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設計請充值后下載,,資源目錄下的文件所見即所得,都可以點開預覽,,資料完整,充值下載可得到資源目錄里的所有文件。。?!咀ⅰ浚篸wg后綴為CAD圖紙,doc,docx為WORD文檔,原稿無水印,可編輯。。。帶三維備注的都有三維源文件,由于部分三維子文件較多,店主做了壓縮打包,都可以保證打開的,三維預覽圖都是店主用電腦打開后截圖的,具體請見文件預覽,有不明白之處,可咨詢QQ:1304139763
機械加工工序卡片
工 序 名 稱
锪、鉸連桿體Φ8H11深6孔
工序號
13
零件數(shù)量
1
零件號
零件名稱
連桿
材 料
毛 坯
牌號
硬度
形 式
重 量
45鋼
鍛件
設 備
夾 具
工序工時(min)
名稱
型號
專用
夾具
準終
單件
立式鉆床
Z525
工步
工 步 內(nèi) 容
工藝裝備
主軸轉(zhuǎn)速r/min
切削速
度m/min
進給量
mm/r
背吃刀量mm
進給次數(shù)
工步工時(s)
機動
輔助
1
锪連桿體孔Φ6.8深6
锪平鉆、游標卡尺
600
13.06
0.4
3.4
1
30
12
2
鉸連桿體Φ8H11深6孔
鉸刀、游標卡尺
800
20.1
0.15
0.6
1
3.05
1.22
3
4
設計者:
指導老師
共15頁
第10頁
機械加工工序卡片
工 序 名 稱
鉆2-Φ7孔
工序號
14
零件數(shù)量
1
零件號
零件名稱
連桿
材 料
毛 坯
牌號
硬度
形 式
重 量
45鋼
鍛件
設 備
夾 具
工序工時(min)
名稱
型號
專用
夾具
準終
單件
搖臂鉆床
Z3025
工步
工 步 內(nèi) 容
工藝裝備
主軸轉(zhuǎn)速r/min
切削速
度m/min
進給量
mm/r
背吃刀量mm
進給次數(shù)
工步工時(s)
機動
輔助
1
鉆2-Φ7孔
麻花鉆、游標卡尺
1000
22.0
0.25
3.5
2
10.32
4.13
設計者:
指導老師
共15頁
第11頁
機械加工工序卡片
工 序 名 稱
鉆2-Φ5孔(頭部Φ10,角度90°)
工序號
15
零件數(shù)量
1
零件號
零件名稱
連桿
材 料
毛 坯
牌號
硬度
形 式
重 量
45鋼
鍛件
設 備
夾 具
工序工時(min)
名稱
型號
專用
夾具
準終
單件
搖臂鉆床
Z3025
工步
工 步 內(nèi) 容
工藝裝備
主軸轉(zhuǎn)速r/min
切削速
度m/min
進給量
mm/r
背吃刀量mm
進給次數(shù)
工步工時(s)
機動
輔助
1
鉆2-Φ5孔(頭部Φ10,角度90°)
麻花鉆、游標卡尺
1000
15.7
0.25
2.5
2
7.92
3.17
設計者:
指導老師
共15頁
第12頁
機械加工工序卡片
工 序 名 稱
精鏜Φ70H7孔、Φ46H7孔并倒角
工序號
18
零件數(shù)量
1
零件號
零件名稱
連桿
材 料
毛 坯
牌號
硬度
形 式
重 量
45鋼
鍛件
設 備
夾 具
工序工時(min)
名稱
型號
專用
夾具
準終
單件
坐標鏜床
T4163C
工步
工 步 內(nèi) 容
工藝裝備
主軸轉(zhuǎn)速r/min
切削速
度m/min
進給量
mm/r
背吃刀量mm
進給次數(shù)
工步工時(s)
機動
輔助
1
精鏜Φ69.8孔至Φ70H7
鏜刀、千分尺
1000
20
0.1
0.1
1
27.06
10.82
2
精鏜Φ45.8孔至Φ46H7
鏜刀、千分尺
1000
20
0.1
0.1
1
27.06
10.82
3
倒角C1
設計者:
指導老師
共15頁
第14頁
機械加工工序卡片
工 序 名 稱
銑結(jié)合面
工序號
07
零件數(shù)量
1
零件號
零件名稱
連桿
材 料
毛 坯
牌號
硬度
形 式
重 量
45鋼
鍛件
設 備
夾 具
工序工時(min)
名稱
型號
專用
夾具
準終
單件
臥式銑床
X62W
工步
工 步 內(nèi) 容
工藝裝備
主軸轉(zhuǎn)速r/min
切削速
度m/min
進給量
mm/r
背吃刀量mm
進給次數(shù)
工步工時(s)
機動
輔助
1
銑結(jié)合面
三面刃銑刀、游標卡尺
600
18.8
0.35
2.0
1
47
18.8
設計者:
指導老師
共15頁
第4頁
機械加工工序卡片
工 序 名 稱
銑寬64兩側(cè)面
工序號
09
零件數(shù)量
1
零件號
零件名稱
連桿
材 料
毛 坯
牌號
硬度
形 式
重 量
45鋼
鍛件
設 備
夾 具
工序工時(min)
名稱
型號
專用
夾具
準終
單件
立式銑床
X52K
工步
工 步 內(nèi) 容
工藝裝備
主軸轉(zhuǎn)速r/min
切削速
度m/min
