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何必曰利》優(yōu)秀導案生版+教師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王何必曰利》優(yōu)秀導案生版+教師版(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高 二 年級 語文 科《先秦諸子選讀》導學案學生版
班級 ##
學案
編號
課題
《王何必曰利》
課 型
新授課
編寫時間
使用
時間
編寫人
審. 核
流程
具 體 內(nèi) 容
學習
目標
1、理解文中文言實詞、虛詞的含義.
2、正反對比加強論證的效果,首尾呼應的結(jié)構(gòu).
3、了解孟子對利和義的看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重點難點
1、把握文章主旨,學習正反論對比的論證方法.
2、討論對孟子仁義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
一
自
主
學
習
案
學法指津:
自主預習,獨立完成自主學習案;圈點勾畫疑難問題,課堂合作探
2、究解決.
一、走近作者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字子輿,戰(zhàn)國時魯國鄒人〔今##鄒縣東南部人〕.儒家繼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稱為"".孟子生于戰(zhàn)國諸侯混戰(zhàn)最激烈的時期,他提出""、反對"",提倡以"仁""義"為中心的"仁政"、"王道".
《孟子》是記錄孟軻與其學生言行的一部語錄體散文著作,內(nèi)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學說、政治活動、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yǎng).《孟子》散文的顯著特征:
1.富有氣勢.孟子為人自傲自負,鋒芒畢露,好辯而且善辯,動輒與人言辭交鋒,必欲爭勝.文章不僅從邏輯上說理,且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咄咄逼人,磅礴而來.
2.長于譬喻.孟子在論辯中常用比喻,把抽
3、象的道理用具體生動的形象表現(xiàn)出來,具有極大的藝術(shù)感染力.
3.浩然之氣的風格特征.這源于孟子人格修養(yǎng)的力量,對仁義道德經(jīng)久不懈的自我修養(yǎng),久而久之,這種修養(yǎng)升華出一種至大至剛、充塞與天地之間的"浩然之氣".
二、寫作背景
戰(zhàn)國中期,諸侯紛紛以征伐經(jīng)營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圖.世風蛻變,江河日下、弱肉強食、混亂動蕩;兄弟反目成仇、兒子遺棄父母、臣子不顧國君,社會爾虞我詐.為了改變這種社會現(xiàn)實,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揚起了仁義的大旗.
三、基礎過關(guān)
1.?注音?
宋將之楚 〔 〕 然而不王者 〔 〕孳孳為善者〔 〕 蹠之徒也〔 〕
4、
不奪不饜 < > 利與善之間也?〔 〕???
2. 解釋重點詞語
<1>上下交征利〔 〕 〔2>茍為后義而先利〔 〕 <3>吾聞秦、楚構(gòu)兵〔 〕
<4> 愿聞其指〔 〕 <5> 舜之徒也〔 〕 〔6> 孳孳為善者〔 〕
<7> 利與善之間也〔 〕 <8> 我將見楚王說而罷之〔 〕
<9>是君臣、父子、兄弟終去仁義〔 〕
3.翻譯并寫出文言句式
<1>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 .〔 〕
<2>先生將何之?〔
5、 〕
<3>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
<4>何以利吾國.〔 〕
<5>孟子遇于石丘.〔 〕
?
我的疑惑
二
合
作
探
究
案
方法:展示自主學習成果,小組合作探究問題.
步驟一:分組展示交流3則大意,并概括要點.
步驟二:分組討論,合作探究以下問題.
[方法指導:常見論證方法有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類比論證、比喻論證、引用論證等]
探究一、認真閱讀課文三則選文按要求填寫下表:
中心論點
論證方法
簡要分析說理過程
結(jié)論
孟子見梁惠王
6、
宋將之楚
雞鳴 而起
探究二、有人說孟子主張實行仁義,反對追求利,這種看法對不對,為什么?
三
典題檢測
讀"孟子見梁惠王",完成下題.
1.下列實詞解釋不當?shù)囊豁検? >
A.孟子見梁惠王 見:拜見 B.上下交征利 征:謀取
C.不奪不饜 饜:吃 D.萬乘之國 國:國家
2.選出下列句子的句式與例句相同的一項< >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王何必曰利?
7、 B.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C.王曰:"何以利吾國?" D.孟子遇于石丘.
3.下列關(guān)于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孟子對梁惠王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他建議梁惠王絕對不要考慮利,只要做到仁義就可以了.
B.孟子的關(guān)于"仁義"的觀點與孔子的"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的見解是一脈相承的.
