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演變》教案1(北京版選修4)
《《語言的演變》教案1(北京版選修4)》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語言的演變》教案1(北京版選修4)(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11 語言的演變?? 教學目的?? 1.理解語言在歷史長河中既有其相對穩(wěn)定的一面,也有其不斷發(fā)展變化的一面。?? 2?了解古今漢語的差別和漢語的演變概況和一般規(guī)律,更好地學習祖國語言。?? 3.學習本文運用典型實例展示概況,分類、比較揭示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的說明方法。?? 4.了解科技語體在語言組合方式上的要求,提高寫作能力。?? 教學設(shè)想?? 1.本文是一篇介紹古今漢語變化發(fā)展規(guī)律的普及性的事理型說明文。它把語言學,特別是現(xiàn)代語言學的研究成果,通過漢語史常識的講解介紹給普通讀者。文章本身既有較高的學術(shù)水準,但又考慮到讀者的接受水平,就寫得深入淺出。講課時,既要考慮到課文“深”的一面,把握住文章的理論框架,讓學生懂得一點語言學常識;又要考慮到課文“淺”的一面,學習作者是怎樣把抽象的、深奧的理論講得淺顯易懂的,讓學生摸到寫事理型說明文的門徑。?? 2.教課時注意體現(xiàn)以新知帶舊知,用舊知去加強對新知。理解的特點,適當聯(lián)系已學過的古漢語知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聯(lián)系說明文知識,講一步把握說明文的特點。?? 3.采用講練相結(jié)合的方式,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復習舊知識入手,先著眼于把握整體框架,再逐層逐節(jié)消化,最后用適量的練習擴展知識面。?? 教學時數(shù)??兩教時?? 第一教時:預習全文,理清全文結(jié)構(gòu),編寫和討論全文結(jié)構(gòu)提綱,講析第一部分。?? 第二教時:講析第二、三部分,總結(jié),練習。?? 第一教時?? 1.導入新課?? (1)解題、簡介課文與作者?? 語言,我們幾乎每時每刻都要用上,但它的本質(zhì)是什么,有怎樣的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卻知道得很少。它是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事物,很難講明白。今天學的這篇文章以漢語為例,簡明扼要地講清楚了語言演變的一般規(guī)律。?? 《語言的演變》選自《語丈常談》,原題是《古今言殊》,包括“語言也在變”、“語匯的變化”、“語法、語音的變化”和“從文言到白話”等四個部分。選入課本時,作者刪去了第四部分,并將前三部分的小標題改為序數(shù)詞。原題也改成現(xiàn)在的題目。(劃線部分板書)?? 呂叔湘(1904—???),江蘇丹陽人。我國當代著名語言學家。主要著作有《中國文法要略》、《文言虛字》、《漢語語法論文集》等。?? 2.指導預習?? 本單元是高中階段學習的最后一組說明文。其中有事理型的,如本文和下一篇《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書目》;有事物型的,如《我國古代的車馬》。作為說明文,它們都有些共同點,現(xiàn)在我們把學過的說明文知識理一理。?? 提問:(1)什么是說明文??? ?????(2)寫說明文應(yīng)該注意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1)說明文,指介紹事物形狀、構(gòu)造、類別、關(guān)系、功能,解釋事物的原理、含義、特點等給人們以知識的文章。就是以說明為主要表現(xiàn)方法來說明事物、闡明事理的文章。(2)寫說明丈,第一,要注意把握所說明的事物的特征;第二,要安排好說明的順序;第三,要選用合適的說明方法。?? 指導編寫課文的結(jié)構(gòu)提綱:?? 把握說明文,和閱讀其他文體的文章一樣,從理清思路、編寫好提綱入手。編寫提綱,首先要理清文章脈絡(luò),根據(jù)文章的寫作順序劃分段落層次,其次要整理和分析各個段落層次的要點,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概括出來?!