進給量
mm/r
背吃刀量mm
進給次數(shù)
工步工時(s)
機動
輔助
1
銑寬64兩側(cè)面
立銑刀、游標卡尺
800
50.2
0.2
2.0
2
26.49
10.59
設計者:
指導老師
共15頁
第6頁
機械加工工序卡片
工 序 名 稱
粗銑連桿大小頭上端面
工序號
03
零件數(shù)量
1
零件號
零件名稱
連桿
材 料
毛 坯
牌號
硬度
形 式
重 量
45鋼
鍛件
設 備
夾 具
工序工時(min)
名稱
型號
專用
夾具
準終
單件
立式銑床
X52K
工步
工 步 內(nèi) 容
工藝裝備
主軸轉(zhuǎn)速r/min
切削速
度m/min
進給量
mm/r
背吃刀量mm
進給次數(shù)
工步工時(s)
機動
輔助
1
粗銑連桿大小頭上端面
端面銑刀、游標卡尺
600
188.4
0.2
2.0
1
7.68
3.10
設計者:
指導老師
共15頁
第1頁
機械加工工序卡片
工 序 名 稱
粗鏜、半精鏜Φ70H7孔、Φ46H7孔
工序號
17
零件數(shù)量
1
零件號
零件名稱
連桿
材 料
毛 坯
牌號
硬度
形 式
重 量
45鋼
鍛件
設 備
夾 具
工序工時(min)
名稱
型號
專用
夾具
準終
單件
坐標鏜床
T4163C
工步
工 步 內(nèi) 容
工藝裝備
主軸轉(zhuǎn)速r/min
切削速
度m/min
進給量
mm/r
背吃刀量mm
進給次數(shù)
工步工時(s)
機動
輔助
1
粗鏜Φ66孔至Φ69
鏜刀、游標卡尺
1000
12
0.2
1.5
1
13.95
5.58
2
半精鏜Φ69孔至Φ69.8
鏜刀、游標卡尺
1000
12
0.2
0.4
1
13.62
5.45
3
粗鏜Φ42孔至Φ45
鏜刀、游標卡尺
1000
12
0.2
1.5
1
13.95
5.58
4
半精鏜Φ45孔至Φ45.8
鏜刀、游標卡尺
1000
12
0.2
0.4
1
13.62
5.45
設計者:
指導老師
共15頁
第13頁
機械加工工序卡片
工 序 名 稱
半精鏜、精鏜Φ40H7銅套孔
工序號
22
零件數(shù)量
1
零件號
零件名稱
連桿
材 料
毛 坯
牌號
硬度
形 式
重 量
45鋼
鍛件
設 備
夾 具
工序工時(min)
名稱
型號
專用
夾具
準終
單件
坐標鏜床
T4163C
工步
工 步 內(nèi) 容
工藝裝備
主軸轉(zhuǎn)速r/min
切削速
度m/min
進給量
mm/r
背吃刀量mm
進給次數(shù)
工步工時(s)
機動
輔助
1
半精鏜Φ39.5孔至Φ39.8H7
鏜刀、千分尺
1000
12
0.1
0.4
1
27.09
10.84
2
精鏜Φ39.8孔至Φ40H7
鏜刀、千分尺
1000
12
0.1
0.1
1
27.06
10.82
設計者:
指導老師
共15頁
第15頁
機械加工工序卡片
工 序 名 稱
粗銑連桿大小頭下端面
工序號
04
零件數(shù)量
1
零件號
零件名稱
連桿
材 料
毛 坯
牌號
硬度
形 式
重 量
45鋼
鍛件
設 備
夾 具
工序工時(min)
名稱
型號
專用
夾具
準終
單件
立式銑床
X52K
工步
工 步 內(nèi) 容
工藝裝備
主軸轉(zhuǎn)速r/min
切削速
度m/min
進給量
mm/r
背吃刀量mm
進給次數(shù)
工步工時(s)
機動
輔助
1
粗銑連桿大小頭下端面
端面銑刀、游標卡尺
600
188.4
0.2
2.0
1
7.68
3.10
設計者:
指導老師
共15頁
第2頁
機械加工工序卡片
工 序 名 稱
精銑連桿大頭Φ70H7孔兩端面
工序號
05
零件數(shù)量
1
零件號
零件名稱
連桿
材 料
毛 坯
牌號
硬度
形 式
重 量
45鋼
鍛件
設 備
夾 具
工序工時(min)
名稱
型號
專用
夾具
準終
單件
臥式銑床
X62W
工步
工 步 內(nèi) 容
工藝裝備
主軸轉(zhuǎn)速r/min
切削速
度m/min
進給量
mm/r
背吃刀量mm
進給次數(shù)
工步工時(s)
機動
輔助
1
精銑連桿大頭Φ70H7孔兩端面
三面刃銑刀、游標卡尺
600
188.4
0.18
0.2
1
3.46
1.39
2
設計者:
指導老師
共15頁
第3頁
機械加工工序卡片
工 序 名 稱
銑連桿蓋寬60兩側(cè)面
工序號
08
零件數(shù)量
1
零件號
零件名稱
連桿
材 料
毛 坯
牌號
硬度
形 式
重 量
45鋼
鍛件
設 備
夾 具
工序工時(min)
名稱
型號
專用
夾具
準終
單件
臥式銑床
X62W
工步
工 步 內(nèi) 容
工藝裝備
主軸轉(zhuǎn)速r/min
切削速
度m/min
進給量
mm/r
背吃刀量mm
進給次數(shù)
工步工時(s)
