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教案.doc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教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教案.doc(12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 《鄧稼先》導學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整體把握課文,理解文章內(nèi)容,學習鄧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獻精神。 過程與方法: 1、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把握文章在行文順序、材料安排方面的特點。 2、 把握文中的關鍵語句,并理解其深刻含義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深切體會鄧稼先的人品風貌,并學習他將個人生命奉獻給祖國國防事業(yè)的崇高情懷。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文中洋溢的對中華民族,對摯友的一片深情及文中所表現(xiàn)出的鄧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獻精神。 2、對關鍵語句的理解。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方法: 1.文獻法。查閱并整理有關鄧稼先先生的背景材料。 2. 研討探究法。 4.語感品讀法。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你知道“兩彈元勛”是誰嗎?他是個怎樣的人呢?今天我們就隨著他的朋友一起感悟這位不平凡的科學家。 二、自主學習指導 1、 讀課文,初步感知文章內(nèi)容,了解鄧稼先。 2、 結合資料了解鄧稼先、楊振寧生平。 3、 掌握生字詞。 提示:關于“兩彈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隆重表彰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yè)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并授予他們“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追授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wèi)星。“兩彈”中的一彈是原子彈,后來演變?yōu)樵訌椇蜌鋸椀暮戏Q;另一彈是指導彈?!耙恍恰眲t是人造地球衛(wèi)星。 關于鄧稼先? 鄧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 1945年抗戰(zhàn)勝利時,鄧稼先從西南聯(lián)大畢業(yè),他于1947年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于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于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并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后,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關于楊振寧? 究員。此后的八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因與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理論,共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涌現(xiàn)出來的一代杰出物理學家中在理論和實驗兩方面都有影響的物理學家之一。 本文是一篇人物傳記。人物傳記是記錄人物生平事跡的一種實用文。一般有兩類,一類是記述自己的生平,一類是記述他人的生平。傳記最大的特點就是“實錄”。傳記可繁可簡,一般按時間順序來記敘。長篇傳記要寫出當時的時代背景、周圍環(huán)境等。當然,重點是寫人物的思想、學習、工作和生活狀況。短小的傳記(小傳),只需寫人物的主要生活經(jīng)歷和思想狀況,甚至可以選寫人物生平的幾件典型事情。 三、交流預習 (一)積累字詞 1.讀準下面加點字的讀音。 鄧稼先___元勛____至死不懈___鞠躬盡瘁___選聘___ 無垠___殷紅____彷徨____鮮為人知___鋒芒畢露___ 2.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jié__然不同chóu___劃yǜn___育婦rú__皆知 馬革guǒ___尸céng___出不窮家yǜ___戶曉 3.你能根據(jù)下面的詞義說出成語嗎? 1.比喻人的銳氣、才能完全顯露出來,多用于愛逞強顯能,好表現(xiàn)自己。( ?。? 2.兢兢業(yè)業(yè),不辭辛勞,直到死為止。( ?。? 3.每家每戶都知道。( ?。? 4.用馬皮把尸體包裹起來,指軍人戰(zhàn)死于戰(zhàn)場。( ) 5.值得歌頌贊美,使人感動得流淚。形容事跡英勇悲壯,非常感人。( ) (二)根據(jù)你掌握的文學知識填空。 《鄧稼先》的作者是______,美籍華裔____學家,獲1957年諾貝爾____學獎。他和鄧稼先有長達半個世紀的深厚友情。 (三)速讀課文,試用一句話說說“我眼中的鄧稼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組同學將要點寫在黑板上,然后指定代表同學總結性發(fā)言。提示其他同學要在書上將重要內(nèi)容劃下來,作上批注。 四、互助探究 (一)速讀 1、快速瀏覽課文一遍,歸納六個部分的內(nèi)容。 2、思考:這六個部分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 (二)、讀出自我,合作交流 1、在寫鄧稼先之前,為什么先概述我國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 2、鄧稼先是“兩彈”元勛,文章應把重點放在敘述鄧稼先研制“兩彈”的過程和巨大貢獻上,為什么作者對鄧稼先的生平事跡和巨大貢獻沒有作詳細地介紹? 3、為什么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鄧稼先和奧本海默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為什么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 (二)重點賞讀,質(zhì)疑探究 4、第四部分最后說:“我熱淚滿眶,事后我追想為什么會有那樣大的感情震蕩,是為了民族而自豪,還是為了稼先而感到驕傲,-----我始終想不清楚,”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五、課堂小結 這篇文章歌頌了鄧稼先忠厚謙虛、真誠樸實的思想品格以及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身負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 鄧稼先??? (1964年)研制并成功地 ??? 服從祖國 ????????(博士) 爆炸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 需要,為人 ??????? (科學家) (1967年)研制并成功地 民建功立業(yè), 爆炸了中國第一顆氫彈 ?????? 無私奉獻自己。?? ??????????????????????