墩Z言的演變》這篇說明文,如前所說,是事理型說明丈,所說明的對象是熟悉而又陌生的。作者選擇了先總說后分說、縱橫交叉的結(jié)構(gòu)方式。請大家體會上面所談到的,結(jié)合領(lǐng)略“預習提示”,略讀全文,編寫提綱。?? 3.編寫和討論全文結(jié)構(gòu)提綱?? 在學生獨立編寫的基礎(chǔ)上,教師選擇1-2個樣本,讓學生抄上黑板,組織大家討論、評議、修改、訂正、補充,形成一個比較合理的提綱。(下附一份結(jié)構(gòu)提綱,供參考)?? 一、語言“運動、發(fā)展、變化”的概況:?? 總(一)字義變化(二)語法變化?? 二、語匯的變化?? I(一)消失(二)出現(xiàn)?? 分(三)外來詞的引進(四)意義的變化?? 三、語法、語音的變化?? (一)語法變化(二)語音變化?? (這是初讀課文,只求掌握梗概,不必過細,提綱也只求編到較大的層次上。)?? 4.講析第一部分:?? (1)講析第一層(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回答問題:?? 體現(xiàn)本自然段中心觀點的是哪句話?這個觀點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學生回答,明確:“世界上萬事萬物永遠在那兒運動、變化、發(fā)展,語言也是這樣。”作者從一切事物都在變動的大前提中推出語言既然是一種事物就也得運動、變化、發(fā)展的結(jié)論。作者一開始就提出了自己立論的理論基礎(chǔ)——辯證唯物論,并且具體解釋了什么是“演變”。?? 第二——四句和第一句的關(guān)系怎樣??? 學生回答,明確:第二句是從語言的縱向演變(歷史的發(fā)展)對中心觀點的說明。第三句是從語言的橫向演變(地區(qū)的變化)對中心觀點的說明。這兩句是為了證明中心觀點,是一些有說服力的材料?? 板書:?? 語言的變化??? 第三句中談到朱熹聽不懂孔子和弟子們講課用的是什么說明方法?作者為什么選中朱熹來聽孔子講話作為例子??? 教師自答:這是假設(shè)說明和舉例說明并用。在一些說明文,特別是科普性說明文中,常常把假設(shè)說明與舉例說明結(jié)合起來運用。比如《宇宙里有些什么》,為了說明有些恒星密度之大,先用“火柴頭那么大的一點點就抵得上十多個成年人的重量”作比方,再假設(shè)“用白金造同樣大的一個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萬分之一”,“人到了這種星星上面休想站得起來,因為它的引力是這樣大,人的骨骼早就被自己的體重壓碎了”。用白金鑄星球,人登上恒星都是不可能的。但人們一看就明白,作家把抽象的數(shù)字化為具體的、易于領(lǐng)略的了。本文也是這樣,古今言殊,但誰也沒有聽到過古人的講話,呂叔湘舉了這個例子,人們一下子就明白了。選中了朱熹去聽孔子講話,朱熹是南宋的儒家大師,為《論語》作注,是孔子思想權(quán)威的解釋者,連他都聽不懂,說明不是對儒學的理解水平問題,而是語音、語法、詞匯問題了,這樣很有典型性。?? 板書??續(xù)前表?? ……(古今言殊)??假設(shè)說明,舉例說明?? ……(方言的形成)舉例說明?? 文章中說“語言的變化”日子長了就顯現(xiàn)出來,方言是“久而久之”形成的,這些揭示了語言演變的怎樣的規(guī)律??? 學生回答,明確:說明語言演變是種漸變,是在人們不知不覺中逐漸變化的,它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 (2)講析第二層(第二——七自然段)?? 默讀第二——七自然段。提示:結(jié)合思考課文后練習一。?? 討論練習一。學生回答,明確:①這個例子大家都很熟悉,又能說明漢語歷古至今的演變情況,有代表性。②這段文字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跟現(xiàn)代漢語差別很大。③在后面分類說明前,作者先舉出這個實例的好處,是能具體地較全面地說明古今漢語的差別以及漢語的演變的概貌,為后面的細說伏下一筆。?? 共同研讀第二———一七自然段。?? 教師點撥:本層次用的是舉例說明和比較說明相結(jié)合的方法。舉例說明前面已經(jīng)談了,這里著重談一談比較說明。比較說明,一是要注意角度的選擇,現(xiàn)在看看作者是就怎樣的角度分別進行比較的?(啟發(fā)學生看筆記,明確:1.字義,2.語法。)二是要注意比什么,即求同還是求異。