機動
輔助
1
銑連桿蓋寬60兩側(cè)面
三面刃銑刀、游標卡尺
600
18.8
0.35
2.0
1
26.43
1.57
設計者:
指導老師
共16頁
第5頁
機械加工工序卡片
工 序 名 稱
粗銑、精銑2-Φ15螺栓孔兩端面
工序號
10
零件數(shù)量
1
零件號
零件名稱
連桿
材 料
毛 坯
牌號
硬度
形 式
重 量
45鋼
鍛件
設 備
夾 具
工序工時(min)
名稱
型號
專用
夾具
準終
單件
立式銑床
X52K
工步
工 步 內(nèi) 容
工藝裝備
主軸轉(zhuǎn)速r/min
切削速
度m/min
進給量
mm/r
背吃刀量mm
進給次數(shù)
工步工時(s)
機動
輔助
1
粗銑2-Φ15螺栓孔兩端面
三面刃銑刀、游標卡尺
800
502.4
0.35
2.0
2
52.93
21.17
2
精銑2-Φ15螺栓孔兩端面
三面刃銑刀、游標卡尺
800
502.4
0.35
0.2
2
52.16
20.86
設計者:
指導老師
共15頁
第7頁
機械加工工序卡片
工 序 名 稱
鉆、擴、鉸2-Φ15H8螺栓孔并倒角C1、C1.5
工序號
11
零件數(shù)量
1
零件號
零件名稱
連桿
材 料
毛 坯
牌號
硬度
形 式
重 量
45鋼
鍛件
設 備
夾 具
工序工時(min)
名稱
型號
專用
夾具
準終
單件
立式鉆床
Z525
工步
工 步 內(nèi) 容
工藝裝備
主軸轉(zhuǎn)速r/min
切削速
度m/min
進給量
mm/r
背吃刀量mm
進給次數(shù)
工步工時(s)
機動
輔助
1
鉆2-Φ15H8螺栓底孔Φ14
麻花鉆、千分尺
800
35.2
0.25
7
2
58.20
23.28
2
擴螺栓孔Φ14至Φ14.8
擴孔鉆、千分尺
800
37.2
0.15
0.4
2
90.4
36.16
3
鉸螺栓孔Φ14.8至Φ15H7
鉸刀、千分尺
800
37.7
0.15
0.1
2
90.1
36.01
4
倒角C1
5
倒角C1.5
設計者:
指導老師
共15頁
第8頁
機械加工工序卡片
工 序 名 稱
锪連桿蓋Φ15深8孔
工序號
12
零件數(shù)量
1
零件號
零件名稱
連桿
材 料
毛 坯
牌號
硬度
形 式
重 量
45鋼
鍛件
設 備
夾 具
工序工時(min)
名稱
型號
專用
夾具
準終
單件
立式鉆床
Z525
工步
工 步 內(nèi) 容
工藝裝備
主軸轉(zhuǎn)速r/min
切削速
度m/min
進給量
mm/r
背吃刀量mm
進給次數(shù)
工步工時(s)
機動
輔助
1
锪連桿蓋Φ15深8孔
锪平鉆、游標卡尺
275
13.06
0.4
7.5
1
7.64
3.06
2
3
4
設計者:
指導老師
共15頁
第9頁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卡片
產(chǎn) 品 代 號
零 (部) 件 名 稱
零 (部) 件 代 號
連桿
材料
45鋼
毛 坯 種 類
鍛件
毛 坯 尺 寸
每一毛坯可制零件數(shù)
1
序號
名稱
工序內(nèi)容
設備
夾輔具名稱
刀具名稱規(guī)格
量具名稱及規(guī)格
01
備料
鍛件
02
熱處理
調(diào)質(zhì)RC22~28
03
銑
粗銑連桿大小頭上端面
立式銑床
專用夾具
端面銑刀
游標卡尺
04
銑
粗銑連桿大小頭上端面
立式銑床
專用夾具
端面銑刀
游標卡尺
05
銑
精銑連桿大頭Φ70H7孔兩端面
臥式銑床
專用夾具
三面刃銑刀
游標卡尺
06
線割
用線割將連桿體與連桿蓋分開
線切割機
專用夾具
鉬絲
07
銑
銑連桿體與連桿蓋的結(jié)合面
臥式銑床
專用夾具
三面刃銑刀
游標卡尺
08
銑
銑連桿蓋寬60兩側(cè)面
臥式銑床
專用夾具
三面刃銑刀
游標卡尺
09
銑
銑連桿體寬64兩側(cè)面
臥式銑床
專用夾具
立銑刀
游標卡尺
10
銑
粗銑、精銑2-Φ15螺栓孔兩端面
臥式銑床
專用夾具
三面刃銑刀
游標卡尺
11
鉆
鉆、擴、鉸2-Φ15H8螺栓孔并倒角C1、C1.5
立式鉆床
專用夾具
麻花鉆、擴孔鉆、鉸刀
千分尺
12
锪
锪連桿蓋Φ15深8孔
立式鉆床
專用夾具
麻花鉆
游標卡尺
13
锪
锪、鉸連桿體Φ8H11深6孔
立式鉆床
專用夾具
麻花鉆、鉸刀
游標卡尺
14
鉆
鉆2-Φ7孔
搖臂鉆床
專用夾具
麻花鉆
游標卡尺
15
鉆
鉆2-Φ5孔(頭部Φ10,角度90°)
搖臂鉆床
專用夾具
麻花鉆
游標卡尺
16
鉗工
用專用螺釘,將連桿體和連桿蓋裝成連桿組件,其扭力矩為100—120N.m
17
鏜
粗鏜、半精鏜Φ70H7孔、Φ46H7孔
坐標鏜床
專用夾具
鏜刀
游標卡尺
18
鏜
精鏜大小頭孔至尺寸并倒角
坐標鏜床
