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二單元第4課燭之武退秦師 教案系列一
《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二單元第4課燭之武退秦師 教案系列一》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二單元第4課燭之武退秦師 教案系列一(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課題名稱 燭之武退秦師 三維目標 1、正確理解文中詞語的含義,尤其是下列十五個詞語: 貳、軍、辭、鄙、陪、行李、共、濟、肆、闕、說、若、夫、微、之。 歸納若、夫、微、之四個詞語的義項,積累文言詞語知識,培養(yǎng)閱讀能力。 2.弄清楚課文所記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3.準確理解和把握燭之武說退秦師的原因。 4.賞析作者刻畫和表現(xiàn)燭之武思想性格的藝術手法。 重點目標 目標1 難點目標 目標2 導入示標 目標三導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假如有人在辦喜事,你只知道在那里張燈結彩,人們忙忙碌碌,而有一幅對聯(lián)的橫批是“秦晉之好”
2、。你能判斷是辦什么喜事么?? 二.?簡介背景? 秦晉圍鄭發(fā)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zhàn)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城濮之戰(zhàn)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子人九出使晉國,與晉結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為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后發(fā)動了這次戰(zhàn)爭。 晉國為什么要聯(lián)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為,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發(fā)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zhàn)
3、,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zhàn)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lián)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lián)軍。兩年后,當晉國發(fā)動對鄭國的戰(zhàn)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伙伴。秦晉歷史上關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這時的秦也有向外擴張的愿望,所以,秦晉聯(lián)合也就必然了。 三、學做思一:熟讀課文 1、默讀課文,注意重點字的讀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縋(zhuī)而出?? 逢(páng)孫?? 亡鄭以陪(beì)鄰 共(gōng)其乏困 闕(jué)秦?? 秦伯說(yuè) 2、聽錄音,注意準節(jié)奏。? 3、齊讀課文、注意語氣要連貫。? 四、
4、學法指津 學習這篇課文,可用五個字來概括,這就是:讀、解、辨、理、誦。 讀:朗讀課文,這是最基本的一步。要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可多讀幾遍,把文章讀流暢,并對課文內容有個大致了解。 解:理解詞語,可與讀同步進行。要認真查看課文注釋,必要時還應翻閱有關字(詞)典,以準確把握有關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辨:分辨詞義。要利用學過的有關知識,結合具體語境,認真分析比較,對文中的一些多義詞作義項歸納。 理:梳理課文。根據本文主要人物和事件,依據文章順序思考下列問題。 1.本文記敘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 2.主要人物(燭之武)是在什么情況下”出場”的? 3.燭之武
5、為什么能臨危受命? 4.燭之武為什么能夠說服秦伯退兵呢? 5.晉文公為什么不愿向秦軍進攻呢? 賞:欣賞特色。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處就是描寫燭之武說服秦穆公退師的那段話,為此,可思考如下幾個問題: 燭之武是怎樣一步步說服秦穆公的?這說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寫人物語言方面達到了什么水平? 點撥:燭之武為了說服秦穆公退師,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戰(zhàn)術,大體說來分為五步: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鄭知之矣)。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鄰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著想,以利相誘(君亦無所害)。 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
6、知也)。 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 這段說辭,只有125字,表現(xiàn)出燭之武高明的心理戰(zhàn)術和精彩的外交辭令。他看準了秦晉聯(lián)合攻鄭各有所圖,而若取鄭則客觀上只會對晉有利,而對秦不僅無利,還會招禍。若秦穆公明白了這一層,就很可能反過來棄晉幫鄭,燭之武抓住了秦穆公這一心理、曉之以利害,終于打動了對方。而燭之武的說辭更妙之處在于他心里處處為鄭著想,但口口聲聲說的是為秦,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說辭,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層層緊逼,句句打動對方,顯示出極強的說服力。這說明作者在描寫人物語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寫外交辭令方面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誦:朗誦全文。朗