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六、拓展檢測 一、 朗讀(“我不能走”)。 (1)朗讀《吊古戰(zhàn)場文》的原文和譯文。譯文如下: 廣大呀,廣大呀!空曠的沙漠無邊無際,遼闊的荒漠不見人煙。河水象飄帶一樣彎曲流動。群山像犬牙一樣交錯在一起。幽暗啊悲慘凄涼,明風悲號,天日昏黃。飛返折斷,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凍的早晨,各種飛身無處可棲,在天上亂竄,許多怪獸爭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長告訴我說:“這猶是古戰(zhàn)場啊!常常有失敗的一方全軍都夜沒在這里,時常能聽到鬼哭的聲音,每逢天陰的時候,就會聽得更加清楚?!? (2)這部分的標題“我不能走”,如果改為“他忠于職守”好不好?為什么? (3)作者引用他和鄧稼先在昆明讀大學時一起背誦過的《吊古戰(zhàn)場文》有什么作用? (4) “不知稼先在……手有沒有顫抖”一句表達了作者對老友怎樣的思想感情? (5)說說在戈壁灘上搞核武器試驗有哪些困難。(文中詞句回答) (6)文章引用“我”兒時從父親口中學到的一首五四時代的歌曲有什么作用? (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題。 我的母親 老舍 當我在小學畢業(yè)的時候,親友一致的愿望是我去學手藝,好幫助母親。我曉得我應當去找飯吃,以減輕母親的辛勞困苦??墒牵乙苍敢馍龑W。我偷偷的考入了師范學?!品埵?,書籍,宿處,都由學校供給。只有這樣,我才敢對母親說升學的話。入學,要交十元的保證金。這是一筆巨款!母親坐了半個月的攤,把這巨款籌到,而后含淚把我送出門去。她不辭勞苦,只要兒子有出息。當我由師范畢業(yè),而被派為小學校校長,母親與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說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眼淚。我入學之后,三姐結了婚。母親對兒女都一樣疼愛的,但是假若她有點偏愛的話,她應當偏愛三姐,因為自父親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親和三姐共同撐持的。三姐是母親的右手,但母親知道這右手必須割去,她不能為自己的便利以至耽誤了女兒的青春。當花橋來到我們的破門外的時候,母親的手就和冰一樣的涼,臉上沒有血色——那是陰歷四月,天氣很暖。大家都怕她暈過去??墒?,她掙扎著,咬著嘴唇,手扶著門框,看花轎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學校,家中只剩下母親自己。她還須自早至晚的操作,可是終日沒人和她說一句話。新年到了,正趕上政府倡用陽歷,不許過舊年。除夕,我請了兩小時的假,由擁擠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爐冷灶的家中。母親笑了。及至聽說我還須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嘆出一口氣來。到我該走的時候,她遞給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熱鬧,我卻什么也沒看見,淚遮迷了我的眼。今天,又想起當日孤獨的過那凄慘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會再候盼著我了,她已入了土。 1.這篇文章寫了哪三件事?各用一句話概括。 (1)第一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篇文章是按照________為順序記敘的。 3.老舍善于運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人物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試根據(jù)示例,用一兩句話簡析下面的話。 示例:“她愣住了”,寫出母親聽說兒子還須辭母返校時感到突然,愛子情深。 [甲]“母親笑了”,寫出母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半天,她才嘆出一口氣來”,寫出母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她遞給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寫出母親_________________。 4.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快速瀏覽課文一遍,歸納六個部分的內(nèi)容 1、 鄧稼先是一位對祖國、對民族的發(fā)展有巨大貢獻的杰出的科學家。 2、 簡單介紹鄧稼先的生平經(jīng)歷和巨大貢獻。 3、 把鄧稼先和奧本海默進行對比,揭示出它能領導大家做 出歷史性貢獻的原因。 4、 作者為鄧稼先成功的領導中國原子彈工程,自力更生,獲得成功感到驕傲。 5、 寫鄧稼先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肩負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犧牲,勇于奉獻的精神。 6、 對鄧稼先的總的評價。 (一)讀出自我,合作交流 1、在寫鄧稼先之前,為什么先概述我國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 (先概述中國一百多年的屈辱歷史,是為了說明鄧稼先是對中華民族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這一巨大轉(zhuǎn)變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是對歷史的發(fā)展產(chǎn)生巨大影響的歷史人物。) 2、鄧稼先是“兩彈”元勛,文章應把重點放在敘述鄧稼先研制“兩彈”的過程和巨大貢獻上,為什么作者對鄧稼先的生平事跡和巨大貢獻沒有作詳細地介紹? 3、為什么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鄧稼先和奧本海默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為什么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 ——他們都是本國原子彈設計的領導人,都是本國的功臣。——但他們的性格和為人截然不同。奧本海默鋒芒畢露,愛出風頭,令人難堪;而鄧稼先忠厚樸實,真誠坦白,從不驕人。 ——課文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更鮮明地突出鄧稼先的性格品質(zhì)和奉獻精神,說明“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理想黨員”。作者將美國和中國原子彈設計的領導人奧本海默與鄧稼先作對比的目的:他們是從兩個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長起來的科學家,作者的意圖顯然不是要褒貶某人,而是通過對比,使鄧稼先的氣質(zhì)和品格呼之欲出。 (二)重點賞讀,質(zhì)疑探究 1、第四部分最后說:“我熱淚滿眶,事后我追想為什么會有那樣大的感情震蕩,是為了民族而自豪,還是為了稼先而感到驕傲,-----我始終想不清楚,”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樸實的語言中蘊含著作者的深情,如:“事后我追想自己為什么會有那樣大的感情動蕩,是為了民族而自豪?還是為了稼先而感到驕傲?——我始終想不清楚”這一句作者運用兩個表選擇關系的設問句,充分表達了自己內(nèi)心深處引起的感情震蕩,它含蓄地告訴讀者,作者既為中華民族感到自豪,更為稼先領導國內(nèi)學者和技術人員獨立地設計出中國的原子彈而感到驕傲,語言簡練,蘊含豐富。(還有其他的句子,請同學們在書中找一找,并體會體會。) 2、 朗讀第五部分(“我不能走”)。 (1)朗讀《吊古戰(zhàn)場文》的原文和譯文。(2)這部分的標題“我不能走”,如果改為“他忠于職守”好不好?為什么?(不好。因為“我不能走”是鄧稼先的原話,更能突出他臨危不懼、舍生忘死、無私貢獻的精神。) (3)作者引用他和鄧稼先在昆明讀大學時一起背誦過的《吊古戰(zhàn)場文》有什么作用?(巧妙地寫出鄧稼先工作、生活環(huán)境的艱苦,從而更顯示出鄧稼先奉獻精神的可貴。) (4)理解“粗估’參數(shù)的時候…… 又要有穩(wěn)健的判斷”這組排比句的內(nèi)容。 “不知稼先在……手有沒有顫抖”一句表達了作者對老友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作者對老友真誠的關懷與擔憂。(5)說說在戈壁灘上搞核武器試驗有哪些困難。(文中)(6)《文章引用“我”兒時從父親口中學到的一首五四時代的歌曲有什么作用?(作者是把這首歌曲作為鄧稼先一生的寫照,再次充滿深情地將鄧稼先與改寫中華民族歷史的偉大轉(zhuǎn)變聯(lián)系起來,以突出他為國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 小結:第五部分(“我不能走”)。這一部分集中寫了鄧稼先之所以成為“兩彈元勛”,是由于有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創(chuàng)造才能、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念,以及甘為科學事業(yè)獻身的精神,同時這一部分語言的含金量也最大,有古詩文引用、有排比的運用、有環(huán)境描寫、有人物的生動事例,也有對鄧稼先的心理探求。 (二)1.(1)母親籌備巨款,送兒上學。(2)母親送三姐出嫁。(3)除夕夜母親送子返校。2.時間3.[甲]對兒子除夕歸家的欣喜,盼子心切。[乙]無可奈何的心情,對兒子十分眷念。[丙]疼愛兒子又深明事理,毅然送兒子返校。4.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熱愛、贊頌以及深切懷念的思想感情 2、說和做 ——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臧克家、聞一多。 2.整體把握課文,領會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 過程與方法 1.理解文中艱深語句的含義,深層體味聞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致嚴謹?shù)慕Y構,理解過渡語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習聞一多先生嚴謹刻苦的治學態(tài)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zhí)著的愛國熱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做一個生動的人、“大寫”的人。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品味文中的重要語句,理解聞一多先生的精神實質(zhì)。 難點 理解文章敘述中描寫的運用及其作用。 教學方法: 1.文獻法。查閱并整理有關聞一多先生的背景材料。 2.朗讀法。 3.研討探究法。 4.語感品讀法。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教師播放《七子之歌》歌曲。 這首歌的詞作者是聞一多先生。他是五四以來知識分子之中一位杰出的人物,青年時是新月派詩人,中年時是舊經(jīng)典的研究學者,晚年成為青年所愛戴的昂首作獅子吼的民主戰(zhàn)士。他橫眉冷對國民黨特務的手槍,把滿腔熱血化為驅(qū)散黑暗的晨曦,他將永遠屹立在歷史的潮頭。今天,讓我們走進臧克家的《說和做》,了解他的精神品質(zhì)。21·cn·jy·com 作者簡介 臧克家(1905~2004),山東諸城人,現(xiàn)代詩人。他是聞一多先生的高徒,被譽為“農(nóng)民詩人”。1933年,自費出版了第一本詩集《烙印》,這是他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代表詩作有《老馬》《有的人》等。2·1·c·n·j·y 背景鏈接: 1.寫作背景。 一九四五年十月,蔣介石違背《雙十協(xié)定》,調(diào)遣軍隊向解放區(qū)大舉進攻,遭到人民反對。十一月十九日,重慶各界代表組成反內(nèi)戰(zhàn)聯(lián)合會,號召全國人民動員起來,用一切辦法制止內(nèi)戰(zhàn)。二十五日,昆明學生六千余人舉行反內(nèi)戰(zhàn)時事晚會,遭到國民黨軍警的騷擾破壞,各校學生于第二天起聯(lián)合罷課。十二月一日,昆明國民黨當局出動大批軍警特務,毆打屠殺罷課師生,死四人、傷二十余人,制造了震驚全國的“一二·一”慘案。事件發(fā)生后,昆明學生罷課達一個月之久,得到了全國各地的廣泛聲援,一個以學生運動為主的反內(nèi)戰(zhàn)運動,席卷了整個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www-2-1-cnjy-com 2.關于聞一多。 聞一多先生,著名詩人、學者、愛國民主戰(zhàn)士。五四運動時,聞一多在北京清華學校讀書時就參加了學生運動。他曾代表學校出席全國學聯(lián)會議。1922年赴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學習,后來研究文學。1925年5月回國后,歷任青島大學、清華大學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紅燭》,閃爍著反帝愛國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表現(xiàn)出深沉的愛國主義激情。在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學的研究。1937年抗戰(zhàn)開始,他在昆明西南聯(lián)大任教??箲?zhàn)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發(fā)誓不取得抗戰(zhàn)的勝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戰(zhàn)到底的決心。1943年后,因目睹蔣介石反動政府的腐敗,于是憤然而起,積極參加了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斗爭。1945年為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兼云南省負責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長。“一二·一”慘案發(fā)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于愛國民主運動中。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愛國民主戰(zhàn)士李公樸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下午,聞一多先生不顧好心人的勸阻,參加并主持在云南大學召開的追悼李公樸先生的大會。會上,李夫人報告了李先生的殉難經(jīng)過。黨中央為了民主人士的安全,曾經(jīng)指示昆明地下黨組織,不安排聞一多先生在會上公開演講。但由于會場上混入了國民黨特務分子,在李夫人血淚控訴的過程中,他們毫無顧忌,說笑取鬧,擾亂會場,使人們?nèi)虩o可忍,聞一多先生更是怒不可遏。李夫人剛離開講臺,聞先生就拍案而起,發(fā)表了講演,群情為之振奮,特務們沒敢在會場上輕舉妄動。會后,聞一多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參加記者招待會。在他離社返家途中,被特務分子暗害了。 二、交流預習: 1.聽課文錄音,積累詞語,整體了解全文大意。