專用夾具
鏜刀
千分尺
19
稱重
稱量不平衡質(zhì)量
彈簧稱
20
鉗工
按規(guī)定值去重量
21
壓襯套
小頭壓入襯套并擠壓襯套孔
22
鏜
半精鏜、精鏜小頭襯套孔
坐標鏜床
專用夾具
鏜刀
千分尺
23
質(zhì)檢
檢驗至圖紙要求
24
探傷
無損探傷及檢驗硬度
25
入庫
入庫
編制
學號
審查
共 1 張
第 1 張
四 川 理 工 學 院
畢業(yè)設計(論文)任務書
設計(論文)題目:平切口連桿的工藝及夾具設計
系: 機電系 專業(yè): 機械設計與制造 班級:機設094 學號:
學生: 指導教師:陳敏
接受任務時間 2013年3月5日
教研室主任 (簽名) 系主任 (簽名)
1. 畢業(yè)設計(論文)的主要內(nèi)容及基本要求
(1) 基本設計參數(shù):
連桿參考圖一張,生產(chǎn)方式:批量生產(chǎn)
(2)主要內(nèi)容及基本要求
① 繪制柴油機連桿的裝配圖和零件圖。
②確定加工方法、制定加工工藝、編制加工工序卡。
③進行連桿部件精銑兩端面的夾具設計。
④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
2.指定查閱的主要參考文獻及說明
①《機械制造工藝手冊》
②《機械制造技術基礎》
③《夾具設計》
3.進度安排
設計(論文)各階段名稱
起 止 日 期
1
查閱資料,了解連桿的功能以及加工制造的基本知識
3月5日—3月20日
2
完成連桿的裝配圖和零件圖的繪制。
3月21日—4月10日
3
確定加工方法、制定加工工藝、完成夾具設計
4月11日—5月23日
4
完成設計計算說明書的編寫
5月24日—6月1日
5
設計圖紙與說明書的校對
6月2日—6月5日
注:前兩周借書、查閱資料,學習相關軟件。從第三周開始,每周三上午9~12:00,在機械實驗樓工程圖學教研室進行畢業(yè)設計指導,請準時到場,不到者需請假。其他時間的指導請電話聯(lián)系。電話:13890014307。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開題報告書
黑龍江八一農(nóng)墾大學
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姓 名: 李林
學 院: 工程學院
專 業(yè):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學 號:
課 題 名 稱:設計座體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及
工藝裝備 (年產(chǎn)量30 000件)
指 導 教 師: 陳恒高 教授
研究起止日期:2013 年 3月-2013年5月
開題報告填寫要求
1.開題報告(含“文獻綜述”)作為畢業(yè)設計(論文)答辯委員會對學生答辯資格審查的依據(jù)材料之一。此報告應在指導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在畢業(yè)設計(論文)工作前期內(nèi)完成,經(jīng)指導教師簽署意見及所在專業(yè)審查后生效;
2.開題報告內(nèi)容必須用黑墨水筆工整書寫或按教務處統(tǒng)一設計的電子文檔標準格式(可從教務處網(wǎng)頁上下載)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紙上后剪貼,完成后應及時交給指導教師簽署意見;
3.“文獻綜述”應按論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書寫(或打?。┰诒鹃_題報告第一欄目內(nèi),學生寫文獻綜述的參考文獻應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辭典、手冊);
4.有關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寫,應當按照國標GB/T 7408—94《數(shù)據(jù)元和交換格式、信息交換、日期和時間表示法》規(guī)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數(shù)字書寫。如“2013年2月26日”或“2013-02-26”。
一、機座的結(jié)構(gòu)設計
典型結(jié)構(gòu)
1、方形截面機座:結(jié)構(gòu)簡單,制造方便,箱體內(nèi)有較大的空間來安放其它部件;但剛度稍差,宜用于載荷較小的場合。所以機座應選擇合適的壁厚、筋板和形狀,以保證在重力、慣性力和外力的作用下,有足夠的剛度。
