小組中相互找。
3.誰來說一說你的發(fā)現(xiàn)?你是怎樣知道的?
4.不錯,把手放在胸腔片作的地方能夠應到心臟的跳動。還能聽到同桌的心跳。
5.你們還知道心臟和血管
5、的知識嗎?
(學生發(fā)言)
6.師出示血液循環(huán)圖講解:血管有動脈血管、靜脈血管和毛細血管。動脈血管是血液從心臟流出的血管,靜脈血管是血液流回心臟的血管,在小動脈與小靜脈之間,連接著許多比頭發(fā)還細的血管,這就是毛細血管。
三、測心跳
1.剛才同學們都聽到了自己得心跳,下面請同學們把手放在左胸的位置,親自感覺以下。
2.回報感覺結果。
3.小結:心臟總是有規(guī)律的收縮舒張。收縮時把血液壓入動脈血管;舒張是讓血液從靜脈血管流回心臟。心臟每收縮舒張一次,我們就感覺到心跳一次。
4.讓學生自己數(shù)一數(shù)自己的脈搏每分鐘多少次。
5.在小組中相互交流一下,看一看自己的小組中的同學脈搏每分鐘大體在什
6、么之間。
6.讓學生活動幾分鐘再測量以下,和上次有什么不同?
7.讓學生說一下心跳的快慢和運動的關系。
8.小結:少年兒童在正常情況下,心跳每分鐘大約60次——100次,如果低于60次或高于100次,可能就有病了。
四、怎樣保護心臟和血管。
1.交流心臟和血管的常見病。
2.預防措施。
五、認識聽診器。
出示聽診器,你們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學生回答)希望同學們用自制的聽診器再一次聽一聽自己的心跳。
六、拓展活動
1.課后進一步調查收集并分析心血管疾病的有關資料,然后寫出一份調查報告,提高對這類疾病的認識。
2.給親人寫一份利于保護心臟的生活建議。
板書設計:
第十一課? 心臟和血管
心臟
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
血管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