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整體感悟文章內(nèi)容。 (1)文章從哪兩個方面來寫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 從學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來寫的。新 課 標 xk b1. c om (2)綜合這兩個方面來看,聞一多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用課文原話回答) “言論與行動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標”。 三、互助探究: 1.“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課文開頭引用聞一多先生這兩句話起什么作用?這兩句話用了什么寫法?表現(xiàn)了聞一多怎樣的品質(zhì)?2-1-c-n-j-y 領起全文,表現(xiàn)聞一多“做”的特點——“做了再說,做了不說”。對比寫法。嚴謹踏實的治學態(tài)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和謙虛謹慎的美德。21*cnjy*com 2.聞一多前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點是“做”了再“說”、“做”了也不“說”,為了表現(xiàn)這一特點,作者選取了哪些材料來證明?詳略安排有什么不同? 三件事例:《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其中第一件事詳寫,后兩件事略寫。 3.“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是什么意思? “詩興不作”就是寫詩的興致減少了。20年代,聞一多寫了許多愛國詩篇。從20年代末起,轉(zhuǎn)入對我國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緛碓矗?1cnj*y.co*m】 4.聞一多向古代典籍鉆探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他想吃盡、消化盡……文化史”,“他要給我們……文化藥方”。 5.“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是什么意思? “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是比喻,指尋找使民族文化繁榮昌盛起來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聞一多先生過了十多年“書齋生活”,企圖從文化上尋找振興民族的途徑,目的在于救國。21cnjy.com 6.“‘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边@一句該怎樣理解? “望聞問切”是比擬的說法,把我們的民族比喻成一個病人。意思是聞一多從文化研究上來探求救國的方法,也還僅僅是走出了第一步。www.21-cn-jy.com 7.“目不窺園,足不下樓”“頭發(fā)凌亂”“睡得很少”這些細節(jié),表現(xiàn)了聞一多先生怎樣的研究態(tài)度和精神? 專心致志的研究態(tài)度,持之以恒的精神。新*課*標*第*一*網(wǎng)] 8.“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深夜只有孤燈相伴,本應感到寂寞,但聞一多卻樂在其中,全力進行學術研究?!八敝干钜篃艋?。“漂白了四壁”引自聞一多詩《靜夜》,表現(xiàn)詩人對祖國前途和人民命運的關切。引用“漂白了四壁”,意在表現(xiàn)聞一多先生深夜?jié)撔难芯康拟蛔赃m,與“大開光明之路”一脈相承。21·世紀*教育網(wǎng) 9.“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边@句該怎樣理解? “潛心貫注”“心會神凝”“何妨一下樓”意思一致,都是說聞一多研究極其用功,用心極專極深,別的任何事情不能使他分心?!緛? 第二課時 復習提示(導入): 正如聞一多先生自己所說“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不動聲響,無聲無聞,聞一多做出了卓越的成績。但是作為爭取民主的戰(zhàn)士,聞一多先生,不僅“做”而且也去“說”,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聞一多先生的“說”。【出 一、交流探究 1.后半部分是僅寫聞一多先生的“說”嗎? 不僅是寫“說”。而是把“說”和“做”糅合起來寫。正如課文所寫:他“說”了,跟著的是“做”。這不再是“做了再說”或“做了也不一定說”了。現(xiàn)在,他“說”了就“做”。言論與行動完全一致?!景鏅嗨校?1教育】 2.作者選取哪幾件事表現(xiàn)聞一多作為革命家這一方面的特點? (1)起稿政治傳單;(2)在群眾大會上演說,大罵特務;(3)參加游行示威。 3.文中哪些內(nèi)容分別說明聞一多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標”? 向全國人民呼喊,叫人民起來,反對獨裁,爭取民主,以及在追悼會上演講等內(nèi)容說明他是“口的巨人”;“走到游行示威隊伍的前頭,昂首挺胸,長須飄飄”等內(nèi)容說明他是“行的高標”。21教育名師原創(chuàng)作品 4.文章是怎樣寫“作為爭取民主的戰(zhàn)士”的聞一多先生的“說”與“做”的?與第一部分寫法有何不同?這樣寫能收到怎樣的效果?21*cnjy*com “作為爭取民主的戰(zhàn)士”的聞一多先生既“說”又“做”。先“說”,跟著“說”的就是“做”。文章先寫他的“說”,寫他“說”的事實,由“小聲說”到“向全國人民呼喊”,寫他“說”的內(nèi)容與目的——反對獨裁,爭取民主。再敘寫他的“做”——起稿政治傳單,在群眾大會上大罵特務,走到游行示威隊伍的前頭,昂首挺胸,長須飄飄。用他的“說”和“做”揭示其爭取民主、反對獨裁的大無畏精神。 第一部分寫法是先引用聞先生的“言”,然后記其“行”,再進行議論。這部分寫法是把聞先生的話插入作者所敘事實之中,而這些話又是聞先生致作者信中親筆所書。言導行,行證言,情真意切。作者在記“言”敘“行”的基礎上,連用三節(jié)文字進行議論,展現(xiàn)民主戰(zhàn)士形象,謳歌他獻身民主事業(yè)的無畏精神。 第二部分把聞一多先生的“言”和“行”糅合起來寫,把敘述和議論結合起來寫,給人以飛流直下、一氣呵成的感覺,表現(xiàn)了聞先生言行一致、以生命為代價求民主反獨裁的高尚人格。結尾部分的排比段描繪出了聞先生“說”的氣沖斗牛、聲震天地的情狀,再現(xiàn)了他“說”的堅強不屈的聲音、昂首挺進的形象。議論中寓含深情,議論中夾以事實,叩擊讀者的心弦,使人對聞先生的凜然正氣和高尚情操油然而生敬仰之情。 5.課文的兩個部分之間,是用哪些話過渡的?把這些話找出來,說說是怎樣起到過渡作用的。 文章是用兩個句子完成過渡的。“做了再說,做了不說”,這是對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這只是聞先生的一個方面?!奥勔欢嘞壬€有另外一個方面,——作為革命家的方面”,這句領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這兩個句子關聯(lián)得十分緊密,“僅……還……”“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這都是起關聯(lián)作用的詞語;“學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是呼應緊密的提法。作者在兩個部分之間,用了總承上文和總起下文的句子,在兩句之間又注意彼此的關聯(lián),這樣就使兩個部分的過渡十分自然。 6.這篇文章在敘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寫?說說這些描寫的作用。 課文中對聞一多的語言、肖像有許多具體描寫。