2、圓形截面機座:結(jié)構(gòu)簡單、緊湊,易于制造和造型設計,有較好的承載能力。
3. 鑄鐵板裝配式機座:鑄鐵板裝配結(jié)構(gòu),適用于局部形狀復雜的場合。它具有生產(chǎn)周期短、成本低以及簡化木模形狀和鑄造工藝等優(yōu)點。但剛度較整體箱體機座的差,且加工和
裝配工作量較大。
截面形狀的選擇
為保證機座的剛度和強度,減輕重量和節(jié)約材料,減輕重量和節(jié)約材料,必須根據(jù)設備的受力情況,選擇經(jīng)濟合理的截面形狀。機座雖受力較復雜,但不外是拉、壓、彎、扭的作用。當受簡單拉、壓作用時,變形只和截面積有關,而與截面形狀無關,設計時主要是選擇合理的尺寸。如果受彎、扭作用時,變形與截面形狀有關。在其它條件相同情況下,抗扭慣性矩Ic越大,扭轉(zhuǎn)變形越小,抗扭剛度越大。
隔板與加強筋
封閉空心截面的剛度較好,但為了鑄造清砂及其內(nèi)部零部件的裝配和調(diào)整,必須在機座壁
上開“窗口”,其結(jié)果使機座整體剛度大大降低。若單靠增加壁厚提高剛度,勢必使機座
笨重、浪費材料,故常用增加隔板和加強筋來提高剛度。
加強筋常見的有直形筋、斜向筋、十字筋和米字筋四種。直形筋的鑄造工藝簡單,但剛度
最小;米字筋的剛度最大,但鑄造工藝最復雜。加強筋和隔板的厚度,一般取壁厚的0.8
倍。
連接剛度
為提高結(jié)合表面的連接剛度,可采取如下措施:
1. 根據(jù)受力大小和方向,合理選擇緊固螺釘?shù)闹睆?、?shù)量及其位置。必要時,可使螺釘
產(chǎn)生預緊力,來提高連接剛度。
2. 提高結(jié)合表面的光潔度和形狀精度,使結(jié)合表面上的接觸點增多,從而提高結(jié)合面的
產(chǎn)生預緊力,來提高連接剛度。
3. 增加局部剛度來提高連接剛度,在安裝螺釘處加厚凸緣;或用壁龕式螺釘孔;或用加
強筋等辦法增加局部剛度,從而提高連接剛度。
結(jié)構(gòu)的工藝性
機座屬于箱體類零件,體積大,結(jié)構(gòu)復雜,成本較高。設計時,應使其具有良好的結(jié)構(gòu)工
藝性,以便于制造和降低成本。
二、座體常用的材料:
機座材料應根據(jù)其結(jié)構(gòu)、工藝、成本、生產(chǎn)批量和生產(chǎn)周期等要求正確選擇,常用的有:
鑄鐵
鑄鐵容易鑄成形狀復雜的零件;價格較便宜;鑄鐵的內(nèi)摩擦大,有良好的抗振性。其缺點
是生產(chǎn)周期長,單件生產(chǎn)成本較高;鑄件易產(chǎn)生廢品,質(zhì)量不易控制;鑄件的加工余量大,
機械加工費用大。
常用的灰口鑄鐵有兩種:HT200適用于外形較簡單,單位壓力較大(p>5公斤/厘米2)的導軌,或彎曲應力較大的(σ≥300公斤/厘米2)床身等;HT150的流動性較好,但機械性能稍差,適用于形狀復雜而載荷不大的機座。若灰口鑄鐵不能滿足耐磨性要求,應采用耐磨鑄鐵。
鋼
用鋼材焊接成機架。鋼的彈性模量比鑄鐵大,焊接機架的壁厚較薄,其重量比同樣剛度的機座約輕20%~50%;在單件小批量生產(chǎn)情況下,生產(chǎn)周期較短,所需設備簡單;焊接機架的缺點是鋼的抗振性能較差,在結(jié)構(gòu)上需采取防振措施;鉗工工作量較大;成批生產(chǎn)時成本較高。
三、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的作用
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是指規(guī)定產(chǎn)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藝過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藝文件。
制訂工藝規(guī)程的原則是保證圖樣上規(guī)定的各項技術要求,有較高的生產(chǎn)效率,技術先進,經(jīng)濟效益高,勞動條件良好。
制訂工藝規(guī)程的程序:
1、 計算生產(chǎn)綱領,確定生產(chǎn)類型
2、 分析產(chǎn)品裝配圖,對零件圖樣進行工藝審查
3、 確定毛坯種類、形狀、尺寸及精度
4、 制訂工藝路線
5、 進行工序設計(確定各工序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序尺寸及公差、選擇工藝裝備,計算時間定額等。)
四、研究方法及技術路線
1. 深入生產(chǎn)實踐調(diào)查研究
在深入生產(chǎn)實踐調(diào)查研究中,應當掌握下面一些資料:工程圖紙,工藝文件,生產(chǎn)綱領,制造與使用夾具情況等。
2. 確定工件的定位方法和刀具的導向方式
