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傳序ppt課件
《伶官傳序ppt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伶官傳序ppt課件(3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伶官傳序,歐陽修,1,伶:封建時代稱演戲的人為伶 。,序:為一種文體,相當(dāng)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編者的“按語”,它的內(nèi)容或是提綱挈領(lǐng)地評價該書內(nèi)容,或者敘述著書作文的緣由,以便有助于讀者理解下面有關(guān)書或文的內(nèi)容。,伶官:在宮廷中授有官職的伶人,叫做伶官 。,2,作者簡介:,北宋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是北宋中葉詩文革新運(yùn)動的倡導(dǎo)者,并培養(yǎng)了大批的古文作家,如“三蘇”父子、王安石等都是出其門下。,歐陽修,3,六一居士初謫滁山,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于潁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笨驮唬骸笆菫槲逡粻?,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dú)W陽修《六一居士傳》,4,伶官宮廷圖,5,寫作背景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間的五個朝 代,即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是我國歷史上的動蕩時期。在這短短53年間,先后換了四姓十四個國君,篡位、弒君現(xiàn)象屢見不鮮,戰(zhàn)亂頻繁,后唐莊宗就是被殺的一個。后唐莊宗李存勖(xu)稱帝后,迷 戀伶人,“常身與俳(pai)優(yōu)(雜耍藝人)雜戲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敗政亂國的伶官景進(jìn)、史彥瓊、郭從謙等人所惑。后叛亂四起,擁有重兵的伶官拒不發(fā)兵,而莊宗親征又告敗北,眾叛親離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亂,用亂箭射死了莊宗。,6,100多年后,歐陽修就此事發(fā)表了自己的感慨,寫成了《新五代史?伶官傳》。《伶官傳》中,作者對為莊宗所寵幸并為非作歹、敗國亂政的景進(jìn)、史彥瓊、郭從謙等三人予以鞭撻(ta),揭露他們把持朝政,以致后唐朝廷上下離心互相猜忌、禍亂不息的罪惡行徑。 本文就是歐陽修為《新五代史?伶官傳》 所作的序言。,7,作 品 簡 介,《新五代史》即《五代史記》是一部紀(jì)傳體史書,因有薛居正編纂的《舊五代史》在前,故稱之為《新五代史》。歐陽修認(rèn)為舊史不宜“垂勸誡,示后世”重新編寫了五代史。寫《伶官傳》是為了告誡北宋統(tǒng)治者吸取后唐莊宗李存勖寵幸伶人而身死國滅的歷史教訓(xùn),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8,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第一段:提出中心論點(diǎn),9,第二段:,通過第二段的敘述來看,“莊宗之所以得天下”在于什么? 憂勞可以興國,10,第三段,1、第三段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本段主要寫莊宗失天下的經(jīng)過。 逸豫可以亡身 2.第三段和第二段運(yùn)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正反對比論證。二段正面論證,三段反面論證。,11,第四段,指出“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所溺”不只限于伶人。,12,在一百多年后的北宋中葉,作者重新提這件史實(shí),有何意義?(文旨) 文章總結(jié)了后唐莊宗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歷史教訓(xùn),闡明了國家盛衰取決于人事的道理。告誡北宋統(tǒng)治者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13,名句積累:,1、“滿招損,謙得益?!?2、“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3、“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釋:自滿招來損害,謙虛得到好處。,釋:憂慮辛勞可以使國家興盛,安閑享樂可以使自身滅亡。,釋:禍患常常是從細(xì)微的事情積累起來的,人的才智勇氣往往被他溺愛的事物困擾。,14,通讀課文,找出文章論點(diǎn)、論據(jù)和論證方法,論點(diǎn): 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論據(jù),主要是敘述莊宗接受父命、報仇雪 恥,后來由勝轉(zhuǎn)敗、由盛轉(zhuǎn)衰的事實(shí)。,對比論證 舉例論證 道理論證,論證方法,15,全文結(jié)構(gòu),論點(diǎn):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立國(15年),滅國(3年),908年 912年 923年 926年,23歲,27歲,38歲,41歲,接受三矢,繼父遺志,系燕王父子以組(滅燕),函梁君臣之首(亡梁),身死國滅,為天下笑,結(jié)論: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推論: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16,,盛衰之理 豈非人事,結(jié)構(gòu),(莊宗得失可知),示意,,恪守父命,仇讎已滅,,,意氣之盛,何其衰也,,得之易,,,守之難,,成敗皆人,,謙得益 滿招損,,17,,,伶官傳序,論點(diǎn),論證,結(jié)論,推論,盛衰之理,豈非人事,舉莊宗為例,原其得與失,事,理,得,失,,盛,衰,接受父命報仇雪恥,系燕父子函梁君臣,一夫作難倉皇東出,伶人困之身死國滅,意氣之盛,可謂壯哉!,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18,19,清人王符曾、沈德潛評價《伶官傳序》,都認(rèn)為關(guān)鍵是“善用抑揚(yáng)之法”,你能看出文中是怎樣使用這種筆法的嗎?,采用欲抑先揚(yáng)的手法。