例如“炯炯目光”“頭發(fā)凌亂”“昂首挺胸”“長須飄飄”“目不窺園”。又有細節(jié)描寫,例如“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凡此種種,能起到具體再現(xiàn)聞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風仿佛都成了可以具體感知的東西。 7.聞一多先生在兩個方面的“說”與“做”矛盾不矛盾?作者為什么采用這樣的方法來記述?意圖何在? 盡管聞先生在兩個方面對待“說”與“做”的情況迥然不同,但實質(zhì)上二者并不矛盾。二者統(tǒng)一在言論與行動的完全一致,而且以寶貴的生命“實證了他的‘言’和‘行’”。“言行一致”是聞先生人格的寫照。如果籠統(tǒng)地寫,容易落入窠臼,流于一般化。作者采用剖析的方法記述,具體、實在。既刻畫了聞先生力戒空言、崇尚實干的學術道德,又刻畫了他為民主事業(yè)作獅子吼的慷慨陳詞、昂首挺胸的戰(zhàn)士形象。采用剖析的方法記述,不僅從不同的側面揭示了聞先生的精神世界,而且揭示了他思想前進的歷程。這樣記述,雖只是言行片段,卻形象豐滿,孜孜治學與英勇無畏的精神躍然紙上。 8.文章在語言方面有哪些特色?它對表達文章的主題起什么作用? 這篇文章雖是以記敘為主的散文,但其中不少語言富有詩意,字詞凝練,句式整齊,音調(diào)鏗鏘,感情濃烈,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如“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四句十六個字,內(nèi)容豐富,氣勢流暢,一個“瀝”字深刻地表現(xiàn)了用心血一滴一滴澆灌學術研究花朵的鉆研精神,精當凝練。又如,“不動不響,無聲無聞”,兩個“不”、兩個“無”,看來普通,但細細咀嚼,頗有韻味。不是“不動”,而是在“動”,在廢寢忘食地“動”,用燈火“漂白了四壁”地動。這個“不動”是不說,是無聲,是聽不到。用“不動”來突出聞先生的“做”,突出他瀝盡心血、埋頭實干。再如“他‘說’了?!薄八f’了:”“他‘做’了,”的排比段,感情如沖開閘門的潮水洶涌澎湃,一瀉千里,傾瀉出對聞先生英勇精神的高度欽佩與贊揚。結尾“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是對聞先生人格的藝術概括,句式短促,音調(diào)高亢,節(jié)奏分明,言深意賅。散文中適當運用詩意的語言能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能更為形象更為深刻地表現(xiàn)歌頌聞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標”的主題,能以文中包孕的感情、激情給人以激勵、鼓舞和感染。 二、歸納: 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采用總——分——總結構,敘述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方面“做了再說,做了不說”的務實勤奮、謙虛淡泊的特點。 第二部分(第8~20自然段):寫聞一多先生作為革命家方面“說”了就“做”的特點。 三、拓展寫作特點: 1.選取典型事件表現(xiàn)人物。 作者所選的材料講究典型性。對作為“學者的方面”,作者只選取了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的情況加以表現(xiàn);對作為“革命家的方面”,則選取起稿政治傳單、群眾大會演說、參加游行示威這三件事作為例證。聞一多一生經(jīng)歷復雜,著作等身,可以記述的事很多。作者從大量材料中選取了這六件典型事件,就把聞一多的嚴謹刻苦的治學態(tài)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現(xiàn)了出來。 2.運用夾敘夾議的寫法。 本文表達上的一大特點是夾敘夾議。作者實際上是以議論來結構文章的。第1、2兩段是第一部分敘述的綱領,第7段是第一部分敘述的總結,這兩處都是議論。第8、9兩段是第二部分敘述的綱領,最后兩段則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總結,這兩處也都是議論。這些議論,不僅使文章前后照應,而且形成一種氣勢,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21教育網(wǎng) 回憶魯迅先生(節(jié)選)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體會偉人魯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溫和的一面。 過程與方法 學習本文善于擷取生活瑣事展現(xiàn)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學習魯迅先生克己待人、關愛親人、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蕭紅筆下的魯迅形象,體會魯迅豐富而細膩的感情世界。 難點 作者淺白質(zhì)樸、清新雋永的寫作風格。 教學方法: 朗讀法、導讀法、合作交流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提起魯迅,總會想起很多詞語:深邃、沉重、嚴厲、倔強、勇毅、果敢……濃黑的一字須,根根向上的頭發(fā),吸著煙斗、面目嚴肅冷峻,這是魯迅通常留給我們的印象,但那卻不是他的全部,他活著的時候,周圍有許多文學青年愿意“親近”他,蕭紅就是其中的一個,今天我們就來透過蕭紅的視角,了解一個不一樣的魯迅先生。www.21 2.作者簡介:蕭紅(1911—1942),中國現(xiàn)代女作家,原名張迺瑩,另有筆名悄吟,黑龍江呼蘭人。1933年與蕭軍自費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魯迅的幫助和支持下,1935年發(fā)表了成名作《生死場》(開始用筆名蕭紅),蜚聲文壇。1936年,為擺脫精神上的苦惱東渡日本,在東京寫下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返取?940年與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不久發(fā)表了中篇小說《馬伯樂》和著名長篇小說《呼蘭河傳》。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日軍占領了香港。重病的蕭紅陷落在九龍,在一所臨時醫(yī)院里去世。 這位自傳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著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進,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獨特風格的優(yōu)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說,豐富了我國現(xiàn)代文壇的花苑。成為中國新文學史上一位有風格的杰出的女作家?!緛碓? 3.創(chuàng)作背景 魯迅說過,“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會朽的腐草”。為了培育蕭紅,魯迅甘作春泥,甘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傾注了大量心血;魯迅去世之后,蕭紅從悲痛中振奮起來,陸續(xù)出版和發(fā)表了《馬伯樂》《回憶魯迅先生》《呼蘭河傳》等名篇佳作。魯迅和蕭紅之間的動人情誼已經(jīng)成為文壇佳話,被千千萬萬的讀者傳誦……在林林總總的魯迅回憶錄中,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是一枝獨秀。它不僅是魯迅回憶錄中的珍品,而且可謂是中國現(xiàn)代懷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獻于魯迅靈前的一個永不凋謝的花圈。