工件在夾具中的定位符合定位原理。合理地設置定位件和導向件。設計定位件和導向件時,應盡量采用通用標準。
3. 確定工件的夾緊方式和設計夾緊機構(gòu)
夾緊力的作用點和方向應符合夾緊原則。進行夾緊力的分析和計算,以確定加緊元件和傳動裝置的主要尺寸。
4. 確定夾具其他部分的結(jié)構(gòu)形式
如分度裝置,對刀元件和夾具體等
5. 繪制夾具總裝配圖
在繪制總裝配圖時,盡量采用1:1比例,主視圖應選取面對操作者的工作位置。繪圖時,先用紅線或雙點劃線畫出工件的輪廓和主要表面,如定位表面,夾緊表面和被加工表面等。其中,被加工表面用網(wǎng)紋線或粗實線畫出加工余量。工件在夾具上可看成是一個假想的透明體,按定位元件,導向元件,夾緊機構(gòu),傳動裝置等順序, 畫出具體結(jié)構(gòu)。
6. 標注各部分主要尺寸,公差配合,和技術要求
7. 標注零件編號及編制零件明細表
在標注零件編號時。標準件可直接標出國家標準代號。明細表要注明夾具名稱,編號,序號,零件名稱及材料,數(shù)量等。
8. 繪制家具零件圖
拆繪夾具零件圖的順序和繪制夾具總裝配圖的順序相同。
五、課題背景及發(fā)展趨勢
當今世界正經(jīng)歷著一場新的技術革命,新概念、新理論、新方法、新工藝不斷出現(xiàn),作為向各行各業(yè)提供裝備的機械工業(yè)也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
機床夾具已成為機械加工時的重要裝備,同時是機械加工不可缺少的部件,在機床技術向高速、高效、精密、復合、智能、環(huán)保方向發(fā)展的帶動下,夾具技術也正朝著高精、高效、模塊、組合、通用 、經(jīng)濟方向發(fā)展。機床夾具的主要功能是使工件定位夾緊,使工件相對于刀具及機床占有正確的加工位置,保證其被加工表面達到工序所規(guī)定的技術要求,工件定位后,經(jīng)夾緊裝置施力于工件,將其固定夾牢,使其在加工過程中不致因切削力、重力、離心力等外力作用而發(fā)生位置改變。為了適應不同行業(yè)的需求和經(jīng)濟性,夾具有不同的型號,以及不同檔次的精度標準供選擇。
安裝方法有找正法和用專用夾具,找正法用于單件、小批生產(chǎn)中,而專用夾具用于生產(chǎn)批量較大或特殊需要時。
五、課題的研究進度
第一階段(2010年3月10-2009年3年31)材料的搜集整理查閱相關資料;本階段需要完成與課題相關的調(diào)研工作,并對相關的文章進行搜集、整理,選出與設計有關的資料備用,并且找出自己設計的產(chǎn)品與國內(nèi)外的不同之處,說明其優(yōu)點所在,擬定設計草圖,選出最佳方案。
第二階段(2010年4.1-2009年5月10)方案設計,總體布置設計,計算中,最為顯著的特點是機電一體化程度越來越高,機電一體化是目前新型卷染機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和目標。本階段主要清楚的表達出卷染機的結(jié)構(gòu),及相關方案設計,總體布置設計.如果有不合適的地方應進行修改,計算,使之滿足生產(chǎn)要求。
第三階段 (2010年5月11-2009年6月10) 繪制裝配圖 零件圖 撰寫設計說明書本階段主要完成與方案相符合的文章的撰寫,包括摘要、前言、設計步驟、內(nèi)容、參考文獻等。圖紙的繪制、裝配圖、零件圖
六、預期結(jié)論
通過本次開題,我對工藝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也使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得到實踐,對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對座體的設計和未來發(fā)展也有了初步的認識。這次設計先對零件進行工藝分析,選擇毛坯的制造方法。對夾具設計和刀具設計有了實踐和了解。通過對夾具、刀具和工藝的設計,盡可能的提高座體零件的年產(chǎn)量。
七、參考文獻
1, 鄒青 主編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 北京: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4,8
2, 趙志修 主編 機械制造工藝學 北京: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1984,2
3, 孫麗媛 主編 機械制造工藝及專用夾具設計指導 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 2002,12