C.孟子的"仁義"思想對于我們現(xiàn)在構(gòu)建和諧社會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D.這段文字通過正反對比論證,形象地說明用仁義治國安身有很大好處.
四
作
業(yè)
提
升
1.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
8、A.叟 庶人 千乘 B.說而罷之遺其親 宋
C.構(gòu)<ɡòu>兵不饜 然而不王 D孳孳 蹠 利與善之間
2.下列加點的詞,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交<互相>征利 弒<古代稱子殺父,臣殺君>其君 不奪不饜<滿足>
B.罷<停止>之 愿聞其指<意旨> 利吾身<身體>
C.先生之號<所用的提法> 事<侍奉>其君 去<離開>仁義
D.相接<交往> 懷<懷中>仁義 孳孳<勤勉、努力不懈的樣子>
3.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與例句中"然"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9、 >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B.河東兇亦然
C.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 D.吳廣以為然
6.下列句子中的"徒"字,與"舜之徒"的"徒"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是魯孔丘之徒與 B.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C.郯子之徒,其賢不與孔子 D.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
4.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的三則短文,都運用了正反對比說理的方法,使文章論證有力,中心突出.
B.前兩則短文中的"仁義",與第三則短
10、文中的"善",其內(nèi)涵是一致的.
C.孟子說理喜歡開門見山.這正是孟子的主張不被很多諸侯國君接納的原因.
D.孟子數(shù)落宋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宋能用"仁義"去勸說秦、楚二王.
5. 翻譯下列句子
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而
11、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收獲
高 二 年級 語文 科《先秦諸子選讀》導學案教師版
班級 ##
學案
編號
9
課題
《王何必曰利》
課 型
新授課
編寫時間
2017.4.8
使用
時間
編寫人
封 莉
12、 審. 核
郭 建 麗
流程
具 體 內(nèi) 容
學習
目標
1、理解文中文言實詞、虛詞的含義.
2、正反對比加強論證的效果,首尾呼應的結(jié)構(gòu).
3、了解孟子對利和義的看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重點難點
1、把握文章主旨,學習正反論對比的論證方法.
2、討論對孟子仁義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
一
自
主
學
習
案
學法指津:
自主預習,獨立完成自主學習案;圈點勾畫疑難問題,課堂合作探究解決.
一、走近作者
一、作者簡介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人.儒家繼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稱為"亞圣".孟子生于戰(zhàn)國諸侯混戰(zhàn)最激烈的時期,他提出"
13、民貴君輕"、反對"霸道",提倡以"仁""義"為中心的"仁政"、"王道".
《孟子》是記錄孟軻與其學生言行的一部語錄體散文著作,內(nèi)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學說、政治活動、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yǎng).《孟子》散文的顯著特征:
1.富有氣勢.孟子為人自傲自負,鋒芒畢露,好辯而且善辯,動輒與人言辭交鋒,必欲爭勝.文章不僅從邏輯上說理,且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咄咄逼人,磅礴而來.
2.長于譬喻.孟子在論辯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體生動的形象表現(xiàn)出來,具有極大的藝術(shù)感染力.
3.浩然之氣的風格特征.這源于孟子人格修養(yǎng)的力量,對仁義道德經(jīng)久不懈的自我修養(yǎng),久而久之,這種修養(yǎng)升華出一種至大至剛、充塞與天地之間的"浩
14、然之氣".
二、寫作背景
戰(zhàn)國中期,諸侯紛紛以征伐經(jīng)營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圖.世風蛻變,江河日下、弱肉強食、混亂動蕩;兄弟反目成仇、兒子遺棄父母、臣子不顧國君,社會爾虞我詐.為了改變這種社會現(xiàn)實,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揚起了仁義的大旗.
三、基礎過關(guān)
1.?注音?
1、宋牼將之楚 〔kēng〕 2、然而不王者〔wàng〕 3、孳孳為善者〔zī〕
4、蹠之徒也〔zhí〕 5、利與善之間也?〔jiàn〕??
2. 解釋重點詞語
<1>上下交征利〔相互 〕<2>茍為后義而先利〔如果〕
<3>吾聞秦、楚構(gòu)兵〔交戰(zhàn)〕<4>我將見楚王說而罷之〔停止
15、〕
<5>愿聞其指 〔意向〕 <6>然而不亡者〔這樣而〕
<7>孳孳為善者〔勤勉、努力不懈的樣子〕<8>舜之徒也〔類〕
<9>利與善之間也〔差別〕<10>是君臣、父子、兄弟終去仁義〔背離〕
3.翻譯并寫出文言句式
<1>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 .〔判斷句,……者,……也,表判斷〕
<2>先生將何之?〔賓語前置,應為"先生將之何"〕
<3>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賓語前置,應為"未有之也"〕
<4>何以利吾國.〔賓語前置,應為"以何利吾國"〕
<5>孟子遇于石丘.〔 狀語后置,應為"孟子于石丘遇" 〕
二
合
作
探
究
案
方法:展示自主學習成果,小組合
16、作探究問題.