由于作者蕭紅跟回憶對象魯迅之間有著直接交往,對回憶對象充滿著緬懷崇敬之情,素材又來自于親歷、親聞、親見,因此作品不僅富于史傳性,而且也富于文學性。 二、檢查預習: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完成以下兩個任務: 1.作者是從哪些方面表現(xiàn)魯迅的性格特點的? 作者選取了魯迅的日常起居、會見朋友、與家人相處的生活片段來表現(xiàn)魯迅的平凡與不平凡之處。 2.初步感知:文中的魯迅留給你的總體印象是什么? 魯迅先生是一個樂觀開朗、平易近人、幽默風趣、童心未泯、博學廣識的人。新*課標*第*一*網(wǎng) 三、合作探究: 1.細節(jié)賞析,感悟平凡魯迅之中蘊含的不平凡。 作者通過女性作者的細心體察,敏銳捕捉到了魯迅先生許多有靈性的生活細節(jié),表現(xiàn)出魯迅的個性、情趣、魅力、氣質(zhì),試從文中找出這些細微處加以分析,然后小組交流,并說說喜歡的理由。21cnjy.com (1)魯迅先生的笑聲是明朗的,是從心里的歡喜。若有人說了什么可笑的話,魯迅先生笑得連煙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來。2·1·c·n·j·y 寥寥幾句,一個樂觀爽朗、平易近人的魯迅形象便躍然紙上。這是蕭紅用自己心靈感受的非常個人化的魯迅,是一個使常人敢于走近并能夠伸手去觸摸的可親的魯迅。 (2)剛抓起帽子來往頭上一扣,同時左腿就伸出去了。 作者形神兼?zhèn)涞孛枥L了魯迅走路很輕捷,淡淡幾筆,就畫龍點睛般地勾畫出一個一往無前、義無反顧、鮮靈生動的“活的魯迅”。21·世紀*教育網(wǎng) (3)餃子煮好,一上樓梯,就聽到樓上魯迅先生明朗的笑聲沖下樓梯來,原來有幾個朋友在樓上也正談得熱鬧。www-2-1-cnjy-com 可見魯迅絕不是一個不可親近的人,與朋友相處的融洽、愉悅可見一斑。 (4)可是魯迅先生還是在飯桌上舉著筷子問許先生:“我再吃幾個嗎?”“好久不見,好久不見?!币贿呎f著一邊向我點頭。……轉(zhuǎn)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來,他是在開著玩笑。 孩子化的語言,透著風趣,透著玩笑;魯迅先生也有幽默風趣、可愛可親的一面。 (5)青年人寫信,寫得太草率,魯迅先生是深惡痛絕之的?!€是展讀著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來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濟時,便戴起眼鏡來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時光。 表現(xiàn)了魯迅先生對青年嚴格要求,同時又深切關愛。 (6)別人都不注意,魯迅先生把海嬰碟里的拿來嘗嘗。 這個細節(jié)展現(xiàn)了魯迅先生實事求是的一面。 2.課文記敘了一件件細小的生活瑣事,看似雜亂,但有一條情感上的線索貫穿全文。請你找出本文的線索。 對魯迅先生的愛戴、贊美和景仰。 3.深入探討,回味悟旨。 (1)深入探討魯迅:偉人→凡人→真人 (2)作者看似隨意,但傾注滿腔真摯,善用細節(jié)等生活瑣事勾勒出真實的人物性格和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 通過蕭紅的回憶,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生活化真實化的魯迅,讓我們親臨到魯迅偉大而平凡的精神,他的關心青年人和熱愛祖國、勤勉工作是寓于平凡而真實的日常生活中的。 4.有人說這篇回憶魯迅的“瑣記”是流水帳,你如何看? (1)文中擷取凡人瑣事,表現(xiàn)了魯迅先生平凡中偉大的特點,收到了刻骨銘心、感人至深的藝術效果。 (2)通過女性作者的細心體察,敏銳捕捉到了魯迅先生許多有靈性的生活細節(jié),顯示了魯迅的偉大思想和人格。21世紀教育網(wǎng)版權所有 (3)提供局外人所無從了解的生活細節(jié),再現(xiàn)一個真實而又富有人情味的偉人。 四、總結 通過對本篇課文的學習,你對魯迅有沒有新的認識?請談談你的體會。 這篇散文通過對魯迅先生的笑聲、走路、待人接物、讀書、寫作等生活細節(jié)的描述,展示了偉大的魯迅先生的平凡生活,表現(xiàn)了魯迅先生的審美情趣以及魅力氣質(zhì),抒發(fā)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熱愛和懷念之情。 1.片段一(1),明朗的笑聲。開篇直接描寫,別具一格。寥寥幾筆,一個樂觀爽朗、平易近人的魯迅便躍然紙上。21·cn·jy·com 2.片斷二(2),寫魯迅先生走路輕捷快速。 3.片斷三(3~13),寫作者到魯迅家中做客的事情。 4.片斷四(14~17),魯迅先生開玩笑。 5.片斷五(18~23),受魯迅先生的影響,“我”也樂觀起來。 6.片斷六(24~26),寫魯迅先生關心、幫助青年。 7.片斷七(27~30),寫魯迅先生對隨意使用校樣紙不以為意。 8.片斷八(31~34),寫許先生的忙碌,側面表現(xiàn)魯迅先生的生活。 9.片斷九(35~40),寫看電影。 10.片斷十(41~42),寫魯迅先生的休息。 11.片斷十一(43~54),用白描手法描寫了魯迅先生的三件小事,表達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愛戴之情。 12.片斷十二(55~60),寫吃魚丸的事情。 13.片斷十三(61~63),寫魯迅先生包書也要包到整整齊齊。 14.片斷十四(64~67),寫魯迅先生拼命工作,無暇休息。 五、拓展 寫作特色 1.語言樸實。 文中充滿了對魯迅先生的崇敬和愛戴之情,在文中,作者很少用“他”來指稱魯迅,多稱“魯迅先生”,更多的時候,作者將這種崇敬和愛戴不露痕跡地融在了對瑣事的敘述中。 2.詳略得當。 課文記敘了魯迅先生的幾件瑣事,有詳有略。作者以樸實的語言為我們刻畫了一個平易近人的魯迅先生。 六、板書設計 1·世紀·-cn-jy.c 課外古詩 o竹里館 王維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背誦課文,學習佳句。 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的誦讀,讀出節(jié)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能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背誦課文,學習佳句。 教學過程 一、 預習檢測 《竹里館》王維作者簡介: (701-761)唐代詩人。字摩mó詰jié。漢族,祖籍山西祁縣,外號“詩佛”。今存詩400余首。王維精通佛學,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jīng)》,是維摩詰向弟子們講學的書,王維很欽佩維摩詰,所以自己名為維,字摩詰。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受禪宗影響很大。原籍祁(今山西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永濟),晚年居于藍田輞川別墅。青少年時期即富于文學才華,擅畫人物、叢竹、山水。公元721年(開元九年)中進士第一,為大樂丞。因故謫濟州司倉參軍。后歸至長安,被擢為右拾遺。安史亂前,累官至給事中。公元756年(天寶十五載),為安史亂軍所獲,署以偽官。兩京收復后,降職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王維詩現(xiàn)存約四百首,最能代表其創(chuàng)作特色的是描繪山水田園等自然風景及歌詠隱居生活的詩篇。他繼承和發(fā)展了謝靈運開創(chuàng)的寫作山水詩的傳統(tǒng),對陶淵明田園詩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園詩的成就達到了一個高峰。詩與孟浩然齊名,并稱“王孟”,同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后世人稱其為“詩佛”。