4, 李洪 主編 機械加工工藝手冊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0,12
5, 鄧文英 主編 金屬工藝學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6, 黃茂林 主編 機械原理 重慶: 重慶大學出版社 2002,7
7, 丘宣懷 主編 機械設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8, 儲凱 許斌 等主編 機械工程材料 重慶: 重慶大學出版社 1997,12
9, 廖念釗 主編 互換性與技術測量 北京: 中國計量出版社 2000,1
10,樂兌謙 主編 金屬切削刀具 北京: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1992,12
11,李慶壽 主編 機床夾具設計 北京: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1983,4
12,陶濟賢 主編 機床夾具設計 北京: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1986,4
13, 機床夾具結(jié)構(gòu)圖冊 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 1983,7
14,龔定安 主編 機床夾具設計原理 陜西:陜西科技出版社,1981,7
15,李益民 主編 機械制造工藝學習題集 黑龍江: 哈兒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 1984, 7
16, 周永強等 主編 高等學校畢業(yè)設計指導 北京: 中國建材工業(yè)出版社 2002,12
指導教師意見:
1.對“文獻綜述”的評語:
2.對本課題的深度、廣度及工作量的意見和對設計(論文)結(jié)果的預測:
指導教師:
年 月 日
所在專業(yè)審查意見:
負責人:
年 月 日
- 8 -
摘 要
本次畢業(yè)設計的的題目是連桿的工藝工裝及夾具設計。連桿是柴油機的主要傳動件之一,連桿是汽車發(fā)動機中的主要傳動部件之一,它在柴油機中,把作用于活塞頂面的膨脹的壓力傳遞給曲軸,又受曲軸的驅(qū)動而帶動活塞壓縮氣缸中的氣體。本文主要論述了連桿的加工工藝及其夾具設計。連桿的尺寸精度、形狀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的要求都很高,而連桿的剛性比較差,容易產(chǎn)生變形,因此在安排工藝過程時,就需要把各主要表面的粗精加工工序分開。逐步減少加工余量、切削力及內(nèi)應力的作用,并修正加工后的變形,就能最后達到零件的技術要求。
關鍵詞: 連桿;變形;加工工藝;夾具設計
Abstract
The connecting rod is one of the main driving medium of diesel engine, this text expounds mainly the machining technology and the design of clamping device of the connecting rod. The precision of size, the precision of profile and the precision of position ,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demanded highly , and the rigidity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not enough, easy to deform, so arranging the craft course, need to separate the each main and superficial thick finish machining process. Reduce the function of processing the surplus , cutting force and internal stress progressively , revise the deformation after processing, can reach the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 for the part finally .
