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2018屆中考物理 專題七 類型二(第31題)教材重點(拓展)實驗復習練習
《陜西省2018屆中考物理 專題七 類型二(第31題)教材重點(拓展)實驗復習練習》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陜西省2018屆中考物理 專題七 類型二(第31題)教材重點(拓展)實驗復習練習(3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類型二 (第31題) 教材重點(拓展)實驗 針對訓練 力學實驗 一.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1. 小芳在實驗室測量紅棗汁的密度. 第1題圖 A. 實驗過程如下: a. 首先將紅棗汁倒入量筒中,如甲圖所示; b. 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如乙圖所示; c. 改正操作中的錯誤后,她重新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并測出空燒杯的質(zhì)量為55 g; d. 接著將量筒中的紅棗汁全部倒入空燒杯中,用天平測出燒杯和紅棗汁的總質(zhì)量,如丙圖所示. 請你解答下列問題: (1)燒杯中紅棗汁的體積為________cm3. (2)在步驟b的操作中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燒杯中紅棗汁的質(zhì)量為________g;紅棗汁的密度ρ汁=________kg/m3,這樣測出的密度比實際的偏________. B. 小明聽老師說只用天平也能測量出紅棗汁的密度,于是他想了想,添加了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和適量的水,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步驟,請你將實驗補充完整: (1)調(diào)好天平,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zhì)量為m0. (2)將一個燒杯裝滿水,用天平測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m1. (3)用另一個相同的燒杯裝滿紅棗汁,用天平測出_________________為m2. (4)則紅棗汁密度的表達式ρ=__
3、______(已知水的密度ρ水). 2. 同學們在測量粗鹽的密度時,發(fā)現(xiàn)粗鹽易溶于水,體積難以測量,于是改良了“排水法”測出了粗鹽的密度. (1)在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時,首先應將游碼置于標尺左端的____________處,然后調(diào)節(jié)____________,使天平的橫梁處于水平平衡狀態(tài). (2)用天平測量粗鹽的質(zhì)量,當天平重新平衡時,砝碼質(zhì)量和游碼位置如甲圖所示,則稱量的粗鹽顆粒質(zhì)量是________g.測粗鹽體積的過程如乙圖所示,則所稱量的粗鹽顆粒體積是________cm3. 第2題圖甲 第2題圖乙 (3)粗鹽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4)如果在測量過程中,在
4、 C步驟中,沒有反復搖動就讀出粗鹽的體積,則所測粗鹽的密度將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實驗中選擇細鐵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明小組在實驗室測量酸奶的密度.他準備了量筒(如圖甲所示)和天平(如圖乙所示). 第3題圖 (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發(fā)現(xiàn)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左側,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__調(diào),使天平橫梁平衡. (2)他先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zhì)量為30 g,接著他將酸奶倒入燒杯,用天平測量燒杯和液體的總質(zhì)量,天平平衡時
5、的情景如圖乙所示,則燒杯和酸奶的總質(zhì)量m1=________g.然后他打算將燒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由于酸奶比較粘稠且不透明,容易粘在筒壁上,對測量影響較大;于是他找到了5 mL針筒(如圖丙所示),用針筒抽取5 mL酸奶,測量燒杯和剩余酸奶的總質(zhì)量m2=57.6 g;則酸奶的密度為________kg/m3. 同組的小紅觀察發(fā)現(xiàn),用針筒測量酸奶體積,還有一個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組的小華同學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他發(fā)現(xiàn)5 mL針筒的刻度線前的尖端還有一點小“空隙”,這會導致測得的酸奶密度比實際值__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
6、變”);于是,小華和小明想出了一種正確測量方法,小明接著做出了正確的操作:將此時抽滿酸奶的針筒中的一部分酸奶返回燒杯,測量燒杯和剩余酸奶的總質(zhì)量m3,記下此時________________,則酸奶密度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 4. 小明想測量一個小木塊(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圓柱形玻璃杯、適量的水、細針等器材,經(jīng)過思考,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 第4題圖 (1)圖甲是小明在調(diào)節(jié)天平時的情景,小麗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錯誤,你認為錯誤之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糾正錯誤后調(diào)節(jié)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驟繼續(xù)實驗: ①將小木塊放在天
7、平________盤,天平平衡時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小木塊的質(zhì)量是________g. ②將玻璃杯中裝滿水,用細針緩慢地將木塊壓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沒.利用排水法,測出溢出水的質(zhì)量為30 g,則小木塊的體積為________cm3. ③測出小木塊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3)受小明實驗的啟發(fā),小麗在實驗時除了利用原有的圓柱形玻璃杯、適量的水和細針外,又找了一把刻度尺,不用天平也測出了木塊的密度.請你將下列測量步驟補充完整: ①在玻璃杯中裝入適量的水,用刻度尺測出杯中水的深度為h0; ②讓小木塊________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測出杯中水的深度為h1; ③用細針
8、緩慢地把木塊壓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沒,用刻度尺測出杯中水的深度為hm; ④小木塊密度的表達式:ρ木=____________.(用測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符號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5. (2017山西)小明家鄉(xiāng)種植的杏樹今年獲得了豐收,他想利用托盤天平和量筒測量一顆新鮮杏的密度,進行了下列操作: 第5題圖 (1)先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然后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為使天平橫梁平衡,他應該調(diào)節(jié)橫梁右端的____________; (2)將鮮杏放在調(diào)好的天平左盤,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甲所示,則鮮杏的質(zhì)量為________g; (3)為了能將鮮杏放入量筒,小明
9、選取了容積為200 mL的量筒,他先往量筒中加入適量的水,記下此時水的體積,如圖乙所示;再將這個鮮杏放入量筒,再次記錄讀數(shù),請你幫他計算鮮杏的密度為____________kg/m3; (4)小明繼續(xù)實驗時不小心將量筒碰倒摔碎了,他又選取了小燒杯、溢水杯、容積為50 mL的量筒測量鮮杏的體積,他的做法如下,請你將下列步驟補充完整. a.先將溢水杯中盛滿水,再將鮮杏輕輕放入溢水杯中,讓溢出的水流入小燒杯中;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記錄此時量筒中水的體積. 你認為小明按上述做法所測出鮮杏的密度比真實值__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
1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6. (2017泰州)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小明用測力計拉同一木塊進行了三次正確實驗操作,實驗情景如圖甲、乙、丙所示. 第6題圖 ①在乙圖中,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______N,方向____________. ②比較________兩圖的實驗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有關.