,小結(jié) 寫作特色,,20,讓歷史的悲劇不再重演!,21,得天下 ------ 15年----盛 失天下 ------ 3年----衰,為 什 么?,22,盛----“憂勞可以興國” 衰----“逸豫可以亡身”,憂慮辛勞可以使國家興盛; 安閑享樂可以使自身滅亡。,23,盛 衰,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 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yīng),倉皇東出,未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24,盛 衰,“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25,盛,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請其矢,盛以錦囊 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 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困,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 智勇多困于所溺 秦?zé)o亡矢遺鏃之費(fèi),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告,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 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興盛),(裝),(旺盛),(強(qiáng)盛),(圍困),(困擾),(困厄),(困難),(告訴),(祭告),(稟告),,知識歸類:一詞多義,26,微,禍患常積于忽微 微指左公處,則席地倚墻而坐 從數(shù)騎出,微行入古寺 微斯人,吾誰與歸,其,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 其皆出于此乎?,,,(微小的事),(悄悄地),(為隱藏身份而改裝),(如果沒有),(副詞,應(yīng)當(dāng),一定),(語氣詞),(代詞,他),(大概,表揣測語氣),知識歸類:一詞多義,27,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亂者四應(yīng),倉皇東出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禍患常積于忽微,判斷詞類活用,亂者四應(yīng),名詞活用為動詞,裝在盒子里,名詞作狀語,數(shù)詞作狀語,使動用法,形容詞用作名詞,28,知識歸納,契丹與吾約為兄弟 而告以成功 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 亂者四應(yīng) 倉皇東出 憂勞可以興國 逸豫可以亡身 禍患常積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名→動,訂立盟約,形→名,成功的消息,名→動,用盒子裝,名→狀,在夜里,數(shù)→狀,從四方,名→狀,向東面,使動用法,使…興盛,使動用法,使…滅亡,形→名,細(xì)微的地方,形→名,有智有勇的人,——詞類活用,29,知識歸納,——特殊句式,1、梁,吾仇也。 2、此三者,吾遺恨也。 3、盛以錦囊。 4、系燕王父子以組。 5、而告以成功。 6、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7、智勇多困于所溺。 8、燕王,吾所立。,判斷句,判斷句,介詞短語后置句,、省略句,介詞短語后置句,介詞短語后置句,、省略句,被動句,介詞短語后置句,、被動句,判斷句,30,知識歸納,——古今異義,1、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2、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3、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4、抑本其成敗之跡,人為 / 有關(guān)員工的錄用、培養(yǎng)、獎懲等工作,推究,探究 / 原來,一般的官員 / 做某一方面的工作,抑或,或者,還是 / 壓制,31,- 1.請仔細(xì)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diǎn)此認(rèn)領(lǐng)!既往收益都?xì)w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biāo),表示該P(yáng)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biāo)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dú)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伶官傳序 ppt 課件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1192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