三是具體分析,綜合歸類?,F(xiàn)在我們不妨重復一下作者進行分析比較的過程,看看是如何得出結(jié)論的。出示小黑板:?? 鄒忌?八盡?,?????。???冠,??,???曰:“我孰?城?徐?美?”其妻曰:“君美?,徐公?能???”城北徐公,齊國?麗?也。忌不?……?日,客從?來,與坐談,問?:“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君之美也?!?? 教師點拔:上面沒有劃線的包括專名,古今意義和用法相同的。加框的,表示現(xiàn)代不用的。加一道線的,表示字義未變,現(xiàn)在不單用的。加兩道線的表示字義未變,現(xiàn)在使用受限制的。加三道線的表示古代字義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用的。?? 劃一道線的字,看看它們哪些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請舉出現(xiàn)代漢語中意義相同的復音詞。?? ??? 從上述比較可以看出:古代漢語以單音詞為主,現(xiàn)代漢語以雙音詞為主。古代漢語中許多單音詞化成了復音詞(主要是雙音詞中的一個語素)。?? 看劃兩道線的字,想想它們在使用上受哪些限制,請以其中一兩字為例作一些說明。?? 學生回答,明確:“與”古代釋為同盟者,親信(名詞),又可解釋為贊成、對付、給予、等待(動詞),還可解釋為“和、及”(連詞)同、跟、被(介詞)。現(xiàn)在“與”主要當連詞用,在一些莊重的文體中當介詞用。?? “而”字,在“現(xiàn)代漢語中缺少一個跟它相當?shù)倪B詞,但又不得不用它,所以不少文體常常少不了它”,呂叔湘在1983年的一封信中對文章中的說法作了修正。?? 看劃三道線的字,想想它們的古義和今義有什么不同?試舉一兩個字來說明。?? 學生回答,明確:這類字的古義今多不用,現(xiàn)在用的大多是它們的后起義,但在一些文言詞語和成語中古義仍有留存,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鞭長莫及”,“信誓旦旦”等。?? 指名朗讀第六自然段。讀后提問。?? 用學過的古漢語知識說明一下本段引用的七個句子各屬于什么語法現(xiàn)象??? 學生回答,明確:①“我孰與城北徐公美?”(疑問句代詞主語前置)②“君美甚”(補語不用結(jié)構(gòu)助詞“得”)③“忌不自信”(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④“客從外來”、“與坐談”(省略句)⑤不若君之美(結(jié)構(gòu)助詞“之”的嵌用)。?? 除上面幾句外,與現(xiàn)代漢語語序相同的有⑥“吾與徐公孰美”。①③是古代特有的句式,②④⑤是古今差別較大的句式。?? 追問,從引用的這段古文看,語法上與今天相同的是多數(shù),還是少數(shù)??? 學生回答,明確:古今漢語語法不同的地方是少數(shù),在引用文字中只有六處,嚴格講,只有五處(現(xiàn)代漢語述語與補語之間有時也可以不用“得”,“美甚”,可以說成“漂亮極了”“美絕了”)。?? 作者有沒有用像我們剛才分析時用過的哪些語法術(shù)語?為什么??? 教師自答,作者考慮到讀者接受水平,把專門性的術(shù)語減少到最低程度,但又說得很明白,很恰切,從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語言素養(yǎng)。?? 齊讀第七節(jié)。小結(jié),這一節(jié)中說,“大多數(shù)的字都是現(xiàn)在還用的”是指現(xiàn)象,差別就有這么大是指本質(zhì),關(guān)鍵在于“仔細”“分析”。?? 差別到底有多大,請看表:?? 板書:?? ??? ??? 5?作業(yè)?? (1)預習課文第二、三部分。?? (2)完成“思考和練習”二、三。?? 第二教時?? 1.導入新課?? 從回憶上次講課的內(nèi)容入手,進一步理解語言的演變的內(nèi)涵。?? 提問:語言的演變是指哪些方面的演變??? 學生回答,明確:語言包括三個要素:語音、語匯、語法。語音——外在形式,語匯——建筑材料,課文一開始就從這三方面進行說明,給讀者一個總的印象。但是說得不細,特別是沒有從理論上揭示規(guī)律性的東西。作者把細說深入地說留在第二、三部分了。?? 2.檢查作業(yè),結(jié)合講析第二部分。?? (1)討論“思考和練習二”?? 教師巡視,選出其中較好的一個,把答案寫到小黑板上,寫好后共同訂正、補充。?? 