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第二專題 勸學教案 蘇教版必修1
《高中語文 第二專題 勸學教案 蘇教版必修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語文 第二專題 勸學教案 蘇教版必修1(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勸學 課題: 勸學 (3課時) 【教學目標】 : 1、 掌握并積累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 2、 理解課文的主要觀點,領會學習的重要性及學習的方法。 3、 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 【學習重難點】 : 1、 了解荀子有關學習的意義、作用和學習應持態(tài)度的論證述。 2、 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 【學習方法】 : 【知識鏈接】 :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曾游學于齊,當過楚國蘭陵令。后來失官居家著書,死后葬于山東蘭陵。 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guī)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他強調(diào)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diào)“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可以改變?nèi)说谋拘浴?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該書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fā)展為有標題的論文,標志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說理透徹、語言質(zhì)樸、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勸學》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幾段的節(jié)錄。 預習案 一.基礎過關 1.文學常識 荀子,名 況,字 卿 ,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曾游學于齊,是繼孔孟之后最著名的 儒 家學者,是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字音 靛青 (din ) 蓼藍 ( liǎo ) 中繩 (zhng ) 槁暴(gǎo p ) 參省 ( cān xǐng) 跬步 ( kuǐ ) 騏驥 ( j ) 埃土(āi ) 螯( o ) 學習案: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 二、誦讀課文, 三、整體感知文章 1.內(nèi)容感知 (1) 第一段:文章開頭就提出了中心論點: 學不可以已 。 第二段:論述 學習的意義(重要性) 。 第三段:論述 學習的作用 ,強調(diào)君子之所以能夠超過一般人,并非先天素質(zhì)優(yōu)于別人,而是 后天善于學習的結果 。 第四段:論述 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 。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 善于積累 ,二是 堅持不懈 ,三是 用心專一 。 (2)思想感情 本文圍繞“學不可以已 ”這個中心論點,運用大量的比喻,從不同方面論 述 學習的重要和必要 ,從而勉勵人們要 不停止地堅持學習 ,只有這樣,才能 增長知識,發(fā)展才能,培養(yǎng)高尚品德。 四、自主批注文章 1.將注釋重點詞語謄寫在文章中,圈出通假字。 2.批注出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判斷句等) 作業(yè):完成翻譯并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實詞的意思。 (1)學不可以已 停止 (2)木直中繩 合乎 (3)雖有槁暴 曬干 (4)金就礪則利 磨刀石 (5)而聞者彰 清楚 (6)假輿馬者 借助,利用 (7)善假于物也 外物,指各種客觀條件 (8)用心躁也 浮躁,不專心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有”通“又” “輮”通“煣”,使彎曲 (2)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知”通“智” 智慧 (3)君子生非異也 “生”通“性” 資質(zhì)、稟賦 5.古今異義詞辨析博學: (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古義:廣博地學習,廣泛地學習。 今義:知識、學識的淵博。參:古義,驗,檢查;今義,加入 (2)聲非加疾也 疾:古義,強,洪亮;今義,①疾病,②快。 (3)假輿馬者 假:古義,憑借,借助;今義,與“真”相對。 (4)蟹六跪而二螯 跪:古義,腳或腿;今義,跪下的“跪”。 (5)用心一也 用:古義,因為;今義,使用。 (6)金就礪則利 金:古義,指金屬制的刀劍;今義,黃金。 (7)蚓無爪牙之利 爪牙:古義,爪子和牙齒;今義,壞人的幫兇。 6.找出詞類活用的詞并解釋 (1)木直中繩,車輮以為輪 輮 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彎曲 (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日 名詞作狀語,表示經(jīng)常性,每日 (3)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下 名詞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向,向下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 名詞用作動詞,游水 (5)假輿馬者,非利足也 利 形容詞用作動詞,使……快,走得快 (6)用心一也 一 數(shù)詞活用為形容詞,專一 7.一詞多義意義用法辨析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聽見 聞 博聞強識 見聞,見識 不能稱前時之聞 聲譽,名聲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借 假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憑借,借助 假有人焉,舉我言復于我,亦必疑其誑 假如,如果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與“真”相對,不真終止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 停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隔絕 絕 以為妙絕 到了極點 佛印絕類彌勒 非常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橫渡 挽弓當挽強 有力的弓 強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強大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有余 乃自強步,日三四里 竭力,勉強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向遠處看 望 日夜望將軍至 盼望,希望 先達德隆望尊 名望 適冬之望日前后 月圓之時,農(nóng)歷每月十五 8.