Keyword: Connecting rod;Deformination;Processing technology;Design of clamping device
目 錄
摘要···········································································································································Ⅰ
Abstract························································································································Ⅱ
緒論·············································································································································1
1 連桿加工工藝························································································································2
1.1 連桿的結(jié)構(gòu)特點··············································································································2
1.2 連桿的主要技術要求······································································································2
1.2.1 大、小頭孔的尺寸精度、形狀精度···········································································3
1.2.2 大、小頭孔軸心線在兩個互相垂直方向的平行度···················································3
1.2.3 大、小頭孔中心距·······································································································3
1.2.4 連桿大頭孔兩端面對大頭孔中心線的垂直度···························································3
1.2.5 大、小頭孔兩端面的技術要求···················································································4
1.2.6 2-Φ15螺栓孔的技術要求··························································································4
1.2.7 有關2-Φ15孔兩端面的技術要求··············································································4
1.3 連桿的材料和毛坯········································································································4
1.4 連桿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6
1.5 連桿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分析······················································································8
1.5.1 工藝過程的安排···········································································································8
1.5.2 定位基準的選擇···········································································································8
1.5.3 確定合理的夾緊方法 ·································································································9
1.5.4 連桿兩端面的加工 ·····································································································9
1.5.5 連桿大、小頭孔的加工·······························································································9
1.5.6 連桿2-Φ15螺栓孔的加工· ······················································································10
1.6 確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計算工序尺寸及公差·························································10
1.7 工時定額的計算 ··········································································································12
1.7.1粗銑連桿大小頭上端面·······························································································12
1.7.2粗銑連桿大小頭下端面·······························································································12
1.7.3精銑連桿大頭Φ70H7孔兩端面·················································································13
1.7.4銑結(jié)合面·······················································································································13
1.7.5銑連桿蓋寬60兩側(cè)面······························································································14
1.7.6銑連桿體寬64兩側(cè)面······························································································14
1.7.7粗銑、精銑2-Φ15螺紋孔兩端面···········································································15
1.7.8鉆、擴、鉸2-Φ15H8螺栓孔并倒角C1、C1.5······················································16
1.7.9锪連桿蓋Φ15深8孔································································································17
1.7.10锪、鉸連桿體Φ8H11深6孔··················································································18
1.7.11鉆2-Φ7孔················································································································20
1.7.12鉆2-Φ5孔(頭部Φ10,角度90)····································································20
1.7.13粗鏜、半精鏜Φ70H7孔、Φ46H7孔······································································21
1.7.14精鏜Φ70H7孔、Φ46H7孔并倒角C1····································································22
1.7.15半精鏜、精鏜Φ40H7銅套孔··················································································23
1.8 連桿的檢驗··················································································································24
1.8.1 觀察外表缺陷及目測表面粗糙度···········································································24
1.8.2 連桿大頭孔圓柱度的檢驗·······················································································24
1.8.3 連桿體、連桿上蓋對大頭孔中心線的對稱度的檢驗···········································24
1.8.4 連桿大小頭孔平行度的檢驗···················································································24
1.8.5 連桿螺栓孔與其兩端面垂直度的檢驗···································································25
2 夾具設計······························································································································26
2.1問題的提出···················································································································26
2.2 定位基準的選擇··········································································································26
2.3 切削力和夾緊力計算··································································································26
2.4 定位誤差分析··············································································································28
2.5 定位鍵和對刀裝置的設計··························································································28
2.6 夾具工作原理··············································································································31
結(jié)論·········································································································································33
致謝·········································································································································34
參考文獻·································································································································35
V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