參考答案:?? ??? 教師點撥:這部分仍然用分類說明,不過分類的角度和層次起了變化,這里角度是語匯變化的種種狀況,層次深入了?? 探究了導致變化的種種原因。?? (2)為了加深印象,引導學生讀第二部分,填寫下面的表格。?? 漢語語匯古今變化一覽表(印發(fā))?? 序號?變化情況?語匯舉例?? 1?舊詞消失??驪?騅????????雒???? 2?新詞產(chǎn)生?椅??凳??桌?? 3?吸收外來語?葡萄、咖啡、沙發(fā)、尼古丁、卡車?? 4?生活變化?引起詞義變化?床、坐、鐘、肥皂?? 5?詞義擴大?江、河、菜?? 6?詞義縮小?肉、谷?? 7?詞義轉(zhuǎn)移?涕、信?? 8?詞義弱化?很、普遍?? 9?單音詞變多音詞?耳(朵)、眉(毛)、發(fā)(頭發(fā))?? 10?單音詞換單音詞?首(頭)、口(嘴)、食(吃)?? 11?因忌諱引起?詞義的變化?老虎(大蟲)蛇(長蟲)?解手(大小便)?? (3)這部分內(nèi)容相當豐富,教師著眼于利用課文中的例子去深入領(lǐng)會理論,不必多加補充。只在比較難于理解的地方作一些點撥。?? ①講“舊詞消失”時,可以問一問作者為什么舉《詩經(jīng)·魯頌》中“馬”的多種名稱為例??? 學生回答,明確:在農(nóng)業(yè)社會中,馬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耕作和交通的重要工具,人們?yōu)榱吮阌诮涣餍畔ⅲo各種各樣的馬起了專名。?? ②講“詞義轉(zhuǎn)移”時,指出古今義不是并存的,而是新的意義代替;日的意義。如“交通”,古義為彼此相通,“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桃花源記》)今義是往來通達。?? ③講“詞義弱化”時,注意與“詞義縮小”比較。弱化,表程度由高到低,由強而弱;縮小,表范圍由大變小。以“公”為例,古代用來表爵位、尊稱,現(xiàn)代漢語中不用或用得很少了,詞義在縮小了。再如“甚”,古代表示程度很高,有“太”、“非?!钡囊馑?,語氣也很強;現(xiàn)代漢語中說“甚美”,雖有“很”的意義,但語氣削弱多了。?? ④講“因忌諱引起的詞的變化”時,說明遇有犯忌觸諱的事物,不便直說該事該物,就用別的話來回避掩蓋或裝飾美化,長久下來,形成了一個固定的說法,引起了詞的變化。?? 3.講析第三部分?? (1)默讀第三部分。指名復述這部分的內(nèi)容,教師抓住學生復述的要點隨手板書:?? ??? (2)教師點撥:①注意第一節(jié)的結(jié)論:“可是總起來看,如果把虛詞除外,古今語法的變化不如語匯的變化那么大?!惫沤駶h語語法差異第一部分已經(jīng)談了,這里是進一步說明,并逐漸收束。②語音不同于詞匯、語法,可以直接從文字材料中找出古今漢語的差別,它要轉(zhuǎn)個彎,從押韻、平仄和形聲字的聲旁去揣摩,證明古今發(fā)音的不同。③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押韻與今天不同,是指的古韻,榮(ong)屬東韻,“生”、“城”(eng)和“情”(ing)屬庚韻,因此作者說讀起來不押韻了。我們今天讀起來并不覺得拗口,那是因為在普通話中同在一轍——中轍。(按:轍,明清以來北方說唱文學用以押韻的韻部,比古韻寬泛。)?? 4.總結(jié)全文?? (1)結(jié)構(gòu)特點——語斷意連,環(huán)環(huán)扣緊(板書)?? 學生發(fā)言后,明確:本文雖然用數(shù)字把各部分隔開,但彼此仍然血脈貫穿,聯(lián)系緊密。構(gòu)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二:一是初學本文時就提到的總分式順序;一是環(huán)扣詞語的使用。指名朗讀:第一部分開頭的一、二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二句,讀時教師要學生們隨手標出反復出現(xiàn)的詞語。教師出示小黑板,請學生注意加點詞語。?? 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永遠在那里運動、變化、發(fā)展,語言也是這樣。語言的變化,短時間里不容易覺察,日子長了就顯出來了。?? 語言的變化涉及語音、語法、語匯二方面。語匯聯(lián)系人們的生活最為緊密,因而變化也最快、最顯著。重復出現(xiàn)的詞語,前后相應(yīng),像環(huán)一樣把這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扣起來。