7、誦既是學習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說是目的之一。通過背誦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包括字詞句和內容特點等),同時也可增強文言文語感和積累文言文素材,為提高閱讀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礎。要注意,應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五、課文研讀 (一)第一段。1、基礎知識。(1)給下面加點字注音。 且貳于楚也。( ) 秦軍汜( )南 (2)解釋下面加點詞。 ①以其無禮于晉因為。( )( ) ②且貳于楚也( ) ③晉軍函陵( ) (3)“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是什么句式? 答: 2、課文分析。
8、 這一段寫秦、晉圍鄭。共有五個分句,語言簡練,從情節(jié)發(fā)展上看,從兩個方面為下文作了鋪墊。這兩方面的情況是: ①這次圍鄭,晉國為了報復鄭國,與秦國沒有多大利害關系,為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伏筆。 ②兩國軍隊沒有駐扎在一起,也就為燭之武的說服分化提供了有利條件。 第二課時 一、學做思一:課文研讀第二、三、四段。 (一)第二段。 1、 基礎知識。 (1)給下面加點字注音:佚之狐言于鄭伯曰( ) (2)解釋下面加點詞。 ①豈若吾鄉(xiāng)鄰之旦旦有是哉( )②若使燭之武見秦君( ) ③若毒之乎( ) ④辭曰:“臣之壯也,猶
9、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保? )( )( ) (3)翻譯下面句子。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 2、課文分析。 這段寫燭之武同意“見秦君”。俗話說:“文似看山不喜平?!?請說明這一段如何寫得波瀾起伏,曲折生動的。(字數(shù)不超過150個字) 秦晉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著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讀者滿以為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說服秦軍,誰知他卻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推辭,使鄭國的希望又趨渺茫。鄭伯的自責,感動了燭之武,他終于以國家利益為重,答應“見秦軍”。 (
10、二)第三段。 1、基礎知識。 (1)給下面加點字注音。 夜縋而出(zhuì) (2)解釋下面加點詞。 ①夫晉,何厭之有( )②遂子孫荷擔者三夫(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④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⑤朝濟而夕設版焉( )⑥焉用亡鄭以陪鄰( ) ⑦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⑧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供其乏困( ) (3)說明下面加點詞的活用特點。 ①越國以鄙遠。 ②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③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2、課文分析。 (1)燭之武為什么一見到秦伯就說“鄭既知亡矣”?
11、 燭之武采用了先抑后揚的辦法。一開始,燭之武使秦伯認為燭之武完全是站在秦國的立場上。這就引起秦伯對燭之武的好感,愿意聽燭之武把話說完,這就為進一步說服秦伯提供了可能。 (2)燭之武說服秦退兵最重要的理由是什么?請予以概括。(不超過20個字) 亡鄭只對晉國有利,對秦國有害無益。 (3)除上述理由之外,燭之武說服秦退兵的理由還有什么?請予以歸納。 ①保全鄭國有利于秦,”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②晉國曾對秦國忘恩負義,過河拆橋。 (四)第四段。1、基礎知識。 (1)解釋下面加點詞。 ①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 )②以亂易整,不武。( )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2、 )④失其所與,不知( )( )⑤吾其還也( ) 2、課文分析。 晉文公為什么不愿進攻秦軍? 晉文公是一個講恩情、講仁義、講智謀的人。在盟友變敵友的情況下,晉侯并沒有感情沖動,而表現(xiàn)出清醒的頭腦和理智的判斷,這種隱忍不發(fā)、隨機應變的胸懷和謀略,正是晉文公終成霸業(yè)的根本原因。 二、學做思二:掌握重要的實詞:?? 1、貳? ?①“二”的大寫。?? (例: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左傳?隱公元年》)?? ②副職 (例:其內任卿貳以上。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③不專一 (例:貳則疑惑?!盾髯?解蔽》)?? ④離心,背叛?? (例:夫諸侯之賄
13、,聚于公室,則諸侯貳?!蹲髠鳌??? ⑤再,重復?!?例:不遷怒,不貳過。《論語?雍也》)?? ⑥從屬二主 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2、鄙? ①邊遠的地方 (例:《為學》:“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③看不起,輕視。?? (例:《左傳?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3、許 ?①準許。 (同現(xiàn)代漢語)?? ②答應,聽從。 (例:“許之。”、“許君焦、暇……”)?? ③贊同?!?例《愚公移山》:“雜然相許?!??? ④約數(shù) (例:《小石潭記》:“潭中魚可百許頭?!??