11、 ③比較甲、丙兩圖的實驗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_____________有關. (2)在操作過程中小明還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不沿水平方向拉動時,也可以使木塊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丁所示,此過程中,木塊處于________(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tài);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和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________(選填“是”或“不是”)一對平衡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豎直方向上,木塊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對它的支持力________(選填“是”或“不是”)一對平衡力. 7. (2017來賓)如圖所示是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
12、.器材有:木塊A一塊、砝碼一個、彈簧測力計一個、長木板一塊和棉布一塊. 第7題圖 (1)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木塊A,使其在長木板上做________直線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的大小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 (2)甲實驗中,木塊A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N; (3)比較甲、乙實驗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________有關;比較__________實驗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4)比較甲、丁實驗,發(fā)現(xiàn)甲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于丁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小明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你認為他的結論是________(選填“
13、正確”或“錯誤”)的; (5)本實驗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選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三.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8. 小強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第8題圖 (1)實驗前沒有掛鉤碼和彈簧測力計時,發(fā)現(xiàn)杠桿左端高右端低,要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杠桿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調(diào)節(jié).實驗中讓支點處于杠桿中央的目的是為了使杠桿的________對杠桿平衡不產(chǎn)生影響,這時杠桿重力的力臂為________. (2)在圖中,杠桿水平平衡后,小強調(diào)節(jié)左邊鉤碼的個數(shù)和位置,使杠桿水平平衡時,測出F1=1.2 N,F(xiàn)2=1.5 N;OA=30 cm,O
14、B=20 cm.他將所得數(shù)據(jù)直接代入杠桿平衡條件的公式中,發(fā)現(xiàn)F1×OA和F2×OB并不相等,從而認為杠桿的平衡條件不一定是F1l1=F2l2.小強的失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圖中,若B處的鉤碼不變,小強將彈簧測力計由A處移到C(OC=10 cm)處,施加一個豎直方向的力,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這個力的方向應____________,大小為________N. (4)在圖中,若B處的鉤碼不變,小強不用彈簧測力計,在A處掛________N的鉤碼,杠桿在水平位置仍然平衡. 9. 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杠桿上每小格
15、長為2 cm)、支架、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和質(zhì)量相同的鉤碼若干個. 第9題圖 (1)實驗前,杠桿靜止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此時杠桿處于________(選填“平衡”或“不平衡”)狀態(tài). (2)實驗時,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主要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應將如圖甲所示杠桿左端的平衡螺母適當往________(選填“左”或“右”)調(diào). (3)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明在杠桿A點處掛上2個鉤碼,作為動力F1,B點處掛上1個鉤碼,作為阻力F2,杠桿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乙所示,分別測量出兩個力的力臂L1和L2,計算后發(fā)現(xiàn):F1L1=F2L2,便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
16、:F1L1=F2L2.但小紅認為小明這種實驗處理方法是不完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接著,小明提出新的探究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利用如圖丙所示裝置進行探究,在杠桿D點處掛上2個鉤碼,用彈簧測力計在C點處豎直向上拉使杠桿在水平位置處于平衡狀態(tài),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則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是________N.以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動力F1′,鉤碼重力為阻力F2′,多次調(diào)整力和力臂的大小進行測量,發(fā)現(xiàn):F1′L1′總是大于F2′L2′,其原因主要是受________
17、__的影響. (5)實驗中,用圖丁方式懸掛鉤碼,杠桿也能水平平衡(杠桿上每格等距),但老師建議同學不宜采用這種方式,該種方式的不足主要是因為________. A. 一個人無法獨立操作 B. 力臂與杠桿不重合 C. 力和力臂數(shù)目過多,不易得出結論 D. 杠桿受力不平衡 四.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10. 小明同學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時,用木塊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請你根據(jù)小明的實驗探究回答下列問題. 第10題圖 (1)在C與E兩圖中,保持了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研究浮力與____________的關系;根據(jù)A與E兩圖所測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物體浸沒在鹽水中所受的浮力為_