文言句式 (1)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判斷句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判斷句 (3)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介詞結構后置句 (4)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介詞結構后置句 (5)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介詞結構后置句 (6)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定語后置 (7)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被動句 (8)無以至千里 固定格式“無以……”意為“沒有用來……的辦法”。下文“無以成江?!敝小盁o以”同此 作業(yè):完成翻譯并背誦課文 第三課時 一、檢查翻譯 二、分析本文寫作特 (1)在論述學習的意義時,用“青”“冰”的比喻論證了什么問題?用“輪”“木”“金”的比喻論證了什么問題? 提示:“青”“冰”的比喻論證了學習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輪”“木”“金”的比喻論證了學習可以改造人的品性。這五個比喻論述了學習的意義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達,不犯過錯。 (2)在論述學習的作用時,“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這個比喻論述什么觀點的? 提示:這個比喻論述“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這個觀點的,強調(diào)了學習的作用。 (3)課文論述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可以分為幾個層次?是如何正反設喻論證的? 提示:可分為三層。第一層論述學習要積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設喻論述的。第二層論述學習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設喻論述的。第三層論述學習要專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設喻論述的。 ①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或現(xiàn)象作為喻體。如說明“學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們生活中常見的靛青色的提取,車輪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為喻加以說明,充分表達了“學不可以已”而必須有所造就的道理。這樣化深奧為淺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悅誠服。 ②設喻方式多樣:正面設喻,如“青出于藍”、“冰寒于水”、“***木為輪”、“金就礪則利”等從正面闡明學習的重要性。正反設喻,如“蚓”和“蟹”、“騏驥”和“駑馬”、“鍥而舍之”和“鍥而不舍”,通過正反對照把所要說明的道理說得更具體明白。反復設喻,如“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連用幾個不同的比喻,使讀者加深對道理的理解。 ③設喻與說理結合緊密,形式十分靈活:有的是將道理隱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藍”、“冰寒于水”;“鍥而舍之”、“鍥而不舍”。有的先設喻,后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連用五個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有的先設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進一步論證,如第3段第一層,作者先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設喻,引出 “積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積跬步”、“不積水流”兩個比喻從反面進一步論證 三.鞏固訓練 閱讀下列文段,完成10-12題。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0.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 )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 A. 利:對……有利(“利”應該解釋為“使……走的快”) B.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一:專一 11.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D) A.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C.知明而行無過矣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D.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兩個“焉”都是兼詞,相當于“于此”,可譯為“從這里”“在這里”。A項,介詞,表示比較/介詞,相當于“向”;B項,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動詞短語后面,組成名詞性的結構,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用在由結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頓,并提示下面要說明的原因;C項,連詞,表并列/連詞,表示順承,相當于“就”、“于是”。) 12.下面對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C) A.選文啟發(fā)我們,說理并不排除生動性,方法之一就是運用比喻論證。 B.從所選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講的“學”,不僅指學習各種文化知識,還包括加強思想品德修養(yǎng)。 C.從所選文段還可以看出,荀子認為,對“學”來講,人的先天條件是決定因素,同樣需要后天的努力。(“人的先天條件是決定因素”錯) D.選文段說理的突出特點是以喻代議,寓議于喻。 作業(yè):完成翻譯并背誦課文 備注(教師二次備課欄及學生筆記欄)-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中語文 第二專題 勸學教案 蘇教版必修1 第二 專題 勸學 教案 蘇教版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11984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