作品有《王右丞集》。 《竹里館》 獨坐幽篁(yōu huáng)里,彈琴復長嘯(xiào)。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① 解釋下列字詞的意思。 ⑴幽篁(huáng):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幽深的竹林。 ⑵嘯(xiào):嘬(zuō) 口發(fā)出長而清脆的聲音。魏晉名士稱吹口哨為嘯。 ⑶深林:指“幽篁”。 ⑷相照:與“獨坐”對應。 ②譯文 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邊彈著琴或是吹長嘯。 深深的山林中無人知曉, 皎潔的月光從空中映照。 ①月夜竹林的幽靜,以彈琴長嘯來反襯。 ②全詩傳達出詩人怎樣的心境?能體現(xiàn)詩人思想感情的詞語有哪些? 答:傳達出詩人寧靜、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和愉悅的心境。獨坐、彈琴、長嘯。 ③詩歌后兩句寫出了怎樣的景象? 答:寫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 ④、請用散文化的語言描繪一這首詩所展現(xiàn)的畫面。 二、再讀感悟 背誦展示 三、鞏固提高 2、王維《竹里館》一詩中,寫夜靜人寂、明月相伴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王維《竹里館》表現(xiàn)作者安閑自得的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王維《竹里館》表現(xiàn)了作者清心淡泊的情懷的 四、教師小結 這是一首寫隱者的閑適生活情趣的詩,描繪了詩人月下獨坐、彈琴長嘯的悠閑生活。這首小詩總共四句。拆開來看,既無動人的景語,也無動人的情語;既找不到哪個字是詩眼,也很難說哪一句是警策。且詩的用字造語、寫景(幽篁、深林、明月),寫人(獨坐、彈琴、長嘯)都極平淡無奇。然而它的妙處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筆調(diào),描繪出清新誘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靜人寂融情景為一體,蘊含著一種特殊的美的藝術魅力,使其成為千古佳品。以彈琴長嘯,反襯月夜竹林的幽靜,以明月的光影,反襯深林的昏暗,表面看來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來,隨意寫去其實卻是匠心獨運,妙手回天的大手筆。 這首詩同樣表現(xiàn)了一種清靜安詳?shù)木辰纭G皟删鋵懺娙霜氉砸蝗俗谟纳蠲艿闹窳种?,一邊彈著琴弦,一邊又發(fā)出長長的嘯聲。其實,不論“彈琴”還是“長嘯”,都體現(xiàn)出詩人高雅閑淡、超拔脫俗的氣質(zhì),而這卻是不容易引起別人共鳴的。所以后兩句說:“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币馑际钦f,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為此感到孤獨,因為那一輪皎潔的月亮還在時時照耀自己。這里使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把傾灑著銀輝的一輪明月當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顯示出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象力。全詩的格調(diào)幽靜閑遠,仿佛詩人的心境與自然的景致全部融為一體了。 詩中寫到景物,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對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個“明”字來形容其皎潔,并無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慣用的陳詞。至于第一句的“篁”與第三句的“林”,其實是一回事,是重復寫詩人置身其間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兩字,不過說明其既非庾信《小園賦》所說的“三竿兩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驛叢竹》詩所說的“檐下疏篁十二莖”,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這里,象是隨意寫出了眼前景物,沒有費什么氣力去刻畫和涂飾。 這短短的只有二十個字的詩,有景有情(幽靜之景、幽獨之情)、有聲有色(琴嘯之聲、林月之色)、有靜有動(獨坐彈嘯)、有實有虛(前兩句實寫其景,后兩句虛寫其情),對立統(tǒng)一,相映成趣。讀這首詩,就仿佛是欣賞一幅立體而富于變化的人物風景畫,這詩情畫意,實為作者之高手妙作。全詩優(yōu)美高雅的意境,傳達出詩人寧靜、淡泊的心情。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古詩。? 過程與方法:知詩人,解詩題;明詩意,感情讀;悟詩情。??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感受生活的氣息。? 教學重點? 了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能展開想象,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中國的古詩文綿延了幾千年,它凝結了我國古人最高深的思想、最偉大的創(chuàng)造和最純潔的感情。我們學習古詩文就是在學生心田上播下民族文化的種子,編織我們中國未來的希望。? 二.檢測預習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官至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為權貴所容,使他對腐敗社會加深了認識,寫下了許多抨擊帝王權貴荒淫奢侈和控訴現(xiàn)實政治黑暗的詩篇。詩仙李白從二十四歲“仗劍去國,辭親遠游”,離開四川之后,便浪跡天涯,四海為家了,直到他六十二歲時,在安徽長江邊的采石磯醉酒落水仙逝,一生在中華大地上留下了不少足跡,所到之處,留下了不勝枚舉的動人華章。??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揚奮發(fā)的典型音調(diào)。?? 李白的詩歌在藝術手法方面的顯著特點是﹕想像神奇,變化無端,結構縱橫跳躍,句式長短錯落,形成了雄奇飄逸的風格 讀讀背背:?????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東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翻譯詩文: 夜深人靜的時侯,不知從誰家響起了悠揚的長笛聲,這美妙悠揚的聲音,隨著春風彌漫了整個洛陽城。在這靜靜的黑夜里,忽然聽到感人肺腑的折柳曲,有誰不為此勾起懷念故鄉(xiāng)的情思??! 二、練習導學: 1、語言賞析練習? “飛”和“暗”用得好,說說它在文中的表達效果是什么? 答:①“飛”字寫出出乎聽眾的意料,使無形的聲音形象化。②“暗”,寫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經(jīng)意地吹。 2、藝術手法賞析練習? 第二句和第四的藝術手法分別是什么?它們的表達效果又是什么? 答:①第二句的藝術手法是夸張。它的表達效果是:極力渲染夜的靜謐、笛聲的悠揚動聽。 ②第四句的藝術手法是反問。它的表達效果是:加強思鄉(xiāng)的感情,有一唱三嘆的美學效果。 3、內(nèi)容藝術賞析練習 1.前人評價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 答:①它的寓意是惜別懷遠的象征。②我同意關鍵之說。只有理解折柳的象征意義才能理解此詩的主題?!