18、_______N,方向____________. (2)小明對ABCD四個步驟進行了觀察研究,發(fā)現(xiàn)浮力的大小有時與深度有關,有時與深度又無關.對此正確的解釋是浮力的大小隨著排開水的體積的增大而________,當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后排開水的體積相同,浮力的大小_____,說明浮力的大小與深度________. (3)在小明實驗的基礎上,根據(jù)有關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計算出鹽水的密度為________kg/m3. (4)該實驗探究主要運用的科學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王同學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浮力大
19、小與液體密度有關. 猜想2: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有關. 猜想3: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有關. 猜想4:浮力大小與物體所受的重力有關. 第11題圖 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小王在老師的幫助下找來了一些實驗器材,設計并完成了實驗探究.請你完成下列問題: (1)如圖①③④所示,小王把一個銅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使它浸在液體中的體積逐漸增大,觀察到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逐漸減?。藢嶒炚f明猜想________是正確的.結論是:在____________相同時,物體排開液體體積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________. (2)如圖①⑤⑦所示,小王將同一銅塊分別浸沒在水和鹽水中,此實
20、驗為了驗證猜想________.在實驗中,觀察到銅塊浸沒在鹽水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小,則說明銅塊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_(選填“大”或“小”). (3)為探究浮力大小跟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深度的關系,應選實驗________進行分析比較. (4)為了驗證猜想4,小王又取了一塊鐵塊,重力與鋁塊相同而體積不同,并浸沒在水中,觀察到所受的浮力大小不相等,由此得出結論: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重力無關.請指出他的實驗方法的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①②④⑥四次實驗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測簡單
21、機械的機械效率 12. 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們在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沿斜面向上拉動物塊,收集了下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 第12題圖 實驗 次數(shù) 斜面的傾 斜程度 物塊重 力G/N 斜面高 度h/m 拉力 F/N 斜面長 度s/m 機械效 率η 1 較緩 5 0.2 2.4 1 41.7% 2 較陡 5 0.5 3.2 1 78.1% 3 最陡 5 0.7 4.3 1 81.4% (1)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得出:斜面越緩越________(選填“省力”或“費力”);實驗時要使木板的傾斜角變大,應該把木板下面的木
22、塊向__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 (2)該小組又進行了第4次實驗,他們在斜面上鋪上棉布,使斜面變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長分別是0.5 m和1 m,用彈簧測力計拉動同一物塊沿斜面向上做________________,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5 N,他們測得這種情況下斜面的機械效率約為________. (3)把第4次實驗數(shù)據(jù)與表中數(shù)據(jù)綜合分析可得出:斜面的機械效率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關. (4)當用彈簧測力計沿斜面勻速向上拉動物塊時,物塊所受的拉力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塊所受的摩擦力 . (5)此實驗用到
23、的主要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2017蓮湖區(qū)模擬)在探究“滑輪組機械效率”時,小強利用兩組滑輪組進行了4次測量,用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測得前3組數(shù)據(jù),用兩個動滑輪和兩個定滑輪測得第4組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 次數(shù) 物重 G物/N 動滑輪重 G動/N 鉤碼上 升的高 度h/N 動力 F/N 動力作用 點移動的 距離s/m 滑輪組 的機械 效率η/% 1 1 0.5 0.1 0.7 0.3 47.6 2 2 0.5 0.1 1.1 0.3 60.6 3 4 0.5 0.1 2
24、 0.3 4 4 1 0.1 0.5 50.0 第13題圖 (1)根據(jù)表中前3次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甲圖中滑輪組的繞繩方法. (2)在實驗中,測量繩端拉力F時,應盡量________勻速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讀出乙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________N,第3次實驗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 (3)由表中第________組數(shù)據(jù)可知,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重有關. (4)由表中第3、4組數(shù)據(jù)可知,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摩擦和_______有關,請計算出第3組實驗中克服摩擦所做的額外功為________J. 電(磁)學實驗 六.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
25、系 14. (2017濱州)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們用圖甲所示電路進行“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的實驗. 第14題圖 (1)請根據(jù)實物圖在右側虛線框內(nèi)畫出對應的電路圖. (2)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該__________. (3)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滑片P應該位于_____(選填“A”或“B”)端. (4)閉合開關,同學們發(fā)現(xiàn),電流表沒有示數(shù),電壓表示數(shù)接近電源電壓,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實驗中通過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滑片P,測出通過定值電阻R的不同電流和對應的電壓值如下表,第4次實驗