步驟一:分組展示交流3則大意,并概括要點.
步驟二:分組討論,合作探究以下問題.
[方法指導:常見論證方法有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類比論證、比喻論證、引用論證等]
探究一、認真閱讀課文三則選文按要求填寫下表:
中心論點
論證方法
簡要分析說理過程
結(jié)論
孟子見梁惠王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正反對比論證
通過反面分析"利"的壞處----弒君 犯上
通過正面闡述"義"的好處----孝親 忠君
義先
于利
宋將之楚
說之將何如?
正反對比
論證
因利罷師:君臣成仇、父子反目、兄弟割袍——國破家亡
因仁
17、罷師:君臣一體、父慈子孝、手足情深——稱霸天下
何必曰利<取義舍利>
雞鳴 而起
利與善對人的發(fā)展傾向所產(chǎn)生的不同影響
對比論證
揚善——圣賢之君
逐利——殺人魔王
強調(diào)應該多多行善
探究二、有人說孟子主張實行仁義,反對追求利,這種看法對不對,為什么?
不夠準確.孟子并不是一味地反對追求利,仁義應該放在私利之上,推選仁義才是大利所在.
可結(jié)合孟子的文章理解.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
18、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三
典題檢測
讀"孟子見梁惠王",完成下題.
1.下列實詞解釋不當?shù)囊豁検? C 饜:滿足>
A.孟子見梁惠王 見:拜見 B.上下交征利 征:謀取
C.不奪不饜 饜:吃 D.萬乘之國 國:國家
2.選出下列句子的句式與例句相同的一項< C >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王何必曰利? B.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C.王曰:"何以利吾國?" D.孟子遇于石丘.
19、是省略句,又是狀語后置句>
3.下列關(guān)于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孟子對梁惠王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他建議梁惠王絕對不要考慮利,只要做到仁義就可以了.
B.孟子的關(guān)于"仁義"的觀點與孔子的"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的見解是一脈相承的.
C.孟子的"仁義"思想對于我們現(xiàn)在構(gòu)建和諧社會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D.這段文字通過正反對比論證,形象地說明用仁義治國安身有很大好處.
A<"絕對不要考慮利"說法錯誤按孟子的觀點,他是強調(diào)推行仁義才是大利所在>
四
作
業(yè)
提
升
1.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
20、
A.叟 庶人 千乘 B.說而罷之遺其親 宋
C.構(gòu)<ɡòu>兵不饜 然而不王 D孳孳 蹠 利與善之間
[答案] B
2.下列加點的詞,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交<互相>征利 弒<古代稱子殺父,臣殺君>其君 不奪不饜<滿足>
B.罷<停止>之 愿聞其指<意旨> 利吾身<身體>
C.先生之號<所用的提法> 事<侍奉>其君 去<離開>仁義
D.相接<交往> 懷<懷中>仁義 孳孳<勤勉、努力
21、不懈的樣子>
[答案] A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B.河東兇亦然
C.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 D.吳廣以為然
[答案] B<例句與B都當"這樣"講;A形容詞詞尾,…的樣子;C表示答應,是的;D正確>
6.下列句子中的"徒"字,與"舜之徒"的"徒"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是魯孔丘之徒與 B.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C.郯子之徒
22、,其賢不與孔子 D.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
[答案] C
4.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的三則短文,都運用了正反對比說理的方法,使文章論證有力,中心突出.
B.前兩則短文中的"仁義",與第三則短文中的"善",其內(nèi)涵是一致的.
C.孟子說理喜歡開門見山.這正是孟子的主張不被很多諸侯國君接納的原因.
D.孟子數(shù)落宋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宋能用"仁義"去勸說秦、楚二王.
[答案] C
6. 翻譯下列句子
原文: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
如果把義放在后而把利擺在前,他們不奪得國君的地位是永遠不會滿足的.反過來說,從來沒有講"仁"的人卻拋棄父母的,從來也沒有講義的人卻不顧君王的.
原文: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這樣還不能夠使天下歸服的,是沒有的.何 必要去談聽‘利’呢?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