傲痹陲L力的吹動下有循環(huán)往復、依戀不舍的姿態(tài),這姿態(tài)就象依戀不舍的離人分別時的情態(tài),所以在古典詩歌中,柳,作為寫作對象,常用來作為惜別懷遠的象征。如《詩經(jīng)》里有“惜我往矣,揚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紛紛”。柳永《雨鈐霖》中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因而,“折柳”曲有惜別懷遠的寓意。 (或者我不同意關鍵之說,因為即便不知道“折柳”的寓意,但最后一句直接表達詩人惜別懷遠的思想感情很明確。) 2.此詩寫得感人,說說它的感人之處。 答:本詩沒有詳寫笛聲,而是寫由笛聲引起的思鄉(xiāng)之情,結句“何人”一詞,說明愛國思鄉(xiāng)人人皆有,愛國思鄉(xiāng)之情是崇高的,因而千百年來這首詩感人肺腑。 三、總結歸納 此詩①②句描寫美妙動聽的音樂聲,但不是為寫音樂的美妙,更不為贊美吹笛者的演技的高超,這與李賀詩《李憑箜篌引?》以及白居易《琵琶行》不同。它是為下文詩人靜聽笛聲,聽到“折柳”勾起許多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伏筆鋪墊。第二句,采用夸張手法,極力渲染笛聲的悠揚、美妙動聽。③④句“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直抒聽到“折柳”曲后的思鄉(xiāng)之情。 逢入京使 岑參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背誦課文,學習佳句。 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的誦讀,讀出節(jié)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能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背誦課文,學習佳句。 教學過程: 1、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2、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一、檢查預習 作家作品導知 這是一首邊塞詩,(盛唐)時代,是邊塞詩空前繁榮的時代,出現(xiàn)了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派,他們的創(chuàng)作為百花齊放的盛唐詩壇,增添了色彩。 此詩約寫于天寶八載(749),這年(岑參)第一次從軍西征,他辭別了居住在長安的(妻子),躍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岑參的從軍,思想上有兩根精神支柱:一個支柱是(建功邊陲)的理想在鼓舞著他,他曾自言:“功名只應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绷硪粋€支柱是,他認為從軍出塞.是為了(報效祖國),赴國家之急。他曾自我表白:“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也知塞垣苦,豈為妻子謀?!闭腔谶@兩點,所以他的邊塞詩多數(shù)是昂揚(樂觀)的,表現(xiàn)出唐軍高昂的士氣和震撼大地的聲威。但當一個戰(zhàn)士踏上征途之后,他們不可能沒有(思鄉(xiāng))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 二、作品欣賞: 1、 詩的第一句“故園東望路漫漫”是寫眼前的(實景)。 “故園”指自己的家園,“東望”點明家園的位置,也說明自己在走馬西行?!奥仿比?,說明(離家之遠)。詩人辭家遠征,回首望故鄉(xiāng),自覺長路漫漫,平沙莽莽,真不知家山何處?“漫漫”二字,給人以茫茫然的感覺。下句詩“雙袖龍鐘淚不干”寫思鄉(xiāng)的(情狀)。思鄉(xiāng)之淚,龍鐘交橫,涕泗滂沱,這多少有點夸張,但仍不失真實,我們?nèi)匀豢梢哉f上句寫的是實景,下句寫的是(實情)。 2、“馬上相逢無紙筆”句,(“逢”)字點出了題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馬倥傯,交臂而過,一個繼續(xù)西行,一個東歸長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長安,正好托故人帶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無紙筆,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托故人帶個口信,“憑君傳語報平安”吧。這最后一句詩。處理得很簡單,收束得很干凈利落,但簡凈之中寄寓著詩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頗有韻味。 3、如果將這四句詩比高下的話,我以為后兩句詩更有味,這兩句詩好就好在詩人提煉出特定環(huán)境下的典型情節(jié),既自然、合情合理,又別出心裁,詩人攝取的生活鏡頭,有濃厚的邊塞生活氣息?!榜R上相逢”的情節(jié),很有軍旅生活的特色,描繪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因無紙筆而用口信代家書,既合情合理,又給人以新鮮之感。 4、此詩語言自然質(zhì)樸,不假雕琢,好似信手拈來,隨口而出,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清新雋永,耐人尋味。 三、 作業(yè): 背誦課文。 四、拓展:收集有關于思鄉(xiāng)的詩詞,或邊塞詩做摘抄并背誦。 孫權勸學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識記重點字詞,理解文章內(nèi)容。 2.掌握與本文有關的文學常識。 過程與方法 1.朗讀課文,揣摩文中言簡意賅、生動傳神、富于情味的對話描寫,體會人物各自說話時的語氣、神態(tài)和心理,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 2.使學生懂得“善勸”“好學”的重要性。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刻苦治學,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修養(yǎng),于國于己都意義重大,勉勵同學們要重視學習,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 重難點 重點 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和主旨。 難點 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教學方法 1.朗讀法。根據(jù)本文以對話為主的特點,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可聽讀、齊讀、思讀、分角色讀等。 2.表演法。引導學生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領會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tài)和心理,再現(xiàn)人物形象。21世紀教育網(wǎng)版權所有 3.討論法。培養(yǎng)學生在課堂內(nèi)外討論問題,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的習慣,使學生懂得“善勸”“好學”的重要性。 教學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部編版七 年級 下冊 教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1215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