26、電流表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此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________A,通過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能夠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電壓U/V 1.2 1.4 1.6 1.8 2.0 電流I/A 0.24 0.28 0.32 0.4 (6)該小組的同學們利用電源、開關、最大阻值為R0的滑動變阻器
27、、電流表、導線按圖丙所示電路測定待測電阻Rx的阻值,他們進行如下操作; 第14題圖丙 A:閉合開關,將滑動變阻器滑片P滑至a端,讀出電流表示數(shù)為I1; B:將滑動變阻器滑片P滑至b端,讀出電流表示數(shù)為I2; C:待測電阻Rx的阻值的表達式為Rx=________(用I1、I2、R0表示). 15. 小華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器材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電源電壓恒為3 V,滑動變阻器上標有“20 Ω 2 A”字樣,阻值分別為5 Ω、10 Ω、20 Ω、50 Ω的定值電阻各一個. 第15題圖 (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把圖甲所示的實驗電路補充完整. (2)小華將5 Ω定
28、值電阻接入電路后,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電流表有示數(shù)而電壓表無示數(shù),則電路中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種);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使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________A. (3)將5 Ω定值電阻換成10 Ω定值電阻,閉合開關,為了保持________表的示數(shù)不變,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__(選填“A”或“B”)移動,記錄此時各表的示數(shù). (4)將10 Ω定值電阻換成20 Ω定值電阻,重復步驟(3). (5)實驗記錄的多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分析數(shù)據(jù)可得出結論:當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中的電流與電阻成__
29、______比. 實驗次數(shù) 定值電阻(Ω) 電流表示數(shù)(A) 1 5 2 10 0.18 3 20 0.09 (6)實驗結束后,小華問老師在此實驗中能否換用50 Ω的定值電阻進行實驗?老師指導小華分析了不能更換的原因.你認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如圖甲是某實驗小組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的電路圖,使用的實驗器材有:電壓為6 V的電源、電流表、電壓表各一個,開關一個,5 Ω、10 Ω、15 Ω、30 Ω的定值電阻各一個,規(guī)格為“20 Ω 1 A”的滑動變阻器一個,導線若干. 第16題圖 (1)請把圖甲中接錯的那
30、根導線找出來打上“×”,再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把它改正. (2)改接好電路后所測得的幾組電流、電壓值如表一所示.在第2次實驗中,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通過電阻的電流為________A.根據(jù)表一數(shù)據(jù)可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一 實驗次數(shù) 1 2 3 電壓U/V 1.0 1.5 2.0 電流I/A 0.2 0.4 表二 實驗次數(shù) 1 2 3 電阻R/Ω 5 10 15 電流I/A 0.6 0.3 0.24 (3)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31、時,所測得的幾組電流、電壓值如表二所示, ①由于操作不當,導致一組數(shù)據(jù)存在錯誤,請判斷第________次實驗的數(shù)據(jù)存在錯誤.產(chǎn)生錯誤的原因是___________,正確的數(shù)據(jù)應該是________A. ②糾正錯誤以后,該小組用30 Ω的電阻替換15 Ω的電阻進行了第4次實驗,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電壓表的示數(shù)始終無法達到3 V.請你找出一種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伏安法測電阻 17. 小明在做“用伏安法測量某定值電阻R的阻值”的實驗中: 第17題圖 (1)請你按照圖甲所示的電路圖,以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中小明未連接好的電路
32、連接完整(電壓表選擇小量程). (2)開關閉合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置于________端(選填“A”或“B”). (3)如果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時,發(fā)現(xiàn)電壓表始終無示數(shù),而電流表有示數(shù),其原因可能是下列哪一個________. A. 滑動變阻器斷路 B. R斷路 C. R短路 (4)排除故障后,當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圖丁所示時,則通過定值電阻的電流大小為________A,該定值電阻的阻值是_______Ω. (5)通常情況下要進行多次測量并取平均值,其目的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明將上述實驗中的
33、定值電阻進行更換,用相同的方法再次測定新電阻的阻值,然后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如圖戊所示的I-U圖像,分析圖像可知Ra________Rb(選填“>”“<”或“=”). 18. (2017重慶A卷)小張同學在做“測量小燈泡電阻”的實驗中,所用器材如下,兩節(jié)新干電池,標有2.5 V相同規(guī)格的小燈泡若干,兩個滑動變阻器R1 “10 Ω 1 A”、R2“20 Ω 2 A”,開關、導線若干. 第18題圖 (1)請你根據(jù)圖甲,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中的電路連接完整(要求:滑動變阻器滑片P右移燈泡變亮,且導線不交叉). (2)閉合開關前,應將滑片P置于________(選填“A”或“B”)端.正
34、確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S,移動滑片P,小張發(fā)現(xiàn)小燈泡始終不亮,電流表指針幾乎未偏轉(zhuǎn),電壓表有示數(shù),則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 小燈泡短路 B. 滑動變阻器短路 C. 小燈泡斷路 D. 滑動變阻器斷路 (3)排除故障后,移動滑片P,依次測得6組數(shù)據(jù),如表一所示.其中第2次實驗時電流表表盤如圖丙,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________ A;第4次實驗時燈泡電阻值為________ Ω.由表一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小張選用的滑動變阻器應是________(選填“R1”或“R2”). (4)小張將這6組數(shù)據(jù)算得的電阻值取平均值作為小燈泡的電阻,這種數(shù)據(jù)處理方式是________(選填
