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原子的結構
《3.2 原子的結構》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3.2 原子的結構(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課題2 原子的結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 2.初步了解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并會查相對原子質量表。] 【過程與方法】 1.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2.學習運用對比、歸納的方法在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3.運用形象恰當?shù)谋扔鳒p少學生對微觀世界的神秘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激發(fā)學生對微觀世界的探究欲和學習化學的興趣。 2.對學生進行世界的物質性、物質的可分性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從微觀角度來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 2.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 3.原子的構成。 【教學難點】 1.從微觀角度來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 2.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上一單元我們學習過有關分子和原子的知識,知道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構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構成的。因此我們還要思考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如果可以它又由什么構成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 新課講解 [板書] 第四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課題2 原子的結構 [過渡] 原子到底能不能分?如果能分,它又是由哪些部分構成的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學習本課題的第一個問題原子的構成。 一、原子的構成 [學生活動]讓學生閱讀課本內容,在閱讀的基礎上討論問題。 [投影]討論下列問題: 1.原子是由哪兩部分構成的? 2.原子核和核外電子都帶電,為什么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3.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構成的?這些粒子有什么異同? 4.不同類原子的內部構成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結束后,找學生代表陳述討論結果,其他小組可以表明自己的不同意見) [圖片展示] [分析]上圖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多原子分子的圖像。我們可以看到分子整齊地排列著,每一個分子由大小不同的原子構成。我們能看到的最小的微粒就是原子,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原子也是可以再分的。 二、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提問]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體積很小。如果把原子比作一個龐大的體育場,而原子核只相當于體育場中心的一只螞蟻。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間,電子就在這個空間里作高速的運動。原子核外電子是雜亂無章還是按一定規(guī)則排布的? 1.電子層:核外電子的運動有自己的特點,它不像行星繞太陽旋轉有固定的軌道,但卻有經常出現(xiàn)的區(qū)域。科學家把這些區(qū)域稱為電子層。 2. 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 通常用電子層來形象地表示電子離核遠近的不同。離核越近,電子能量越低;離核越遠,電子能量越高。電子層數(shù)與離核遠近、電子能量高低有關系。 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tài)被人為地分成了幾個電子層,但是在每一個電子層上的電子數(shù)是不同的:第一層最多能容納2個電子;第二層最多能容納8個電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最多不超過8個(如果第一層為最外層時,則不超過2個電子)。 [掛圖]展示“原子的構成”示意圖。 [學生活動]學生觀看掛圖,說出自己從掛圖上得到的有關信息。 [思考] 1.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從何而來? 2.質子數(shù)與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有何關系? 3.電子數(shù)與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有何關系? 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回答]因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兩部分構成,原子核又分為質子和中子,所以原子的質量應等于質子質量、中子質量、核外電子質量之和。 [講解]不同的原子所含的質子、中子、電子數(shù)目不同,所以它們的質量也不同,比如1個氫原子的質量為1.67×10-27 kg,1個氧原子的質量為2.657×10-26 kg。 [講解]這樣小的數(shù)字,無論書寫、記憶、還是使用都極不方便,就像用噸作單位來表示一粒稻谷或小麥的質量一樣。我們可選用一種跟原子質量相近的“砝碼”來表示原子的質量,這就是相對原子質量。 三、相對原子質量 國際上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其他原子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的比,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分析]也可以用比較形象的方法解釋。 [展示投影] [分析]相對原子質量只是一個比,不是原子的實際質量,單位是1通常不寫。在相對原子質量計算中,所選用的一種碳原子是碳12,是含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質量的1/12約等于1.66×10-27 kg。構成原子的粒子有質子、中子、電子,1個質子和1個中子的質量都約等于1個電子質量的1 836倍,所以電子的質量與原子的質量相比可以忽略不計。因此相對原子質量可以近似地表示為:相對原子質量(近似等于)=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 [分析]其他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多少我們不需要再去計算,科學家已經把所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測定出。我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就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作出了卓越貢獻。 四、離子 [提問] 生物化學分析得知,人體體液中含有許多離子,其中鈉離子、鉀離子、鈣離子、鎂離子、氯離子等的比例跟海水中這些離子的比例接近。這個事實證明,原始海洋是生命起源的場所。那么,你知道離子是怎樣形成的嗎? 1.離子的形成 [示例]以Na+、Cl-為例 2.離子 (1)概念:帶電的原子叫做離子;由幾個原子形成的集團(原子團)帶有電荷,它 們也叫做離子。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粒子。 (2)分類: 陽離子:帶正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如Na+、NH+4等; 陰離子:帶負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如Cl-、OH-等。 3.離子中數(shù)字的含義 [課堂練習]我國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主持測定了銦、銥、銻、銪、鈰、鉺、鍺、鋅、鏑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新值,其中他測定出核電荷數(shù)為63的銪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新值為152,則該元素的原子中質子數(shù)為_____________,中子數(shù)為____________,核外電子數(shù)為____________。 答案:63 89 63 [課堂小結]本課題我們重點學習了原子的構成和相對原子質量,認識了原子內部的微觀結構?,F(xiàn)在我們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又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由于原子非常小,它的質量也很小,書寫、記憶、計算都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對原子質量來表示原子的質量更為方便。通過張青蓮教授事跡的學習我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國家的強盛、民族的富強是要靠科技進步的,而科技的進步依賴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所以,我們現(xiàn)在必須認真學好文化知識,將來才能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板書設計 課題1 原子的結構 一、原子的構成 1.原子的結構 2.原子結構中的一些規(guī)律 (1)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2)質子數(shù)不一定等于中子數(shù); (3)原子里質子數(shù)不同,原子種類也不同; (4)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5)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相對原子質量(近似相等)。 二、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通常用電子層來形象地表示電子離核遠近的不同。離核越近,電子能量越低;離核越遠,電子能量越高。電子層數(shù)與離核遠近、電子能量高低有關系。 三、相對原子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近似等于)=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 四、離子 帶電的原子叫做離子。 - 4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3.2 原子的結構 原子 結構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1481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