14、? ⑤表處所?? (例: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4、闕? ?①què 古代宮殿前兩邊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樓?? ③què 皇宮,引申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為侵損,削減。?? 5、微? ?①細小,輕微(同現(xiàn)義)?? ②衰敗 國勢衰微。?? ③卑賤?? (例:《史記?曹相國世家》:“參如微時,與蕭何善。”)?? ④幽微,精妙?!∥⒀源罅x(成語)?? ⑤隱蔽,不顯露。見微知著(成語)?? ⑥如果沒有?!?例:《岳陽樓記》:“微斯人,吾誰與歸?”)?? 6、敝?? ①壞,破舊。 (例:
15、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屨。”)?? ②謙詞敝人??③疲憊(例:《資治通鑒》:“曹操之眾,遠來疲敝?!??? ④損害,衰敗?!∫蛉酥σ员种?。(本文)?? “說”“辭”見課后第三題。?? 三、學做思三:掌握重要的虛詞?? 1、以? ?①以其無禮于晉 (因為,連詞)?? ②敢以煩執(zhí)事 (拿,用,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 (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 (表順承,連詞)??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把,介詞)??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連詞,表順承)?? ②夜縋而出 (表修飾,連詞)?
16、? ③若亡鄭而有利于君 (表順承,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 (表轉折,連詞)??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語氣詞,表陳述)??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 (疑問副詞,為什么)??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疑問副詞,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問代詞,哪里)?? ⑤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代詞,之)?? ⑥永之人爭奔走焉 (兼詞,于此)?? “之”的意義和用法見課后第三題。?? 四、本文的詞類活用?? ①晉軍函陵 (名詞作動詞)?? ②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使鄭亡,動詞使動用法)?? ③鄰之厚,君之薄也 (“
17、厚”“薄”都是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④越國以鄙遠??(鄙,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鄙;遠,形容 用作名詞,遠地)?? ⑤朝濟而夕設版焉 (“朝”、“夕”,名詞活用作時間副詞)?? ⑥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東”、“西”均為方位名詞作狀語;封,名詞活用作動詞,作疆界。)?? 五、本文的通假字?? ①焉用亡鄭以陪鄰?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③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 ④秦伯說 (說,通“悅”)??⑤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智”)?? (二)、特殊句式 1、倒裝句 (1)以其無禮于晉 (2)且貳于楚
18、 (3)佚之狐言于鄭伯 2、省略句 (1)( )辭曰:“臣之壯也……” (2)( )許君焦、瑕 (3)夜縋( )而出 (4)晉軍( )函陵,秦軍( )汜南 作為一篇記敘文《燭之武退秦師》故事雖不長,然而記敘文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卻大都具備,給人以美的享受。整個情節(jié)發(fā)展脈絡是: 起因--發(fā)展--高潮--結局--尾聲 故事的主角是燭之武,因而凡是涉及燭之武的情節(jié)都作了詳寫;其他情節(jié)均為略寫,而且,用“略”,更凸現(xiàn)了“詳”。 第三課時 一、?檢查學生字詞情況,點名回答問題。? 二、學
19、做思一:?學生結合提問討論:?? 1、?本文主要人物是誰??? 2、?本文主要事件是什么??? 以上兩問可從題目進行分析? 3、?主要人物在什么情況下出場??? 在秦晉兩個大國圍攻一個小小的鄭國,鄭國面臨覆滅的危險情形之下,鄭大夫佚之狐向鄭伯推薦他去見秦伯,以退秦師? 4、?燭之武為什么能臨危授命?? 鄭伯態(tài)度誠懇,勇于自責,曉之以理。燭之武腹有良謀,成竹在胸。?? 5、?燭之武為什么能說退秦兵?? 燭之武善于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言談中又似乎處處都在為秦國的利益著想,從而打動了秦伯,讓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見。?? 6、?晉軍為什么不愿向秦軍進攻??? 晉文公并不昏庸,很有