35、“合理”或“不合理”)的. 表一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6 電壓U/V 0.5 1.0 1.5 2.0 2.5 2.8 電流I/A 0.16 0.22 0.25 0.28 0.29 電阻R/Ω 3.1 6.8 8.9 9.7 表二 實驗次數(shù) 1 2 3 電阻R/Ω 5 10 20 電流I/A 0.30 0.20 0.12 (5)小張繼續(xù)用圖乙所示裝置來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他分別把阻值準確的5 Ω、10 Ω、20 Ω的定值電阻接入原小燈泡的位置,通過實驗,記錄電流表示數(shù)如表二所示.他發(fā)現(xiàn)通過
36、導體的電流跟電阻不成反比,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一個額定電壓是6 V的小燈泡,其正常工作時通過的電流約為0.25 A.小明想測定這個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實驗室中有如下器材:電流表、電壓表、開關各一個,三個規(guī)格分別為“10 Ω 1 A”“50 Ω 0.5 A”和“1 kΩ 0.1 A”的滑動變阻器,導線若干,電源一只(電壓12 V). 第19題圖 (1)小明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圖,你認為小明應該選用規(guī)格為__________的滑動變阻器. (2)請你根
37、據(jù)圖甲所示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實物連接完整. (3)小明正確選擇了滑動變阻器,將圖乙的電路連接完整后,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燈泡發(fā)光較暗,電流表有示數(shù),任意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電壓表示數(shù)不變(示數(shù)不為零)且小于6 V,具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繼續(xù)進行實驗,根據(jù)測量的多組數(shù)據(jù)繪制了如圖丙所示的I-U圖像,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電阻是________Ω,小燈泡的電阻隨著電壓的變化而變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實驗中改變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進行多次測量的目的
38、是______________. 八.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20. (2017高新二校模擬)小強觀察到一些手電筒由原來的一個小燈泡換成了多顆發(fā)光二極管,他很好奇,于是就從實驗室找到一個額定電壓為3 V的發(fā)光二極管,準備用實驗測出它的額定功率.他從包裝盒上了解到這種發(fā)光二極管的額定電流大約為30 mA,實驗室有電壓為6 V 的蓄電池,滑動變阻器上標有“20 Ω 1 A”字樣. 第20題圖 (1)請你用筆畫線當導線,替他把電路連接完整(導線不交叉); (2)小強將電路連好并檢查無誤后,將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到________端(選填“A”或“B”)以保護電路,然后閉合開關,他驚訝地發(fā)現(xiàn)發(fā)光
39、二極管非常明亮且還冒煙,接著就被燒杯了.你認為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強不氣餒,找到了原因,并換上了合適的器材和一個同樣的發(fā)光二極管,按照正確的操作規(guī)則將電壓表的示數(shù)調(diào)到3 V,這時他觀察到電流表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這時通過發(fā)光二極管的電流是________A,發(fā)光二極管的額定功率是________W; (4)你認為這個實驗還可以改
40、進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2017黔東南州)在測定“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中,電源電壓為4.5 V,小燈泡額定電壓為2.5 V、電阻約為10 Ω. 第21題圖 (1)連接電路時開關應________. (2)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要求滑動變阻器向右移動時燈泡變暗. (3)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發(fā)現(xiàn)小燈泡始終不亮,電壓表有示數(shù),電流表無示數(shù),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電路故障排除后,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到某一位置時,電壓表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為___
41、_____V,若想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應將圖甲中的滑片P向________(選填“A”或“B”)端移動,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2.5 V. (5)移動滑片P,記下多組對應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并繪制成圖丙所示的I-U圖像,根據(jù)圖像信息,可計算出的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________W.請認真觀察圖丙,你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其中一條) 九.探究什么情況下磁可以生電 22. (2017云南)發(fā)電機是如何發(fā)電的呢?同學們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 第22題圖 (1)當導體ab靜止懸掛起來后,閉合開關,靈敏電流計指針不偏轉(zhuǎn),說明電路中____
42、____(選填“有”或“無”)電流產(chǎn)生. (2)小芳無意間碰到導體ab,導體ab晃動起來,小明發(fā)現(xiàn)電流表指針發(fā)生了偏轉(zhuǎn),就說:“讓導體在磁場中運動就可產(chǎn)生電流”.但小芳說:“不一定,還要看導體怎樣運動”.為驗證猜想,他們繼續(xù)探究,并把觀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如下: 序號 磁體擺放方向 ab運動方向 電流計指針偏轉(zhuǎn)情況 1 N極在上 豎直上下運動 不偏轉(zhuǎn) 2 水平向左運動 向右偏轉(zhuǎn) 3 水平向右運動 向左偏轉(zhuǎn) 4 N極在下 豎直上下運動 不偏轉(zhuǎn) 5 水平向左運動 向左偏轉(zhuǎn) 6 水平向右運動 向右偏轉(zhuǎn) 分析實驗現(xiàn)象后,同學們一致認為小芳的觀點是_