再看第三部分,第一自然段開頭是“語法方面”,第二自然段開頭兩字是“語音”和第二部分開頭相扣、并且揭示了本部分的內(nèi)容。?? (2)寫作方法——多種說明方法的綜合使用(板書)?? 教師講析:本文三個部分20個自然段,除1個自然段沒有舉例外,其余19個自然段,或多或少都舉了例,運用了舉例的方法。但是同中有異,同為舉例說明,有假設(shè)舉例,如朱熹聽孔子談話;有典型舉例,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一段;有列舉舉例,如《詩經(jīng)·魯頌》的《駒》提及的十六種馬的名稱。此外,表示舉例的一些帶標志性的詞語用得富于變化,有“比如”“如”“例如”“又如”“像”“……的例子”、“……的事例”等等,使得文情多變。?? 多種說明方法的綜合使用,如第二部分第四節(jié),先后舉了三個例子,說“幾”、“床”、“坐”三個詞的內(nèi)涵是怎樣隨著社會生活的變化而變化時,講“床”結(jié)合運用了解釋說明的方法,講“坐”結(jié)合運用了引用說明的方法。?? (3)語言特點——通俗、準確、風趣(板書)?? ①通俗比較好理解,全文平易樸實,盡量少用專門術(shù)語,多用淺顯的實例來說理。注意適當?shù)闹貜?,引導讀者由初知到較深入的理解。?? ②準確。共同看《思考和練習三》加深對這點的體會。教師點撥:如小題“1”中“大約”是約算,是根據(jù)出土文物去零數(shù)后的折算,“大概”是推測,是從漢尺推想到戰(zhàn)國時的齊尺與公尺的比例。?? ③風趣。朱嘉聽孔子講話,大有侯寶林相聲《關(guān)公戰(zhàn)秦瓊》的味道,讓人們從荒唐中窺見真理。?? 5?作業(yè)?? (1)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guān),夜行而晝伏,至于浚水,無以餌其口,坐行蒲服,乞食于吳市,卒興吳國,闔廬為霸。?? ——《戰(zhàn)國策·秦策三》?? A?文中除人名、地名外,古今意義一致的字有??????????。?? B.意義未變,現(xiàn)在不能單用的有?????????????。?? C.意義未變,但使用上受到很大限制的有????????????。?? D.文中所用的意義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用的有??????????????。?? E.橐載的意思是????????????,這種格式在古漢語語法中叫做?????????????。?? F.“蒲服”的意思是“匍匐”,因為兩者同為???????????,音近而相通。?? (2)閱讀下面一段話,回答文后的問題:?? 語言是經(jīng)常在變的,語音,語義,語匯,語法都在不斷的變化之中。短時間內(nèi)看不出,時間長了就明顯了。因此在對某一種語言進行研究時,必須明確是在研究它的現(xiàn)狀還是研究它的歷史①。第一個強調(diào)語言的共時研究(主要指當代)和歷時研究的區(qū)別的語言學家是瑞士的F·de索緒爾,他這個主張對后來的語言研究影響很大??墒怯幸稽c是索緒爾當時沒怎么強調(diào)而是后來的語言學家加以發(fā)揮的,那就是歷時的研究是以若干個共時的斷面研究為基礎(chǔ)的②。這個認識對于漢語研究待別重要,因為直到不久以前,還有很多人把“古代漢語”當做一個單純的東西來論述③。?? ——呂叔湘《語言和語言研究》?? ①語言研究有兩個方向,為什么作者要強調(diào)研究者必須明確研究方向??? ②語言的共時研究和歷時研究的關(guān)系怎樣??? ③怎樣理解呂叔湘所批評的“把‘古代漢語’當做一個單純的東西來論述”的傾向??? 附:參考答案?? (1)A.出、行、伏????B.載、晝、餌、乞、食、興????C.而、于、為????D.卒、至于、霸????E.用口袋裝????F.疊韻?? (2)①語言的歷時研究著眼于縱向比較,而語言的橫向研究著眼于橫向的搜集、綜合和分析、比較。前者著眼于研究語言古今差異,后者著眼弄清某種語言的特點。?? ②共時的語言研究為歷時的研究提供了基礎(chǔ)。?? ③所謂“單純的東西”就是孤立地靜止地看待古漢語,既看不到它的源流,外來影響,又看不到它的發(fā)展變化。? 111-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語言的演變 語言 演變 教案 北京 選修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1484105.html