20、理智,能隱忍不發(fā),隨機應變。因為如果這時進攻秦軍,晉軍就有可能處于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證明了燭之武說退秦師的成功。)??? 7、?燭之武怎樣一步一步說服秦穆公??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鄭知之矣)。???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鄰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著想,以利相誘(君亦無所害)。??? 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 三、?學做思二:分析課文中的人物形象? 燭之武:??1、志士? 燭之武的外交才能通過佚之狐的話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叭羰範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一個“退”字,盡
21、顯燭之武的才華。由于長期未被重用,燭之武滿腹牢騷與委屈溢于言辭,以至于以“老矣,無能為也已”來推辭。但鄭伯的一番誠意和對國家形勢與個人利益關系的透徹分析,最終感動了他,他決心以國家利益為重,出使秦師。這足以說明他是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2、勇士:兩方交戰(zhàn),生死未卜;出使秦師,成敗難料。燭之武“夜縋而出”,勇入秦營,其知難而上、義無反顧的冒險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3、辯士:燭之武在到了秦營之后,面對強敵,不卑不亢,侃侃而談。他先論說滅亡鄭國對秦國有害無益,只是增加了鄰國(晉國)。然后承諾,保存鄭國將會對秦國大有好處,“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這是鄭國請求秦國退兵所施予秦國
22、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對方感興趣,以權衡利弊,又不失本國尊嚴。一番利誘之后,燭之武就從秦晉的歷史關系入手,揭示出晉文公過河拆橋、忘恩負義的本質,公開挑撥秦晉兩國關系;并且用發(fā)展的眼光,引導秦伯認識到晉的貪婪會給秦國帶來的危險,這就使秦伯認識到晉是敵而非友,并最終和鄭國結盟。這樣一來,“攻守之勢易矣”。燭之武一字未提鄭國的利益,卻成功說退秦師,充分展現(xiàn)了他的“辯士”形象?!稗q士”形象是燭之武形象的核心。?? 所以說,《燭之武退秦師》一文展示的燭之武是一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是一個勇于出使,直入敵營的勇士,是一個機智善辯的辯士、外交家。? 鄭君?:善于納諫 當佚之狐薦燭之武“使燭之武見秦君
23、,師必退”時,他立即抓住這一線希望“從之”,表現(xiàn)了一位君主決策的及時、果斷。、勇于自責?。“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睂⑦^錯攬到了自己身上。? 精于言辭?:“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鄭伯完全站在燭之武利益的角度來看問題,這同燭之武后來站在秦伯場勸其退師的說辭可謂有同工異曲之妙。? ?佚之狐?:是一個“慧眼識英雄的伯樂”。是他發(fā)現(xiàn)并舉薦了燭之武這匹千里馬給鄭伯,從而挽救了鄭國覆亡的命運,是一個胸藏韜略、臨危不懼、遇事冷靜、能謀善斷、高瞻遠矚的杰出之士;他對天下形勢洞若觀火,“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軍,師必退”。寥寥數(shù)語,足見其不同凡響。? 四、課外閱讀 課文《燭之
24、武退秦師》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下面一段宋襄公的故事,則選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閱讀后,回答問題。 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泓。宋人已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惫唬骸安豢??!奔葷闯闪?,又以告。公曰:“未可?!奔汝惗髶糁?,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殲焉。 解釋下列句中列出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1)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泓 及—— 于—— (2)楚人未既濟 既—— 濟—— (3)及其未既濟也,請擊 及—— 請—— (4)又以告 以—— 告—— (5)既陳而后擊之 既—— 陳—— 板書設計: 燭之武:??志士、?勇士、辯士 鄭君?:善于納諫、精于言辭 佚之狐:胸藏韜略、臨危不懼、遇事冷靜、能謀善斷、高瞻遠矚 達標檢測 反思總結 課后練習 最新精品資料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六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宇宙5太陽系課件(教科版)
- 餐飲服務意識
- 第3章 鋼筋和混凝土的材料力學性能
- 《遠離有毒物質》課件-(市優(yōu))2022年九年級化學課件
- 綠色發(fā)展答辯
- 師德修養(yǎng)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介紹 (2)
- 汽車檢測診斷技術與設備第9章-汽車前照燈的檢測與檢測設備-PPT
- 消費行為與廣告心理專業(yè)基礎知識
- 備戰(zhàn)2010高考課件:2009年全國高考名句名篇默寫匯總
- 信息倫與編碼
- 奔馳傳奇歷史
- 鮑曼不動桿菌專家共識解讀課件
- 衛(wèi)生系統(tǒng)績效評價培訓課件
- 高考數(shù)學二輪復習第1部分重點強化專題專題1三角函數(shù)與平面向量突破點1三角函數(shù)問題課件文
- 小兒腹瀉講解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