43、_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的.比較第2、3次實驗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的電流的方向跟______________有關;比較第3、6次實驗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的電流的方向還跟____________有關. (3)在整理器材時,小明未斷開開關,先撤去蹄形磁鐵,有同學發(fā)現(xiàn)指針又偏轉(zhuǎn)了!他們再重復剛才的操作,發(fā)現(xiàn)電流計的指針都偏轉(zhuǎn).請教老師后得知,不論是導體運動還是磁體運動,只要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________中做______________運動,電路中就會產(chǎn)生感應電流.這就是發(fā)電機發(fā)電的原理.此原理最早由英國物理學家____________發(fā)現(xiàn). 光學、熱學實驗 十.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44、 23. 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將一塊玻璃豎直架在水平臺上,取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進行實驗,如圖1所示. 第23題圖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較________(選填“明亮”或“黑暗”)環(huán)境中進行; (2)小明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他應該在玻璃板______(選填 “前”或“后”)觀察,調(diào)整玻璃板后的蠟燭B的位置,直到看上去B和A的像________,此時蠟燭B的位置即為蠟燭A的像所在的位置. (3)若將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成在光屏上. (4)
45、小明得出“像與物等大”的結論,可小華認為:像的大小還和鏡子面積的大小有關.在不更換和損壞玻璃板的前提下,你如何開展探究?簡述做法及判斷方法. 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斷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了解到平面鏡是在平板玻璃的背面均勻地鍍上了一層金屬膜制成的(如圖2甲).他有一個疑問:物體是通過鏡子的前面成像還是背面成像?于是他將一支鉛筆的筆尖貼在鏡子上,如圖2乙所示,眼睛從側面觀察,若發(fā)現(xiàn)_______
46、_________________,則說明物體是通過鏡子背面成像. 十一.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24. 小華同學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 第24題圖 (1)實驗開始前要把燭焰、凸透鏡、光屏放在同一直線上,并調(diào)整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燭焰的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上,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實像.分析實驗成像情況可知實驗中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__cm. (3)當把點燃的蠟燭由圖甲所示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 cm刻度時,向__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光屏會得到一個倒立、___
47、_____的實像;________就是利用這一成像規(guī)律工作的.此時,風一吹,燭焰向左偏,則光屏上成的像向________偏. (4)小明用此光具座模擬人眼看遠近不同物體的情況,當人眼看清眼前30 cm處的物體時,凸透鏡的位置、形狀如圖乙所示.如果將物體移至眼前50 cm處,保持透鏡(晶狀體)、光屏(視網(wǎng)膜)之間距離不變,則應該換上更________(選填“薄”或“厚”)的凸透鏡(凸透鏡直徑大小相同),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不更換凸透鏡也可以在凸透鏡和蠟燭中間放一個度數(shù)合適的________(選填“近視眼鏡”或“遠視眼鏡”). 十二.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25. (2017高
48、新一中模擬)在“研究水的沸騰”實驗中: (1)所用的液體溫度計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性質(zhì)制成的. (2)如圖甲所示,剛倒入熱水時發(fā)現(xiàn)溫度計管壁模糊,很難看清示數(shù),主要原因是水蒸氣遇到冷的溫度計管壁時會發(fā)生________現(xiàn)象(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溫度/℃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3)小明每隔1 min記錄溫度計示數(shù)(見上表),直到水沸騰一段時間后停止讀數(shù),由表可知水的沸點為______℃. (4)小紅加蓋后用如圖乙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減少了熱量散失且液面上方氣壓
49、有所升高,圖丙中c是小明同學的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線,則小紅同學的溫度與時間關系圖線是________. 第25題圖 (5)小軍用冰塊來做這個實驗,如圖丁所示是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的溫度時間圖像,請你根據(jù)圖中信息完成下列問題:A. 該實驗應選用________(選填“大冰塊”或“碎冰塊”)來進行實驗效果更好些;B. 由圖可知冰是___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C. 圖像中BC之間物質(zhì)處于______________狀態(tài);D. 從圖中AB與CD段的傾斜程度不同,可以判斷冰的比熱容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比熱容.E. 為了完成本次實驗,由下表可知,
50、應選用測溫物質(zhì)為________的溫度計. 測溫物質(zhì) 凝固點/℃ 沸點/℃ 酒精 -117 78 煤油 -30 150 答案 力學實驗 1. A. (1)30 (2)游碼沒有歸零 (3)36 1.2×103 小 B. (2)燒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 (3)燒杯和紅棗汁的總質(zhì)量 (4)ρ水 【解析】A.(1)根據(jù)量筒的讀數(shù)方法,視線與凹液面底部平行,紅棗汁的體積V汁=30 mL=30 cm3;(2)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應該是先將游碼移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再調(diào)節(jié)天平橫梁的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使橫梁平衡.小芳的操作存在的問題是:游碼沒有歸零;(3)由丙圖
51、可知燒杯和紅棗汁的總質(zhì)量為m總=50 g+20 g+20 g+1 g=91 g,紅棗汁的質(zhì)量為m汁=m總-m空=91 g-55 g=36 g;紅棗汁的密度為ρ汁===1.2 g/cm3=1.2×103 kg/m3,當將量筒中的紅棗汁倒入燒杯中時,會有部分紅棗汁殘留在量筒壁上而倒不干凈,導致測量的紅棗汁的質(zhì)量值偏小,根據(jù)公式ρ=,可知測得的密度比真實值偏?。瓸.(1)調(diào)好天平,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zhì)量為m0;(2)將一個燒杯裝滿水,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m1,則水的質(zhì)量m水=m1-m0,由ρ=可求得,水的體積V=;(3)用另一個相同的燒杯裝滿紅棗汁,用天平測出燒杯和紅棗汁的總質(zhì)量為m2,則紅
52、棗汁的質(zhì)量為m紅棗汁=m2-m0,燒杯內(nèi)水的體積等于紅棗汁的體積;(4)紅棗汁密度的表達式ρ===ρ水. 2. (1)零刻度線 平衡螺母 (2)147.6 60 (3)2.46 (4)偏小 不反復搖動,顆粒間的空隙大,導致測量的粗鹽體積偏大,從而使密度偏小 (5)細鐵砂之間間隙小,能較為準確地測出粗鹽體積 【解析】(1)天平調(diào)節(jié)時應先將游碼置于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再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直到指針指到分度盤的中央刻度線處;(2)砝碼的質(zhì)量是:145 g,游碼的示數(shù)是2.6 g,所以粗鹽顆粒的質(zhì)量是:145 g+2.6 g=147.6 g;(3)由乙圖A可知細鐵砂的體積是:100 cm3,由C圖可
53、知粗鹽與細鐵砂的總體積是:160 cm3,所以粗鹽顆粒的體積是:160 cm3-100 cm3=60 cm3,則粗鹽的密度是:ρ===2.46 g/cm3;(4)當細鐵砂未充滿粗鹽顆粒的空隙時,測量的粗鹽與細鐵砂的總體積就偏大,所測粗鹽顆粒的體積就偏大,由密度公式ρ= 可知粗鹽的密度就偏小;(5)細鐵砂之間空隙較小,可以較為準確地測出粗鹽的體積. 3. (1)右 (2) 63 1.08×103 針筒的分度值比量筒小(或針筒比量筒測量體積精確、或針筒測量體積精度更高) (3)偏大 針筒內(nèi)酸奶體積V 4. (1)游碼沒有調(diào)到零刻度線上 (2)①左 18.6?、?0 ③0.62×103 (
54、3)②漂浮?、堞阉? 【解析】(1)在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時,應先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并將游碼撥到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該同學未將游碼撥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2)如圖乙所示,則小木塊的質(zhì)量m=10 g+5 g+3.6 g=18.6 g;根據(jù)公式ρ=得,排開水的體積V水===30 cm3,則V木=V水=30 cm3,所以木塊的密度ρ木===0.62 g/cm3=0.62×103 kg/m3;(3)實驗步驟:①將適量的水倒入玻璃杯中,測出玻璃杯中水的深度h0.②將木塊輕放入玻璃杯中,待它漂浮時,用刻度尺測出杯中水的深度為h1;③用細針緩慢地把木塊壓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沒,用刻度尺測出杯中水的深度為hm;因
55、為木塊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所以G=F?。溅阉甮V排,設燒杯的底面積為S,木塊排開水的體積為:V排=S(h1-h(huán)0),所以G=F浮=ρ水gS(h1-h(huán)0),木塊的質(zhì)量:m==ρ水S(h1-h(huán)0),當木塊壓入水中,用刻度尺測出此時燒杯中水的深度hm.小木塊的體積為:V=S(hm-h(huán)0),小木塊的密度:ρ===ρ水. 5. (1)平衡螺母 (2)21.2 (3)1.06×103 (4)將小燒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 偏大 向量筒中倒水時,有少量的水附著在燒杯壁上,所測鮮杏的體積會偏小,所測鮮杏的質(zhì)量一定,由密度公式ρ=,可知所測鮮杏的密度偏大 【解析】(1)使用天平時,應將其放在水平臺上
56、,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調(diào)節(jié)橫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刻度線;(2)被測物體的質(zhì)量等于右盤中砝碼的總質(zhì)量與游碼左端所示示數(shù)之和,即m=20 g+1.2 g=21.2 g;(3)圖乙中,水的體積是V1=40 mL,水和鮮杏的總體積為V2=60 mL,所以鮮杏的體積V=V2-V1=60 mL-40 mL=20 mL=20 cm3,鮮杏的密度ρ===1.06 g/cm3=1.06×103 kg/m3;(4)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的體積即是鮮杏的體積,所以將小燒杯中的水倒入量筒,量筒的示數(shù)就是鮮杏的體積.在小明的實驗中,應將鮮杏排開水的體積用量筒測出,但將小燒杯中的水倒入量筒時,總有水沾
57、在燒杯壁上,測出鮮杏的體積偏小,根據(jù)密度公式ρ=可知,在質(zhì)量一定時,體積越小,密度越大,即測出的鮮杏的密度偏大. 6. (1)①3.4 水平向左?、诩?、乙?、劢佑|面的粗糙程度 (2)平衡 不是 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大小也不等 不是 【解析】(1)①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 N,此時的讀數(shù)為3.4 N;因為木塊水平向右滑動,所以滑動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②甲、乙兩圖中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壓力不同,導致摩擦力不同;③甲、丙兩圖中的壓力相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同;(2)木塊在這些力的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是平衡的;此時摩擦力與拉力不是一對平衡力,因為兩個力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大小也不等;因為
58、此時木塊在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桌面支持力和彈簧測力計拉力向上的分力,所以重力與支持力不是一對平衡力. 7. (1)勻速 (2)2 (3)壓力大小 乙、丙 (4)錯誤 (5)控制變量法 8. (1)左 重力 0 (2)把OA的長度當成了拉力的力臂 (3)豎直向上 3 (4)1 【解析】(1)杠桿左端高右端低,說明杠桿的重心在支點右側,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節(jié);讓支點處于杠桿中央的目的是減小杠桿自身重力對實驗造成的影響;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實驗前首先應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就是力臂,因此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杠桿重力的力
59、臂為零;(2)圖中,拉力F1的方向與水平杠桿不垂直,只有力的方向與杠桿垂直時,力臂才能從杠桿上直接讀出來,小強誤把OA當成了拉力的力臂,所以小強會得出錯誤的結論;(3)由F2=1.5 N,OB=20 cm,OC=10 cm,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OC=F2·OB,所以F1===3 N,方向豎直向上;(4)由F2=1.5 N,OB=20 cm,OA=30 cm,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OA=F2·OB,所以F===1 N. 9. (1)平衡 (2)便于測量力臂大小 右 (3)沒有經(jīng)過多次測量就得出結論,實驗沒有普遍性 (4)3.6 杠桿自重 (5)C 【解析】(1)杠桿靜止在如圖甲所示位
60、置,杠桿靜止,此時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2)為了便于測量力臂,應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由圖知,右端偏高,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需要將平衡螺母向右調(diào)節(jié);(3)小明僅憑一次測量就得出杠桿平衡條件,這種實驗處理方法是不完善的,因為實驗次數(shù)過少,會導致實驗結論具有偶然性,應該改變動力或阻力的大小、方向進行多次測量,尋找普遍規(guī)律,以避免偶然性;(4)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 N,指針在3 N以下第三小格處,示數(shù)為3.6 N;用如圖丙所示裝置進行探究,杠桿的重心沒有通過支點,杠桿的自重對杠桿平衡有影響;(5)實驗中,如圖丁所示的方式懸掛鉤碼,杠桿平衡是杠桿的左側在多個力共同作用下的結果,采用這
61、種方式是不妥當?shù)模@主要是因為杠桿的力和力臂數(shù)目過多不易得出結論,故選C. 10. (1)液體密度 2.4 豎直向上 (2)增大 不變 無關 (3)1.2×103 (4)控制變量法 【解析】(1)分析圖C與E,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液體的密度不同,可得出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有關;由圖A知:G=8 N,由圖E知,F(xiàn)=5.6 N,所以F?。紾-F=8 N-5.6 N=2.4 N,方向豎直向上;(2)探究物體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大小與深度是否有關時,應控制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這兩個因素相同,實驗B、C中物體在液體中浸沒的深度改變的同時,其排開液體的體積是變化的,實驗證明:浮力的大小隨著
62、排開水的體積的增大而增大;當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后排開水的體積相同,浮力的大小不變,說明浮力的大小與深度無關;(3)由A、D知,浸沒在水中時的浮力F浮水=8 N-6 N=2 N;所以F浮水=ρ水gV排得:V=V排===2×10-4 m3.由F浮鹽水=ρ鹽水gV排得:ρ鹽水===1.2×103 kg/m3;(4)該實驗探究主要運用的科學探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11. (1) 2 液體密度 越大 (2)1 大 (3)①④⑤ (4)沒有控制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相同,沒有改變重力的大小 (5)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重無關 【解析】(1)比較①③④可知:液體密度一定時,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越大,所受浮
63、力越大,說明猜想2是正確的;結論是:在液體密度相同時,物體排開液體體積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2)將同一物體浸沒在不同液體中,是為了探究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為了驗證猜想1.銅塊浸沒在鹽水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小,則說明銅塊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3)要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入深度的關系,需要保持液體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相同,所以選擇①④⑤;(4)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所受重力的關系,小王沒有控制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相同,沒有改變重力的大小,得出了錯誤結論;(5)銅塊受到的重力為G銅=10 N,鋁塊受到的重力為G鋁=3.8 N,重力不相等;銅塊受到的浮力為F銅浮=10 N-9 N=1 N
64、,鋁塊受到的浮力為F鋁?。?.8 N-2.8 N=1 N,浮力相等.所以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重無關. 12. (1)省力 左 (2)勻速直線運動 55.6% (3)傾斜程度 斜面粗糙程度 (4)大于 (5)控制變量法 13. (1)如答圖所示 (2)豎直 1.6 66.7% (3)1、2、3 (4)動滑輪重 0.15 第13題答圖 【解析】(1)由前3組實驗數(shù)據(jù)知,s=3h,所以滑輪組由3段繩子承擔物重,因此應從動滑輪繞起,如答圖所示;(2)實驗中應沿豎直方向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這樣才能準確測出拉力的值;由圖知,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 N,所以其示數(shù)為1.6 N;η=×100%=
65、×100%=×100%≈66.7%;(3)由表中第 1、2、3組數(shù)據(jù)可知,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重有關;(4)由表中第3、4組數(shù)據(jù)可知,物重相同,動滑輪重力不同,機械效率不同,由此可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摩擦和動滑輪重有關,根據(jù)表中第3組數(shù)據(jù)可知,有用功:W有=G物h=4 N×0.1 m=0.4 J;克服動滑輪做的功:W動=G動h=0.5 N×0.1 m=0.05 J;總功:W總=Fs=2 N×0.3 m=0.6 J;則克服繩重及摩擦做的那部分額外功:W額=W總-W有-W動=0.6 J-0.4 J-0.05 J=0.15 J. 電(磁)學實驗 14. (1)如答圖所示 (2)斷開 (3)
66、B (4)定值電阻R發(fā)生斷路 (5)0.36 在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6) 第14題答圖 【解析】(1)根據(jù)實物圖畫電路圖時,要注意電路圖中各元件的順序與實物圖中一致;(2)為了保護電路,在連接電路時,應先將開關斷開;(3)在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調(diào)至阻值最大處,根據(jù)電路連接可知,應該將滑片調(diào)至B端;(4)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電流表無示數(shù),電壓表示數(shù)接近電源電壓,說明在電壓表兩接線柱之間的電路發(fā)生斷路,即定值電阻R發(fā)生斷路;(5)電流表的量程為0~0.6 A,分度值為0.02 A,所以示數(shù)為0.36 A;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電壓增大時電流也增大,并且增大的倍數(shù)相同,所以得到的結論是在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6)當滑片滑到a端時,只有Rx接入電路中,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I1,由此可以計算出電源電壓U=I1Rx;當滑片滑到b端時,滑動變阻器全部接入電路,并且與Rx串聯(lián)在電路中,此時U=I2(Rx+R0).所以I1Rx=I2(Rx+R0),由此可以計算出Rx=. 15. (1)如答圖所示 (2)定值電阻R短路 0.36 (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一章-CFD的基本原理-2010
- 糖尿病腎病慢性腎衰竭患者的護理
- -優(yōu)秀課件--主講:河北廣播電視大學經(jīng)濟系-任岫林
- (人教部編版)精致ppt 《愚公移山》省優(yōu)獲獎課件
- 蓋章動畫素材————合格優(yōu)秀通過批準已驗已審核等標記紅色戳記可任意編輯
- 農(nóng)業(yè)地域類型公開課湘教版
- 一年級下冊語文課件語文園地人教部編版20
-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奧數(shù)舉一反三同步教程教案-教師版課件
- 化工安全工程課件 第五章-壓力容器安全
-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
-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我不拖拉部編版-課件2
- 六年級道德與法治課件《多元文化-多樣魅力》多彩的世界文化-部編版
- 觀念形象設計ppt課件
- 創(chuàng)意畢業(yè)答辯演示模板課件
- 孫思邈養(yǎng)生之道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